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97260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模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效应器

5.《科学》2018年1月26日发文,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存在于非洲大陆以外地区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

这一发现,将之前推测的现代人类离开非洲大陆的时间提前了5万年。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A阶段的人类称为森林古猿,虽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

B.B阶段后,由于大量森林消失,古人类开始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C.从C到G的过程,脑越来越发达,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

D.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的结果

6.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输液针刺入的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组织细胞

7.2016年初,雾霾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弥漫,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

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D.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

8.下列病症都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是()

A.佝偻病和糖尿病

B.巨人症和呆小症

C.侏儒症和脚气病

D.白化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9.如果全班学生都坐在教室里,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下列哪种气体的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0.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应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是因为()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摄取不足易患佝偻病

D.蛋白质可以不经消化被直接吸收

11.据图,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和受精场所分别是()

A.3、1

B.1、2

C.3、2

D.1、3

12.如图是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肝脏,能分泌胆汁,但不含消化酶

B.②是胃,是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

C.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对多种营养物质有消化作用

D.④是小肠,内壁有皱襞和绒毛,是消化和吸收的唯一场所

1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体

B.神经元

C.神经纤维

D.突起

14.人体内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A.视觉的形成:

光→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B.血液循环的规律: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尿液形成的途径: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D.反射的完成:

刺激→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反应

二、综合题

15.某校初三学生进行体检后,有两位学生分别在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

据下表分析回答:

学生

样品

检测项目

该学生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

 

甲同学

尿检

葡萄糖

-

蛋白质

++

红细胞

+

96

95-97(g/100ml)

尿素

1.9

1.8-2.0(g/100ml)

乙同学

血检

3.1

3.5-5.5(×

1012个/L)

白细胞

7.5

5.0-10.0(×

109个/L)

血红蛋白

95

110-160(g/L)

(1)甲同学在尿检时出现了蛋白质和__________,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最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____________处,病变影响了该处进行的____________作用。

(2)乙同学血检中发现红细胞和_____________的数值都偏低,判断他可能患有_________。

医生建议他多吃含______和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

(3)甲同学近期出现口角起疱出血的症状。

医生诊断为饮食不合理造成的口角炎,他应该多吃些含__________多的食物。

(4)小陈也参加了体检,指标都正常。

他热爱运动尤其喜欢游泳,因为游泳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活量。

当呼吸肌收缩时,胸廓容积增大,肺容积________,气体进入肺,其中大量的氧气从__________扩散进入血液,随血液最终运输到__________中被利用。

(5)有位同学体检指标都正常,可近期不慎将小腿划伤,血液从伤口缓缓流出,因此判断伤及____________血管,应及时用止血带在伤口________端止血。

16.图是神经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请写出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_______

A.⑦

B.⑥

C.③

D.②

(3)由

(1)

(2)可知,脊髓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功能。

(4)上课时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打开教科书翻至某一页,这个过程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⑧的参与。

17.下表是4个人的血常规检查的某一项记录,请在认真判断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检查项目

正常值

检查结果

A

红细胞计数(RBC)

3.5×

1012~5.5×

1012/L

4.2~1012/L

B

白细胞计数(WBC)

5.0×

109~10.0×

109/L

15~109/L

C

血小板计数(PLT)

1.5×

1011~3.5×

1011/L

2.4~1011/L

D

血红蛋白(Hb)

110~160g/L

90g/L

(1)从检查结果看,B的白细胞的数目明显偏_______,医生判断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_。

(2)当伤口受伤流血时,_________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3)从检查结果看,D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明量显低于正常范围,请你分析此人可能的病症是________,应补充含_________的食物。

18.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心脏结构来看,心肌壁主要是由_____组织构成,心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___。

(2)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会随着空气进入肺,肺泡内的PM2.5可以透过_____壁和_____壁进入血液。

(3)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_____]_____中流的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4)血液由②射出,流经⑤、⑥到③的循环途径叫_____。

(5)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开始与[_____]_____,结束于[_____]_____,当血液流经A处时,血液成分的变化特点是_____。

(6)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三、资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资料,请回答:

材料1: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目前全球50%以上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

汽车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排放温室气体和废气越来越严重。

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几乎为零(见表1),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

表1 

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废气排放系数(g/车·

km)

排放物质

燃油汽车排放系数

电动汽车排放系数

甲醛

0.87

CO2

46.50

NOx

2.40

PM2.5

0.224

材料2: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校学生在一广场周边进行空气采样,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少)

上班时段(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根据表1数据,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使用传统燃油,________的排放量明显减少了,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根据表2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___。

(4)PM2.5经呼吸道到达肺,通过________外面缠绕的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5)当PM2.5的浓度过高时,我们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加强自身防护?

(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

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

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组别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

1000

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

不加

1

2

加满江红的量(g)

15

30

放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数量(条)

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d)

5

3

8

10

(1)表中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C、D或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则体现生物既能_______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