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6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
职业:
心理咨询师
等级: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二:
技能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
注意事项:
1、考生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答卷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对应信息位。
2、考生同时应将本业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册包括选择题和案例问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在答题纸上作答。
4、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用题目的答案标号处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所有答案均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5、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等作答,字迹工整,易于识别。
请勿在试卷上书写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6、考试结束后,考生勿必将本卷册、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地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26.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C)细胞,突起和纤维 (D)细胞核,突起
27.下丘脑是( )
(A) 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B)皮层下调节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2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29.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
(A)感觉适应 (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联觉
30.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
(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 (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
31.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
(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 (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
(C)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 (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32.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中不同活动,这是( )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33.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 )
(A)系列位置效应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知己顺序效应
34.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 )关系
(A)U型曲线 (B)倒U型曲线 (C)线形关系 (D)指数曲线
35.勒温关于行为的公式是:
B=f(P,E).其中,E的含义是( )
(A)行为 (B)个体 (C)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境
36.光环效应是一种( )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A)社会适应 (B)信息干扰 (C)先入为主 (D)以偏概全
37.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 (B)变化 (C)稳定 (D)系统
38.( )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A)焦虑 (B)嫉妒 (C)恐惧 (D)羞耻
39.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 )距离.
(A)公众 (B)嫉妒 (C)个人 (D)亲密
40.从众是一种( )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A)被动的 (B)主动的 (C)积极的 (D)有效的
41.关于爱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幼儿也有爱情体验 (B)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
(C)爱情的基础倾向是奉献 (D)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42.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A)饮食 (B)睡眠 (C)游戏 (D)学习
43.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
(A)幼儿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
44.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 )
(A)未掌握守恒 (B)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C)理解补偿关系 (D)相对性
45.中年期记忆的变化表现为( )
(A)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下降,而对表面细节的记忆并没有下降
(B)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而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
(C)大幅度下降
(D)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46.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 )。
(A)仅指生育后代 (B)仅指事业的发展
(C)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 (D)更多的是指生育后代
47.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48.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9.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班杜拉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
50.( )的说法符合弗罗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
(A)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 (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51.( )的说法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
(A) 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不能自行化解
(B) 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C) 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D) 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52.塞利提出的适应压力的第三阶段是( )
(A)警觉阶段 (B)搏斗阶段 (C)衰竭阶段 (D)恢复阶段
53.外控型人格( )
(A)认为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B)认为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怨天尤人(D)体验到的压力强度较低
54.关于“情感倒错”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说法是( )
(A)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B)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
(C)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 (D)多见与精神分裂症
55.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由心理应激引起 (B)与环境污染相关
(C)预后一般较好 (D)大脑无器质性损害
56.关于智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 (B)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则低
(C)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有显著相关
(D)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57.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中等 (B)一般 (C)高 (D)低
58.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 )
(A)测验万能论 (B)测验无用论
(C)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D)测验是辅助工具
59.不能把分数( ),更不能仅仅根据依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景的函数。
(A)绝对化 (B)神化 (C)系统化 (D)泛化
60.Z=A+BZ式中Z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
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A)整数 (B)小数 (C)负值 (D)分值
61.标准十分,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 )
(A)6:
2 (B)5:
1.5 (C)6:
1.5 (D)7:
1.5
62.IQ=100+15Z’=100+15(X-X)/SD是( )的计算公式.
(A)比率智商 (B)标准分数 (C)对照表 (D)离差智商
63.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是( ),有时也叫常模表.
(A)转换表 (B)区分法 (C)对照表 (D)都不是
64.( )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A)相关法 (B)区分法 (C)命中率法 (D)失误法
65.( )是认识领悟疗法的创始人.
(A)艾利斯 (B)弗洛伊德 (C)许又新 (D)钟友彬
66.( )属于心理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A)不同被试者时程完全一致 (B)咨询时间应绝对限定
(C)咨询时间应灵活掌握 (D)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制
67.精神活动包括( ),属于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结构的观点.
(A)本我,自我和超我 (B)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C)个体保存、种族延续 (D)生物心理和社会
68.( )不属于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A) 无意识并不是心理活动中僵化被动的心理结构
(B) 潜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
(C) 前意识的内容主要由一些显示经验所构成
(D) 意识由外在世界的种种文化内容所构成
69.按严重程度从弱到强,性行为问题可分为( )
(A)性行为失调、性行为障碍和性行为变态
(B)性行为失调、性行为变态和性行为障碍
(C)性行为变态、性行为失调和性行为障碍
(D)性行为障碍、性行为失调和性行为变态
70.( )不属于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
(A)性别认同 (B)性冲动的困惑 (C)性好奇 (D)性道德缺乏
71.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 )
(A)特殊情况下使用半开放式提问 (B)一般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
(C)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 (D)一般应该使用开放式提问
72.使用摄入性谈话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结束语要客气诚恳,必要时给出绝对性结论
(B) 除了进行咨询性谈话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C) 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
(D) 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
73.整理归纳临床资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A) 求助者对他人印象和治疗情况的评价
(B) 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的情况
(C) 心理咨询师人际、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情况
(D) 最后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
74.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内涵是( )
(A) 他是在个体中持久存在不随环境变化改变的形式
(B) 他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