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小学四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
3、一同探究小数意义。
从长度单位“米”来研究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用1米的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诸多不便。
有时不足1米,因此我们可以把1米怎么样?
——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也就是1分米。
如果测量更小的物体,1分米的单位长度还是大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将1分米平均分成10份……这时小数就产生了。
4、结合刚才长度的线段图,分上、下板书出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
0.1,0.01。
再让学生观察、分类。
2、完在此处键入公式。
试一试。
注意学生的读、写小数。
3、完成练一练
教学反思:
1.注重创设情境,努力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
2.在具体操作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课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在讨论操作中去发现,在多向交流中去完善,在媒体演示中去理解,在具体运用中去感悟。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小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意义。
3.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
2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二)(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作业:
第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活动
填一填中的表格
试一试中的题目
1.数学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
如“测长度”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拓展运用。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并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自主构建。
3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三)(第6-8页)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一、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
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二、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三、作业:
第5页1-4
小数的意义
千百十个
十百千
位位位位
·
分分分
数位
位位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教学反思:
4
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三)(第6-8页)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重、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1、涂一涂、比一比
让学生在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2、比较、归纳:
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
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
3、举例说明:
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试一试:
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
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
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练一练: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
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第3题:
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
5课时:
比大小(第9-10页)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
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
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
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
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五、作业
练一练第10页
2、3
6课时
[教学内容]买菜(第11-12页)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探索(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能够正确地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3.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难点:
能够正确地运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1.情景导入
课件播放进入超市购物的情境。
油菜:
1.25元/把 西红柿:
2.2元/斤 芹菜:
2.41元/把
教师:
一把油菜的价钱是多少元?
你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学生:
1.25元,1元2角5分。
西红柿呢?
2.2元,2元2角。
芹菜呢?
2.41元,2元4角1分。
是一把芹菜贵还是一把油菜贵?
为什么?
芹菜,因为2.41的整数部分为2,1.25的整数部分为1,2>
1。
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向这位同学学习。
如果要买1把油菜和1把芹菜,大约要付多少钱?
你知道大约在几元和几元之间吗?
大约在3元和5元之间。
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
2.自主探究
1.教师:
以小组形式讨论。
把你的想法先小组内部分享。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小组活动:
学生有的是用计算知识解决,有的是用画图知识解决,有的……完毕,汇报小组结果)
你们知道原因了吗?
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1:
1.25元=1元2角5分,2.41元=2元4角1分,1元+2元=3元,2角+4角=6角,5分+1分=6分,1.25元+2.41元=3元6角6分=3.66元。
学生2:
1元+2元=3元,0.25元+0.41元=0.66元,1.25元+2.41元=3.66元。
你能用方格图列成竖式的形式吗?
同学们,你们都勇于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真了不起!
能尝试着把上图改写成小数的竖式吗?
小组内部先讨论。
1.
2
5
+
2.
4
1
3.
6
你们能看懂这个竖式吗?
谁尝试着给同学们讲解?
小数相同数位相加,百分位上5+1=6,十分位上2+4=6,个位上1+2=3。
5个0.01加上1个0.01是6个0.01,2个0.1加上4个0.1是6个0.1,1个一加上2个一是3个一。
小数加法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
还有补充吗?
除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小数点也要对齐。
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把刚才的小数竖式重新列了一遍。
十
百
个
分
位
+
3.教师:
你们真聪明!
刚刚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
同学们,我们已用加法计算出应付的钱数了,现在我们再验算一下,看刚才的加法对不对。
验算加法,我们就用它的逆运算——减法。
教师板书:
3.66-1.25=
教师可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在本上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仔细观察,列小数减法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要对齐。
小数部分相同数位也要对齐。
真棒!
谁能讲解上面的竖式?
6个0.01减去5个0.01是1个0.01,6个0.1减去2个0.1是4个0.1,3个一减去1个一是2个一。
除了用竖式计算,还有其他的方法计算3.66-1.25吗?
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非常棒,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努力。
用竖式计算1.25+0.74和2.76-2.1,并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最后教师用投影仪展示两名同学的计算结果。
1.25 2.76
对于上面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分析是否正确。
3.练习巩固
第12页的第1、2、3、6小题
4.小结
通过刚才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
1.小数相加减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和整数加减法一样。
2.小数相加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四.布置作业
第12页第4页和第5页写在作业本上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7课时
[教学内容]比身高(第13~15页)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应用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
星期天,明明、莉莉和亮亮一起去逛动物园,走进动物园,看到了小鹿一家人。
看图,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花身高2.4米,鹿爸爸身高6米。
小黑比小花矮0.8米。
学生3:
鹿妈妈比小花高1.7米。
根据上面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鹿妈妈高多少米?
二、自主探究
我们先解答“鹿妈妈高多少米”这个问题,小组之间算一算。
2.学习小数进位加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已知小花高2.4米,鹿妈妈比小花高1.7米,求鹿妈妈高多少米。
用什么方法算呢?
(这相当于知道两个数,求它们的和,应该用加法)
2.4+1.7=
同学们看一下,这道题与以前所学的题有什么不同?
(以前学的加法不用进位,而这道题需要进位)
教师板演:
.
11
7
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4+1.7时,除了需注意小数点和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注意什么?
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3.教师: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小黑高多少米?
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小花高2.4米,小黑比小花矮0.8米,求小黑高多少米。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这相当于知道两个数,求它们的差,应该用减法)
2.4-0.8=
同学们看一下,这道题与以前学的题有什么不同,你能计算这个算式吗?
(以前学的减法不用退位,而这道题需要退位)
2.4是24个0.1,0.8是8个0.1,2.4减去0.8就是24个0.1减去8个0.1是16个0.1,也就是1.6。
咱们一起用竖式计算。
(教师板演)
一定注意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
4.教师:
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怎么解答呢?
6减去2.4就是60个0.1减去24个0.1是36个0.1,是3.6。
大家一起用竖式来计算6-2.4,可是6是整数,2.4是一位小数,这时,我们列竖式时可以将6改写成6.0,然后再进行计算。
-
3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
通过刚才用竖式计算小数进退位加减法时,你发现了什么?
和整数进退位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整数进退位加减法
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都要从低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借1当十
末位对齐
小数进退位加减法
只要把小数点对齐
4、巩固练习
第14页的第1、2题
第15页的第4、6题
5、作业布置
第15页第3、7题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15页第5题写在家庭作业本上
1.本节课是关于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孩子在学前基础比较好,学起来比较轻松,掌握得比较好。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学习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做到时时不忘提醒孩子牢记小数点先对齐,再进行计算。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发现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并指导学生将此性质运用于练习之中。
8
课时:
歌手大赛(第19页)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
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试一试
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四、练一练:
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作业:
第20页1、2
《歌手大赛》教学反思初读教材,给人的感觉是很简单。
因本节教材是承接了三年级的学习内容,由于教师对知识点的渗透,很多同学对于数位知识已经有了认识,加减计算就很简单了!
但真正走进课堂并非想象中那么轻松。
首先,计算细节学生难于把握。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小数点对齐;
2、数位对齐;
3、进退位。
其中第三点是同学们最易犯错误的地方。
根据教学现状,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进度,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项的计算训练,强化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
其次,加减混合计算的简便计算是难点。
本章节的简便计算不同于以前的简便计算,其形式主要是a-b-c=a-(b+c).算理可以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引导同学认识,但想突破这一难点,这还远远不够.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9
练习一(第18-19页)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小数面积模型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并比较大小。
综合运用加数与和的变化规律及小数的意义。
练习小数加减法。
第5题:
进行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6题:
培养学生发展规律的能力,也是在练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
数学游戏:
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第7题:
学会看图解决问题。
第8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题:
引导学生估算,在精确计算。
第10题: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