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投标文件独立柱基础Word格式.docx
《最新投标文件独立柱基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投标文件独立柱基础Word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节、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述:
1.1工程名称:
***县福利中心大楼工程。
1.2工程地点:
***县迁陵镇魏竹路新区。
1.3建设单位:
***省***县民政局。
1.4设计单位:
南方华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建筑设计概况:
2.1拟建工程位于***县迁陵镇魏竹路新区。
框架结构,地上七层,建筑面积为2887m2,室内外高差为0.900m,建筑檐口高度为23.900m。
2.2抗震裂度:
不作抗震设计(小于6度)。
2.3安全等级:
二级。
2.4耐火等级:
2.5防水等级:
2.6使用年限:
50年。
2.7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2.8外墙装饰:
主要以外墙漆为主。
2.9内墙面及顶棚装饰:
混合砂浆顶棚,表面喷刷“888”仿瓷涂料。
2.10楼地面:
会议室、办公室楼地面为拼花木地面;
大厅、走道、楼梯、前室、门厅楼地面为花岗石楼地面;
厕所楼地面为陶瓷地砖楼地面。
2.11门窗:
门有防盗门、木制门、塑钢门和铝合金推拉窗。
2.12屋面:
上人平顶屋面。
2.13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地上一类,地下二a类。
3、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共七层,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基础的持力层选择在中风化岩,中风化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2000。
本工程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6度,不作抗震设防。
该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第五节、施工布置
1、施工总流程:
遵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确定施工流程。
其中水、电设备安装,室外总体、屋面防水在主体及装修过程中穿插进行。
2、施工流水段划分:
2.1水平流水段:
本工程按外型位置划分为两个施工段。
2.2竖向流水段:
竖向以楼层划分,每一楼层为一个流水段。
3、施工组织:
3.1结构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组织一个土建施工队进场施工。
3.2室内装修:
待砌筑完成4个楼层后进行,随砌筑进度自下而上进行。
3.3室外装修:
主体结构及屋面完成后,自上而下进行外装修施工。
3.4室外工程:
待装修、安装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后开始室外工程施工,施工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5竣工验收:
工程全部竣工后,由甲方组织现场监理及施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请质检站最后核验。
第六节、主要施工方案
一、建筑物定位与测量放线
1、建筑物定位:
1.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图纸尺寸综合分析,首先依据城市规划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点或坐标点,向现场引测轴线控制点,然后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定点法测出各轴线交点(细部控制点亦可),最后测放各相应的轴线(定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点或控制点,其点数不得少于3个)。
1.2标高测量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不得少于2个点)及高程值,用水准仪(S2型)采用附合测法向现场引测至每个测量工作台的侧面,划红油漆三角并记录和标明其高程值,以便及时准确使用。
1.3以上所有测量成果均需满足国家有关规范以及设计要求,并经复核后报请监理与建设单位共同复验填写相关资料存档。
2、建筑物测量放线:
2.1轴线的测设:
2.1.1基础部分利用已布设的测量控制点(其原则是尽可能使用附近的控制点)采用极坐标定点法测出各轴线的交点,待各轴线交点确定后,方直部分可直接弹墨线,圆弧部分可采用长弦支距法测设圆弧轴线。
2.1.2一层以上(含一层)由于轴交点位于墙内,施工时不便于直接施测,因此需测出部分轴线的1m控制线(点),这也为一层以上施工提供方便。
因此在首层结构面(地面)相应位置需预埋200×
200mm的不锈钢板,做为内控垂准线的基点。
2.1.3二层以上相应的结构面均需开洞200×
200mm以便激光束或线坠顺利通过,施工层用引测后的控制点经复核后,再进行分部测量,轴线竖向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法施测。
2.2标高测设:
2.2.1鉴于本工程基础大、面积较浅,因此基础部分可直接用水准仪控制侧面标高,向施工现场引测,测量时尽可能保持前、后视距等长,以减少误差,设点时标高值以该部分结构面+0.50m为准,以便准确施工。
2.2.2首层标高设于墙体表面,标高为该部分结构面标高+0.50m,二层以上各层标高依据首层外墙角标高为基准点(每施工段基点不少于4个,用钢卷尺沿柱侧面直接拉尺向上引测,其值分别为各层结构面标高+0.50m,经闭合后用水准仪左右施工层进行抄平测量。
3、变形观测:
具体方案待进场后再定,凡观测程序,结果均需满足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定期、及时反馈变形成果。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将在该工程关键部位如:
首层结构面施工完毕立即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完工后每周观测一次,每次观测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共同采取措施。
4、测量主要器具
4.1控制点测量,应满足一级小三角的精度要求即测角相对中主差≤5″,测距边长相对中主差应≤1/40000。
4.2轴线间测量相对误差应≤1/10000,测角相对中误差应≤10″。
4.3垂直度偏差层间不大于3mm,全高不大于5mm。
4.4标高测量层间不大于±
3mm,全高不大于±
5mm。
二、土方工程
1、土方施工顺序:
基坑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基础结构施工→土方回填。
2、开挖方法: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施工方法,自卸汽车将土方运至堆土地点。
根据楼型特点,自东北向西南开挖,机械一次挖到距基底标高0.2m位置,然后人工清槽。
根据土质情况,开挖放坡为1∶0.4。
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由专业机械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以确保工期及安全生产,采用挖掘机,从自然地坪一次挖至要求标高,然后用汽车往外运送土方。
4、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4.1开挖时按照预先放出的开挖边线进行开挖,进行一次性放坡及一步到位,测量人员随时跟踪抄平,不准超挖。
挖机挖至离坑底标高20cm时,进行人工清底。
4.2挖土时,严禁抓斗碰撞围护结构。
4.3土方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测,遇有意外情况立即通知有关各方,尽早采取有效措施。
4.4做好排水措施,工程施工期间正逢雨季,挖土方时,在基槽边设排水明沟,槽两边堆土时每隔10-15m留出水口,以防止雨水灌进基槽内影响正常施工。
5、土方回填:
由汽车外运土方至现场,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由人工分层回填、夯实,夯实采用振动打夯机。
6、土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6.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要严格按开挖断面尺寸进行,要放好边坡;
开挖时严格控制挖深,不可超挖,人工清至设计标高。
6.2土方回填:
6.2.1回填土方采用粉土、粉质粘土或粘土,土中可含30%粒径不大于5cm的碎石或卵石,土中不得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易腐烂物质,不得用淤泥回填;
6.2.2土方回填前,对所用回填土应通过实验确定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及最大干重度;
6.2.3回填土的控制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
2%,填土压实要求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以达到最佳密实效果;
6.2.4回填施工时应按要求严格分层回填、压实,采用打夯机每层虚铺25cm,夯实3~4遍;
6.2.5回填土的压实系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6.2.6随施工进度每层100~500m2设一个检查点,检验其干密度和含水量,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上一层回填土施工。
三、基础土方回填夯实
基础部分的模板及架料已拆除,且基础砼均已达到设计及规范所规定的要求后,将及时邀请设计方、建设方现场代表及质监方进行检查验收,办理好基础工程的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基础土方的回填与夯实。
填土前,先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基础回填时,在相对两侧同时进行,将在基坑开挖时堆放于基坑两侧土质较好的挖土进行分层铺摊和夯实,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
填土厚度及回填压实系数将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及《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要求。
四、砌筑工程
1、施工准备:
1.1砌墙前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地基与基础办完应检手续,弹好墙身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按设计标高立好皮树杆(皮树杆间距15-20M为宜),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
1.2砖浇水:
砌墙前一天对砖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为宜,含水率控制在10%-15%之间(施工现场常以重量对比法对砖含水率进行测量检查),常温下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天不得使用含水率大于15%的砖上墙。
2、砖墙砌筑
2.1本工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墙体均为190厚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
一层至七层采用Mu7.5砼小型空心砌块与M7.5混合砂浆砌筑。
所有墙身防潮,在低于室内地平50处均设20厚1∶2水泥砂浆内掺相当于水泥重量5%防水剂的防潮层。
2.2在墙体的下列部位应用C20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
底层室内地下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
无圈梁的楼板支承面下的一层砌体;
梁支承处灌实宽度600,高度为一皮砌体;
挑梁下纵横各灌实3个孔洞,高度为三皮砖。
2.3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300范围内的孔洞,采用C20灌孔混凝土灌实,灌实高度为墙身全高。
女儿墙内设置构造柱,间隔不大于3600,转角处及端部必须设置构造柱。
2.4突出屋面的梯顶墙体水平间隔1m从屋面圈梁处插1φ12钢筋到顶,并用C20砼灌实至顶。
2.5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设拉接筋。
所有柱与砌体交接处设置拉结筋,施工时应做好预留。
2.6普通混凝土小砌块不宜浇水;
当天气干燥炎热时,可在砌块上稍加喷水润湿;
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施工前可洒水,但不宜过多。
龄期不足28d及潮湿的小砌块不得进行砌筑。
2.7小砌块砌筑应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
外墙转角处应使小砌块隔皮露端面;
T字交接处应使横墙小砌块隔皮露端面,纵墙在交接处改砌两块辅助规格小砌块,所有露端面用水泥砂浆抹平。
2.8小砌块应对孔错缝搭砌。
上下皮小砌块竖向灰缝相互错开190mm。
个别情况当无法对孔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砌块错缝长度小于90mm,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错缝长度不应小于120mm;
当不能保证此规定时,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φ6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灰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mm。
2.9小砌块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
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12mm。
当缺少辅助规格小砌块时,砌体通缝不应超过两皮砌块。
2.10小砌块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
如留斜槎有困难,除外墙转角处及抗震设防地区,砌体临时间断处不应留直槎外,可从砌体面伸出200mm砌成阴阳槎,并沿砌体高每三皮砌块,设拉结筋或钢筋网片,接槎部位宜延至门窗洞口。
2.11承重砌体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或壁肋中有竖向凹形裂缝的小砌块砌筑;
也不得采用小砌块与烧结普通砖等其他块体材料混合砌筑。
2.12小砌块砌体内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时,可用辅助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脚手眼,砌体完工后用C20混凝土填实。
但在砌体下列部位不得设置脚手眼:
2.12.1过梁上部,与过梁成60°
的三角形及过梁跨度1/2范围内;
2.12.2宽度不大于800mm的窗间墙;
2.12.3梁和梁垫下及左右各500mm的范围内;
2.12.4门窗洞口两侧200mm内和砌体交接处400mm的范围内;
2.12.5设计规定不允许设脚手眼的部位。
2.13小砌块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小于一个楼层高度或4m。
常温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小砌块的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8m内;
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的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2.4m内。
2.14对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厚度和砂浆饱满度应随时检查,校正偏差。
在砌完每一楼层后,应校核砌体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允许范围内的轴线及标高的偏差,可在楼板面上予以校正。
五、模板工程
1、模板体系:
本工程现浇板采用清水竹胶板木模板为主,定型组合钢模为辅,脚手钢管及扣件支撑,局部不符合定型组合钢模板模数的部位采用木模板补齐。
2、施工前准备:
弹好墙身+50㎝水平线,检查砖墙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构造柱钢筋及圈梁绑扎完毕并办完隐检,构造柱内部(包括砖墙、马牙槎、钢筋上挂的灰及柱根部的落地灰)清理干净。
3、模板支设:
3.1构造柱支模:
将模板等贴在墙身上,每隔0.8~1M设水平拉条(可用φ12钢筋或直接用短脚手钢管)2根,注意砖墙预留的拉条洞口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支模板时柱根部留好清扫口。
3.2圈梁支模:
用定型组合钢模板作侧模板,上口弹线找平,模板上口调顺直后宽度用φ12钢筋卡具牢拉紧,以保证圈梁截面尺寸,模板底部穿墙设短木撑或短脚手钢管,间距0.5~0.8M。
3.3现浇板支模:
现浇板底竹胶摸板支撑,脚手钢管及扣件支撑,边角不符合钢模板模数处用木模板补齐,特别注意模板面标高要符合现浇板设计板底标高。
满堂钢管脚手架做支撑及加固,立杆间距设定为1000mm,立杆距梁边间距为250mm,水平杆间距1.5m,夹板接缝处用木方连接,木方间铺钢管作背肋,钢管间距≤300mm,铺设底模板时应从四周向中心铺设,在中间收口。
板模铺设完毕后,应清扫干净,检查合格后再铺设钢筋,考虑到楼层施工荷载,为保证施工质量,梁、板模拆除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
3.4支撑牢固:
模板支撑系统特别是立杆底部必须坚实,一层支模时回填土必须夯实并垫通长木模板,楼层支模时垫木模板或竹脚手板,严禁垫砖。
各砼构件模板标高调整好后,立管之间设水平拉杆(也可用脚手钢管),一般距楼地面30cm处设一道,往上1.6m左右设一道,梁或现浇板下设一道,以保证模板及支撑系统牢固可靠。
4、模板拆除:
4.1构造柱模板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进行整体安装。
圈梁先拆除梁侧面模板及水平拉杆,后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柱钢管。
4.2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工地所留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决定。
柱、梁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即可拆除。
梁板底模在砼强度达到一定条件后,方可拆除。
4.3模板拆除顺序遵循: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
”
4.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遵从某一区段的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个作业班组人员施工,由于支模时已考虑到拆模的安全与方便,且拆模时其班组人员熟知情况,易找到关键点、位,对拆模的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保护都有利。
4.5拆模时不得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以防砼外观及内部受损,严禁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4.6拆下的模板立即组织人员清理表面,在刷完脱模剂后,方可吊入下层进行拼除。
六、钢筋工程
根据施工总体部署,本工程钢筋在加工棚内加工制作,运至现场绑扎。
1、钢筋加工:
1.1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
进场后做物理性能检定及强度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1.2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等设备安装就位,调试完成。
1.3操作人员熟悉图纸及翻样单,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1.4按钢筋下料单进行加工、制作,并按规格、型号、品种分别堆放整齐,挂好标志牌。
2、钢筋绑扎:
2.1施工前准备:
钢筋绑扎施工前在施工现场按设计图纸制作加工完后,编号分类堆放,认真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品种、形状、规格、尺寸及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并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皮线,对钢筋砼构件模板(先支的底模等部分)进行预检。
2.2构造柱钢筋绑扎:
砌墙前将构造柱钢筋骨架提前绑扎好,调查底层构造柱主筋后,将钢筋骨架安装绑扎好,并将构造住与墙体拉结筋设计绑好,主筋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柱箍筋端部弯135度钩,并保证钩的平直长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3梁钢筋绑扎:
支完梁底模板或砌完圈梁底墙体即可绑扎梁钢筋,梁的主筋搭接长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092)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圈梁钢筋应相互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和加筋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完后,垫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2.4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横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后,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现浇板中电线管予埋件予留孔及时配合安装。
绑好板筋后在钢筋下面垫好水泥砂浆垫块,垫块间距0.5米。
2.5楼梯钢筋绑扎:
在楼梯底板上划出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先绑扎楼梯梁后绑板筋,并注意板筋应锚固到楼梯梁内。
2.6圈梁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7钢筋的接头及锚固:
2.7.1钢筋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7.2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2.7.3所有大于等于φ22的钢筋,均采用焊接或机械接头。
2.7.4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严格按结构设计说明施工。
2.7.5所有钢筋铁件的焊接:
Ⅱ级钢均采用E50系列焊条,Ⅰ级钢采用E40系列焊条。
3、钢筋工程施工验收:
3.1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2钢筋的表面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3钢筋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定。
七、混凝土工程
1、材料质量控制:
1.1本工程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运输和浇注机械振捣,对拌制砼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并复试合格,砂石要检验试验,砂子用中粗砂,石子采用碎石,砼试块取样如下:
1.2第100盘且不超过100m3,同等级砼取样不少于1次;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同配合比取样不少于1次;
多层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砼取样不少于2次。
砼搅拌机提前整修好,砼振捣器及振捣棒备好待用,所有计量器具,特别是磅秤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且灵敏可靠,试验室出具施工配合比报告单并折算成每盘的各种材料用量,将其挂在砼搅拌现场的配合比标牌上。
施工工长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配合比、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浇注及振捣注意事项),派专人定磅监督材料每盘用量,派木工及钢筋工看护模板及钢筋。
对模板钢筋办完检查验收。
3、砼搅拌:
砂石计量必须车车过秤,卸多补少,水泥用袋装水泥,材料用量偏差水泥为20%,砂石≤土3%,水为≤土2%,搅拌砼采用JZ500搅拌机,装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砼搅拌时间为120S,并按以下规定取样并留试块:
3.1砂中含泥量:
砼<C30=≤5%;
砼≥C30=≤3%
3.2砂中泥块含量:
砼<C30=≤2%;
砼≥C30=≤1%
3.3石子针片状颗料含量:
砼<C30=≤15%;
砼≥C30=≤10%
3.4石子含泥量:
砼≥C30=≤2%
3.5石子泥块含量:
砼<C30=≤0.7%;
砼≥C30=≤0.5%
4、砼浇注:
浇注砼前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梁下为木模板或砖墙时适量浇水,但不得有积水。
砼随浇注随搅拌,并按砼自搅拌机卸出后到浇注完毕的延续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浇构造时,去掉石子用同样配合比的水泥及砂搅拌成砂浆,先浇于柱根部大约100~200厚,然后再浇注砼,每层高度不超过6cm,边下料边振捣,振捣棒先插入柱根底部,使其振动再灌入砼,一次浇注振捣到顶。
梁砼浇捣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动,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捣砼,每浇完一段,用木抹子按弹在模板上的标高线抹平压实,表面不得有散砼。
5、砼养护:
砼浇注完后12h,应对砼构件加以覆盖并洒水养护(梁上盖草帘子)。
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6、允许偏差:
6.1允许偏差按以下进行控制:
6.2构造柱层中心线位置:
10mm
6.3构造柱层间错位:
8mm
6.4标高(层高):
±
6.5截面尺寸:
+8、-5mm
6.6垂直度:
6.7表面平整度:
7、砼施工注意事项:
7.1安装预留、预埋工作及时配合,并经各专业联合检查后签发砼浇注令。
7.2砼浇筑时注意和搅拌站保持密切的联系,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
7.3砼浇捣前应清除钢筋上浮灰,模板上油污、杂质,模板洒水湿润。
7.4柱子浇筑时,砼分层浇筑,一次浇筑高度不超过500,振捣时分区责任到人,振动棒要做到“快插慢拔”每次下棒间距不超过300mm。
柱先振捣四角,再振捣中间部位。
砼浇筑过程中派专职木工检查柱、墙底部振捣密实情况及防止模板涨模或松动移位。
梁、板砼浇筑时,派钢筋工保证钢筋不发生位移,安装人员负责预留、预埋管、洞数量及位置准确。
7.5如果浇筑砼过程中,遇下雨用塑料布对已浇筑部位进行覆盖,雨大时,应停止浇筑,注意留置好施工缝。
八、装饰及楼地面工程
(一)抹灰工程:
1、基层处理:
1.1检查抹灰基层的平整度、垂直度、局部凹、凸部位提前处理。
1.2墙面、浮浆清理、冲刷干净。
1.3砼面用胶素水泥浆甩毛。
1.4墙面不同材料交界处钉钢丝网。
2、室内抹灰:
2.1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线,贴饼、冲筋,阳角做1∶2水泥砂浆护角,每侧宽度50,高度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