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Word下载.docx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
X=X-M
16."
间接税:
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7."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8."
国民收入NI:
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
个人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20."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
21."
储蓄—投资恒等式:
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2
2."
通货膨胀:
当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量时,所造成的价格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
23."
名义/货币GDP:
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
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品的市场价值。
25."
GDP折算指数:
也称GDP缩减指数。
它等于一国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
26."
产出缺口:
衡量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差额。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凯恩斯定律:
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时的产出。
3.非计划存货投资:
即非意愿投资。
是产出超出需求的部分。
4.消费函数:
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
C=C(y)
5.边际消费倾向MPC:
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MPC=dc/dy,0<
MPC<
APC<
6.平均消费倾向:
任意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APC=c/y
7.边际储蓄倾向MPS:
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8.棘轮效应:
即上去容易下去难。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9.示范效应:
消费者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平的影响。
8.永久性收入:
消费者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是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距此刻越近权数越大。
9.乘数:
当自主性支出变化一单位时,所引起的产出变化大于一单位。
这个引起的产出变化量的值就是乘数值。
投资/政府购买支出/税收/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指收入的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政府购买支出/税收/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其值为
1。
"
萨伊定律: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目的(除了自己使用的部分外),是为了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生产者相交换,以便得到他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自主投资:
当利率r为零时也能有的投资量,即投资中不受利率影响的部分。
2.自主性支出:
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支出部分。
即放影响支出的变量为零时仍然存在的支出。
3.资本的边际效率MEC: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该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4.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当利率下降时,投资会增加,但如果每个投资者都增加投资会导致资本品价格的上升,这使投资者的回报率比原来缩小,这个缩小了的利率就是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5.加速原理:
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会增加,就会增加投资,假设一定的产出量要求一定的资本设备量来提供,则预期市场需求增加多少,就会相应要求增加多晒投资,产出增加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
6.投资税抵免政策:
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他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
.
7.托宾的―q‖说: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企业重置成本,q<
1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
当q>
1时说明新建企业比买旧的企业便宜,就会有新的投资。
这表明了股票价格对投资的影响。
8.IS曲线:
一条反映利率r与收入y之间关系的曲线。
曲线上任何一点代表的利率—收入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相等,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9.流动性偏好:
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货币的需求:
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有3大动机。
11."
交易动机:
指个人或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量越大。
谨慎动机:
也称预防性动机。
指为预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13."
投机动机:
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已不分货币的动机。
流动性偏好陷阱: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会再降低了,有价证券的价格也不会再上升了只能下降,因此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流动性偏好趋于无限大,这时即时增加货币供给利率也不会再下降了。
5."
货币供给:
是一个存量概念,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所有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6."
狭义的货币供给(M1):
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广义的货币供给(M2):
M1+定期存款。
M3:
M2+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
LM曲线:
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L=M/P)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是LM曲线,此线上任一点都代表;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LM:
r=k/h*y+(M/P)/h
凯恩斯区域:
当投机需求曲线为水平时,LM也会出现一段水平区域。
此时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效。
古典区域:
当利率很高时,投机需求为零,LM会出现竖直区域,此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
LM正斜率的区域。
IS—LM模型:
把商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和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商品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即IS-LM模型。
是描述产品和货币市场间联系得理论模型。
4."
商品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指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3.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降低的效果。
(书523页)
货币幻觉:
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映,而是对由货币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的现象。
5.凯恩斯极端:
当LM曲线水平、IS曲线垂直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况。
6.古典主义极端:
当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时,财政政策完全失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的情况。
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当政府使用一种政策时,同时以另一种政策相搭配,以稳定经济。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经济政策:
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2.充分就业:
在广泛意义上指;
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3.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
失业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4.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人口数。
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5.摩擦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如:
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所引起的失业。
6.自愿失业:
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
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
8.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即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失业。
特点:
即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9.周期性失业:
因经济萧条或衰退时,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自然失业率:
无货币因素干扰,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自愿失业、摩擦失业、结构失业。
他与国民收入无关,与制度有关。
4%-6%为正常范围。
奥肯法则:
GDP变化与失业率变化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GDP每增长2%,失业率下降1%。
或若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会导致GDP低于潜在GDP2%。
奥肯法则是根据美国的数据得到。
价格稳定:
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经济增长:
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财政政策:
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政府购买:
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
是实质性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是货币性支出。
17."
公债:
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自动稳定器:
也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行动。
包括:
所得税、转移支付、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财政制度。
但是他的作用有限,只能调节国民经济的波动幅度,不能改变其方向。
9."
斟酌使用/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也称权衡性财政政策。
政府在经济繁荣时用紧缩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使用扩张财政政策,以保证稳定总需求。
原则:
逆经济风向行事。
问题:
财政预算。
补偿性的财政政策:
交替使用扩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
政府为了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现实收支平衡而影响政策的制定。
周期平衡预算:
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实现收支平衡,而不用每个年度都保持平衡。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政府的预算盈余。
BS*=ty*-G-TR
活期存款:
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存款准备金:
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
法定准备金率:
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央行规定商行必须留一个比例金额用于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率: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
这个比率叫做……
28."
货币创造乘数:
央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
1/rd即货币创造乘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Km=M/H货币存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供给M=Cu+D(D为存款总额,Cu表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货币创造乘数M/H=(Cu+D)/(Cu+Rd+Re)=(rc+1)/(rc+rd+re),rc表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d表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e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
29."
基础货币/货币基础/高能货币/强力货币:
银行借以货币扩张的基础。
等于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加法定准备金加超额准备金。
H=Cu+Rd+Re
30."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3
再贴现率:
商行向央行贴现/借款的利率。
也就算和央行向商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放款的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以货币购买债券,从而增加货币存量;
或卖出债券减少货币存量的一种经常使用的,缓和的货币政策。
道义劝告:
央行运用自己图书的地位和权威,对商行和其他机构进行劝告,以影响贷款和投资,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系统性风险:
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动而影响所有证券收益的风险。
是每个持有者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
由于市场、行业、企业本身特殊因素给个别企业证券带来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利率效应:
价格变动引起的利率同方向的变动,而投资和产出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2.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上升,人们所持有的货币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实际价值会降低,人们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减少的效应。
3.总需求曲线:
保持自主性支出和货币供给不变,但允许价格变动时,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价格和产出的组合。
表示价格与均衡产出之间的关系。
4.总供给曲线:
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AS模型。
将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结合起来,用来表明产出与价格两者均衡水平的决定的模型。
6.宏观生产函数:
又称总量生产函数。
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他表示总量投入与总产出的关系。
7.潜在产量:
充分就业产量,指在现在自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y*
8.劳动市场均衡:
动市场供求平衡时就达到了均衡,此时Nd=Ns
9.古典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位于经济潜在产出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原因:
第一,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可以迅速调整,使得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时应有的水平,从而使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第二,古典学派一般研究经济事物的长期状态,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调整,使得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将短期总供给曲线简化为一条反L型曲线。
它表示当达到充分就业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潜在产出以后,社会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不可能生产更多产品,需求的增加只能带来价格的上升,而产出不在改变。
第一,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
第二,《通论》所研究的是短期状况,工资与价格没有时间调整。
短期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价格的粘性,即受长期合同影响,投入要素价格短期内不具伸缩性。
货币中性:
或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同比例的变化,而实际变量(y、N、r)无一变化的情况。
当供给曲线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时,货币就呈中性。
第十八章失业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
当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形成了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率:
从一时期到另一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
л=(P
t-P
t-1)/P
t-
消费价格指数CPI:
人们购买同一揽子商品和劳务的当期价格比上基期价格。
4.温和的通货膨胀:
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以内的通货膨胀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5.奔腾的通货膨胀:
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100%的通货膨胀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
6.超级的通货膨胀:
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0%以上的通货膨胀称为超级的通货膨胀。
7.恶性的通货膨胀:
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00%以上的通货膨胀称为恶性的通货膨胀。
8.平衡的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中,每种商品的价格按同比例上涨。
9.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中,每种商品的价格按不同比例上涨。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同伙膨胀。
指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瓶颈现象:
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不足而是成本提高,从而引起的的现象叫做瓶颈现象。
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不足而是成本提高,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叫做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供给通货膨胀。
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供给成本的提高(如工资的上涨)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工资—价格螺旋:
工资和价格上涨间存在因果关系:
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进一步提高,这样在通货膨胀时易产生价格与工资形成螺旋式上涨运动。
结构性通货膨胀:
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正趋向衰落的部门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上要求―公平‖,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正迅速发展的部门及开放部门―看齐‖,要求赶上去,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通货膨胀螺旋:
通货膨胀通常有一种惯性,会一直保持下去或增强,原因在于,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菲利普斯曲线:
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即π=πe-ε(μ-μ*),又被称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或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含义:
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当经济的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从长期看,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不会下降,从而形成一条鱼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政府运用扩张政策不仅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胀率不断上升。
痛苦指数:
ч+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和叫做痛苦指数。
痛苦曲线:
带来相同痛苦的ч和л的各种组合。
希柏斯模型:
用失业把通货膨胀降低到什么程度,至少部分的取决于决策者的意识形态(决策者认为的痛苦曲线的形状)。
第二十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1.汇率:
也称汇价,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分为间接标价(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和直接标价(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两种标价方法。
2.名义利率E:
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没有考虑到两个国家价格水平的情况。
约定E用直接标价法来表示,即E是外币的本币价格。
3.浮动汇率制:
一国央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
又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4.固定汇率制:
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固定,汇率波动仅限于一定幅度内。
5.同一价格定律:
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相同。
6.购买力平价PPP:
当一单位本国货币能在本国或外国购煤同样一揽子商品时,两国就处于购买力平价上。
该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中的变化必须来自货币方面,不存在交易费用、关税等一系列假定之上。
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短期汇率的波动,但却给出了货币兑换的实质,及购买力的比较。
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被认为是解释汇率应有的稳定趋势的一种理论,也被认为是解释长期汇率的一种理论。
7.实际汇率:
用同一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
e=E*P
f/P,P
f为国外的价格水平,P为国内的价格水平,E为名义汇率。
8.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若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那么本币贬值可以改善收支状况。
9.净出口函数:
nx=q-γy+n*EP
f/P,q,γ,n>
0,γ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
国际收支:
一国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
在一定时期内,系统记录一国与其他国家一切经济交易、收支状况的报表。
采用复式计帐法,分为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官方储备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净资本流出函数:
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
公式F=ζ(r
W-r),r为本国利率,r
W为外国利率。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BP=nx-F。
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也称为外部均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BP=0,即nx=F,r=
此式为国际收支函数。
BP曲线:
在国际收支平衡状态下,利率与产出的关系。
在资本成完全流动时,BP水平;
当资本非自由流动时,BP呈正斜率。
BP曲线以上代表顺差,下面部分代表逆差。
资本完全流动:
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投资者能在他们选定的任何国家以低交易成本,迅速而无限量的购买资本。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将标准IS-LM模型扩展为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的开放经济的分析。
也就是将IS-LM与水平的BP曲线相结合。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
产量总量的增加,或人均产量增加。
G
t=Y
t-Y
t-1/Y
t-1g
t=y
t-y
t-1/y
t-1
2.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