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0701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文言文综合阅读训练文档格式.docx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⒏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⑴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4分)

 

⑵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3分)

⑶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答案:

‘⒌C(A字:

人的表字;

B因:

于是;

D徒:

同一类的人)

⒍C(①讲郑遨对文学的热爱和才能,不关乎品格;

②表现郑遨断绝世情,隐逸之志坚决;

⑥写郑遨的生活情趣)

⒎B(“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于原文无据)

⒏⑴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得罪”1分,“省”1分,“高”1分。

句意通顺1分)

⑵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

(“信然”1分,“不之求”1分,句意通顺1分)

⑶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

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

(“大”1分,“延”1分,句意通顺1分,“以为”中“以”的宾语必须翻译出来)

附:

参考译文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

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

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

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

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

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

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

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

郑遨种田,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

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

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

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

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

与郑遨同时的还有一个叫张荐明的,是燕地人。

张荐明年少时凭借儒学修养在河朔一带受到称赞,后来离家作了道士,通晓老子、庄周的学说。

高祖召见他,问“道家思想可以用来治国么?

”他回答说:

“道,涵盖万物奥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论,得到它的精华,安居于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

”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

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

张荐明听到宫中报时的鼓声,对高祖说:

“陛下听到这鼓声了么?

它的声音单一,五音十二律,鼓声不在其中,但是能调和这些声音的却是鼓。

一,是万事之本源,能坚守一的人可以治理好天下。

”高祖认为这话很正确,赐给他通玄先生的称号,后来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终老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5~8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

“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②,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

“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

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

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资迁怒,捶书佐朱零。

零仰曰:

“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

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

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昊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

“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

“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

“滂从龙舒君④归黄泉,得其所矣。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①汝南征羌:

郡县名。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一带。

’(参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③会曰:

指三公会议的日子。

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孕龙舒君:

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

龙舒,汉代侯国名。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厉清节厉:

通“砺”,磨炼B.滂执公仪诣蕃执:

捉拿,拘捕

C.请署功曹署:

代理,暂任D.滂死则祸塞塞:

消弭,平息

⒍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分)

①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②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③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④滂在职,严整疾恶

⑤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⑥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

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

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自己如存有私心,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而且曾在休息时候拒绝召见为乡人所不齿的外甥。

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

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⒏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②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

③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⒌(3分)B(执:

执行,施行)

⒍(3分)A(②是表现范滂为陈蕃不能优礼相待而心怀遗憾,弃官而去;

⑥是表现范滂恪守孝道)

⒎(3分)C(非“主动上书”,而是遵奉诏书行事;

“寝而不召”,理解有误)

⒏⑴现在(你)成全了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

①去就:

辞官。

(1分)②“得无……邪”句式。

(1分)③文意通顺。

(1分)

⑵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

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

①以:

因为。

(1分)②审:

查清,弄明白。

(1分)③参实:

查实。

(1分)④文意通顺。

⑶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评分建议:

①令名:

美好的名声。

(1分)②寿考:

长寿。

附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

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

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

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

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

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

“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

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

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

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

范滂回答说:

“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

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

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

”(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

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

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

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

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

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

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

朱零仰起头说:

“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

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

”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

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

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

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

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

“(这)一定是因为我呀!

”当即赶到县狱。

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

“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

”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

“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

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

”他的母亲说:

“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

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

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

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

成化二年进士。

授工科给事中。

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

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

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

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

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

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

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

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

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

及帝即位,又复之。

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

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

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

所至,抑豪右,祛奸弊。

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

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

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

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

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

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其党密构于帝。

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

恪上疏曰:

“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

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

”帝慰留,乃拜命。

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于:

B.恪言非便,遂寝寝:

停止

C.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以:

因为

D.其党密构于帝构:

陷害

⒍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②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④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⑤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⑥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A.①②⑥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④⑤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

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

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

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

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⑴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⑵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⑶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⒌C(3分。

以:

把,拿。

)⒍B(3分)

⒎A(3分。

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

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⒏①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停止”、“结束”、“罢休”也可)。

(3分。

“遣”“摭”“已”三个得分点。

②下达敕令(或“颁布诏书”)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

“降”“切”“易”三个得分点。

③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

(4分。

“携”“抑”“为……所”“行”四个得分点。

注意:

以上翻译见得分点给分,暂不考虑语句通顺问题。

参考译文:

成化二年考取进士。

授官工科给事中。

中官想出掌收税的部门,徐恪等上疏规劝。

中官恼怒,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

调离京城,任湖广左参议,晋升河南右参政。

陕西饥荒,应当转运几万石粮食。

徐恪以路远为由请求拨给与粮食等值的钱款,上下称便利。

弘治初年,历次升任左、右布政使。

徽王府承奉司违反定制设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

徽王上奏徐恪侵犯侮辱,皇帝赐书告诫徽王。

黄河改道逼迫开封,有人建议迁藩府三司到许州,徐恪说不便,于是停止。

四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旧例,王府有大丧,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

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

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的做法。

徐恪请求按先帝旧制,逐一列出问题,上奏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大多经讨论而得以施行。

户部督责拖欠赋税很急,徐恪以灾变为由请求宽缓其事。

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

徐恪陈述“五不可”,于是罢止。

徐恪向来刚正。

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

到担任巡抚,因管辖范围内多有王府,持法尤其严厉,皇室的人多不高兴。

平乐、义宁二王于是揭发徐恪减少禄米、改任校尉等事。

经查勘没有证据,判徐恪入王府时误行端礼门,想以此平息二王的忿恨。

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他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敕令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

吏民因此而罢市,哭着送行几十里而不断绝。

属吏用剩余的金钱赠送,徐恪将他们赶走。

到任时正遇上岐王到封国,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盐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

其同党秘密向皇帝诬陷他。

过了一年,宫中直接下旨将徐恪改调南京工部右侍郎。

徐恪上疏说:

“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没有听说有内宫直接下令得官的。

臣生平不敢由别的途径晋升,请求赐罢黜。

”皇帝宽慰挽留,他才受命。

权要人家滥索工匠的,徐恪都坚持不给。

十一年,因考核政绩入京城,得病,于是辞职,(不久)去世。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

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

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

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

奭造飞语曰:

“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

”概不答。

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加直集贤院。

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

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

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

逾岁,概始代之。

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

“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

”不报。

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

“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乃止。

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

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擢枢密使、参知政事。

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

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神宗赐诏曰:

“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

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

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

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各平,与人无怨怒。

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

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

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

①请郡:

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②觖:

因不满意而怨恨。

③抗章:

向皇上上奏章。

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虞:

忧虑,忧患

B.斩之以徇徇:

谋求

C.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典:

主持,主管

D.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省阅:

审视阅览

⒍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赵概为官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④自左丞转吏部尚书⑤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⑥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⑤⑥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

后来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各,与人无怨怒。

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句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⑴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⑵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⑶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4分)

⒌(3分)B(徇:

巡行示众)⒍(3分)A(②是他能够发扬风格;

⑥表现他重情意)

⒎(3分)A(“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概括不正确,应是“赵概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⒏⑴(3分)(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

(“坐”1分,“失次”1分,语意省略补充1分)

⑵(3分)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

(“面从”1分,“黜”1分,“何以示天下”宾语前置句1分)

⑶(4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

(“狱”1分,“明”1分,“为”表被动1分,“可以”1分)

附古文翻译:

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