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97875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环境决定论”(华生)

2、格式塔学派

韦特海默(Max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Kohler,1887-1967)、考夫卡(Kurtkoffka,1886-1941)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3、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以及他的弟子。

人格动力观(用潜意识、生之本能、死之本能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格结构观(用本我、自我、超我解释个体人格结构,以冲突、焦虑及防卫作用解释人格结构中三种成分之间的复杂关系)

4、认知心理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

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

5、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

我国心理学发展扼要

主要的一些人和事:

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心理系,并成立中国心理学会。

三、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讨论)

心理科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

四、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那些?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任务

1、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心理学的理论任务是从理论上提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是提示各个实践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并根据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解决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为社会实践服务。

二、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为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2、提高教学质量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

1、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2、重视精确分析的定量研究

3、强调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4、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研究工具。

(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资料搜集方法

①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室实验法

②调查法:

访谈法,问卷法

③观察法:

客观观察法,自我观察法

④心理度量法:

量表法,测验法,心理物理法

⑤档案法

2、资料分析法

①心理统计法②逻辑思维推理

3、其它方法

①文献综述法②个案研究法③发展研究法④模拟法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及其在人类的实践中,尤其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感觉的概念与分类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二)对感觉的理解:

第一,感觉是个体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是脑的功能。

第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两个物质条件:

感觉器官和客观事物,只有当客观事物(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觉才能产生。

第三,通过感觉,个体不仅能反映个体身外的各种事物的个别特性,也能反映个体本身的各种特性。

第四,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人和动物都具备的。

通过感觉,个体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特征,而不能对事物作整体反映。

第五,一切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三)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

2、感觉是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3、感觉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感觉剥夺的影响)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都是通过分析器来保证实现的,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感受器;

二是神经通道;

三是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三、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

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第二节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

是指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

感觉阈限:

是指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

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该刺激的性质,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它刺激以及其它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的其它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

(突出的实例:

感觉的适应和感觉的对比)

A、感觉的适应:

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适应;

听觉适应;

嗅觉适应;

触压觉适应;

温度觉适应;

痛觉适应)

B、感觉的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C、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影响。

A、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3)联觉:

当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和表象,即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感觉的相互作用表明,人的感觉系统是一个整体,各种感觉是互相联系的,从而对客观世界进行全面的反映。

(4)感觉的补偿: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它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第三节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一、知觉的概述

(一)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二)对知觉的理解:

第一,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反映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

第二,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第三,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的产生是多种综合活动的结果。

三、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

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味知觉和触知觉。

根据知觉结果是否与知觉对象一致,可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和错觉。

(一)时间知觉:

人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它是在人的成长和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二)空间知觉:

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是空间知觉。

主要有:

距离知觉;

形状知觉;

方位知觉。

(三)运动知觉:

个体对事物的静止、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是运动知觉。

第四节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并不都作出反应,而是选择其中的少数刺激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当作知觉背景。

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②注意的选择作用;

③知觉主体的主观因素。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一般都由各种不同的特性,不同的部分组成,个体在知觉时往往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

①知觉对象各部分的接近、封闭、相似、连续以及简明性;

②知觉主体的定势和知识经验。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予以解释并力求用词来标示它。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知觉对象的特征;

②知觉主体的注意状态;

③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同一物体,其表面特征仍保持相对不变。

知觉的恒常性使人们在观察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对物体特征的精确知觉,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主要能力。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主要有:

知觉主体的知识经验。

第五节感知规律在教学的应用

一、教师方面:

(一)感觉:

1.感受性与感觉强度以及感觉适应规律的运用

2.运用感觉的对比规律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

3.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

(二)知觉:

1.在直观教学中正确处理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设计和使用直观教具时英遵循活动对象容易被知觉选择的规律

3.知觉理解性和恒常性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运用

二、学生方面:

1.开展感知觉训练

2.观察能力培养:

A.在观察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B.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C.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D.观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E.要做好观察的总结

F.加强观察训练

第三章记忆

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分析,遗忘规律和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memory)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三个环节。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这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

(二)对记忆的理解

第一,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个体的过去经验包括:

1.过去感知过的事物2.思考过的问题

3.练习过的动作4.体验过的情感

第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记忆的内容。

第三,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第四,记忆以感知为基础,而且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二、记忆表象

(一)定义: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所出现该事物的形象叫记忆表象。

(二)特征:

A、直观性B、概括性

(三)记忆表象的意义:

表象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记忆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

三、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分类

A、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二)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2.语言记忆(也叫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

维持复述行为反应

刺激感觉记忆注意短时记忆精细复述长时记忆

提取

第二节记忆过程的分析

一、识记

识记是获得事物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二)识记的分类

(1)、根据识记时有无目的分: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时所采用的方法分: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1、识记的目的任务

2、材料的性质,难度和形式

3、材料的数量和加工深度

4.识记者的主体因素

二、保持与遗忘

(一)保持

1、定义:

它是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即已经识记了信息在头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

2、保持的变化:

A、保持材料的量变

B、保持材料的质变

(二)遗忘(forgetting)

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再现(也叫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再现就是遗忘。

2、分类:

暂时(临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3、遗忘的规律:

A、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

B、一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多,则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

C、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有影响。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有影响

E、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有影响。

F、适度的过度学习能减少遗忘。

G、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记忆效果好。

H、识记者的主观因素(个人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等)和识记时采用的方法等对遗忘有影响。

影响因素(时间,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动机)

遗忘原因:

1.记忆痕迹衰退说

2.干扰抑制说

3.动机性遗忘说4.线索依赖性遗忘5.同化说

三、再认和重现

(一)再认(recognition)

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辩认出来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A、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相似性)。

B、时间间隔。

C、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比较、推论等)。

D、个体的经验、定势和期待等。

E、人格特征(场独立性的人再认成绩较好)。

(二)重现

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重现也叫再现或回忆(recall)。

无意重现和有意重现

直接重现和间接重现

3、回忆策略直接影响回忆的进程和效果,常用且有效的回忆策略有:

A、联想,它是回忆的基础。

联想有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和因果律等规律。

B、定势和兴趣,它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C、双重提取。

寻找关键支点是回忆的重要策略。

D、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提取。

E、与干扰作斗争。

第三节记忆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一、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记忆效果

1、提出识记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3、重视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

4、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制的干扰。

5、构建线索和利用联想规律。

6、重视复述训练。

7、采用精细加工策略。

二、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好学生的复习

1、指导学生及时复习。

2、指导学生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3、进行多样化的复习指导。

4、复习量要合适。

5、运用适当的过度学习策略。

6、把反复阅读和尝试重现结合起来。

第四节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

一、良好的记忆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精确性4、记忆的准备性

影响记忆品质的因素:

个体的先天遗传特点对记忆品质有影响;

识记时个体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会影响记忆的敏捷性;

识记息信材料时的方法,加工材料的深度会影响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和精确性;

个体所识记材料的条理性、系统性和理解程度会影响记忆的准备性。

二、青少年记忆的特点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的增加而增加。

3、意义识记的方法占主导。

4、抽象识记的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的广度日渐增大。

三、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一)掌握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

良好的记忆方法:

第一,意义识记和理解识记。

第二,多通道协同记忆。

第三,记忆术。

(二)正确科学地组织好复习。

1、及时复习。

2、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

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三)加强正确再认和回忆的实践

1、阅读与试图回忆。

2、有效地进行追忆。

1.PQ4R法:

预习(Prepare),提问(Question),阅读(Read),思考(Reflection),复述(Repeat),复习(Review)

2.定点记忆法3.谐音记忆法4.韵律法5.记笔记策略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

思维和想象这两个概念及其本质属性;

概念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thinking)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思维的主要特征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

其一,思维反映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其二,思维还可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

另外,思维还有一重要特征: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二、思维的一般过程

(一)思维过程的含义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operation)来实现的。

所谓思维过程,就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思维过程也称为思维操作(thinkingoperation)

(二)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

综合是在头脑中(思想上)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分析与综合是密切联系的

2、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注意:

分析、综合和比较三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去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概括有感性认识水平的低级概括和理性知识水平的高级概括之分。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将事物按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类别系统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将已获得的概念或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思维过程。

三、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叫做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利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就是具体形象思维。

3、语词逻辑思维:

使用以语词或符号表示的概念、并进行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叫做语词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所依据的内容可将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三)根据思维过程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四)根据思维探求问题解决的方向、范围可将思维分为辐合(集中)思维(convergentthinking)和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

(五)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概念的获得

一、什么是概念(concept)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是概念的质,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外延是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概念和词是分不开的。

(二)概念的种类

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具体概念(concreteconcept)和抽象概念(abstractconcept)

(2)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二、概念的获得

(一)概念获得的途径

个体掌握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个体对概念的获得。

主要途径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conceptformation)是指个体通过对同类事物的大量例证,经过比较,独立发现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

社会实践活动是概念形成的条件和基础。

2、概念的同化

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概念,通过对新概念定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方式。

以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已掌握与要学习的新概念有关联的概念;

②要对新旧概念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

(二)影响概念获得的因素

1、学习材料

概念的属性或特征影响个体概念的形成。

如具有具体特征的图形比抽象图形更容易掌握。

2、学习者自身因素

知识经验、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疲劳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策略等,都会影响概念的掌握。

3、下定义

下定义是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的过程。

特别是在教学中,教师能否适时下定义,对学生理解、掌握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科学概念的掌握

掌握科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教师在学生概念掌握过程中,要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注意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2、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著作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自己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3、正确使用变式

变式是指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突出。

4、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定例证

5、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第三节问题的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含义)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4个阶段:

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策略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心理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