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98903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计算相关文章集萃Word文件下载.docx

  SaaS对传统软件业的冲击在所难免

  软件服务可以说是云计算应用的先驱。

通过购买一项服务,而不是直接购买软件产品,企业能够直接使用最新的软件,没有复杂性和管理成本,也不需要进行升级。

SaaS(软件即服务)就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

在该模式下,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只需支付一定的租用费,便可通过互联网享用相应的软件、硬件和维护服务,降低企业投入成本。

  SaaS一经推出,就备受业界关注,尤其得到了为数众多的、缺乏资金和人才的中小企业用户的支持。

多数企业开始相信,SaaS应用可以比传统的On-Premise软件有更多的好处,诸如更低的成本和更简单的部署等。

  正是因为用户的认可,才引得众多软件业巨头纷纷进入该领域,使SaaS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

到目前为止,SaaS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国的S,截至2009年1月31日,S的净付费用户总数已超过105万。

在截至1月31日的第四财季,S的总营收为2.89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

整个2008财年,该公司的总营收为10.7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4%。

公司高级营销副总裁PhillRobinson曾说过:

“SaaS是计算领域中即将发生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传统软件业将前所未有地被撼动。

”甲骨文CEOLarryEllison也公开表示:

“SaaS将是未来软件交付方式的潮流。

  有分析师认为,在经济衰退的条件下,S等专门从事SaaS模式的软件制造商显然要比其他软件制造商的情形要好很多,因为购买SaaS产品的前期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技术咨询公司NucleusResearch的分析师RebeccaWettemann说:

“软件作为服务进行发布并通过订购发售,这种方式的前期成本以及后续投入都相对较少,并且风险较低。

  可以预期,一个“可通过互联网获得即时应用和体验的服务浪潮”正在来临,未来,SaaS将取代自建IT系统,几乎所有包括应用软件在内的数据都存储到“云”里。

随着SaaS模式在软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未来,传统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尤其是盈利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由版权及单套软件销售转向服务维护收费。

在此大趋势和背景下,SaaS管理软件的产品和服务将更丰富和完善。

  云计算是否会颠覆软件商业模式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台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更广义的云计算市场也正在逐步形成,它为供应商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并催生了传统IT产品的转变。

包括微软、Google、IBM、Amazon、VMware等在内的多家公司,无论是硬件公司还是软件公司或是平台技术公司,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在努力向云计算靠拢。

据美林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950亿美元。

届时,将有12%的软件服务采用“云计算”。

IDC预测,到2012年,IT在云服务上的开支将超过420亿美元。

  诸如Salesforce之类的大型SaaS厂商已逐渐不再是仅仅销售和开发独立SaaS应用,转而销售基于云的开发概念。

Salesforce公司平台研发部主管PeterCoffee表示,开发者开始把不同的在线服务当做应用程序“元组件”。

例如,开发者可以使用Salesforce的F作为核心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逻辑引擎,可以使用亚马逊的Web服务作为一个可升级的托管平台,使用GoogleDocs作为协作工具。

Salesforce已经与这些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云计算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业内人士开始考虑,云计算是否真的会颠覆软件商业模式?

  计世资讯分析认为,云计算将赋予互联网更多的内涵并改变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模式。

过去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是装在用户端或者局端数据库上运行,但今后通过云计算,更多地应用能够以互联网服务的方式进行。

  软件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当前,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已经呈现了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通过互联网使用软件的用户将越来越多。

2008年9月,皮尤“互联网和美国人生活项目”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美国许多人不知道“云计算”这个术语的含义,但大约70%的在线用户使用“云计算”技术,超过50%的在线美国用户使用网络电子邮件服务,比如微软的Hotmail、谷歌的Gmail和雅虎的e-mail电子邮件服务以及在“云”中存储照片、视频和数据,或者使用通过互联网发布的办公应用软件,比如字处理、电子表格等。

  第二,软件互联网化日益明显,软件和服务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根据著名研究机构IDC的统计,2008年全球在线软件服务总收入超过40亿美元,而且到2009年底可能达到107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到21%。

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无论是互联网业的巨头,还是软件业的领军者,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入到软件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大潮中。

微软商务部总裁StephenElop表示,微软所有的企业软件,今后都将以服务的形式提供。

他举例说,像Exchange、SharePoint、OfficeCommunicationsServer等商务应用软件,要么已经包含在“云服务”里了,要么是马上就要进行。

他强调,“像Word、Powerpoint以及其他一整套的应用软件,最终都会包括进‘云服务’中。

  第三,在互联网上开发、部署和交付软件服务是大势所趋,而云计算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和服务的进步,云计算与软件的关系将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云计算作为一种应用模式将成为更多企业和个人的选择。

  当前的金融危机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

云计算为企业在经济衰退中获取和使用IT技术提供了一种更便宜的方法。

这种成本优势的吸引力将极大地放大,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市场无疑是各国经济复苏计划的关键所在。

云计算:

互联网下一个金矿

2009-12-29

  近年来,在谷歌、IBM、微软、戴尔等大型IT企业的追捧和推动下,云计算已经从“云深不知处”的概念逐渐走向了大规模的商用。

业内人士认为,云计算已被业界视为互联网产业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打响云计算之战

  日前,戴尔公司与北京讯鸟软件公司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提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级互联网沟通平台”服务,用于帮助企业打造高效的运营平台。

根据协议,讯鸟将通过戴尔的直销渠道,将讯鸟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云经营”系统软件“启通宝”部署给戴尔的中国企业客户。

  作为中国本土的“云经营”系统提供商,讯鸟去年已成功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呼叫中心运营服务。

讯鸟自主研发的“启通宝”,能把客户经营所涉及的客户线索挖掘、销售机会管理、客户售后服务等复杂工作全部以可见、可听的报表和录音形式记录,帮助企业实现专业的客户经营全程。

正是讯鸟“启通宝”的成功商用,为戴尔提供了一个云计算产品市场盈利的现实版本,这成为双方在云计算战略上的合作基础。

  戴尔大中华区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许肇元表示,中国有4200万家中小企业,它们每天遇到资金、成本和业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云计算来帮助有效解决,“未来,中小企业将既是云计算的初步使用者,也是前瞻性的推动者”。

  当然,垂青于云计算的并非只有戴尔。

云计算被认为是“革命性的计算模型”,它是将用户从桌面推向互联网关键的一步棋,在新旧规则交替的重要关头,谁赢得了战场,谁就赢得了规则的制定权。

因此这场云计算的较量中已经云集了几乎所有的IT巨头。

  Google的搜索引擎可以视为云计算的早期产品。

用户的搜索请求经过互联网发送到Google的大型服务器集群上,完成之后再返回用户桌面;

IT巨头Sun则从中窥到了更大的商机,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理论的“黑盒子”计划,将数据中心变成一个个可移动的集装箱,可以移动到各种地方,以降低机房开支;

蓝色巨人IBM对此也投下了重注,高调参与了进来并推出IBM“BlueCloud”蓝云计划,使企业数据中心与互联网运行更为贴近的计算机与软件产品组合,为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云计算模型的数据中心;

微软也以在线服务战略“WindowsLive”为基础,联结起数以亿计的Windows用户,并向他们提供云计算。

  显然,这场云计算的技术竞赛已经吸引了许多循迹而来的IT巨头,而这些重量级参赛者的参与也让云计算之战更加激烈。

  巨大的市场潜力

  云计算时代正扑面而来。

从不可一世的微软、Google到风光无限的英特尔、IBM、SUN,为什么这些跨国巨头们在云计算的推广中如此卖力,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必然朝着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服务的方向发展,个人用户的电脑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数据任务,将数据处理转移到互联网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而云计算则是这个趋势最好的体现,一旦掌握了云计算市场的主动权,就能够真正控制互联网的庞大用户,从而获取巨额回报。

  这显然是一笔大生意。

毫无疑问,云计算对IT基础建设和互联网在线服务的紧密结合创造了一个新兴的广阔市场,它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那么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许多知名的国际咨询公司给我们描绘了云计算市场的美好未来。

  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今年早些时候曾经预测,云计算市场规模到2013年有望增长到1500亿美元,其研究副总裁本·

普龄(BenPring)表示:

“云计算市场既包括采用云计算技术的传统IT服务,也包括新创建的云计算服务。

2013年底前,靠广告创收的云计算服务将继续是云计算服务市场上最大的一块蛋糕。

  前不久,信息技术咨询公司IDC预计,目前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为172亿美元,2013年将增长至442亿美元,存储将是增长最快的云计算服务。

未来四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

尽管目前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但增长速度将相当快,在IT支出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10%。

IDC首席分析师弗兰克·

吉恩斯表示:

“云计算服务的普及正处于跨越鸿沟阶段。

”他警告称,不能迅速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将错过IT市场上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而全球知名的投行美林更是在前不久发布的市场报告中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到2011年预计将达到1600亿美元,其中商业和办公软件的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950亿美元。

  任何利润的产生都会激发企业的“热情”,更何况是以千亿美元计量的市场。

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云计算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

  改变产业未来格局

  事实上,在过去15年里,云计算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期云计算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巨大变化,但随着这一运动的不断推进,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商业人士,他们都可以感受到云计算带来的巨大变化。

  首先,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来说,云计算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他们可以借助云计算在更高的层面上和大企业竞争。

自1989年微软推出Office办公软件以来,我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云计算则带来了云端的办公室———更强的计算能力却无须购买软件,省却本地安装和维护。

  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云计算意味着硬件之死。

至少,那些对计算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中小企业,不再试图去买价格高昂的硬件,而是从云计算供应商那里租用计算能力。

在避免了硬件投资的同时,公司的技术部门也无须为忙乱不堪的技术维护而头痛,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进行更多的业务创新。

  云计算对商业模式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市场空间的创新上。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

滕森表示:

“我在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做文字处理时用GoogleDocs,他们将文件存储在Google的服务器上,而不是自己的电脑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市场破坏,当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快和更可依赖,用户正从桌面电脑上的软件应用转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

”他认为,云计算正是他创新理论中的新市场创新。

  显然,与许多类似的产业技术革命一样,云计算经济正在推动着不同产业改变旧有的模式。

正如惠普公司首席战略技术官谢恩·

罗宾逊(ShaneRobison)所说的那样,IT技术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虽然这一转折仍处于早期,但它将最终改变我们获取信息、分享内容和互相沟通的方式。

这一全新的浪潮将由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所驱动:

企业或个人将不再需要在电脑中安装大量套装软件,而是通过Web浏览器接入到一种大范围的、按需定制的服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服务”。

当这种转变日趋加速时,IT行业将会在引领用户体验方面发生根本性的飞跃。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交互性将越来越强,因此创建一个全球对话和多层面的协作已完全成为可能。

比如,一名身在印度的会计师可以和纽约的同事同时制作同一张表格,并随时进行讨论;

一个遍布全球的设计师团队可在同一个文档中规划一件新产品。

类似的交流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因为在这一协作过程中地缘差别已经消失,创意和思想可自由共享与交流。

  毋庸置疑,云计算这一场孕育着无限可能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应用和商业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彻底改变计算机、互联网、电信和传媒的现有格局,深刻地影响人类的进程。

而对许多公司来说,云计算的兴起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无论是老公司还是新公司,最重要的是能否抓住这样的机会,根据市场的需要,提出具有创造力和技术含量的服务,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

云计算产业进入起飞阶段骨干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2011-8-12

  云计算产业将在“十二五”进入起飞阶段。

记者日前从相关渠道获悉,“十二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云计算将在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骨干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云计算将在多个领域开展应用

  云计算,即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

由此,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

云计算可以让用户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将改变现在电脑“机箱+显示器”的模式。

  新一代新兴技术产业发展思路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开展新兴服务示范,实施信息惠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实际上,部分城市已经进行了云计算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尝试。

2010年10月,工信部圈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目前,北京市已经发布《“祥云工程”行动计划》,明确表示将通过建设中国云计算中心服务于电子政务;

上海则发布了“云海计划”;

深圳也制定了云计算的产业战略和实施方案,相关城市均在探寻云计算落地和应用的最佳方式。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十一五”主要是云计算的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阶段,这一阶段以政府公共云建设为主,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度仍然较低。

经过“十一五”的积累,“十二五”将进入产业的起飞阶段。

“这个阶段,成功案例逐渐丰富,将出现大量应用解决方案,用户了解和认可程度不断提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思路提出,在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带动下,云计算将在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东方策略团队预计,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7500亿至1万亿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

  骨干企业有望逐步壮大

  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提升。

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十二五”将实施骨干软件和信息服务计划,培育20家左右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骨干信息服务企业。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这一目标,主管部门将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华东电脑、东软集团、浪潮信息等行业龙头已深入参与到有关城市的云计算示范项目中,有望成为未来的骨干企业。

  华东电脑有关负责人表示,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金字塔模型,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不同企业在金字塔的不同级别均有动作,有的处于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层,有的处于着力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层,有的则主攻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的应用层。

  这位负责人预计,未来5年,云计算和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相关企业也有望在这一轮发展浪潮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云计算对互联网架构提出新挑战

2011-4-20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经济的强劲复苏,将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给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扫而光。

而以Web2.0、微博、SNS等业务为代表的新的业务形态,以物联网、虚拟化、三网融合等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领域,以芯片能力、宽带接入、无线网络等为代表的基础技术革新,给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产业变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中,云计算是一股令人振奋的革命性的推动力量。

  云计算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其对互联网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云计算(主要是公有云)对互联网架构及安全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资源部署模式和技术实现方面,特别是云数据中心的分布和部署方式将对互联网架构提出新的挑战。

  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未来几年数据中心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其中云数据中心增速最快。

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互联网数据中心增长率下滑,但仍达39.1%。

目前增长速度基本恢复到近50%。

我国的数据中心市场三大基础运营商占有过半江山,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

  云数据中心因为规模更大,集中度更高,出口带宽更高,可靠性要求更苛刻,因此对互联网架构的影响相比普通的数据中心更大,其影响可从城域网、骨干网和网间互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城域网架构的挑战

  云数据中心和传统数据中心一样,就近接入城域网(省网情况也类似)是一种主要的部署方式。

特别是非运营商数据中心采用这种情形更普遍。

由于云数据中心往往面向全网提供服务,如何分流和优化这些云数据中心的流量将是城域网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云计算业务运营商会根据自己业务的流量流向特点,通过分布计算(类似于CDN的原理)优化自己的系统和网络策略,减轻数据中心对接入城域网的压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运营商或者ISP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网络,实现流量的分流和优化。

  目前我国主导运营商的互联网基本实现了扁平化结构,城域网络直接上联骨干节点。

根据城域网内云数据中心的规模和分布,增加一些骨干节点的多向连接(或者储备这样的预案)是一种积极的方案。

此外,城域网的IDC接入路由设备和出口路由设备的部署与能力分担都应该探索分区和集群模式。

对于ISP而言,多线连接不同的运营商,或者争取将云数据中心接入运营商骨干节点都是一种积极的方案。

  由于城域网担负着用户访问的巨大压力,面对大业务量的面向全网服务的云计算业务,逐步建立面向业务的合理架构显得非常重要。

  对骨干网架构的挑战

  为提升数据中心的业务能力和影响力,基础运营商自有的云数据中心会尽可能靠近骨干网络节点。

由于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也会开展出租业务,因此一部分第三方云计算业务会通过租用机房的方式接入骨干网。

  运营商的骨干网以往一般是不直接开展业务的,但是云计算可能会大规模改变这种局面。

如何减小云计算业务对骨干网的冲击将是骨干网架构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互联网业务强调“就近服务”,因此信源分布、用户分布以及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呈正相关的关系,就我国来说,北京、上海、广东等宽带用户规模较大和基础设施较好的省市同时拥有全国大多数的信源资源。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网络流量也从全国各地向这些网络资源发达的地区集中,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重点的互联网流量集中地。

  在云计算环境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是趋势。

此时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所带来的成本将成为云提供商重点考虑的问题。

例如谷歌公司在多个地点拥有约12座专属数据中心,共运行着约100万台服务器,即使不考虑数据中心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电力消耗,仅是这些服务器的电力需求就达到500兆瓦,相当于半个旧金山市区的电力消耗。

因此谷歌公司尽量选择在电力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安全、很少有自然灾害的地方建设数据中心,例如将云计算数据中心建在OREGON水电站附近,或建立在诸如比利时等温度较低的地方,以利用空气自然冷却。

  我国西部和东北因为自然条件好、人力成本低廉,将会成为大型云计算运营商重点部署区域,云数据中心部署模式以用户和信源为中心向以能源为中心转变,由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发展会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变化对以用户和信源为中心的骨干网络架构与设备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骨干网的架构必须重视这种变化,提前作出反应,保障对云计算业务和传统业务的有效承载。

  对网间互联架构的挑战

  云数据中心似乎对网间的互联互通影响不大,其实不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互联网的几大主要骨干网在京、沪、穗三地进行互联,其他地方并没有互联点或交换中心。

所有省与省、城域与城域之间跨网业务互访必须经三地绕转。

由于京、沪、穗三地都属于宽带用户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省市,基本能够满足我国东部互联网流量相对集中的业务需求。

云数据中心的出现,特别是云数据中心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发展态势的转变,使得传统的互联格局出现瓶颈,难以保证云计算时代互联网网间业务的需求,这就需要对网间互联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反观美国的互联网网间互联架构,基本上是在人口密集和业务量大的城市设立直连点和交换中心,并且数量众多,这是一种市场化的自然选择。

参考国外经验,为了满足未来云数据中心的业务需求,可在西部增加新的网间直连点或者交换中心,拓展现网的网间架构,提高网间的可靠性和业务效率是一种理想方案。

  云计算在我国刚刚起步,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也处于规划建设阶段,未来云计算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但是未雨绸缪,及早应对未来的需要,提前考虑网络架构的优化,或者积极储备架构调整方案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

云计算及虚拟化架构测试

2010-10-14

  1 引言

  云计算是当今最为热门的计算应用技术,云计算的基本思想就是将IT资源集中为共享池并采用按需分配的管理模式,实现应用即服务。

全新的上层架构设计及应用方式展现给人们一个更为广阔的IT发展前景,也促使新一代数据中心向更加集成化方向和架构化方向发展。

云计算技术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除了给IT发展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部署模式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按需服务的付费模式具有可以商业营运的前景。

  2 云计算体系架构

  传统的IT应用模式就是硬件+软件,随着企业人员及应用业务的扩展,IT资源部署也需要不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