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热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信息技术热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热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二、猜想热气球升空的秘密。
你猜想一下,热气球能飞起来,跟什么有关?
跟温度有关。
跟火有关。
跟热气球的形状有关。
生:
跟热气球的大小有关
跟空气有关。
什么样的空气?
热空气。
在火焰的周围,空气会受热,我们把受热的空气成为热空气。
你想象一下,热空气是怎样让热气球升起来的?
热空气把热气球顶起来的。
我猜会不会热空气本身就会上升呢?
【猜想与假设是让学生根据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是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释。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猜想热气球升空的秘密,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探究热气球升空的秘密,验证猜想。
1.设计实验方案。
你猜热空气会上升,那装满热空气的热气球也就跟着升起来了。
可是热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向我们证明,热空气会上升?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看你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能不能用的上?
下面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生汇报实验方案。
我们是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点火,把塑料袋套在火焰上方,看塑料袋能不能鼓起来?
为什么这样设计?
如果热空气会上升,那塑料袋就能鼓起来。
只是鼓起来,就能说明塑料袋能上升吗?
如果塑料袋会上升,那就说明热空气会上升。
如果塑料袋不会上升?
如果塑料袋不会上升,说明热空气不会上升。
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逻辑很清楚,你表达得也很准确。
还有别的实验方案吗?
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先点着酒精灯,把纸蛇放在火焰上方,如果纸蛇能动,热空气会上升,如果纸蛇不动,说明热空气不上升。
你觉得实验时,手拿绳子的上部,还是下部?
拿上部。
为什么?
不容易烧到手。
大家这个实验方案可行吗?
可行。
【汇报实验方案的过程,其实是帮助学生完成实验过程的过程,既可以让学生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又完成了实验方案的交流。
2.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们准备做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生:
实验操作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烧着手。
注意火焰与塑料袋的距离,与纸蛇的距离,不要把纸蛇烧坏了。
(手拿酒精灯)大家看,这节课我们第一次接触酒精灯。
酒精灯是科学实验课上经常用到的加热工具,看,这是什么?
灯盖。
(把灯盖放在头顶上),大家看,这像不像一顶小帽子。
像。
这是灯帽。
灯帽。
这是灯芯。
灯芯。
这是灯壶。
灯壶。
灯壶里面有酒精。
酒精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安全规范。
下面看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正确的使用方法。
师边演示边讲解:
取下灯帽,点燃火柴,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从一边大胆、迅速盖灭。
一定要安全规范地操作。
师:
除了安全规范,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要小组合作。
要安全操作、小组合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束整理器材,养成规范操作的好习惯。
下面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验吧。
3.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实验探究热空气上升的秘密,验证猜想。
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观察、研究、思考,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要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的都能带着自己的所学之得和所思之疑发表见解,这样会更有成效。
四、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我们做的是纸蛇实验。
我们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袋被烧焦了。
我们得出了实验结论:
热空气会上升。
嗯?
你发现问题了吗?
他们的塑料袋都烧焦了,他们都没有看到塑料袋上升。
但是他们却得出了热空气会上生的结论。
你这个结论是根据想象写出来的吗?
嗯。
这样不可取,我们科学课讲究的是实事求是、讲究的是科学实证的精神。
结论要从现象中来。
你们下次注意,回去以后可以再小组合作做一做这个实验。
还有那个小组向来汇报汇报。
我们小组先做的是纸蛇的实验,我们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纸蛇转了起来,而且越转越快。
我们塑料袋实验,看到的现象是塑料袋慢慢鼓了起来,越来越大,最后塑料袋飞了起来。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热空气会上升。
师评:
你看这个小组观察得非常仔细,记录地也很详细。
塑料袋慢慢鼓了起来,为什么鼓了起来?
里面装满了热空气。
没有鼓起来以前呢?
那是塑料袋是瘪的。
那时塑料袋里装的是?
冷空气。
实验现象充分说明了热空气与冷空气想比,体积变大了,质量变轻了,所以热空气会上升。
板书:
体积变大质量变轻上升
大家关注到了塑料袋上升,有没有关注到塑料袋下降的现象?
我录制了这个小组实验操作的过程。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师播放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
我摸到塑料袋里的空气是热的。
塑料袋口一翻,塑料袋就掉下来了。
塑料袋掉下来了。
塑料袋为什么会掉下来?
因为热空气没有了。
因为热空气跑光了。
【汇报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
教学中要给学生时间进行表达与交流,交流相互的发现,达成共识,归纳出热空气上升的秘密。
五、改进实验,升华认识。
热空气跑光了,所以塑料袋就迅速掉了下来。
设想一下,能不能想出个好办法,让塑料袋在空中飞得更高、更远、飞得时间更长。
在塑料袋下面,加一个酒精灯。
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这简直就是“简易热气球的模型”啊!
但是酒精灯有点重。
可以在下面加一根蜡烛。
给塑料袋一个持续的火源。
让热空气装得更多一些。
可以等塑料袋里装满了热空气,马上把口扎起来,不要让热空气跑了。
可以等塑料袋里装满了热空气,马上把这些热空气封闭起来。
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塑料袋是口一翻掉下来。
我们可以给袋口加点重物,让它在上升的过程中更稳当,它就可以飞得更高。
好。
看,我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
我在塑料袋口加了一圈医用胶布。
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个实验。
谁来帮我的忙。
生积极举手。
师生合作演示实验。
塑料袋稳稳当当的,在空中上升。
一直上升到天花板上,贴在天花板上六七秒钟,才缓慢下降。
生惊呼起来。
生活处处皆学问。
一个小小的改进,就让塑料袋飞得更高,飞得时间更长了。
实验现象再一次证明热空气会上升。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参与学生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能真正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伙伴。
六、了解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热空气的秘密。
相传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制成了能飞上天的“天灯”,用它来传递作战的信号。
因为是诸葛亮制成的,所以人们又叫它“孔明灯”。
出示孔明灯图片。
出示图片
1783年,法国蒙哥菲埃尔兄弟倆首先发明了热气球,并实现了第一次载人飞行。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还运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
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都是爱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
说到油烟机,我想买一台新的油烟机。
看,商场里的油烟机有两种款式,顶吸式和侧吸式,哪种油烟机会效果好?
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顶吸式的好。
为什么这种效果会更好?
油烟是往上升的。
直吸的效果更好。
好,谢谢你给我的建议。
【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适时地进行有意地点拨,因为孩子的生活经验少,与科学知识挂构就更有难度了。
在课堂上教师有意的联系,还会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科学的兴趣。
七、交流收获,拓展延伸。
同学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我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
我知道了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我知道了科学要讲究实事求是。
我知道了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以前,人们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了可以转动的走马灯。
我们一起来看走马灯的制作视频。
(播放视频。
学生观察视频。
课下,同学可以选做一个作业:
1、试着做一盏走马灯。
2、想一个更有创造力的实验方案能证明“热空气会上升”。
下一节课,我们进行评比,看谁的方案更精彩。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已初步具备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开始能进行假设的设定和检验。
但同时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实物的表象和以往的经验,缺乏抽象性,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直观的、孤立的,思维也往往是分散的、片面的。
学生还往往容易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是想象来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有些孩子在课堂中甚至会只凭经验不加实验地得出结论,因此要在课堂中非常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直观,内容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经验,问题的设计要避免出现抽象的形式逻辑推演。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今天的课堂上,学生第一次接触酒精灯,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应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他们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实验活动。
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对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加以关注,往往忽略了较为重要的实验现象。
《热空气》效果分析
本测评练习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了5道判断题。
测试班级三年级八班,测试学生36人,从做题情况看,98%的孩子对本节内容理解较到位,还有2%左右的孩子对夏天的热空气体积变大、质量变轻,会上升的性质掌握不太好,主要表现在第4题出现错误。
这也说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后获得的知识能掌握得比较牢固。
进一步说明让孩子充分经历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从学生测评练习情况看,我认为本节课完成了预期制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热空气》一课属于属于地球与宇宙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一:
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
教学内容选自《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外衣》单元中的第七课。
本课从热气球上升的视频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学生在交流、反思、质疑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发现热空气会上升。
在学生有所发现的基础上,再有意识地感受热空气上升的现象,使学生加深认识的过程,验证学生自己的质疑。
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受,再描述发现过程就会更加准确。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课文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讨论人们是怎样利用热空气上升的性质的。
学生通过对“热气球”、“孔明灯”的分析、讨论,不但使学生对人类广泛应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所了解,而且更加深了对热空气上升的认识。
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
1.气球中充满热空气时,气球就会上升。
如果气球内外的空气温度一样,气球是不会上升的。
( )
2.人们要乘热气球遨游天空,就应该使球内始终保持的是热空气,这样气球才不会掉下来。
( )
3.把塑料袋开口向下罩在火焰的上方,塑料袋就会变鼓,这说明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了。
4.夏天的天气很热,气温很高,因此不需要加热孔明灯或热气球里面的空气,它们也能升上天空。
( )
5.
()()
()()
《热空气》课后反思
1.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有理顺设计实验方案的逻辑,实验操作才能有效有序,这是实验课成功的关键。
本节课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更注重培养学生方案的逻辑思维。
学生在交流方案时,我引导学生用“如果…,就说明……;
如果不能……,就说明……”这里面潜移默化进行了抽象、概括、比较、推理的逻辑思维训练。
训练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不但在交流塑料袋实验时运用了逻辑的语言来表达,设计纸蛇实验方案时,汇报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时,甚至包括课外设计的创新实验方案,孩子们的语言都是有逻辑条理的。
2.课内探究有层次
很多老师在执教《热空气》一节时,大都在学生实验操作结束之后,就停下探究的脚步。
课似看山不喜平,在本课的科学探究中,学生实验操作,交流实验收获;
师生互动、深入探究塑料袋上升和塑料袋下降两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深入思考之后,学生提出对实验方案提出改进,教师的演示实验,带给学生对热空气上升的深刻认识。
这正如曹雪芹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啊!
3.发散思维创精彩
把科学探究的精神延伸至课外,课外让学生再次反思,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可以验证“热空气上升”的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科学课强调“以探究为中心”,课堂上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思考。
科学探究活动只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载体。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包括形成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
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而形成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
作为科学老师,我所做的是让学生在心田里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它在合适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
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地球和宇宙科学》领域的教学内容,科学知识学段目标在3-4年级确定为:
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们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
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灾害。
本单元教学内容选择儿童身边熟悉的常见的空气作为探究对象,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材从上一册用感官定性观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逐渐过渡到定量观察,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
《地球的外衣》单元以学生对空气已有的感知为引子,以空气为主要的探究对象,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的过程,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体会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依据课标要求和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利用反复的实验活动让学生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②.学习热气球、走马灯等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热空气上升的广泛利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并能够准确地将实验现象描述出来。
②.针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出相关的科学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
②.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学会与人合作,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