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4099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剂学理论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何谓热原?

简述热原的组成。

热原(pyrogens)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

真菌、病毒也能产生热原。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致热原性。

6、体外热原试验法即鲎试验法的原理是什么?

 热原试验法的原理是利用鲎的变形细胞溶解物与内毒素之间的凝集反应。

因为鲎细胞中含有一种凝固酶原和一种凝固蛋白原,前者经内毒素激活而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凝固酶,使凝固蛋白原转变为凝固蛋白而形成凝胶。

7、输液的质量有什么特殊要求?

输液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基本一致,由于这类制品注射量较大,故特别强调:

(1)无菌、无热原和澄明度3项指标应特别要严格。

(2)含量、色泽、pH应合乎要求。

(3)渗透压可为等渗或偏高渗,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4)输液要求不能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

(5)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6)贮存过程中质量稳定。

8、注射用乳剂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注射用乳剂除应符合注射剂各项规定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微粒直径80%<

1um,微粒大小均匀;

不得有大于5um的微粒。

(2)成品耐受高压灭菌,贮存期内乳剂稳定,成分不变。

(3)无副作用,无抗原性,无降压作用与溶血作用。

9、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有哪些规定?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明确规定,注射用油应:

(1)无异臭、无酸败味;

(2)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

(3)在10℃时应保持澄明;

(4)碘值为79~128,皂化值为185~200,酸值不大于0.56。

10、简述何谓滴眼剂及其分类、特点。

滴眼剂(eye-drop)为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性混悬液,也有将药物做成片剂,临用时制成水溶液。

眼用液体药剂按用法可分为滴眼剂与洗眼剂。

其特点如下:

(1)滴眼剂系指供滴眼用的灭菌液体制剂,供抗菌、消炎、收敛、散瞳、缩瞳、降低眼内压、局部麻醉及诊断等用。

滴眼剂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之有关规定。

(2)洗眼剂一般指供洗眼用的药物水溶液,主要用以冲洗眼部异物或分泌液和中和外来化学物质。

必要时应在用前适当加温,以减轻对眼刺激。

洗眼液的ph和等渗要求应与滴眼剂相同。

用于角膜创伤或手术应用的洗眼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之无菌检查法项下检查应符合规定。

11、片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如何分类?

(1)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

(2)硬度适宜;

(3)色泽均匀,完整美观;

(4)在规定贮藏期内不得变质;

(5)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度和溶出度应符合要求;

(6)符合卫生学检查的要求;

(7)对于某些片剂还应有特殊要求,注射用片和植入片应无菌,口含片、舌下片、咀嚼片应有良好的味觉等。

按制备、用法和作用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压制片、包衣片、多层片、泡腾片、咀嚼片、口含片、舌下片、溶液片、植入片、皮下注射片、阴道片、缓释片、控释片、分散片等。

12、简述栓剂基质的质量要求。

栓剂基质对剂型特性和药物释放均具重要影响,优良的栓剂基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温时具有适宜的硬度,当塞入腔道时应不变形、不破碎。

在体温下易软化、融化,能与体液混合或溶于体液。

(2)具有润湿或乳化的能力,水值较高。

(3)不因晶形的转化而影响栓剂的成型。

(4)基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的间距不宜过大,油脂性基质的酸价应在0.2以下,皂化价应在200~245间,碘价应低于7。

(5)适用于冷压法及热熔法制备栓剂,且易于脱模。

13、简述栓剂基质的分类。

栓剂基质的分类:

(1)油脂性基质:

包括可可豆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脂(包括半合成椰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脂酯、硬脂酸丙二醇酯)

(2)水溶性和亲水性基质:

包括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类、泊洛沙姆。

14、简述栓剂的质量评价标准。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规定,栓剂中的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栓剂外形应完整光滑,应有适宜的硬度,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于体液中,并应作重量差异和溶变时限等多项检查:

(1)重量差异:

取10粒栓剂,精密称出总重量,求得平均粒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粒的重量。

取每粒重量与平均粒重相比较,超出限度的药粒不得多于一粒,并不得超出限度一倍。

(2)融变时限:

脂溶性基质的栓剂3粒均应在30分钟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心;

水溶性栓剂3粒在60分钟内全部溶解,如有一粒不合格应另取3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3)药物溶出速度和吸收试验:

包括溶出速度试验和体内吸收试验,均应符合药典规定。

15、简述软膏剂的质量评价内容。

软膏剂的质量评价内容如下:

(1)主药含量测定:

软膏剂多采用适宜的溶媒将药物溶解提出,再进行含量测定,药典品或部颁标准品则按有关规定进行测定。

(2)物理性质的检测:

包括熔程和稠度的测定。

熔程以接近凡士林的熔程为宜;

稠度用插入度剂测定,理想的稠度应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3)刺激性:

软膏剂涂于皮肤或粘膜时,不得引起疼痛、红肿或产生斑疹等不良反应。

(4)稳定性:

软膏剂的稳定性要求,主要有性状(酸败、异臭、变色、分层、涂展性)、鉴别、含量测定、卫生学检查、皮肤刺激性试验等方面,在一定的贮存期内应符合规定要求。

16、何谓缓释制剂?

主要特点是什么?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缓释制剂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以下特点:

(1)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2)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3)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17、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有何优点?

普通制剂的缺点:

(1)不论口服或注射,常常一日多次给药,使用不便;

(2)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起伏大,即存在“峰谷”现象,当血药浓度高时(峰),可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低时(谷)可在治疗有效浓度以下,不呈现疗效。

缓控释制剂的优点:

(1)药物能迅速在作用部位达到有效浓度,避免了血浓峰谷现象,提高了药效和安全度;

(2)提供平稳持久的有效血药浓度;

(3)用药次数减少。

18.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那些?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 

药物的极性

(2) 

溶剂(3) 

温度(4) 

晶型(5) 

粒子大小

19、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溶出度实验?

凡属下列情况者都需进行溶出度实验:

难溶或难被吸收的药物。

(2) 

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

(3) 

要求速效与长效的制剂。

(4) 

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急救药。

20、简述增溶量,影响增溶量的因素有哪些?

每1克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为增溶量。

影响增溶量因素:

(1)增溶剂的种类;

(2)药物的性质;

(3)加入顺序;

(4)增溶剂的用量。

21软膏剂的基质有何要求?

软膏剂的基质要求是:

(1)润滑无刺激,稠度适宜,易于涂布:

(2)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变化:

(3)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

(4)不防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释药性能:

(5)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22、中药输液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中药输液剂的质量要求如下:

(1)调节PH:

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疗效为前提,力求尽可能接近人血液的PH值。

(2)合适的渗透压:

一般要求调节成等渗或偏高渗,大量低渗容易引发溶血危险。

(3)应无菌无毒:

输入人体后不应引起血浆异常变化,不损害肝、肾,不能有产生过敏反应的特异性蛋白质与降压物质。

(4)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和防腐剂,贮存中质量要稳定。

(5)输液器具及其它方面应符合要求。

23、GMP的中心思想和指导思想是什么?

GMP的中心思想:

任何药品质量的形成都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GMP的指导思想:

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处处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做到:

将人为的差错率降至最低限度;

尽可能防止产品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建立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制度。

24、2001年2月2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品管理法》中劣药的内容包括哪些?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25、目前常使用制成微囊的囊材有哪些?

(1)天然的高分子材料:

如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等。

(2)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常用的是纤维素衍生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等。

(3)合成高分子材料:

常用有聚乙烯醇、聚碳酯、聚乙二醇等。

26、微囊制备方法中物理机械法有哪些?

(1)喷雾干燥法:

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溶液中,在惰性的热气流中喷雾,在干燥过程中,使溶解囊材溶剂迅速蒸发,囊材收缩成壳,将囊心物包裹。

(2)喷雾冻结法:

将囊心物分散于熔融的囊材中,将此混合物喷雾于冷气流中,凝固而成微囊。

(3)流化床包衣法:

利用垂直强气流使囊心物悬浮在包衣室中,囊材溶液通过喷雾附着于微粒表面,使囊心物悬浮的热气流很快将囊材的溶剂挥干,这样在囊心物上沉积一层膜壳而成胶囊。

(4)锅包法:

将囊材配成溶液,加入或喷入包衣锅内的固体囊心物上,形成微囊。

27、中药注射剂除符合一般注射剂质量要求外,应着重控制哪些项目?

(1)控制杂质限度,重点检查蛋白质、草酸盐、鞣质、钾离子浓度、重金属及炽灼残渣等项。

(2)进行溶血试验、刺激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过敏试验。

有的品种还要做降压物质或升压物质实验。

(3)有效成分的检查,对于有效成分明确者,应测定其含量。

(4)应进行药理实验。

28、简述蛋白质类药物不稳定的因素。

(1)共价键破坏:

共价键的改变引起蛋白质不稳定的化学反应有水解、氧化和消旋化等。

(2)非共价键:

非共价键力可引起蛋白质不可逆失活作用,其主要类型有聚集、宏观沉淀和表面吸附与蛋白质变性等。

29、简述蛋白质类药物非注射途径的给药系统有那些?

(1)鼻腔给药系统:

鼻腔粘膜中动静脉和毛细淋巴管丰富,鼻腔粘膜的穿透性高,酶相对较少,对药物的分解作用比胃肠道粘膜低,有利于药物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2)口服给药系统。

(3)直肠给药系统:

直肠内水解酶活性比胃肠道低,pH接近中性,药物可避免首过效应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胃排空及食物的影响;

(4)口腔粘膜给药系统:

口腔粘膜厚,且无角质,药物吸收后可由颈静脉、上腔静脉进入全身循环,避免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消化液。

(5)经皮给药系统:

皮肤的水解酶活性相当低,对肽与蛋白质类经皮吸收创造条件,利用离子导入系统可使药物进入皮肤;

(6)肺部给药系统:

在肺部给药生物利用度超过同等条件下的鼻腔给药。

30、简述口服胰岛素的主要剂型。

(1)微乳制剂;

(2)纳米囊;

(3)偶氮芳香聚合物包衣制剂;

(4)胰岛素肠溶软胶囊;

(5)胰岛素微球制剂;

(6)胰岛素脂质体。

31、简述微囊的结构与粒径。

微囊口服粒径小于200um时,在口腔内即无异物感。

故常要求制备小粒径的口服微囊。

但粒径太小则操作时粘连严重。

微囊的粒径还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生物利用度、载药量、有机溶剂残留量以及体内分布的靶向性等。

32、何谓固体分散技术?

常见载体可分几类?

固体分散技术是一种难溶性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或分散在难溶性、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

常用的载体材料有:

1)水溶性载体材料:

常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以及糖类等。

2)难溶性载体材料:

包括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类等。

3)肠溶性载体材料:

包括纤维素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

33、固体分散体常用哪几种类型?

各有何特点?

固体分散体可分为3类:

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药物与载体材料两者共熔后,骤冷固化时,如两者的比例符合共熔物的比例,可以完全融合而全部形成固体分散体,即药物仅以微晶形式分散在载体材料中成为物理混合物,但不能或很少能形成固体溶液.

2.固态溶液:

药物在载体中或载体材料在药物中以分子状态分散时,称为固态溶液,固态溶液的溶出速度高。

3.共沉淀物:

由药物与载体材料二者以恰当比例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形物,有时称玻璃态固熔体。

34、简述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原理。

1.载体可使药物具有易湿性:

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周围被可溶性的载体材料包围,使疏水性或亲水性弱的难溶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可润湿性,遇胃肠液后,载体材料很快溶解,药物被润湿,因此溶出速率与吸收速率均相应提高。

2.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由于足够的载体分子包围了高度分散的药物,使药物分子不易形成聚集体,故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加快了药物的溶出与吸收。

3.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载体会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成长,使药物成为非结晶性无定形形状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得共沉淀物。

 

35、简述何谓包合技术及特点。

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inclusioncompound)的技术。

这种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份加合组成,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

药物作为客分子经包合后,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液体药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

36、简述包合物的验证方法有哪些。

常采用下述方法进行验证:

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荧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热分析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溶出度法。

37、什么是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环糊精(CYD)系淀粉用嗜碱性芽胞杆菌经培养得到的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后形成的产物。

其衍生物包括:

1.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

常用的有葡萄糖衍生物、羟丙基衍生物、甲基衍生物等。

.疏水性环湖精衍生物:

常用作水溶性药物的包合材料,以降低水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而具有缓释性。

38、何谓干燥?

对流干燥的原理是什么?

干燥是利用热能使物料中的湿分(水分或其他溶剂)汽化,并利用气流或真空带走汽化了的湿分,从而获得干燥产品的操作。

原理:

在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与热空气接触时,热空气将热能传至物料表面,再由表面传至物料内部,这是一个传热过程,同时湿物料受热后,其表面水分首先汽化,物料内部水分以液态或汽态扩散到物料表面,并不断向空气主体汽化,这是一个传质过程。

因此物料的干燥是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

39、简述何谓灭菌法及物理灭菌法的分类。

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技术。

灭菌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和无菌操作法三种。

其中物理灭菌法分为:

1..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是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包括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是在饱和蒸汽或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

包括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

包括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

 

4. 

滤过灭菌法:

指用滤过方法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方法,是一种机械的除菌方法。

40、简述药物的滤过机理。

滤过机理:

根据固体粒子在滤材中被截留的方式不同,将滤过过程分类为介质滤过和滤饼滤过。

1. 

介质滤过:

其滤过机理为:

筛析作用:

固体粒子的粒径大于滤过介质的孔径,粒子被截留在滤过介质表面,滤过介质起了一种筛网的作用。

深层截留作用分离过程发生在介质的“内部”,粒径小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在滤过过程中进入到介质的一定深度,并被截留在介质的深层而分离的作用。

滤饼滤过:

固体粒子聚集在滤过介质表面上,滤过的拦截作用主要有所沉积的滤饼起作用。

41、简述影响滤过的因素。

滤过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

..操作压力越大则滤速越快,因此常采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

但压力过大时或滤过时间过长,小微粒有可能漏下。

.滤过的粘度越大,则过滤速度越慢。

由于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为此常采用趁热滤过。

.滤材中毛细管半径对滤过的影响很大,毛细管越细,阻力增大,不宜滤过,特别是软而易变形的滤渣层容易堵塞滤材的毛细孔。

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反比,故沉积滤饼的量越多,则阻力越大,滤速越慢,常采用预热滤过,以减少滤渣厚度。

42、无菌操作与避菌操作有何区别?

无菌操作法是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

无菌操作所用的一切用具、材料以及环境,均需按照灭菌法灭菌,操作须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柜内进行。

按无菌操作法制备的产品,最后一般不再灭菌,直接使用。

故无菌操作法对于保证不耐热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对一些能耐加热灭菌的药物制剂,往往采用避菌操作制备,如多数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尽量避免细菌污染,最后还必须加热灭菌。

43、常见的净化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净化方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一般净化:

以温、湿度为主要指标的空调,可采用初效滤过器。

2. 

中等净化:

对室内空气含尘量有一定的指标,如室内允许含尘量为0.15~0.25mg/m3,并无≥1um的尘粒等。

这类空气净化采用初、中效二级滤过。

3.超级净化:

对室内空气含尘量有严格的要求,以颗粒计数为指标的要求,此类净化必须经过初、中、高效滤过器才能满足要求。

44、简述微孔滤膜的特点。

孔径小、均匀、截留能力强,不受流体流速、压力的影响;

质地轻而薄(0.1~0.15mm)而且空隙率大(微孔体积占总体积的80%左右),因此药液通过薄膜时阻力小、滤速快,与同样截留指标的其他滤过介质相比,滤速快40倍。

滤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滤过时无介质脱落。

不影响药液的pH值。

滤膜吸附性少,不滞留药液。

滤膜用后弃去,药液之间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主要缺点是:

易于堵塞,有些纤维素类滤膜稳定性不理想。

45、何谓粉碎?

简述粉碎的目的及意义。

粉碎是借助于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料破碎成适宜程度的碎块或细粉的操作过程。

粉碎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因而对制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2.有利于提高制剂质量,如提高混悬液的分散性与稳定性、提高软膏剂的药效和流变性、改善气雾剂的治疗效果等;

3.有利于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因混合度与各成分的粒子径有关;

4.有助于从天然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46、何谓混合?

简述混合的目的与机理。

广义上把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

其中包括固―固、固―液、液―液等组分的混合。

混合操作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

机理为:

对流混合:

固体粒子的集合体在机械转动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置移动时进行的总体混合。

剪切混合:

由于粒子群内部力的作用结果,在不同组成的区域间发生剪切作用而产生滑动面,破坏粒子群的凝聚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3. 

扩散混合:

相邻粒子间产生无规则运动时相互交换位置而进行的局部混合,当颗粒在倾斜的滑动面上滚下来时发生。

47、何谓制粒?

制粒的目的是什么?

制粒(granulation)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粒状物的操作。

制粒的目的:

改善流动性:

制粒后粉末的粘附性、凝集性大为减弱,从而大大改善颗粒的流动性;

防止各成分的离析:

混合后制粒,或制粒后混合可有效地防止离析;

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

4. 

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

5.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均匀的传递;

6. 

便于服用,携带方便,提高商品价值等;

48、何谓液体制剂?

液体药剂是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

液体制剂通常是将药物(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法(包括溶解、胶溶、乳化、混悬方法)和不同的分散程度(包括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和微粒状态)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49、简述液体制剂的优缺点。

优点:

1.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

2.给药途径广泛,可以内服,服用方便,易于分剂量,特别适用于婴幼儿与老年患者。

3.可外用,如用于皮肤、粘膜和人体腔道等。

4.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5.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

液体制剂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