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527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docWord格式.docx

如果说《狂人日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用象征手法从宏观的角度表现中国人民被吃的历史,那么,《孔乙己》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表现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吃的惨象。

孔乙己没有起码的做人的权利,人们可以随便凌辱他,嘲弄他,在社会上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鲁迅描写道: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

孔乙己在社会中是多余的,他没有一点地位。

社会给他带上累累的创伤,他一上场就是带着伤痕的: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上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

这种伤疤是有象征意义的,它大于肉体上的伤痕,而包括着心灵的伤痕,看不见的伤痕。

社会不仅公开污辱他,损害他,而且用封建的思想意识和科举制度毒害他,麻醉他,使他完全麻木、盲目地挣扎一辈子,被别人践踏也自我践踏了一辈子。

他最后不仅满身伤痕,而且打折了腿,用手走路(走到酒店已满手是泥)。

他已从人变成了猪狗牛马似的四脚动物,丧失了人与动物的最后一点自然区别,丧失了人的最后一点资格,总之,从人异化成非人。

他死了,死得静悄悄,一点也没有惊动社会,他的死,就象树上无声地飘下一片落叶,谁也没有注意他。

没有人同情他,怀念他,只有酒店还记得他,这是因为酒店年终结帐时还记得他欠下的十九文钱,如果不是这十九文钱,孔乙己大约要被遗忘得更加干净。

他的生命价值,是连十九文钱都不如的。

严酷的封建社会把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吃得干干净净,把一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剥夺得干干净净。

丧失人的资格,作为被吃的材料,这是中国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是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通过孔乙己的命运对中国封建社会提出血泪的控诉,这正是《孔乙己》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孔乙己》对社会的批判不仅是很深刻的,而且带有很大的美学力量。

就其美学性质来说,《孔乙己》是一个平常性的社会悲剧,带喜剧性的社会悲剧。

在英雄悲剧与平常悲剧中,鲁迅特别注重,也特别善于创造平常悲剧。

鲁迅说:

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几乎无事的悲剧》)平常悲剧,由于他的对象是最大量的几乎无事的社会现象,因此,它也最容易被忽略、被遗忘、被淹没,这样,发现对象的典型悲剧意义,也就更难。

真正的艺术大师,就是善于在几乎无事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中发现不寻常的社会本质意义。

象孔乙己的追求、创伤、死亡,都是极其平常的,几乎无事的,但是,鲁迅却在这种极平常的形象中揭示一种可怕的:

他们处在一个并非人间的地狱中,正在一步步地被社会所吞没,到处都有这样悲惨的存在,但许多人却把这种存在看成是合理的,而鲁迅以自己的小说惊醒人们:

这种社会存在是一种不合理的罪恶,是一种被吃的悲剧。

但《孔乙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悲剧,而是一个喜剧性的社会悲剧。

可悲与可笑在小说主人公身上融为一体,泪和笑在作品中同时存在,笑使泪更加浓烈,喜剧因素强化了悲剧程度,加强了悲剧的社会批判力量。

小说中多次出现了笑声,而孔乙己本身就是一个喜剧性的悲剧人物。

这种喜剧性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孔乙己的自身。

他是矛盾的,是一个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长衫是士族的标志,他早已被上层士族所践踏所害,却一心想爬上士族的行列,但是,社会总是把他的追求粉碎,把他从士族的行列中推开,让他和最底层的人群站在一起。

他早已贫穷到连十几文酒钱也付不起,但还是要保持士族的架式;

他早就被社会所遗弃,而自己却完全未意识到被遗弃的地位。

总之,他已经被社会所异化,变成了读书人的异已物,甚至是社会人的异已物,而自己却未能意识到这种异化,仍以一个读书人自居,硬撑住士族话的的架子,这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生活的现象同生的实质和使常发生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产生了喜剧效果,同时也产生更强烈的悲剧效果:

他被麻痹得实在太深了,他从灵与肉快被社会吮吸干了,但他还很盲目可笑,这是一个悲惨的小人物,没有起码的清醒和能力来认识自己处于悲惨世界之中的可笑,是令人伤心落泪的可笑!

另一种喜剧性因素是来自别人对他的哄笑。

这是一连串的笑,笑他的伤疤,笑他的窃书,笑他的落第,笑他的挨打,甚至笑他的死。

而在这种笑里,却包藏着最悲惨、最深刻的悲剧内容。

在一个国度里,一些同胞(而且是善良的同胞)在地狱边上挣扎,在惨苦的世界中被吃,另一些同胞还在取笑,这种笑里是包含着怎样的麻木、怎样的无知和荒唐呢?

一个民族的伤痕是可悲的,但是当这个民族已无力治疗这种伤痕,甚至还围观、欣赏这种伤痕,那才更加可悲。

鲁迅在批判专制制度下的奴隶性时说: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这种拿自己同胞的苦做赏玩的奴才性,是专制的结果,是一个民族最令人伤心的悲剧。

鲁迅描写闲人们的哄笑,甚至是对着孔乙己的痛苦之处和善良之处哄笑,这就写出了中国社会最值得悲哀之处。

《孔乙己》的悲剧性和与此相应的社会批判力量,由于描述这些浅薄与荒唐的笑声而得到有力的强化。

有心的读者,开始会感到可笑,过后则感到深深的优伤。

用喜剧因素强化悲剧深度,这是鲁迅的小说且表现出来的一种重要的美学风格。

《孔乙己》的悲剧深度,还因为鲁迅设置的一个重要情节而得到强化,这就是打折孔乙己的腿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士族出身的丁举人。

孔乙己梦寐以求的也是要使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这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孔乙己不是走向悲惨的末路,而是走上丁举人那种飞黄腾达的道路,也就是说,他不是在社会上落入奴隶的地位,而是爬上主子的地位,那么,他一定也会象丁举人那样,决不放掉老爷的架式,而且大约也会把残暴加到悲苦无告的人小物和其他奴隶们身上,他大约也会制造吃人的悲剧。

这样,小说就清楚地告诉人们:

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孔乙己即使爬上统治阶级的地位,社会还是没有出路,社会唯一的出路,是打掉吃人的筵席,推翻黑暗的社会制度。

《孔乙己》的悲剧深度在这里就挺进到更深的层次。

《孔乙己》的艺术技巧是很不高明的。

茅盾说:

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

(《读〈呐喊〉》)

《孔乙己》也是一种新形式,它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故乡》的自述体和《阿Q正传》的传记体都不同。

它是以站在柜台旁边的一个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艺术布局出发点的叙述体小说。

上文已经说过,《孔乙己》的特点是以很短小的篇幅反映很深广的社会内容,塑造栩栩如生的性格,展开深刻的社会批判。

篇幅短,又要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这里往往发生形式与内容的矛盾。

而艺术技巧也总是在克服这种矛盾中表现出来。

《孔乙己》所以能够短小而深广,除了语言本身的精炼,人物对话的个性化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不到3000字的篇幅能够具有那么丰富的思想容量和美学容量,仅仅靠语言的锤炼功夫是不够的,这里需要作者有高明的写作技巧。

高尔基曾说:

写作训练两种:

一是剥树的内皮,二是用树皮编东西。

剥树的内皮,指是的积累材料,善于观察,听闻,善于体会一切人(清廉正直的人和作恶多端的人)的心情,善于从好人身上寻找坏的东西,从坏人身上寻找好的东西,即人所固有的属性。

用树皮编东西,指的是安排材料,使任何细节都能各守其位,恰到好处,没有一丝多余的感觉,一切都要使读者的眼、耳、鼻、舌感同身受。

(《致雅可甫列夫的信》)

《孔乙己》在这两个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手段。

首先,在编树皮(编排材料)上,即在艺术布局上,《孔乙己》是很精巧的,从美学角度上说,是作者选取了一个最好的审美观察点。

它以站在咸亨酒店柜台旁边的一个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艺术布局的中心,以他的眼睛作为审视孔乙己及其周围社会的观察点。

这样,作者就可以选取在小伙计目击范围内的材料,详其所见,略其所闻见到的其它繁琐场面,只留下柜台前几个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小镜头,使作品显得紧凑,精粹。

选材的精当,首先是靠艺术构思的得当。

《孔乙己》能够短而精,正是得益于艺术布局。

选取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艺术布局的出发点,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小伙计虽然也取笑孔乙己,但也有对孔乙己同情的一面,因此由他来讲述故事,最能表现悲喜剧交织的气氛。

如果《孔乙己》的第一人称我,不是小伙计,而是作者自己,那么小说的气氛可能就会显得过于沉重,因为作者对孔乙己的遭遇痛切太深。

而且,也很难表现酒店里那些生动的细节和真实情景,因为读者必定要怀疑作者为什么老是到酒店里去。

如果作品中的我,不是小伙计和作者,而是酒店掌柜,那就更难有喜剧气氛,也更难写出悲剧气氛。

因为,他对孔乙己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他必定要渲染那些不该渲染的场面,例如酒店背后孔乙己被污辱的场面等。

如果小说是孔乙己的自述体,那也很难具备悲喜剧性质,那也许只能有一些肤浅的哀叹。

总之,鲁迅选取了一个最好的艺术布局的中心,这也正是鲁迅艺术匠心的所在。

《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还表现在剥树皮方面,即开挖之深的方面。

这种深,主要是指揭示人物形象灵魂的深。

鲁迅很注意显示灵魂的深,他称赞陀思妥夫斯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就因为他显示了灵魂的深。

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

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穷人〉小引》)鲁迅还说,陀思妥夫斯基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而且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这正是高尔基所说的剥树皮而剥到树的深层。

鲁迅自身的创作,也非常注意显示灵魂的深,《孔乙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孔乙己作为喜剧性的悲剧人物,他的性格不是单一的,他既有迂腐和卑琐的一面,也有善良与正直的一面,在鲁迅笔下,孔乙己身上表现出许多无价值的东西,但是,鲁迅在为他布置的精神苦刑中,也拷问出他们的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来。

如孔乙己,鲁迅把他拉出来,让人们拷问他的偷窃,但又在这种拷问出他的正直与诚实,鲁迅描写道: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鲁迅这里间接地又写出他偷书的罪过,然而也写出他的诚实:

他变得脸红,在辩白中实际上又老实地承认自己的窃书,这不正是不清白中的清白吗?

由于鲁迅显示出孔乙己灵魂深处的东西,拷问出孔乙己迂腐丑恶掩盖下的洁白与善良来,因此,小说对社会的批判也深化了。

读者终于可以认识到:

象孔乙己这种悲苦无告的下层知识分子,他的灵魂深处本来是诚实与洁白的,偷窃并不是他的本性,但是,社会把他剥夺得一干二净,逼得他走上偷窃的路,走上不诚实的深渊,孔乙己在那种不正常的社会中不得不逆转自己灵魂的方向,演出灵魂的悲剧。

因此,读者便可得出结论,孔乙己的悲剧之源,固然有他自身的主观原因,但从根本上说,主要还是黑暗社会逼出来的。

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制造者。

《孔子家语》看孔子的健态伦理思想

关键词:

《孔子家语》;

孔子;

生态伦理

相关查阅:

毕业范文、计算机毕业、毕业格式、行政管理、毕业

摘要:

文章以《孔子家语》为考察中心,结合《论语》等其他文缺资料,深入探析了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文章认为,在《孔子家语》中,自然之天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

仁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

天人和谐则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旨归。

《孔子家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言行,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

今本《孔子家语》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附有王肃序及后序。

唐代以来有学者谓汉代所传《家语》己经亡佚,后更有人认为今本《家语》出于王肃的伪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文献的大量问世引发了人们对该书真伪问题的重新思考。

《孔子家语》本身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与《论语》等其他文本相互佐证,从中可窥见孔子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本文即以《孔子家语》为文本,结合《论语》及其他材料,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作初步阐释。

一、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自然的天

天的概念在我国思想史上是变化的,从宗教之天、义理之天到自然之天,统统谓之天。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面对大自然,只有畏惧和依从,认为天就是上帝。

但是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人与天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天的神秘色彩才稍稍有所弱化。

春秋晚期,孔子则明确地将天解释为自然之天,这可算是孔子的最大贡献之一。

《孔子家语》看孔子的健态伦理思想

(2)

孔子虽然没有从概念上明确提出天的概念,但他对天却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认: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段话是孔子对天最深切的理解和体认。

其重要意义在于,孔子否定了天是超自然的上帝,而明确肯定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界的产物。

天即自然界的功能,就是运行和生长。

孔子用八个字揭示了天命的功能,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用其功能证明其存在,这是孔子和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孔子家语》中,孔子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明确提到天道:

夫其行已不过乎物,谓之成身,不过乎,合天道也。

贵其不已也。

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

不闭而能久,是天道也;

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

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

又见《孔子家语郊问》篇:

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

无论孔子赋予天道何种含义,其本意无外乎自然之天、自然规律、事物原本最初的样子,等等。

孔子体悟的自然之天的概念建立在对天与人的概念进行区别的基础上。

其中,孔子把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也即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

《系辞下》云: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孔子家语要》篇也记述了孔子对天、地、人的论述:

明君不时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览,而知吉与凶,顺于天地之心,此谓《易》道。

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

有地道焉,不可以水土金火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

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

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

在这里,孔子不仅承认了天的独立存在,而且把天道、地道、人道并称。

此外,孔子在《孔子家语礼运》中也强调: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龙神之会,五行之秀。

不仅仅承认天地的独立存在,而且使人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无论人的地位有多么高,毕竟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早就意识到这一点。

《孔子家语郊问》篇引孔子云:

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

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

孔子从万物来源于上天就像人来源于祖先的角度,解答了鲁定公关于帝王郊祭祖先,以让他们配享上天的疑惑。

在这里,人们郊祭祖先即象征人们要效法天道,显明天象。

同时这段话也隐喻出天道自有其运行规律,人们要自觉遵守。

孔子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研究人道的大学问,从研究人道出发所赋予天的含义就是自然之天和哲理之天居主导方面。

这个传统经孔子和历代儒家的倡导,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孔子那里,对于天的解释除了自然之天,还有义理之天之义,也就是说,赋予天以伦理性,把天的特性和人的道德紧紧相连。

孔子在《论语尧曰》中讲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知天命看做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德。

认为天命是一种客观必然性,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掌握。

在知天命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畏天命的观点,要求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

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孔子坚决主张上下一致,勿违农时,适时而作。

其他方面,诸如捕猎、农耕、园艺等皆然。

当樊迟向他请教学稼时,子日: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子曰:

吾不如老圃。

诸如稼与圃等此类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在孔子眼里都有其客观规律可循。

至于使民以时、网开三面、里革断署、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启蛰不杀、方长不折等也都体现出孔子超人的睿智和顺应自然的胸襟。

《中庸》讲君子居易以侠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小人没有了畏天命之心,就会肆意妄为,既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于是出现了人伦丧尽、生态破坏等当今世界一系列所谓的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生态危机等现象。

在孔子看来,要使人与万物的关系处于和谐并存的境地,只有意识到天即大自然的独立存在,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肆虐妄为,轻举妄动。

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也。

二、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仁

孔子十分强调生命的价值,他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孔子的学说特别是他的仁学,首先就是以人为本,最关心人如何生活。

他提出了德性主体的问题,主张人要过一种德性生活。

孔子认为人的最高德性是仁,人的生活应当以仁德为依据。

而仁的核心是爱,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感,它的实现方法是爱人,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与其他生命并存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孔子退朝,马厩起火,孔子说:

伤人乎?

不问马。

这表现出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

当人与马同时因意外灾害而受到伤害时,他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人。

但是,马就不值得尊重和关心吗?

对此,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千里马有力,因而能行千里,人所共知,但孔子为什么偏偏不称其力而称其德呢?

难道马也有德吗?

在孔子看来,马绝不仅仅是供人使用的工具,而是人类的朋友,是应当受到尊重的。

这种尊重与爱不是出于对我有用,而是出于其德,它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

由此类推,天所生之物都是值得尊重和爱护的。

人的德性之所以尊贵,不在于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任意支配和施暴,而在于同情和爱护一切生命。

但是,在某些祭祀活动中,要用到牺牲,对此孔子却是赞同的:

《孔子家语》看孔子的健态伦理思想(3)

子贡欲去告朔之钱羊。

子曰:

肠也!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在礼与羊之间,孔子更倾向于前者。

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孔子的仁爱思想没有达到将人与动物完全平等看待的高度。

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中,孔子还把孝、梯作为仁的基础,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钦。

即使在为人之本的孝中,也包含着生态道德:

曾子曰:

树木以时伐烤,禽兽以时杀烤。

夫子曰:

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月劳,大孝不魔。

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类;

草仁安义,可谓用劳类;

博施备物,可谓不魔矣。

孔子此处所说的孝是指敬重天地、博施备物的大孝,显然属于生态伦理的范畴。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

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泛爱众而亲仁,子为政,焉用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由此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人的德行不应仅仅停留在爱人的层面,还应类推到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即爱物。

虽然爱物的学说首先由孟子明确提出,在孔子的学说中已经蕴含着这方面的内容。

《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一节中,绝大部分是关于丧礼的讨论,其中就记载了一件关于孔子如何对待死去的看家狗的事情。

孔子之守构死,谓子贡曰:

路马死,则藏之以帷,构则藏之以盖。

汝往埋之。

吾闻弊伟不弃,为埋马也;

弊盖不弃,为埋狗也。

今吾贫,无盖。

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焉。

如果这则记载尚能折射出孔子仁爱万物的思想,那么,《论语》中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记载则是最好的佐证。

类似的事例在《家语》还有:

丘闻之,制胎杀天,则麟麟不至其郊;

蝎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

及集破卵,则凤夙不翔其邑,何则?

君子违伤其类者也。

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进之,况于人乎。

孔子从人自身的相爱类推到鸟兽,鸟且懂得躲避不义之事,何况人乎!

《屈节》篇中还提到一则小故事:

孔子派弟子巫马期前往单父观察弟子亦子贱如何处理政事的时候,巫马期看到一个夜间打鱼的人,捕到鱼又总是放掉。

于是很好奇地打探原因,捕鱼者说:

鱼之大者名为.,吾大夫爱之;

其小者名为绳,吾大夫欲长之。

是以得二者,辄舍之。

孔子认同毖子贱为政之法,于是也就肯定了捕鱼人的做法。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