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1078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Word格式.docx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基础图案是指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审美性三重特征的,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图形、图样设计。

因此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类型、构成与组织规律;

掌握图案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

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

具有图案艺术的审美和表现能力。

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传统图案的产生原因、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图案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现代图案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使本课程教学为后续设计专业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认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三、教学要求

1、审美素养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形式美法则在各章节中的统领性作用。

虽然有独立的章节系统讲授这一内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主次、有轻重、有分有合地把形式美因素分解在各教学章节和教学环节中,从体验、积淀到提炼、突出,再到应用实践,逐步培养起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2、由于单元制教学形式,时间短而且集中,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图案的构成题材涉及面广、组织形式与审美取向各有侧重,如果在同一章节中集中讲述与训练,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把各种构成题材适当分解在各章节的训练环节中,使教学更加有序和科学,利于学生消化吸收。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图案概述

认知性内容:

1、图案的基本概念

2、图案的起源

3、世界不同国家的环境与文化对图案的影响

4、世界各国、各地区典型图案的风格与特点

技能性内容:

1、图案的分析与解读能力

2、图案的临绘与仿绘能力

延展性内容:

1、了解基础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了解现代图案创作的继承性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世界不同国家的环境与文化对图案的影响

2、图案的临绘能力

教学难点:

在仿绘中准确把握风格与特点

教学要求:

1、认知性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引导学生的艺术史观和艺术哲学观。

2、技能性内容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有效控制学生接受与应用知识的效果。

3、延展性内容要开阔视野、富于前瞻性。

4、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

第二章 

中外传统图案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纹样

2、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3、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等

4、唐代的装饰艺术

5、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

6、广为流传的民间图案艺术

7、中国现代代表性图案

8、国外代表性图案

1、中国传统图案的分析与解读能力

2、中国传统图案的临绘与仿绘能力

中国现代图案的继承性与发展趋势

1、各时期图案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

2、各时期图案造型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各时期图案造型的临绘与仿绘能力

1、认知性教学应突出图形的文化与历史内涵,并注意系统性。

2、重视以直观对比的教学方式突出各时期的风格与特点。

3、应重视在图形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形式美原理与要素分析图案的时代特点。

4、技能性教学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有效控制学生接受与应用知识的效果。

5、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

第三章 

装饰图案的构成与组织

1、图案的基本构成与特点

2、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1、对不同的构成题材的图案进行临绘

以不同的题材,以不同形式组织图案

延展性教学内容:

1、图案组织中的审美意识培养

2、常规尺度图案设计与大尺度空间运用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

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组织形式的正确性和审美引导

1、在图案的基本构成与特点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构成素材的视觉特点与审美差异,为实际设计与应用培养审美意识。

2、在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中,应系统整理、讲解组织形式、代表性骨架和作品范例,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

3、在技能训练中应把不同题材和不同组织方式的图案创作训练进行分解,在不同章节中适当侧重训练。

第四章 

图案的构成形式

第一节单独纹样

第二节适合纹样

第三节边缘式适合 

第四节角隅适合

第三节 

连续纹样

一、二方连续

二、四方连续

第五节 

综合纹样

五、要求和说明:

本章为课程的重点,重点掌握格律与非格律的组织关形式,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要讲究置成布势,目的是为了尽善尽美的表达主题。

作业:

设计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各2张

六、教学及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章节

序号

章节名称

学时

分配

其中

讲授

习题课

实验

其他

图案概述

4

1

第二章中外传统图案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构成与组织

3、对不同的构成题材的图案进行临绘

第四章图案的构成形式

1、单独纹样

2、适合纹样

3、边缘式适合 

4、角隅适合

8

2

6

第五章 

色彩的情感

第六章 

1、二方连续2、综合纹样

合计

32

24

七、成绩评定

本学科为考试学科考试方式:

专业技能考试考试时间:

8课时

考试随堂进行,一般安排在本课程的最后一周

考核总分为100分。

(平时作业占30%、考试作业占70%)。

八、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基础图案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大量的图案练习,掌握一定的艺术造型技能。

为学生以后创作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1)教师对课程内容与课题设计的深度认识安排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参与意识。

(2)通过课程的整合与优化,使学生在学习基础图案课程的同时,又获得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消解了两者之间的隔阂与分化状态。

(3) 

紧密与专业课衔接,完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不断完善基础图案教学质量。

2.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40%)和期末考试(60%)两部分构成。

平时考核结合考勤、平时作业、实践等内容;

期末考试包括绘画技能和设计技能。

评价注重学生实际绘画技能和设计思路的的综合考察。

九、教材与参考书:

1、《图案设计教学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腾雪梅、霍康 

编著.2004年8月

2、《装饰图案》赵茂生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1月。

3、《图案》黄冰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

4、《应用美术》余乐笑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

5、《基础图案设计入门》杨永波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2月

6、《基础图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十、教学参考书目

《中国图案作法初探》雷圭元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图案》魏诗国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装饰效果》胡筘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十一、编制说明

1.起草人:

2.审核人:

3、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