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605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支模技术交底Word文件下载.docx

4)200板厚:

板下立杆纵横向间距1000×

1000,木枋间距250,立杆上端为双钢管大横杆,支撑托节点。

5#楼5B-L/D-2~D-3处风井,底板标高-10m,顶板为三层楼板,板面标高9.6m,层高达19.6m,板厚150mm,对应梁截面为300×

650、400×

700、200×

600;

本区域支模架搭设高度为19.6m,采用Φ48×

梁下木枋平行于梁截面布置,最顶一步在步中位置增加一道纵横向水平杆,梁、板分类如下:

1)200×

600梁:

梁下木枋间距250,每排布置2根立杆,立杆纵距900。

双扣件节点;

650梁:

梁下木枋间距250,每排布置3根立杆,立杆纵横间距900。

700梁:

梁下木枋间距250,每排布置3根立杆,立杆纵向间距450,横向间距1000。

4)150板厚:

板下立杆纵横向间距900×

900,木枋间距250,立杆上端为双钢管大横杆,支撑托节点。

5#楼D-4~D-5/D-F~D-G轴处扶梯洞口,顶板为三层楼板,板面标高9.6m,层高9.6m,板厚120mm,对应梁截面为300×

900、500×

900;

本区域支模架搭设高度为9.6m,采用Φ48×

梁下木枋间距250,每排布置2根立杆,立杆纵距1000,横向间距900,双扣件节点;

2)400×

梁下木枋间距250,每排布置3根立杆,立杆纵距500,横向间距位梁宽+600,双扣件节点;

3)120板厚:

5#楼三层楼板及裙楼屋面挑板,悬挑长度900mm,地面标高±

0.000,板面标高9.6m,层高9.6m,板厚150mm。

1000,木枋间距250,立杆上端为双钢管大横杆,支撑托节点,最顶一步在步中位置增加一道纵横向水平杆。

区域可详见结构图纸。

2、大荷载区域

1)3#、4#楼转换层梁,梁截面1200×

2000、1400×

2000、800×

1800、800×

1900、1500×

1900、600×

1500、800×

1600、1300×

2000、700×

1200、1100×

1400、600×

4000、1200×

2000,板厚180mm,层高6.2m;

2)5A#楼转换层梁,梁截面900×

1500、1000×

1800、700×

1500、500×

1600、600×

1600、1200×

1800、1100×

1800,板厚180mm,层高4.93m;

3)5B#楼转换层梁,梁截面1400×

1800、1700×

2000、1000×

1800、1050×

1800、600×

1500、900×

1500、1500×

2000、900×

1700,板厚180mm,层高5.8m;

4)6#楼转换层梁,梁截面800×

2500、1200×

2500、800×

2250、600×

2200、600×

2500、1400×

1500、1100×

1800、1200×

2500、600×

1500、1200×

2300、1300×

3650、1000×

2000、1500×

2500,板厚180mm,层高6.25m。

二、支模要求

1、本方案支模设计只针对截面面积

0.7m²

的梁以及高度

8m的板,截面面积

的梁及高度

8m的板支模详见本工程高支模和模板技术交底。

2、大梁模板搭设方式:

支撑体系步距

(梁高

时,梁下横向水平杆步距加密为750,梁高

时,梁下纵横向水平杆步距加密为750),梁下木枋平行于梁截面布置,板下及正对梁下的立杆顶均为双钢管主楞,可调支撑托节点,梁两侧伸至板底的立杆与梁下为单钢管主楞,双扣件节点。

梁下横向两根外侧立杆为升至板底的梁板共用立杆,梁下两侧外立杆间距=梁宽+600,立杆横向中间间距=(梁宽+600)/(梁下每排立杆数-1),当立杆横向间距

300时按300设置,梁下立杆沿梁长方向纵距为450(另有说明者除外)

3、采用满堂扣件钢管架支撑体系,梁、板模板搭设参数见下表:

梁支撑体系搭设参数

梁截面积BH(㎡)

梁底模木枋间距(mm)

梁两侧立杆间距(mm)

每排承重立杆数量

扣件式水平步距(mm)

0.7

BH

0.96

200

梁宽+600

5根

1500

1.76

6根

2.4

150

7根

3.0

750

3.75

8根

800×

3650/600×

4000

梁模板加固方式

梁截面高度H(mm)

梁侧模次楞间距

梁侧加固方式

1300

250mm

步步紧加3道对拉螺杆

1600

步步紧加4道对拉螺杆

1900

步步紧加5道对拉螺杆

2100

步步紧加6道对拉螺杆

H

步步紧加9道对拉螺杆

板模支撑体系搭设参数

板厚mm

立杆纵距

立杆横距

小梁即木枋间距

水平步距(扣件式)

180

900mm

250mm

梁板下立杆间距均应成模数,水平杆双向拉通,支撑体系遇已浇筑的墙柱等竖向构件及周边楼层边梁板均采用钢管抱箍、拉结顶牢,形成水平固结点,竖向间距≤3m、水平间距≤6m,扫地杆距地距离(扣件架≤200),可调托撑顶伸出立杆顶层水平杆的长度扣件式≤500(含螺杆伸出长度);

支架外围周圈、内部双方向每4跨及大梁两侧设竖向连续加强型剪刀撑,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顶层、底层、竖向剪刀撑顶部各交点平面设加强型水平剪刀撑,竖向间距≤6m;

梁跨度大于8米时,在紧靠梁两侧必须设置横向垂直剪刀撑,横向垂直剪刀撑沿梁长间距小于4.8m。

立杆均对接接长并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高支模部位的墙柱模板支撑互成整体。

砼浇筑设备与砼输送管道均另设置支撑加强。

高支模施工区设上下通道、安全平网防护及操作层、防跌层。

三、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柱(搭满堂架)→调整标高、梁柱接头模板安装→安装梁底模并清理、中间验收→绑梁钢筋→安装侧模、板底龙骨→铺板模、堵缝、清理→自检、互检合格后验收,办交接手续→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最终验收及移交混凝土工种。

2、施工方法

梁板模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先在梁底部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垂直于梁轴线的标准构架布置。

在梁侧面装纵横向水平杆,间距为梁宽+600mm,立杆横梁上架设顺梁钢管在钢管上垂直于梁方向架设木枋用以支撑梁底模板,相邻两木枋的间距不能大于300mm。

侧模板支撑按一般梁模构造、通过斜撑杆传给支撑架。

楼板支撑按满堂脚手架构架。

搭设脚手架完毕后,应全面检查插件、扣件是否扣紧,是否有松动,是否连稳,检查完毕,在立杆上标上标高,用以控制梁板支模高度,用线锤把梁边位置吊引上来,用铁钉将梁底模固定好,然后立梁侧模,最后拼板模,立梁模后应安装好步步紧及斜撑,相邻两斜撑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

梁侧应采用φ14对拉螺杆纵横间距300~400mm加φ48钢管锁定。

支模完毕,还应全面检查轴线以及标高是否正确,各杆件的连接稳固情况及扣件的扣紧情况及是否有下沉现象。

当在托座上架设钢管或木枋时,应用水平管拉通线调整托座校核标高。

当梁板底模下的木枋架设完毕,用水平管拉通线同时调节托座和底座控制水平。

梁板跨度大于4米时,梁板底板应按2‰起拱。

3、模板制作时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隙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

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

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

模板周转次数严格控制,周转三次后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

4、为防止梁柱连接处漏浆、错位,拆模时保留上节300mm高柱头模板,使其与框架梁、连系梁模板交圈。

5、本工程6#楼会所区域施工顺序:

先施工柱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待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施工梁板结构的模板、钢筋、混凝土,以便充分利用钢管抱箍与先前浇筑结构拉紧顶牢,确保高支模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当采用混凝土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在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7、转换层大梁应该从梁中开始向梁两侧缓慢浇筑。

8、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方法: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并且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于模板;

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500mm时,可按1:

6~1:

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预先制定好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抹平搓毛两遍以上。

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另外,对泵管出口处最大堆料厚度应控制在15cm以内,以保证安全。

9、模板拆除方法及要求详见高支模与模板技术交底。

四、验收要求

1、施工质量要求:

脚手架的杆件、构件、连接件、其它配件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钢管的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连接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

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

构配件的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2、验收要求

1)杆件的设置和连墙件、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面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要求;

各立杆整个高度≥8m的垂直度控制在15mm以内,整个高度<

8m的立杆垂直度控制在10mm以内。

5)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扣件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

m,且不应大于65N·

m。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五、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2、模板的材质必须符合材料规范的要求,进场后即进行验收。

3、模板及其支架必须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4、模板的接缝应严密。

5、模板的各种偏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模板安装好后必须经过“三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将各类垃圾及时清除掉。

7、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切安装牢固。

8、钢管架的搭设,应从一段延伸至另一端自下而上按部搭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累计误差。

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以连接。

9、各区域高支模体系的高宽比应控制≤2。

高度大于6米的高支模区域宜先浇筑柱、墙等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再施工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工程。

竖向构件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应控制≤1.5m/h。

梁高大于1500的梁应注意梁侧的稳定性。

梁、板支撑体系应按规范构造要求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水平杆及垂直、水平剪刀撑,并应采用连墙杆或钢管抱箍,水平间距6米,竖向间距3米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墙等竖向结构拉紧顶牢,确保高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梁高度大于2.5米时,大梁砼应分两次浇筑。

五、安全管理措施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首先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施工人员不得上岗。

新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

2、当支拆模板及其它工种进行上下主体进行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下层作业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半径之外。

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3、模板、脚手架在拆除时,下方不应有其他操作人员。

4、高处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物品、均因放置工具箱内,严禁随处乱放。

5、模板的装拆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

模板应随拆随运,不得堆放在脚手架上,严禁抛掷踩撞,若中途停歇,必须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

6、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定的登高工具。

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拆除承重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塌落,应先设立临时支撑,再进行拆卸。

7、遇到下雨时,严禁急速跑下遮雨,严禁爬架体上下。

8、因梁底是用双扣件来承载梁的力,故对所有梁底双扣件都必须100%检查、验收。

9、梁、板下立杆严禁搭接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板下及正对梁下的立杆应按方案设计要求,采用双钢管和支撑托节点,梁两外侧立杆采用单钢管双扣件节点。

施工中应加强对可调支撑托节点、扣件拧紧力矩的检查验收,可调支撑螺杆伸出立杆顶端的长度应严格按规范执行,大横杆应居中设置,确保不偏心。

10、高支模支撑搭设前应按方案图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

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它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系统局部坍塌。

13、立杆支座结构层以下两层的所有支撑均保留保留,并对以下两层大梁投影区域进行增加立杆与剪刀撑的方法。

施工过程加强沉降监测。

14、浇筑大梁时,应沿梁跨中往梁边缓慢浇筑,杜绝出现因快速浇筑而造成立杆荷载增加现象。

六、成品保护

1、模板要有堆放场地,场地要平整,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不可乱堆乱放模板或在模板上堆放配件和其它物品。

2、木方、拉杆和蝴蝶扣等要分门别类地堆放在固定的场地上。

3、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或物品时碰撞,以防止模板变形和产生垂直偏差。

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度产生偏差。

4、拆除模板时,不得使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变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七、监测措施

1、高大支模范围内设一个监测剖面,在监测面上布设2个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及3个稳定性沉降观测点。

2、根据有关高支模体系的规定,我司准备在现场采用钢尺、线锤、水准仪和经纬仪对高支模系统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

因此,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支架体系的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3、由于框架梁的自重较大,故观测点以框架梁为主要观测对象;

4、由于本工程超高模板支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间距较密,且框架梁在建筑物内部,采用的观测设备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本工程的沉降观测采用了线锤+钢尺的形式来测量其沉降值、位移偏量;

5、观测的基准点设置在建筑物外围,测量时将基准点引测至建筑物内;

6、观测点布置:

本工程高支模的观测点分沉降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其中每条主框架梁的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

7、观测方法:

将观测基准点引测至一个约50cm高的角钢上,并将其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测量时,用钢尺测量线锤、焊接钢筋的标高,并在角钢上作原始标记;

8、测量时间:

模板的沉降测量由专人专职负责。

在开始浇筑前测量一次,记录此值并以此值为初始值;

在浇筑时,每隔30min测量一次,并与初始值相对比,得出沉降、位移量;

浇筑完成后,每隔1h观测一次;

模板的沉降测量到浇筑完成后12h后结束。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允许值、预警值可参考下表格式列出:

序号

项目

搭设允许偏差

变形允许值

变形预警值

检查工具

1

立杆钢管弯曲3m<

L≤4m

4m<

L≤6.5m

≤12

≤20

/

吊线和卷尺

2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

≤30

3

立杆垂直度全高

经纬仪及钢板尺

4

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

≤25

5

立杆顶水平位移

20

6

支架整体水平位移

7

立杆基础沉降

≤10

10

9、注意事项

对焊接钢筋、线锤、标示角钢做好保护,并挂好警示牌,防止人为破坏。

当沉降量超出预警值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进行疏散,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来处理。

10、高支模板工程安全管理

1)对支架设专人负责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修工作。

2)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时应及时排除险情,必要时暂停止施工。

3)项目经理在浇砼时上楼面不少于一次,专职安全员全过程监控。

八、应急措施

1、失稳应急措施

高支模在浇灌砼时,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架体进行观测,观测的内容有架体的变形和板面砼的沉降。

当观测数据超过预警值的0.8时或目测架体变形有可能导致失稳破坏时,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砼的浇灌,立即把浇灌砼的施工人员从操作面疏散到安全地带部位或从安全通道疏散到地面上;

2)立即把在架体内值班的人员或架体有可能坍塌影响到的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划出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由保安负责不准人员靠近;

3)现场值班的项目最高级别的负责人马上报告给应急小组组长及相关负责人,主要说明有可能失稳的部位、目前砼浇灌量、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

4)应急小组组长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如能在最短时间赶往现场不耽误救援,则应给报告者下一步的应急指示,并当即赶到现场进行指挥;

否则应授权给现场最高负责人或能及时赶往现场的项目最高负责人承担起应急救援职责;

5)应急领导人赶到现场后,应快速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检查人员是否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带,检查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和有效;

6)继续对架体的变形进行观测,应急小组人员应召开紧急会议,初步分析架体失稳的原因,确定进一步的安全应急措施;

7)一般来说,高支模变形过大有可能失稳时,只要采取了以上措施,如果变形没有进一步扩大,在砼初凝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架体会越来越来安全,这时经过对现场进行察看,判断架体不可能坍塌时,则可以对架体进行加固后,然后对已浇砼进行处理。

2、坍塌应急措施

1)发生坍塌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应高声呼救,现场砼浇灌值班最高级别管理人员应立即按以下程序进行应急处理:

a、立即停止砼的浇灌,立即把施工人员从操作面上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部位或从安全通道疏散到地面上;

b、立即把架体有可能再次坍塌影响到的范围内的地面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划出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由保安负责不准人员靠近;

c、在坍塌后的安全区域立即组织抢救从操作面上掉下来的施工人员;

d、立即指挥通讯组人员通知应急小组组长,主要说明坍塌部位、坍塌面积、有无伤亡、目前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

e、立即通知现场医生赶到出事地点,如需要可直接拨打120等求救电话。

f、清点现场人数,确定被埋、压人员的数量和位置。

2)应急小组组长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如能在最短时间赶往现场不耽误救援,则应给报告者下一步的应急指示,并当即赶到现场进行指挥;

3)应急领导人赶到现场后,应快速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检查人员是否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带,检查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和有效;

并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下一步的救援措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要往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

4)技术支持组根据事故情况尽快确定抢险技术措施,抢险组及时将参加抢险人员召集到事故现场,后勤保障组立即组织将救援物资设备调往事故现场。

技术支持组将抢险技术措施准确无误地向抢险人员进行交底,抢险组根据技术措施组织抢险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抢救。

5)如果存在继续坍塌的可能,由组长决定是否撤离救援现场,如果坍塌有不断发生扩大的情况,组长应立即通知所有救援人员终止救援,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6)在确定坍塌没有继续扩大的可能后,根据确定的被埋人员的位置和被埋的方式立即投入救援:

a、首先自上而下清理被埋压者上方的松散的模板、木枋、砼及其它有可能掉下伤人的小型物体;

b、然后把被压或被埋人员扒出;

7)人员救出后,由现场医生对伤者进行处理,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重伤人员由医疗救护组送外抢救。

8)高支模坍塌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机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颅脑损伤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因此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9)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或再次发生事故。

10)警戒保卫组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11)各作业班组要清理撤离人员人数,发现有人员失踪时要立即报告应急小组。

12)疏散人员要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13)警戒保卫组组织人员封锁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将无关人员清理出现场,并保证救援通道的畅通,派人在大门口或关键路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

14)如果120没有及时赶到,由自己派车送往医院时,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做好抢救的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