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6082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科重点 名词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葱皮反应:

Ewing肉瘤所产生的洋葱样的多层骨膜反应。

6、Dugas征:

杜加征:

正常人将手搭在对侧肩上,肘部能贴近胸壁。

肩关节脱位时肘部内收受限,伤侧的手搭在对侧肩上,肘部则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贴近胸部,则手搭不到对侧肩,此为杜加征阳性。

7、Trendelenburgsign:

单腿站立试验:

病人背向检查者,健肢屈髋、屈膝上提,用患肢站立,若健侧骨盆及臀褶下降为阳性。

多见于臀中、小肌麻痹,髋关节脱位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等。

8、Ocs(o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骨筋膜室综合征:

由骨、骨间膜、肌肉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最常发生于小腿和前臂掌侧。

是由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进一步发展可至肌肉、神经坏死,发生Volkmann挛缩。

9、抽屉试验(drawertest):

病人仰卧屈膝90°

,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后推,在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

后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后推0.5cm以上。

10、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致病菌由身体远处的感染灶,如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疖肿、毛囊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或胆囊炎等部位经血液循环转移至骨组织内引起的急性骨组织的炎症。

好发于儿童胫骨近端、股骨远端。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葡。

11、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断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好发于腰4-5、腰5-骶1间隙。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积累伤力是主要病因。

症状有:

腰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症;

体征有:

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特殊体征:

直腿抬高试验及其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L2-3、L3-4);

MRIT2低信号,重者黑间盘。

 

1、膜内化骨:

骨内、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形成骨样组织,逐渐钙化形成新的网状骨,即膜内化骨(intramembranousossification).形成内骨痂(intemalcallus)和外骨痂(extemalcallus)。

软骨内化骨:

骨折端间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亦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并随着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称为软骨内化骨(endochondralossification),在骨折处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痴。

2、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

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对线(指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称解剖复位(anatomicreduction)。

(2)功能复位(functionalreduction):

指出于各种原因,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

标准:

①旋转、分离移位:

骨折部的旋转、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纠正:

②缩短移位:

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应超过lcm.上肢不应超过2cm。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下肢骨折缩短在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

③成角移位:

具有生理弧度的骨干,可允许与其弧度一致的l0°

以内的成角。

而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不能自行纠正,必须完全复位。

否则可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和功能障碍。

③恻方移位:

长骨干横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应达1/3。

干骺端骨折对位应不少于3/4。

3骨折延迟愈合(delayedunion):

是指骨析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合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为4~8个月).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

X线片:

显示骨折端骨痂少,多为云雾状排列紊乱的刺激性骨痂。

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病因:

除患者营养不良及全身性疾病外,主要原因是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确实,引起骨折端的异常活动,或骨折端存在剪力和旋转力以及牵引过度所致的骨端分离。

意义:

骨折延迟愈合表现为骨折愈合较慢,针对原因适当处理,纠正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骨折仍可达到愈合。

4.骨折不愈合(nonunion):

是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合时间,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一般为骨折8个月后).仍达不到骨性愈合,称为骨折不愈合或骨

不连接

典型X线片:

表现为骨折线清晰可见,骨折断端间有宽的间隙,两断端萎缩光滑、硬化,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

临床上常认为骨折端硬化和髓腔闭塞是骨不愈合的先兆,骨折处可有假关节活动。

骨折不愈合意味着骨折修复过程的停止,骨折端仅以软骨或纤维组织相连。

治疗:

骨折不愈合不可能再通过延长治疗时间而达到愈合,需要切除硬化骨,打通骨髓腔,修复骨缺损,消灭感染灶,以促进骨折愈合①骨移植:

②电磁刺激治疗:

③诱导成骨:

④高压氧:

5.骨折畸形愈合(malunion);

是指骨折愈合后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转、重叠或短缩畸形者

畸形愈合可能由于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或过早地拆除固定,受肌肉牵拉、肢体重量和不恰当负重的影响所致。

6、提携角:

carryingangle:

前臂充分旋后时,上臂与前臂之间有10-15°

的外翻角。

减小时称肘内翻,增大称肘外翻。

肱骨骨折时至少要矫正到10°

7、肘后三角:

肘关节完全屈曲时,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构成一等腰三角形,肘关节脱位时,三者关系改变。

8、鼻咽窝:

由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腱围成,舟骨骨折时,出现肿胀、压痛。

9、Collesfracture: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受伤机制是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时受伤,应力通过手掌传导到桡骨下端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者多见,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望“银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

X线照片可见骨折端有以下几种移位表现:

①桡骨远骨折端向背侧移位;

②远端向桡侧移位(图72-28);

③骨折端向掌侧成角:

④近端嵌入远端,挠骨短缩,或远端呈粉碎骨折;

⑤桡骨远端旋转。

10、Smithfracture(屈曲型骨折)常由于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或手掌着

地,前臂处于旋后位受伤引起;

也可因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

X线照片可发现典型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尺侧移位。

11、脊髓震荡(concussionofthespinalcord)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刺激而发生超限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脊髓实质无损伤。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卜.感觉、运动及反射完全消失。

一般经过数小时至2—3周,感觉和运动开始恢复,不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12、脊髓休克(spinalcordshock)脊髓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以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并有暂时的反射丧失,处于无反应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表现为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感丧失和骨骼肌张力和运动消失,钋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发汗反射消失,内脏反射减退或消失。

脊髓休克是暂时现象,损伤后不久可逐渐恢复,由原始到高级。

最早出现球海绵体反射和肛门反射。

1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ncompletespinalcordinjury)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某些感觉和运动功能,并具有球海绵体反射,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分四种:

(1)前脊髓综合征(anteriorcordsyndrome):

由于脊髓前2/3的损伤造成皮质脊髓束、前外侧的脊髓丘脑束及灰质的部分受损,病人表现受伤平面以下无运动功能和痛温觉消失,轻触觉、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良好。

此型损伤的预后为不完全性损伤中最差者。

(2)后脊髓综合征(posteriorcordsyndrome):

脊髓受损平咏以下运动功能和痛温觉、触觉存在,但深感觉全部或部分消失。

(3)中央脊髓综合征(centralcordsyndrome):

常为颈椎过伸性损伤,在老年病人常原先有颈椎病,表现上肢功能丧失重于下肢功能丧失.脊髓远端运动功能优于脊髓近端运动功能,或脊髓近远端功能丧失表现一致,肛门周围感觉存在。

(4)Brown-S6quard综合征:

亦称脊髓半切综合征,为脊髓一侧受损,伤侧的运动和本体感觉丧失,而对侧的痛觉和温觉丧失。

4.完全性脊髓损伤(completespinalcordinjury)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包括肛门周围的感觉和舡门括约肌的收缩运动。

不出现球海绵体反射。

5.脊髓圆锥综合征(spinalconessyndrome)脊髓圆锥指S3—5脊髓段,此处为脊髓末端呈锥形,故称圆锥,其位于L1椎节。

当圆锥与腰骶神经根在同平面均损伤时,神经感觉运动障碍平面在L1神经节段。

当仅圆锥损伤时,支配下肢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存在,而会阴、骶区表现马鞍区感觉障碍,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瘫痪,跟腱反射消失,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消失。

6.马尾损伤(injuryofcaudaequina)腰椎以下椎管内为马尾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周围神经损伤。

14、截瘫:

指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

早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失禁。

2-4周后演变为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

15、、四肢瘫:

颈段脊髓受损后表现为双上肢及下肢的神经功能障碍。

上颈椎损伤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上肢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下肢仍未痉挛性瘫痪。

16、胸出口综合征:

thoracicoutletsyndrome:

指在左右第1肋骨所包围的胸出口处,臂丛和锁骨下血管手压迫引起的综合征。

分为:

颈肋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肋锁综合征、第1肋骨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颈肋与前斜角肌最常见。

前斜角肌紧张试验,上肢高举试验、Adson试验阳性

17、肘管综合征:

cubitaltunnelsyndrome指尺神经在肘部通过尺神经沟处受到腱膜、异常肌肉或骨性改变的压迫而产生的综合征。

最常见肘区疼痛。

肘管:

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和尺骨鹰嘴间的纤维性筋膜鞘与肱骨髁后沟形成的骨性纤维鞘管。

也称肘尺管,管内为尺神经及尺侧上副动、静脉。

18、腕管综合征:

carpaltunnelsyndrome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旋后肌综合征:

桡神经深支、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

19、新月征:

X线上,股骨头负重区关节软骨下骨的骨质中,可见1-2cm宽的弧形透明带,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有重要价值。

20、Monteggia骨折:

尺骨近端1/3骨折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21、Galeazzi骨折:

桡骨远端1/3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22、手的休息位(positionofrest.rcstposition)手的休息位即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

休息位时手内在肌和外在肌、关节囊、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

一I5°

,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角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状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如屈指肌腱损伤,该手指处于伸直位而使手的休息位发生改变:

23、手的功能位(functionalposition)是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如张手、握拳、捏物等,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

--35°

.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度屈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手外伤后.特别是估计日后关节功能难以恢复正常,甚至会发生关节强直者,在此位置同定可使伤手保持最大的功能。

24、颈干角(neckshafiangle):

成人股骨头、颈长轴与股骨干形成一130°

土7°

的夹角,称为颈干角。

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别:

,X线平片测量颈干角时应注意下肢内旋和外旋位的影响。

若颈干角大于该角度范围为髋外翻(coxavalgus).小于该范围则为髋内翻(coxavarus)。

25、前倾角(anteversionangle):

正常股骨头、颈相对于股骨干前倾,其长轴与身体的冠状面形成的夹角为前倾角,正常标本测量值为10°

+7°

26、骨矩(femoralcalcar):

位于股骨近端颈干交界部骨松质内,适应股骨颈基底和转子区特殊

的几何形状的骨密质纵行骨板,其上极与股骨颈的后外侧皮质连续,下极与小转子下方股骨干后外侧皮质连接,弥补了颈干连接部由于小转子后内侧突出造成的应力传导缺陷,形成了完整的管状骨负重结构。

27、股骨的解剖轴:

转子间中点至膝关节中点的连线;

与垂直轴约有9°

夹角。

28股骨的机械轴:

股骨头中心到两髁间中点的连线,两轴之间夹角为5°

-7°

29、O’Donoghue三联征:

伤及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

20、冷脓肿(coldabscess)或寒性脓肿:

全关节结核发展的结果是在病灶积聚了多量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死骨和干酪样坏死物质。

因缺乏红、热等急性炎症反应,称之为~

21、流注脓肿:

流注脓肿:

椎旁脓肿积聚至一定数量后,压力增高,会穿破骨膜,沿着肌筋膜间隙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

22、局部分层穿刺:

对早期诊断化脓性骨髓炎有重要价值。

在肿胀及压痛最明显处,用粗针头先穿人软组织内抽吸,如无脓液再向深处穿刺入骨膜下;

如果骨膜下穿刺抽吸也无脓液,则应通过薄层干骺端皮质穿刺进入骨。

即使仅抽出几滴血性穿刺液也必须送检。

涂片检查有脓细胞或细菌则可明确诊断,并同时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