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504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8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任务分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Word格式.docx

在材料中突出遵纪守法、崇尚医德、伦理意识、沟通交流、实事求是、团队合作、批判精神、科学态度;

尤其注意毕业生调查的内容:

(1)应与“教育评价”之毕业生质量要求与依据相一致;

(2)须反映在教育计划中,体现结果导向的教育设计:

(3)必须防止“朴实”毕业生调查报告,如“总体情况良好”、“用人单位满意”、“得到一致认可”、“专业调查”依然肤浅。

1.具体的教育要求和各阶段的运行方案(如学生守则)、采取的教育形式与措施(如入学教育)、教育效果的总结(如总结、用人单位评价)。

2.专业思想教育的要求,对学生从医责任教育的要求。

3.临床实践的医德要求,采取的考核措施,病人及家属的评价。

4.实践中的伦理要求,可用资源的要求,实践中的措施及效果。

5.终身学习观念树立,学习计划,采取的措施及具体办法。

6.科学态度培养方法,寻求其他医师帮助的具体要求,对学生医疗实践的要求,具体落实情况。

7.尊重个人信仰的要求,医护人员的合作的具体措施与实际效果。

8.依法行医的具体要求,针对医疗问题应用法律的情况。

9.对学生诊断技术的要求,病人及家属的评价。

10.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事例说明毕业生在医疗方面的创新意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招就处、学工办、教务办、

各学院(中心)

1.2

知识目标

(一)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二)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三)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四)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五)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六)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七)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八)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九)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十)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突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医学)

1.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考试成绩,2.在医疗实践的应用情况。

指导后来学习医疗实践的典型事例。

3.课程设置要求与学习要求,考试成绩统计及具体状态分析。

4.基本临床诊疗技能的要求,临床实践的具体效果。

5.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的具体课程,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讲座,改善残障及临终关怀知识的基本要求。

6.基本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的具体内容。

7.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8.治疗常见传染病的基本要求。

9.学生对国家对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及法规,学习方式,考核结果。

教务处、教务办、医学教学研究室、各学院(中心)

1.3

技能目标

(一)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二)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内、外、妇、儿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五)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七)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八)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九)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十)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十一)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十二)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十三)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强调临床医疗、临床循证、社区卫生服务、使用信息、健康宣教、交流、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1.进行体格检查、采集病史和书写病历的要求,具体措施及实际效果分析。

2.对一般急症进行初步诊断、急救及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实际效果。

3.临床技术和方法、手段使用基本要求及效果。

4.语言表达与沟通的基本要求,实施办法与效果。

5.参加社会实践宣传医疗卫生知识情况,如义诊等,参与率及年参与次数。

6.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利用效果分析(毕业生调查表)。

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各层次学历人数。

(毕业生调查表)

教务办、学工办、公共卫生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表2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规定的指标内涵及认证检查资料

一级

指标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规定的指标内涵

1.宗旨和目标

1.1宗旨和目标

在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医学院校(指独立设立的医学院校和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必须依据社会对医学的期望和区域发展需要,明确其办学宗旨和目标。

包括:

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等。

1.查阅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报告、工作总结以及校领导的讲话、论文。

了解学校办学宗旨和目标。

2.了解学校办学宗旨和目标,了解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的符合程度。

党政办

1.2宗旨和目标的确定

医学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的确定需通过各方面人员的认真讨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使全校师生周知。

【注释】教育宗旨和目标可以包括本地区、本校的政策和特殊性问题。

各方面人员包括学校的领导、医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学生、用人部门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或学校的主办者。

1.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的制订程序,是否有各利益方参与。

2.是否有师生可以看到的成文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

3.组织座谈会,了解师生对学校办学宗旨的理解情况。

依据社会的期望和区域发展需要,明确宗旨和目标(办学方向,应宏微相济)

办学定位:

体现区域特色、学校层次与社会期望

办学理念:

如何培养学生,体现学校特色与定位

发展规划:

应有中长期规划,并确实执行

培养目标:

关键是体现特色与可执行

质量标准:

强调相关利益方参与制定和全校师生周知

常见的问题是:

空洞、不可实现、放之四海而皆准;

与教育计划等内容脱节

党政办、教务办﹑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1.3学术自治

医学院校要依据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根据各自的发展要求,制订课程计划及实施方案,合理规划人员聘用和教育资源配置。

1.查阅并分析教学计划、办学情况与办学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2.查阅有关文件,了解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并了解其执行情况和效果。

3.查阅学校相关部门的经费使用机制及使用情况。

教务办、党政办、资产办、医学教学研究室(还涉及学校人事处、财务处、资产处)

1.4学科交叉

应该得到大学社会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同时努力加强大学各学科间的融合。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科研规划、师培规划及实施情况。

教务办、科研办、党政办

1.5教育结果

医学院校必须根据上述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制订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通过教育计划的实施和学业成绩评定,确定学生在有效修业期内完成学业并达到上述要求,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查阅有关文件,了解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

2.分析学校为保证达到规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及具体的评估考核办法。

3.查阅医学院校毕业生调查有关资料,如毕业生调查次数、结果、结果反馈情况、学校利用调查结果完善教育计划情况。

教务办、认证办公室、

医学教学研究室

2.教育

计划

教育

2.1课程计划

1.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

2.制订课程计划需要教师、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3.课程计划要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4.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者之间的比例可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

毕业生调查目的—改进培养方案,应体现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

办学标准的重要内容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谁修订(师生的作用)、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学时、选修必修、考核评价、实践实习…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p

课程计划应与培养目标相关联一致,体现结果导向(Outcome-based)

培养目标与课程计划(模式、方法、学时…的关联)

尊重规律,符合趋势

社会需要、医学进步、医学模式转变

符合医学教育规律要求,符合认知的发展规律

国情、校情的统一

教师与学生参与和理解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其先进性及是否符合学校定位。

2.查阅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有关资料,了解课程计划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及配套措施。

3.考察课程计划落实情况。

4.查阅课程计划,了解其课程设置及基本要求。

5.了解课程计划在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6.考察学校近5年在课程计划改革方面的具体举措。

7.了解课程计划在教学内容的整合、科学思维和临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8.了解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

教务办、

医学教学研究室、各学院(中心)

2.2教学方法

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

【注释】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

进入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阶段,鼓励采取小班、小组方式教学。

1.考察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其近5年是否有教学方法改革的举措及特色。

2.查阅学时数,实地考察教学场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条件。

3.通过实地考察教学设备、听课和座谈、查阅试卷和实习报告等形式了解教学方法是否注重学生科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导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讨论式教学:

PBL、CBL…师生角色的互换—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关于PBL:

“老师提问,学生搜集,寻找答案”;

PBL教材的问题

小班授课

改变传统的单向式授课模式

重点在于互动和启发

自主学习:

自立、自为、自律

学生的作用:

自主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方法p

自主选择学习地点、时间内容、方式p

对学习顺序、需求、资源节奏、计划负责任p

独立完成学习过程p

自我评价

教师的作用:

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南p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展个体化教育p

教师由授课者变为学习过程帮助者和指导者

医学教学研究室、

学工办、

2.3科学方法教育

医学院校要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1.查阅教学计划中学校在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方面的具体举措。

2.通过现场听课、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

3.通过考核和查阅论文等了解学校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效果。

-科学方法教育

内涵–科学思维和方法论的培养

方式:

课程方式: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生物统计学》、《科学研究设计与方法》、《循证医学》、《创新思维学概论》、《文献阅读与评论》…………

“隐性教育”方式:

重视传统课程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实践实验、传统课程教学、学生创新活动……)

科研办、学工办、教务处、教务办、各学院(中心)

2.4思想道德修养与素质教育课程

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思想道德修养与素质教育课程。

【注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各类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符合医学教育标准和规律,医学本科应该学什么?

必须学什么?

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程应覆盖主干课程,主干课程不可设为选修课p

合理减少理论授课,减少总学时和周学时p

生物医学课程的改革有开展,形式多样–

替代传统授课还是(额外)增加“教改课程”?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思想道德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教务处、教务办、医学教学研究室、学工办

2.5自然科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自然科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打下基础。

【注释】自然科学课程通常包括数学及物理、化学等。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计算课时比、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公卫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2.6生物医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注释】生物医学课程,通常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生物医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3.了解生物医学课程的设置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情况。

课程体系主体:

学科为中心还是器官系统为中心?

整合:

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应视学校的情况,逐步推进和开展

目的是通过学科间的联系和融合,减少学时和重复

关注受益比例、可否推广

“xx重点班”的形式值得关注

2.7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行为医学、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2.8公共卫生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公共卫生课程,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

【注释】公共卫生课程通常指预防医学和(或)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等有关内容。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2.通过计算课时比、查阅教材和教案以及现场听课等形式了解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3.了解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情况。

2.9临床医学课程

课程及临床实践教学①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教学,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

②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习大纲,安排不少于48周的毕业实习,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能力。

【注释】临床医学课程,通常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还包括体现这些临床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临床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等。

1.查阅课程计划,了解临床医学课程的设置情况。

3.了解学校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举措。

4.了解临床实践教学安排以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

教育计划-临床课程

主干课程学时必须保证

“专业方向培养”问题挤占主干课程教学

关注精神病学、传染病学、循证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学时多少、必修还是选修

早期接触临床

临床课程的前移(医患沟通、体格检查…),非学生活动和参观的概念

体现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融合

模拟教学使用有“度”,不可替代实际操作

教育计划-临床见、实习

见习:

时间保证,不可替代

理论授课与见习时间上密切关联(课间见习)

集中见习、见实习融合有悖于医学教育规律

见习的内外科的三级学科需保证全面

实习:

实习哪几个二级学科(中小科如何实习?

)、实习什么三级学科?

时间(总体和是学科时间)?

实习质量监控(校外及跨地域实习的问题)

时间保证

医学教学研究室、各临床医学院

2.10课程计划管理

1.医学院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这一职能机构承担在医学院校领导下的课程计划制订操作、信息意见反馈、规划调整等具体工作,主持课程计划的实施。

2.课程计划管理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见。

1.考察学校的机构设置,了解有无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

2.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课程计划管理的举措。

3.考察主要教学环节,了解课程计划管理的运行情况。

4.查阅有关文件资料,了解课程计划管理过程中教师、学生等的参与情况。

5.通过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在课程计划管理中所起的作用。

教务办

2.11与本科后教育联系

教育计划必须考虑到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并使毕业生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

1.查阅教育计划,了解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等是否与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接轨。

2.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在校教育对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的影响。

教育计划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内容衔接情况,执业医师考取情况及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

教务办、学工办、第一、二、四临床医学院、非直属附院、部分教学医院

3.学生成绩评定

3.1学业成绩评定体系

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应用和借鉴各种先进的考试方法,如多站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等。

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注释】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

形成性评定包括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定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等。

一次成功与五次成功如何打分?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概念错误:

最终成绩由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

形成性评价成绩可占到总评成绩的50%;

减少期末一次性考试带来的偶然性和改变学生被动应考的现象

恰当表述:

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可占到总评成绩的50%;

平时考试可减少期末一次性考试带来的偶然性和改变学生被动应考的现象

查看学生成绩评定的总体政策,包括考试相关的各种文件、具体考试的设计、及格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情况,具体采用的考试方法等。

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实施情况资料。

学生成绩评定-考试和学习间的关系

倡导综合性考试,鼓励融会贯通的学习

简单的叠加、背书、背笔记应减少

上课讲PPT、学生背PPT、考试考PPT并不鲜见

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考试频次适当和类型合理,以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评价”与“考试”非同一概念:

评价是一个过程,考试是一次活动,评价包括考试

形成性评价重在反馈

形成性评价:

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

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终结性评价:

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

Assessmentforstudy,目的:

改进、完善、发展

手段:

反馈

形式:

学习记录、实习手册、测验(不计入总成绩)

Assessmentofstudy

目的:

诊断、争优排序

计分或分级

考试、测验

医学教学研究室、学工办、

3.2考试和学习的关系

评价活动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倡进行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

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

【注释】考试频次和类型应注意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避免负面作用。

1.抽查考试内容与课程目的以及培养目标的对应情况,考试的导向情况;

综合考试的比例。

2.考试管理规章制度及实施情况资料。

学生成绩评定-考题的研究

减少记忆性,加强临床情景、综合性考核*

学生成绩评定-OSCE

有的放矢

结合自身特点

遵循标准

以标准要求为依据

结合实际

关注医师资格考试

站数不足

抽签参与

设备严重不足

内容不规范

3.3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

在所有考试完成后必须进行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分析,要将分析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并将其用于改进教与学。

【注释】考试分析包括整体结果、考试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以及专业内容分析。

查看考试分析的具体规定;

抽查考试的分析及反馈情况,包括分析的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