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4602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2个月宝宝护理指南帖子很长妈妈们耐心看文档格式.docx

为了锻炼孩子眼睛的灵活性,妈妈可以拿着玩具沿水平或上下方向慢慢移动,也可以前后转动。

多给他看各种东西,便会使各种东西,便会使孩子更加欢快,从而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

RZI,R(l3w系统的育儿知识,科学的育才方法  多用声音和宝宝交流,宝宝高兴时,会发出咿呀之声。

妈妈这时也应该用“啊!

啊!

咿!

”等来回应宝宝。

虽然这还不是说话,然而这是今后说话的第一步。

宝宝用这种方式和母亲开始交流,慢慢地就会说出一个音的单字。

  让宝宝听各种音乐。

这个时期的婴儿会用心注意声音和语言。

  让手指充分地活动。

让婴儿活动手指也与大脑发育有关。

这一时期的婴儿会逐渐对自己的手产生兴趣。

有时会凝视自己紧紧握着的手,注意其他东西时,又会把手指松开,不要让衣袖把宝宝的手挡住,手的活动是下一步练习抓东西的基础,到了手能张开,握手,又能看自己手时,可以给他容易握的玩具玩,通过手握东西,促使手和眼的协调和发展。

特别建议:

宝宝的皮肤感觉很灵敏,你的爱抚会让他感到安全。

第三个月婴儿护理知识

母乳加钙养分足

训练防病要及时

提示语

您的宝宝又长大了,眼睛看得远了,对声音也能做出不能的反应了。

更让您感到甜蜜的是,宝宝认识妈妈了。

逐步增加婴儿户外活动时间,多晒晒太阳,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缺铁、缺钙会使婴儿发生营养性疾病。

当母亲的要多吃含铁、含钙的食品,使乳汁营养丰富,同时别忘了给宝宝服鱼肝油。

从这个月开始要给您的宝宝服脊髓灰质炎糖丸,以后每月服一次,连服三个月,以预防小儿麻痹症。

婴儿发育特点

第三个月婴儿发育仍不成熟,容易得病。

第三个月婴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充足的营养,如供应不足,易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

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要注意培养各种良好生活习惯。

体重。

第三个月婴儿生长很快,第三个月内体重增加650~750克。

第三个月满时体重4500~5000克。

身高。

第三个月满时身高55厘米到60厘米。

头围。

第三个月满时头围38~40厘米。

动作发展。

第三个月俯卧(爬着)能抬起头,能支起前身,会侧身,听到声音能转头。

知觉发育。

第三个月的婴儿能看4~7米远,注视、追视(眼睛追着一个物体看)、移视(眼睛由一个转向另一个物体)都已经较完善地发展起来。

能辨别声音方向,听到音乐能微笑。

语音发展。

此时的婴儿在成人逗他(她)时开始发音,如ai、ei、a、e、ou等,主要是韵母;

声母很少,主要是h音,有时有m音。

情绪发展。

第三个月婴儿会笑,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现,手脚能轻轻晃动表示愉快情绪。

优育须知

室温、湿度和洗澡同第二个月。

室外空气浴。

逐步延长室外空气浴的时间,由每次5分钟慢慢增加到每次20分钟。

婴儿适当地在日光下活动,可以增加体质,有利于骨骼的生长。

您是否坚持让您的婴儿进行日光浴锻炼?

婴儿在逐渐适应室外空气浴后,在第三个月可开始日光浴。

日光浴不但有与室外空气浴相同的效果,而且有促进血液循环,强壮骨骼和牙齿的功效,并能增加食欲,促进睡眠。

日光浴与室外空气浴一样,需循序渐进。

最初,在中午光照好的房间,打开窗户晒(通过玻璃的日光浴达不到效果)。

连脚部都让日光晒到,每天一次,每次晒4~5分钟,持续2~3天。

此后,按照以上方法晒膝盖、大腿、臀部、腹部等直至全身。

适应后,时间逐渐增加到10分钟、20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

全身日光浴要注意:

第一,婴儿的头、脸、特别是眼睛要避开阳光,注意把头部置于阴凉处,使婴儿入睡,或者给婴儿戴上帽子。

第二,有病和精神不振时不要勉强,只在婴儿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

尽量保持日光浴的连续性。

夏天直射的阳光对婴儿刺激过强,可利用反射光或把婴儿置于树荫处;

冬天寒冷时,可在换尿布时将臀部对着太阳晒一会。

婴儿的嗓子容易干燥,日常浴结束后,要喂些水或果汁。

婴儿良好的习惯,必须通过培养和训练养成。

婴儿出生后3个月开始训练小便习惯。

可把睡前、醒后、哺乳前后、外出前和回家后,作为进行小便训练的固定时间。

生后最初几个月的婴儿,大小便完全是无条件反射,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就是要建立有关的条件反射。

培养小便的习惯时,家长要细心观察婴儿排尿地的表现、间隔时间,估计婴儿有尿布时再把,把尿时可发出一种信号“嘘、嘘”声,并采取一定姿势。

白天,小儿在睡前或吃奶后让孩子排尿,使时间、声音、姿势这些信号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

这样即使婴儿膀胱内尿不多,只要一解开尿布,摆出这种姿势并听到嘘嘘声,小便也会自然解起来。

这样,便可在临睡前、起床后、吃奶前有目的地把尿。

如果把了1~2分钟不尿,过一会再把。

把的时间过长,婴儿感到不舒服,就会造成拒绝,习惯就不易形成,一般把3~5分钟为宜。

婴儿大便习惯的培养也很有讲究,家长可注意观察婴儿排便的表情,掌握规律,然后逐渐培养固定时间排便。

平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小儿的表情,一旦看到孩子突然停止活动,开始用力屏气,出现面红、使劲、发呆等表情,那可能是解大便的信号。

这时要立即解开孩子的尿布,握住双腿,嘴里还要发出“嗯、嗯”的声音来帮助他加油用力。

这样的动作、姿势和声音可以促使孩子大便。

由于进餐后可使肠蠕动加快,因此吃奶后“把”大便,往往比较容易。

只要家长细心培养,3个月的婴儿也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个月的婴儿每天饮食6次,每次间隔4小时,活动持续时间1.5~2小时。

睡眠时间共16~18小时,白天睡眠时间每天3次,每次2~2.5小时,夜间睡眠10小时。

3个月的婴儿能抬头、转头、听声音、会微笑,这说明外界的许多事情已被婴儿所感知。

所以婴儿的早期教育应从眼、耳、手对事物的感觉入手。

3个月的婴儿能看到4~7米远了,可注意引导婴儿的视觉发音,如母亲在喂奶和抱婴儿时,进行面对面的引逗,让婴儿看玩具等,但挂在婴儿前方的玩具不要偏向一侧,以免使婴儿长时间斜眼观看,造成永久性斜视病。

3~4个月的婴儿对声音有定向反应。

此时,父母可在不同方向摇动玩具,或呼叫婴儿,训练婴儿辨别声音来源的能力。

婴儿还能倾知音乐的声音,对轻快、柔和的旋律表现出微笑和手脚轻轻晃动等愉快情绪。

群众总给婴儿精神发育的规律是“一哭、二笑、三认母”,这句话就是说婴儿出生第一个月会哭,第二个月会微笑,第三个月已认识母亲,见到母亲脸面会露出笑容。

婴儿3个月时爬着可以抬起头,听到声音会把头转过去,俯卧位可以用肘支起前身,会把身体翻向侧面。

家长可适当训练运动的功能。

3个月的婴儿不再紧紧握拳,而是经常半张着手,当手碰到东西时会紧紧抓住,常在胸前玩手或捏弄玩具,看到东西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桌上或悬挂着的物体。

家长应经常训练婴儿的手抓握能力。

采取措施,引导婴儿发音,锻炼发音,婴儿3个月时,已开始发出语音,虽然大多数是基本韵母。

家长应该在孩子睡足、吃饱、精神头好的时候,经常逗引他(她),以便促使他(她)不断发出语音,锻炼发音器官。

婴儿食量增加,生长发育较快,母亲应多摄取营养,保证供给婴儿充足的乳汁。

第三个月的婴儿仍应使母乳喂养。

由于婴儿前三个月生长发育很好,并且体重增加迅速,奶的需要量也增加迅速。

因此母亲必须比平时多摄取一些营养。

与主食相比,要多吃一些副食品,如:

蛋类、肉类、鱼类、豆类、猪肝、蔬菜、水果等。

尤其是早产儿体内铁储备少,生长发育需要多,因此在第三个月的早产儿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母亲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和猪肝、猪血、鸡蛋等,也可每次服硫酸低铁0.3克,每日三次。

通过母亲服铁剂,增加母乳含铁量,以防治婴儿缺铁性贫血。

第3个月以后,随着奶水增多,喂奶也要形成规律,喂奶的时间间隔,大体保持在2.5~3个小时喂一次即可。

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尽管这样,夜间也必需起来1~2次。

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婴儿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以解除母亲睡眠不足之苦。

混合喂养。

对于母乳少,实在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可在千方百计增加母乳量的同时,给婴儿添加鲜奶或奶粉。

千万不要放弃母乳喂养,可先喂母乳,仍不够婴儿需要时,增加适量年奶或奶粉,也可以一次母乳和一次牛奶或奶粉交替喂养。

人工喂养。

对于经过千方百计努力仍无母乳的,只好喂养牛奶或奶粉。

必须注意4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能增加淀粉类食物,如大米或小米稀饭。

人工喂养每天6次,每次喂养鲜牛奶100~120毫升,或喂奶粉按重量1:

4冲喂。

继续喂浓缩鱼肝油和新鲜水果汁。

优育知识问答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您如何预防?

第三个月的婴儿要开始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糖丸又称小儿麻痹糖丸。

小儿麻痹症是世界性的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粪便排毒,红口传染给健康儿童。

未服糖丸或未服全3次糖丸的孩子可能患病。

患病的孩子可有四肢中的一个或几个肢体的麻痹,严重的可影响呼吸而死亡。

有的疾病痊愈后留下肢体的麻痹而终身残废。

因此预防小儿麻痹极为重要,近年来我国由于广泛开展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而使此病显著减少。

我国已决定更广泛开展口服小儿麻痹糖丸,争取基本消减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糖丸是用毒力成分很低的小儿麻痹病毒制成,服后有预防效果而不引起小儿痹。

一共要服3次,每次一粒,3次服全了才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出生后第三个月初服第一次,以后在第四个月和第五个月初还要各服一次。

先把小儿麻痹糖丸放在汤匙内用凉开水溶化,再用凉开水送服。

婴儿服糖丸前2个小时和服糖丸后4个小时不能吃母乳,因为母乳中有抗小儿麻痹病毒的抗体而使预防效果减弱。

切忌用热开水冲服,因热开水可把小儿麻痹病毒杀死而达不到预防的效果。

一周内每天腹泻4次以上或严重营养不良及体弱多病、反复感染的小儿可暂缓服糖丸。

口服小儿麻痹糖丸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个别会出现皮疹、腹泻,一般2~3天内自愈,不需治疗。

什么是缺钙惊厥?

婴儿第三个月时由于缺钙引起的惊阙(即缺钙引起的抽搐)日益增多。

此种惊厥一般不发热,抽搐过后精神如常,不影响吃奶。

病儿要及时送到医院诊治。

为什么婴儿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胎儿铁储备都在孕期最后3个月。

早产儿先天铁储备不足,再加上出生后生长发育较快,铁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第三个月即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此时要母亲多吃含铁丰富食物,或直接服硫酸低铁每次0.3克,每三3次,以增加母乳中铁的含量,以预防婴儿出现缺铁性贫血。

您知道您的母乳是否满足婴儿的需要吗?

母乳足不足,可通过以下办法综合判定:

听声音。

当婴儿吃母亲奶时,听到“咕嘟,咕嘟”的咽奶声音,为母乳充足。

当发现婴儿吸奶时很有劲,但咽得却很少,听不到连续的吸奶声音,为母乳不足。

看表情。

当婴儿吃奶后表现愉快,较少哭闹,为奶足。

当吃奶时突然中断,含奶头啼哭;

或喂奶时间不长又哭;

或夜里喂奶后睡不了两个小时就哭,可能是奶不足。

观动作。

婴儿每三精神饱满,经常手舞足蹈,除了尿湿外不哭不闹,生活安稳平静,有规律,这是母乳充足的表现。

若婴儿无精神,睡觉不踏实,可能奶不足。

验大小便。

婴儿的大便性状是黄油油的软便,很少因消化不良闹肚子,为饮食正常。

如果婴儿大便量少,有时为绿色泡沫便,一天24小时小便不足6次的,为饮食不足。

比较体重。

婴儿体重按医学上规定标准有规律的增长,是母乳充足的表现。

如果体重增长不理想,或体重虽增,但长得较慢,或不增长,这是母乳不足的表现。

母亲自我感觉。

如果母亲经常有胀奶的感觉,婴儿吮吸后有惊奶的感觉,是母乳充足的表现,反之为不足。

只要母亲平时细心观察,注意以上几方面的变化,是不难判断自己的奶水是否能满足孩子需要的。

第四个月婴儿护理知识

加喂果汁和菜泥

训练听视和翻身

四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翻身,父母可帮助进行翻身和蹬蹬跳跳的训练。

婴儿的动作和婴儿的智力有关,家庭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智力发展。

四个月,到了带婴儿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时间。

这时的母乳仍能满足婴儿大部分营养的需要,但要服浓缩鱼肝油,喂鲜水果汁或鲜菜泥,以补充母乳中所不足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C。

要为婴儿注射第一次“百、白、破”菌苗,以后隔一个月注射一次,共注射三次,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婴儿发育仍不成熟,抵抗力低,容易得病。

婴儿自己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一切需要家长的细心护理。

孩子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多,但所需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C和维生素D外,完全可以从母乳中得到。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低钙惊厥)逐渐增多。

婴儿出生时,前三个月体重增长最快。

第四个月开始,体重增加速度虽比前三个月略慢,但体重增长仍较快。

第四个月体重增加600~700克,第四个月满时,体重为5500~6000克。

第四个月身高增加1.5~2厘米,到第四个月末,身高为58~61厘米。

第四个月头围长增1.5~2厘米,到第四个月末,头围长到39~41厘米。

牙齿。

个别婴儿在第四个月即萌出乳牙的第一只门牙。

视觉的发育。

第四五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分辨颜色,尤其对红色感兴趣。

听觉的发育。

4~5个月的婴儿已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

触觉的发育。

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渐完善,条件反射性反应逐渐消失,视听觉和动作逐渐协调。

动作的发育。

4~5个月婴儿可以用肘部的力量使头越抬越高,一直到可以双臂撑直抬胸,可以由仰卧到侧卧,然后到俯卧。

4个月的婴儿可以由大人扶腋下坐片刻。

婴儿动作的随意性开始出现。

婴儿的动作发育和智力发育密切相关。

大人要为婴儿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对婴儿进行视、听、感、知觉的良好刺激,促进智力发展。

4~5个月的婴儿视觉和听觉已建立联系,视觉与手的动作也协调起来。

例如,听到声音会用眼睛去寻找声源;

视野增大,能分辨颜色,特别又对红色感兴趣;

看到的东西,手能按照视线的方向去抓。

因此,父母应该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引导和刺激,促进进一步的发展。

如为婴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吊着,或挂着,让婴儿随时能看到,能摸到抓到。

还可以抱着婴儿看看各种家俱摆设等周围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婴儿视、听、感、知觉的良好发展,促进智力发展。

语言是开发智力的工具。

在婴儿语言的发生和发展中,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

不管婴儿是否能听懂,您应该及早建立母婴、父婴间的对话习惯。

人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可以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来表达,但更重要的是用语言来表述。

人的语言的发生和发展,包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

理解和表达都有一个反复训练过程。

4~5个月的小儿正是咿呀学语阶段,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早开发婴儿的语言功能。

如,4~5个月的婴儿已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特别听到母亲的声音时,格外兴奋。

父母要多和婴儿说话、交谈,问这问那,说些“呀、吗、吧”等音,以利于婴儿的听力发展和引逗婴儿模仿发音,或者让婴儿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歌曲,以促进听力和语言的开发。

小儿运动,做各种动作,既能增强肌体的生长,更能刺激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进而促进智力开发。

所以,您应该十分重视婴儿的动作训练。

翻身。

由躺着到侧着,再由侧着爬着,训练婴儿翻身。

父母可先把婴儿的两脚交叉,然后用手轻推背部,帮助婴儿锻炼翻身能力,使婴儿自由改变身体的姿势,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看到周围的人和物。

抓握。

训练孩子手的动作。

让孩子躺着,在他头上悬挂些彩色鲜艳的玩具,使他够得着、抓得住,没有危险,受不到伤害,可以训练手的抓握能力。

触摸。

让婴儿触摸光滑柔软的玩具,训练婴儿的杀虫触觉。

扶坐。

4个月的婴儿可以由大人扶腋下坐2~3分钟了。

一般婴儿6~8个月就会独坐,现在可以开始逐渐训练坐的能力。

蹬跳。

从4个月开始,可以训练婴儿的脚的支持力。

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其蹬跳。

起先可能蹬跳无力,以后逐渐蹬跳有力,而且能挺立一段时间。

注意事项。

动作训练不可一天较多较长,应在喂奶和大小便换包前后,循循善诱,渐渐地训练,切不可累着婴儿,得不偿失。

另外,让婴儿触摸抓握的东西,不能有刺或过硬,以防伤害婴儿。

悬挂的东西,不要坠下来造成伤害。

勤换尿布,讲究卫生,细心培养训练婴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室温。

居室温度、换尿布、空气浴、日光浴与第三个月相同。

生活习惯。

第四个月婴儿每天喂奶6次,饮食间隔时间为4小时。

每天睡眠时间为15~16小时,夜间睡眠10小时,白天睡眠时间为3次,每次为1.5~2小时,白天每次活动时间为1.5~2小时。

大小便习惯。

继续培养婴儿大小便习惯。

到医院体格检查一次。

母乳喂养。

婴儿第四个月仍应完全母乳喂养。

由于婴儿生长发能快,需要奶量迅速增加,母亲必须注意营养,以保持母乳的质一与量。

对母乳实在不能满足婴儿营养需要的可加服鲜牛奶(或奶粉)。

经过各方面努力仍没有母乳,只好采用人工喂养(喂养牛奶或奶粉)。

第四个月婴儿每天喂奶6次,每次喂牛奶120~140毫升(或喂奶粉)。

服维生素D和维生素C 

每天喂浓缩鱼肝油3次,每次喂3~4滴。

每天喂鲜水果汁或鲜菜汤。

儿童防疫当中,有一种“白百破”三联菌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峁类毒素三种生物制品制成,是用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

本月注射,您切不可忘了。

婴儿出生后第四个月开始皮下注射“白百破”三联菌苗。

“百、白、破”菌苗要注射3次,每次0.5毫升,第四个月开始注射第一次,以后每隔一个月一次。

“百、白、破”菌苗对白喉、破伤风预防效果好,注射满3次后,一般不再得白喉、破伤风。

对百日咳虽不能完全预防,但注射后得百日咳的机会少了,并且即使得了百日咳,咳嗽比较轻,一般一个月即可痊愈。

接种“百、白、破”三联菌苗后局部反应或全身反比其他疫苗多见,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常见反应:

接种后6~10小时,注射局部可有轻微红肿、疼痛、发痒,部分小儿还会有低热或轻度不适,这些均为正常反应。

如果体温在38.5℃以上,局部红肿范围超过5厘米,就需要注意观察,适当休息,作一些对症处理,一般2~3天内就会恢复正常。

家长切不可因此而放弃以后的接种,应按规定的程序完成接种。

如果注射第一针后,因故未按时注射第二针,可延长间隔时期,但最长间隔期勿超过3个月,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二联制剂:

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后如果有抽搐、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下次接种时应与医生说明情况,不可再接种百日咳菌苗,只能接种白喉、破伤风二联制剂。

注射:

“百、白、破”三联菌苗的禁忌症:

有惊厥史,脑损伤史、脑发育不良者,禁忌用“百、白、破”三联菌苗,但可以接种白喉、破伤风二联制剂。

服脊髓灰质炎(婴儿瘫)糖丸。

婴儿第四个月初第二次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第四个月的婴儿常会出现哪些病状?

发热、惊厥、咳嗽等症状同三个月内的婴儿一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手足抽搐症(低钙惊厥)日益增多。

您知道小儿什么时候出牙吗?

人的一生先后有二副牙齿。

在婴儿期逐渐开始长出第一副牙齿,称为乳牙,共20只。

6岁左右先长出第一只恒齿,乳牙开始先后脱落,并逐渐萌出第二副牙齿,称恒牙,共32只。

小儿出牙有一定规律。

第一只乳牙是门牙,一般在6~8个月开始萌出,但有个别婴儿在第四个月即萌出乳牙,这种提前萌出的乳牙,一般较松动,容易脱落。

婴儿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逐渐消失,您注意到了吗?

3个月以前的婴儿,触及新生儿一侧面颊或口角时,婴儿的头就会反射性地转向被触的一侧(称为觅食反射);

轻触婴儿的唇部,可见噘唇,呈吮吸状(称吧吸反射)。

以上二种反射,生后三个月应该消失了,如果继续存在,应考虑脑部有异常,应到医院诊治。

您知道什么是4.2.1查体吗?

为了做好对入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临测,及时进行卫生指导,促进健康,国家制定了4.2.1查体制度。

就是1岁内儿童每季度查体1次,共4次;

1~2岁儿童每半年查体一次,共2次;

3~6岁儿童每年查一次。

请年轻的父母一定要记住。

第五个月婴儿护理知识

母乳辅食搭配好

语言交流加微笑

对初做父母的人来说,应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

但每个婴儿都有不同的特点,书籍上写的不可能包罗万象。

每个母亲都应细心观察掌握自己宝宝的特点,与书本上的内容结合起来,护理好您的宝宝。

从这个月开始,应该逐步为婴儿增加非乳类食物,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

这里面有很多学问,请您细读本月婴儿喂养增加辅食部分。

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仍不成熟,从母体得到的免疫抗体逐渐减少,抗体人偿能力差,因而容易得病。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消化能力增加,营养物质需要多,母乳供应的营养已逐渐不能完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必须逐步增加鲜牛奶、奶粉以及非乳类食物。

语言发育。

精神发育加速,要注意教育、训练和培养。

第五个月婴儿体重增加550~650克,第五个月满时,体重为6000~6500克。

第五个月婴儿身高增加1.5~2厘米,第五月满时,身高为60~64厘米。

第五个月婴儿头围增加1.2~2厘米,第五个月满时,头围为40~43厘米。

出牙。

少数婴儿在第五个月有乳牙的门牙萌出。

视觉与听觉。

第五个月婴儿视觉与听觉已建立联系,听到声音会用眼睛去寻找声源。

视觉与手的动作也协调起来了,能按视线方向有目的地抓物。

动作发育。

逐渐能围坐、蹬跳,扶着可直立。

有的能将小脚丫放进自己的嘴里,双手能抱住奶瓶,拿玩具已很准确。

4~8个月的婴儿发音明显较多,韵母增加,如ong、eng等,声母也明显增加,如b、d、p、n、f等;

发出了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