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090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docx

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期检查报告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一、建设项目概述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被列入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建设大学以来,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安徽省“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协同创新和创业创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

坚持地方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思路,主动融入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改革与发展大局,积极服务安徽医药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彰显中医药学科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构筑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交流高地,引领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建成富有特色、卓有贡献、高水平有影响的安徽中医药大学,为建设“五大发展建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到2020年,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领军人物,建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将中医学、中药学建成全国一流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中医学、中药学学科建成国内一流水平;加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建设,提升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和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形成一批重大教学和科研成果。

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方阵。

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进展情况

1.实施深化改革战略,全面提升现代大学管理水平

重点建设项目:

①大学章程建设—经过相关程序已经颁布实施;

②院系合一改革--制定了《安徽中医药大学“院院合一”改革实施

34

方案》;③系所合一改革--“系-所-学科合一”体制改革,逐渐形成了学科引领,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机制,成效显著,我校中药学学科于2017年获得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奖补

项目立项;④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安徽中医药大学奖励性绩效工

资分配及发放办法(试行)》;⑤“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已经颁布实施。

2.坚持质量立校战略,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重点建设项目:

①本科教学工程--出台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校教〔2014〕6号);

②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承担我校中药学类专业如中药学、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的实践教学,辅助2016年我校中

药学专业认证顺利通过教育部中药学类教指委专业认证专家组的试点认证。

每学年本中心完成中药类专业学生实验课时近1000学时,还承担药学院其他如药学、药剂学、制药工程等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共计9000余学时/学年,同时中心顺利完成14-16届本科生实验技

能考核工作及本科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③

新专业建设--2014年以来,我校新增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制药、中医儿科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儿科学专业为全国首创且我校是

目前国内唯一设置此专业的院校;有3个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造项目列入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④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造--以中医学、中药学、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为重点,与专业认证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促进“特色”与“规范”协调发展,努力将上述5个专业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一流特色优势专业,以此带动省校级特色专业

建设;⑤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按照“宽基础、厚人文、强技能、

能创新、可创业”的培养理念,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建立广泛深度合作关系,完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医教

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主辅修结合和医药融通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⑥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培养计划--中心在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认定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临床实践基地”,201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临床技能考试中心”,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2014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资格临床技能考试中心”;2015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⑦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建设--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马克

思主义学院发展论坛。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原理”、“概论”、

“纲要”、“基础”等四门课程已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修订思政课实践方案,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大赛;⑧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建设--2015年学校围绕地方特色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遵循“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总体要求,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全面启动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

先后制定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和《安徽中医药大学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

目前已完成了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点专项评估和校内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并形成分学科诊断分析报告;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专家报告会、教学名师示范、教学技能竞赛、教学问题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已连续开设两期青年骨干教师教学高级研修班;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专家报告会、教学名师示范、教学技能竞赛、教学问题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已连续开设两期青年骨干教师教学高级研修班;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近3年来,全校共有2000余人次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

业大赛”、“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努力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参加学生人数占到全校人数的10%以上。

学校建立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平台,其服务活动以公益性为主,可容纳10-15支孵化团队。

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开发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鼓励各学科交叉组成团队参与项目,多专业多层次同学联合组队申报项目。

实施校-院分级管理,成立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小组,共同协调推进项目的

开展。

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⑿

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学校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高标准全面加强各专业教学条件建设,尤其是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充分满足各专业

人才培养需要;在老校区建成临床类综合实验实训中心,保证了临床和护理类各专业的技能实训需要;做好中药类和中医类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按照建设任务,努力实现建设目标。

3.实施学科带动战略,大力夯实办学基础

重点建设项目:

①博士授权学科建设提升--根据教育部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学位中心

[2016]42号)文件精神,我校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组织博士授权学科中医学、中药学和博士学位授权支撑学科中西医结合、药学学科参加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②省部重点学科建设-

-现有安徽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国内一流学科1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

11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1个、安徽省中医药重点专科2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③新兴交叉学科培育计划--通过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建设,不断集聚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努力创建学科群协同发展的优势,学校现已形成了以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现有安徽省属公办本科高

校国内一流学科B类1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11个;④学科带头人引进与培养--健全导师责权机制,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指导教

师队伍建设,适应“医教协同”新形势下中医硕士人才培养需要,促进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不同,结合各专业领域特点,对导师实行分类遴选和招生

资格审核制度,切实将岗位化管理落到实处;⑤专业学位研究生拓

展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由过去只重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正在向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中医药人才模式转变;

⑥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适应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学校2016年成立研究生院(学科办),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以此为契机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按照

“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着力于“全过程、多层次”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4.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重点建设项目:

①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以来,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的建设方案推进基地业务建设,完成了建设任务;②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建设--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面

向科学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医药行业和安徽省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学校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以高水

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③刘昌孝院士现代中药研究与开

发工作站建设--院士工作站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以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创新需求为导向,以研究项目为纽带,

旨在汇聚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攻克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一批创新中药产品,为提升安徽省现代中药产业水平、实力和规模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于安徽中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增强安徽省中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充分体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

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④国家中药种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在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

技术依托,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安徽霍山县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承担,围绕白芍、霍山石斛、桔梗、菊花、铁皮石斛等中药材大品种,开展了种子种苗标准化繁育生产基地的建设,保存了中药材野生品种和栽培药材品种。

与此同时,开展了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及科研平台的建设。

进一步提升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苗质量,推动安徽现代中药产业中药材种子种苗建设发展。

2015年4月申报了稀缺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农

田基本建设正在进行,建成了稀缺种苗基地;⑤国家中药资源动态

监测站(安徽)建设--安徽省级中心作为全国中药资源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资源动态监

测和信息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公共工作平台。

通过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组成国家平台-省级中心-监测站三级监测与服务网络,是全国中药资源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立足安徽省丰富的药用植物野生、栽培资源,以中药资源普查为支持,针对安徽省皖南(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皖东(江淮丘陵)和皖北(淮北平原)等不同地理区域单元,与县卫生行政部门及中医院协同,联合启动药用植物野生资源种、栽培品种开展相关研究,为建立安徽省优质种质资源信息库奠定基础。

同时为管理监测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便捷之路,也便

于开展相关人员甚至于面向广大药农的技术培训;⑥国家现代化中

药产业基地(安徽)建设--国家现代化中药产业基地(安徽)建设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引领支撑作用,以科技创新平台和

示范基地为依托,研究和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中药产业,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⑦安徽省

中医药科学院建设--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实行一

个机构两块牌子,现有21个研究所和中心;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