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01654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槐花约阅读答案文档格式.docx

行一日夜,至丹霞。

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

人侧身入,良久得路。

攀铁索升,别一天地。

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

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

得三百级。

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

山上殿宇甚

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

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

其前群岭环拱,

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山千仞;

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

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

席间琮琤不断。

池多文鱼泳游。

余臵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

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

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

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

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

“丹霞较罗浮何如?

”余曰:

“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

又问:

“无古碑何也?

”曰:

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

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

丹霞

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

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

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

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若因前贤偶

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循原路下循:

顺着,沿着.

b.得一佳处不偿劳偿:

补偿,抵偿.

c.若因前贤偶施疏解疏:

稀少.

d.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阑禁:

阻隔,禁锢..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前群岭环拱此其证也..

b.衔窗而立约百里而遥..

c.崖张高幂吞覆之如黄河之源..

d.文章非曲不为工也丹霞为国初所开..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别买小舟,沿江往探。

(2)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9.作者游览丹霞山后,有怎样的心得?

请简要概括。

(4分)

三、诗歌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

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1)首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2)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3分)

(3)有人评价这首诗’’言微旨远、节短音长’’,请结合本诗分析的’’言微旨远’’艺术效

果。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黄芦苦竹绕宅生。

(《琵琶行》白居易)

②,此亦飞之至也。

(《逍遥游》庄子)

③遥想公瑾当年,。

(《赤壁怀古》苏轼)

④,开国何茫然。

(《蜀道难》李白)

⑤士之耽兮,。

(《氓》)

⑥,而不知人之乐。

(醉翁亭记)欧阳修)

⑦还君明珠双泪垂,。

(《节妇吟》张籍)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单车倚斜阳

①几年前,在朋友的怂恿下买了一架旅行车,没想到骑车渐渐成了我这几年最喜欢的运

动。

周末闲暇时,常常一个人骑着车沿着河堤路徐徐而行。

特别是在这春暖花开时节,杨柳依依,不时会撞见一树一树的繁花,心情雀跃。

有时骑车出城,或上善公园,或高铁新区。

田畴沃野,村庄错落,近水远山,都氤氲着春天的喜悦之气。

游走其中,如入画布,景不醉人人自醉。

②而最醉人的莫过于骑行在旷野的斜阳之下,一抹晚霞,或如血残阳,宁静高远又辽阔

的意境,岂止一个醉字形容的了?

记得第一次“远行”,也是一个春日,和朋友去熊耳山和

抱犊崮。

一日爬两座山,骑行一百三十余里,回来行至山亭区徐庄镇时,已是夕阳在山。

山环绕中的小镇,宛若世外桃源。

一条公路如带,向天边延伸,少见行人。

偶有汽车从身旁

疾驰而过,带来的却是苍茫的孤独感。

夕阳渐渐拉长我们的身影时,我突然领悟了那些骑行

在川藏线上的行者,为什么会在夕阳下,面对着群山旷野,匍匐在大地上,泪流满面。

其实,

很多人心中有着这种梦幻,遥远又缥缈,似不真实。

而当你邂逅时,带来的却是对生命的惊

喜与顿悟,又怎能不泪奔!

③喜欢马致远的那首《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漂泊天涯的旅人,身处异乡,面对此景,情以何堪?

悲凉中生出

悲壮,而悲会比喜更让人刻骨铭心,更能彻悟生命。

没经历过彻骨的悲与痛,人生怎会真实

与完整,怕只会流于生命的表层。

④我常把单车比作那匹瘦马,如能身临异乡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也许不会有一丝的

悲伤了。

千年的岁月,已把空间压缩在方寸之内,何来那彻骨的乡愁?

体会到的可能就是那

触动灵魂的惊喜与顿悟。

以至于那次回来,因劳累挂了几天的吊瓶,面对妻子找罪受的埋怨时,却没有一丁点的后悔。

因为不经历过,无法明白那种体验所带来的喜悦。

⑤后来,我和朋友在骑行去临沂的342省道上又邂逅夕阳。

依旧远山含黛,葱翠的行道树外,远处依稀烟火人家。

颇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

夕阳在背,仍不急不躁的骑行,不时哼着跑调的歌曲,在他人眼中,岂不是一道风景?

⑥而那次绕道沛县去徐州,进徐州市里时,也是黄昏。

从徐州的西北郊去云龙湖,一路夕阳相伴。

我是第一次穿行在城中的山里,远看无路,车隐山中。

异地的天空总是那么新鲜,夕阳的余晖洒满城市。

骑行在陌生的城市,望着如流的人群,顿时有种人在旅途的感觉。

⑦其实,每个人都走在路上,也走在人生的路上。

到处是风景,我们又能经历多少?

突然想起一句话: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作梦想;

一条用脚走,叫作现实。

心走得太慢,现实会苍白;

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

⑧这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为了更好地生活,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

忙碌中慢慢变得浮躁起来。

多像一只蜜蜂,只盯着花蕊,却忽略了花的美丽。

别忘了,生命中还有另一种梦想,另一种体验与感悟。

别相信来日方长,一架单车,或许就能让梦想飞翔。

12.请从艺术技巧的角度赏析第1段划线句子。

13.文章②⑤⑥三段都写夕阳,意境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14.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15.请探究文章结尾划线句的意蕴。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国产电影“喜剧的忧伤”

①国庆长假,带着孩子走进影院看了两部“口碑好”的电影,一部是徐峥自导自演的《港囧》,一部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夏洛特烦恼》。

原以为走进影院便会倒头就睡的孩子,竟边看边哈哈大笑,很是过瘾。

②回来再看微信朋友圈里,对这两部电影各种刷屏点赞,从《港囧》里的经典老歌盘点,到《夏洛特烦恼》里的笑料段子回顾,有不少媒体人更感慨“值得看第二遍”。

③在我看来,这两部喜剧电影殊途同归,一个延续了徐峥“泰囧式”的搞笑风格,将人到中年的各种“囧”事很用心地攒到一起,一个则将开心麻花式的幽默段子,发挥到极致,凑了个东北风味的经典大乱炖,电影最后,都回归到了一个主题:

珍惜眼前人,过好当下的生活。

④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发生在北京人艺的一件不太愉快的“囧事”。

当时一群“90后”学生走进人艺看最经典的话剧《雷雨》,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演员全情表演时,台下的青年学子们竟“笑声不断”,后来有记者采访,笑场的原因是“演员表演太滑稽”。

⑤目前,我们的观影人群多为“90后”“00后”,这些看着《泰囧》《小时代》成长的孩子,对他们从小便接受、耳濡目染的流行文化相当熟悉,甚至是追逐热捧,而对如《雷雨》这样的经典文化却难以亲近,这也反映了当下我们的文化生态有所缺失,那就是少了对经典的敬畏和传承。

⑥今年两会上,习主席点赞的由路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重新掀起了一股“路遥热”。

这部创作于80年代的文学经典,在今天读来,之所以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正是因为它透过少安少平兄弟俩的奋斗历程,透过润叶晓霞姐妹俩的善良人格,颂扬

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人性的真善美,这部作品传递的价值观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经典在今天读来,依然能让我们内心感动,不是因为它的滑稽搞笑,更不是因为它的华丽场景,而是人性之光。

那些让人一笑而过的作品,注定在文化的长河中站不住脚。

⑦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微信圈里的媒体人正报喜,《夏洛特烦恼》逆袭《港囧》,成为国庆档里的票房“黑马”,并列举了剧中多处“让人忽略的搞笑细节”,如果一部电影,最终给人留下的只有搞笑的段子,我们是该开心还是悲哀呢?

⑧我们的电影,固然需要像《港囧》《夏洛特烦恼》这样能娱乐大众的搞笑电影,就好比我们做网站新闻,明星娱乐新闻总能吸引眼球,但能体现一个网站的品味和格调的,更是那些有情怀、有内涵、有底蕴的作品。

⑨北京人艺话剧《喜剧的忧伤》,2012年上演时曾一票难求,剧本改编自日本著名编剧三谷幸喜的《笑的大学》,留给人们的不只是好笑。

但愿我们的国产喜剧电影,让人笑过之后,更多一些感悟,更多一些感动,更多一些思考的余味。

⑩我们的国产电影今后向何处去?

我以为,即需要流行,更呼唤经典。

16.文章第④段提及发生在北京人民艺术的一件不太愉快的“囧事”,有何作用?

17.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⑥段的论述层次。

18.请结合文章,理解最后一段中“我以为,即需要流行,更呼唤经典”一句话的含意。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宅,有人说,宅是一种无趣的自我消遣;

有人说,宅是对生活的自我逃避;

也有人说,宅才能打开自己的心门,有机会审视自己;

你有宅的经历吗?

你对“宅”这种现象有哪些想法,请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篇二:

湖北省宜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4页,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礼治社会

“人治”和“法治”相对称。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

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

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

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

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

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

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

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

受人唾弃,是耻。

礼则有甚于道德:

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

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

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

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

这其实就是法律。

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

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统治的所谓人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是通过国家的权力推行其所支持的法律规则来维持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治理方式,其实质是“人依法而治”,并非不靠人来执行。

b.人治只是把统治者个人好恶作为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来进行统治的一种治理方式,它不需要法律,以统治者所掌握的权力作为推行的力量。

c.礼治是按照整个社会历史累积形成的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人们经过教化,依照某种仪式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d.法是依靠国家权力来保障其效力,礼维持规范的力量则来自于传统。

法治和人治的区别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没有法律并不影响乡土社会下的秩序。

它自有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无需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b.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依靠礼加之于人来限制人的行为的,一个人如果失礼,不仅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会在道德上受人唾弃。

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可以凭借自己和前人的经验、规定的方法行事即可。

d.乡土社会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会产生新的问题,过去证明有效的生活方法无法应对这些问题,无法保证传统的效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学而时习之”,乡土中国时代,一个人只要能学到社会所累积的有效经验,就能应对人生道路上可能发生的问题,获得满足需要的愉快。

b.所谓“言必尧舜”,乡土中国是个崇古的社会,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变化不大,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经验可以作为后代生活的保障,值得保守下去。

c.所谓“富而好礼”,人对礼的服从是主动地,只要是主动服礼,就可以形成敬畏感,使人服膺,为人所好,从而内在地限制人的行为。

d.所谓“克己复礼”,礼的养成并不是由本能或天意自动形成的,要求自我的克制与约束,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不能离开社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子奢,苏州吴人,从乡人顾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辞。

隋大业中,为直秘书学士。

天下乱,辞疾还乡里。

后从杜伏威入朝,授国子助教。

太宗贞观初,高丽、百济同伐新罗,连年兵不解。

新罗告急,帝假子奢员外散骑侍郎,持节谕旨,平三国之憾。

子奢有仪观,夷人尊畏之。

二国上书谢罪,赠遗甚厚。

始,武德时,太庙享止四室,高祖崩,将祔主于庙,帝诏有司详议。

子奢建言:

“汉丞相韦玄成奏立五庙,刘歆议当七,郑玄本玄成,王肃宗歆,于是历代庙议不能一。

且天子七庙,诸侯五,降杀以两,礼之正也。

臣请依古为七庙。

”于是尚书共奏:

“自《春秋》以来,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

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诏可。

然言七庙者,本之子奢。

帝尝诏:

“起居纪录臧否,朕欲见之以知得失,若何?

”子奢曰:

“陛下所举无过事,虽见无嫌,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

史官全身畏死,则悠悠千载,尚有闻乎?

”池阳令崔文康坐事,栎阳尉魏礼臣劾治,狱成,御史言其枉。

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

鞫报礼臣不实,诏如请。

子奢曰:

“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诏可。

子奢为人乐易,能剧谈,以经谊缘饰。

每侍宴,帝令论难群臣,恩礼甚笃。

卒于官。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b.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c.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d.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业”是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之一,如贞观、庆历、康熙。

b.“崩”是对帝王之死的婉称,古代对帝王之外的人去世还有薨、卒、不禄等多种称法。

c.《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诗》《书》《礼》《易》《孟子》也都是儒家经典。

d.皇帝自称“朕”,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文告称“诏”,“草诏”是皇帝写诏书向臣民表达其旨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朱子奢先在隋为官,唐时曾前往朝鲜半岛平息战乱。

他在隋朝为官时,逢天下动乱,为官不稳定;

他前往高丽、百济平息战乱时受到二国的厚待。

b.朱子奢通晓祭祀礼仪,发表意见有根有据。

在唐高祖死后祭于先祖神庙一事上,朱子奢引经据典,建议依照古制设立七庙,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

c.朱子奢敢于拒绝皇帝看似合理的要求,并晓之以理。

皇帝想看起居注,以便知道自己的得失;

朱子奢认为这样做就会影响当朝史官,使记录失真。

d.朱子奢坚持依法办事,博学健谈。

在如何处理魏礼臣一事上,他认为应按照法律来办;

他健谈,好引经据典,有时在宴饮时皇上还让他与群臣辩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5分)

答:

(2)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8-9题。

游精思①题观主山房

孟浩然

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

②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舞鹤过闲砌③,飞猿啸密林。

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注】①精思:

即精思观。

②仙子宅:

即观主山房。

③砌:

台阶。

8.前两联写出了诗人游精思观时怎样的感受?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答:

9.有人评价后两联“景佳理妙”,请对后两联作简要赏析。

(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与苏轼《方山子传》中描述方山子所戴“方耸而高”的帽子意近的两句是“,”。

(2)《琵琶行》中“,”两句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3)《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河豚王

万芊

陈墩镇四周,湖泊众多,河网密布,离镇不远处的淀泖湖中产有河豚,尤产一种头圆嘴小无颊无鳞腹白背有淡褐色纹点的河豚鱼,叫斑子。

此为河豚中的极品,毒性更剧,中其毒,无解药,然此鱼肉质细嫩尤为鲜美,常令嗜好河豚的人甘愿冒生命危险而欲罢不能。

掐指算算,最近几十年中,淀泖湖一带被斑子河豚毒翻的人确也不少。

陈墩镇人把这鱼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