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4469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重点难点以及课后思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指导P1,书P3)

4、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指导P22,P34)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或者: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才会有实践的成功。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又成果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品。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

历史也证明:

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理论成果,代表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地挑战,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才能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坚持这种统一,既要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宝库曾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他们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贡献。

(指导P276)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确立和重新确立的过程。

(指导P21-23)

形成和确立:

(1)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6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2)初步界定思想路线的内容

1930年5月,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3)对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4)第一次借用事实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事实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5)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重新确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反对和批判两个凡是

(2)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3)1978年11月-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标志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指导P23)

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指导P2752)

6、为什么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书P59)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书本P64-69)(学习指导36-37)

1.从党创立到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包括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及关于统一战线、工农联盟、无产阶级领导权等思想。

  2.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

总结了实行"

工农武装割据"

的经验;

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3.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

围剿"

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经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及理论概括,在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

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继续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围绕着在中国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的问题,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这场较量以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而告结束。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以及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改总路线,提出了"

两个务必"

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

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

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

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进行反共摩擦的同时,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

在尖锐复杂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环境下,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为了给中国人民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攻,毛泽东在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在批驳顽固派反共谬论的同时,丰富和完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向全国人民阐明了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路线和纲领政策。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指导P44-48书本79-81)

4、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P65书本倒数两段社会主义矛盾决定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

(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

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任务看,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

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任务来看,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状况,就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过程?

(指导P37)

6、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指导P447)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

(学习指导P39-41书本P69)

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详细看学习指导P41-43书本P76-78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指导P62)

2、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指导P64)

3、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指导P65)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性质?

(指导P62)

6、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改造道路的内容及历史经验?

(指导P2862、3)

7、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指导P64)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学习指导P77第五段)

2、“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学习指导P78-81小标题)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体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发展是不行的。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国家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要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必须发展生产力。

因此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是发展。

我们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解为解决国内的其他矛盾以及面对国际上的竞争与挑战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所以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5、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

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7.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8.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学习指导P78)

9.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0.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学习指导P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学习指导P98)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书本P147中间

3、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及其形成和变化中贯穿的精神(学习指导P100-102书本P153)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P学习指导97-98P书本141

学习指导答案P294为什么我国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

他们都是指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他们的联系

区别:

1、从所有制结构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而过渡时期公有制未占主体地位,而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公有制是否占主体地位是判断二者的根本点。

2、从社会主要矛盾看:

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从根本任务看:

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书本P147最后一段

7、如何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

书本P151最后一段-152

8、如何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必须存在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指导P2841)

9、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首先,坚持,要靠正确。

坚持的内在根据,就在于党的基本路线本身的正确性,科学性,真理性。

第二,坚持,要靠群众。

党的基本路线来自群众的经验总结,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接受群众的实践检验。

“正确”与“群众”,二者密不可分。

群众的利益,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宗旨。

第三,坚持,要靠干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做保证。

“靠正确”,“靠群众”,与“靠干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正确的路线靠干部去制定、宣传和贯彻。

群众的行动靠干部来组织、领导和教育。

第四,坚持,要靠教育。

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来源于正确有效的宣传教育。

完成好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这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思想保证。

搞好这个教育,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防止片面性。

第五,坚持,要靠发展。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

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确定,有深刻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

10、如何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

(指导P100)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书本P167学习指导答案P300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2、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学习指导P116第二段

3、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导P118书本P167)

4、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指导P3023)

5、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学习指导答案P3001.

6、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学习指导答案P2992.

7、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学习指导答案P3012.

8、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学习指导答案P3023.书本P170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丰富内涵P书本181最后一行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指导P133-134)

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详细学习指导P133

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习指导P134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指导P3068)

4、“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书P195)

3.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书本P20)1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质

学习指导P15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3、依法治国的涵义(指导P312书本P236中间那段)

4、发展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学习指导P152书本P220)

5、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书本P222学习指导P152)

6、我国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