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9篇Word下载.docx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9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范文9篇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震撼了,设计的很好,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3、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多看书,多听课,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这次的观摩学习是短暂的,留给我的思考却是长久的。
名师们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对新理念纯熟运用的能力,都将成为我今后奋斗的目标。
殷旭升
《搭配中的学问》是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实践活动课,教材以配菜为素材,提供了3天菜谱供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配菜活动,作为主例题,而将衣服的搭配作为巩固练习,试图让学生体会搭配中的规律,学会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两位老师根据本地学生的生活经验,“反客为主”都以衣服的搭配作为主例题进行教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回顾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以探索学习活动做保障,凭借有效学习支持学生的学习,有探索和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真实和扎实。
下面具体回放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再次品味两们老师的良苦用心。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因此,两位老师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
用现实的生活情景激活了学生的记忆,以学生最常接触的搭配衣服为情境,营造氛围,用“猜一猜”活动,将现实和课堂、生活与数学有机联系起来。
“猜一猜”:
此环节两位老师都通过简单的情境将学生带到本课的主例题,都以“猜一猜”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能够进行猜测和判断,但此时更多学生的搭配是零散的、无序的。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
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
“摆一摆”这一环节,教者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摆一摆”:
之前的猜测和想象,需要具体的操作活动来佐证和扩充。
两位老师在课前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以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全体学生进行动手搭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此后两位老师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了课堂的魅力。
其中一老师在学生操作完成后,请三个典型的学生上台演示,一个是以上衣为主线,一个是以下装为主线,另一个而出现了遗漏,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总结,得出不遗漏、不重复必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搭配,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而另一老师在学生上台搭配后,在反馈时直接拿掉一件上衣或一件下装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教学资源,生动、鲜明、直观地体现了按一定规律进行搭配的重要性。
此环节两位老师以不同的作课方式达到了相同的教学目标,起到了异曲同工之效。
许小美
最近我又在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几节教学视频,我感受到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
”什么都是新鲜的:
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
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
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
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
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
乱!
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
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
我疑惑了:
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
不,课改决不是这样!
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
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
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
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
它并不清高,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乐、高效的!
契诃夫说过:
“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
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
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课上,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
“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某某一起做作业。
”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
“老师满足你的要求!
”他听后非常高兴,2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
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
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
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个“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
”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
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
我又跟同学们说:
“我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
”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
通过好的学生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真不错,继续努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
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
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
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
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2
“园丁杯”课堂教学竞赛已经落下帷幕,但我似乎还没有从竞赛中走出来。
痛苦和煎熬虽然已经过去,但我的内心却一直处在对竞赛过程的不断反思中,那从备课到最后赛课之间的一幕幕情景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也总有一些感触萦绕在心头。
央视名嘴白岩松十年前写了一本随笔叫《痛并快乐着》,而我参加这次园丁杯课堂教学竞赛后的感觉就是“痛并幸福着”。
相信每位参加“园丁杯”的老师都有很多感触体会,从教师素养、教学设计、师生互动、个性特点到上课细节处理等等,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在我们南昌二十八中温暖的大家庭,在整个竞赛准备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
我抽到的签是第三组的第一堂课,课题是《面积的计算》。
拿到课题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思考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如果只是讲单纯的图形面积计算问题,这方面的教学素材比较多,也好讲,但是很难有特色。
而要上出特色的话就必须要有新意,更要让学生从这堂课中学到在生活中有用的东西。
于是我确定了通过“计算面积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一条主线,这是一个较新的尝试,教学素材比较少,学生平时接触也少,所以很难讲。
在拿到课题的第二天,余达峰组长就特地召集我们组的老师来一起探讨,还让每位老师回去后帮我找与面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素材,他又特地到教务处找来课表为我的试讲安排换课。
利用大家为我提供的和我自己准备的一些素材,在双休日我做完了课件,也做了较充分的备课。
周一下午试讲时,数学组大部分老师都去听了课,我还自以为胸有成竹,可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只有几个反应快点的同学掌握了,包括听课老师都一头雾水,听完后几乎所有老师都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这堂课的构思很好,但前面的铺垫不到位,以致于学生跟不上节奏。
课后李巧莉老师专门为我设计了课前的铺垫,我又作了修改。
第二天,我再次满怀信心地投入第二次的试讲,虽然效果比第一次好些,但是总觉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上完后,两位组长都说要把这个设计重新翻盘。
我一听,蒙了,如果真是这样,时间怎么允许?
总共才只有六天的准备时间。
但我还是下定决心重备这堂课,于是我反复思考到底怎样上。
当晚我再次和李巧莉老师电话商量,李老师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干脆上成欣赏课,让学生欣赏一些利用面积计算巧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材,从而接受面积的巧用。
我又和余组长、刘燕老师、涂义华老师商讨,他们给了我另一个建议就是讲透利用面积计算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个问题。
于是我突然来了一个灵感:
先通过欣赏学过的利用计算面积解决数学问题的妙用,再重点讲透利用面积计算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最后再欣赏几个利用面积解决数学问题的例子。
得到这个构思后我又向远在日本出差的李仲华老师请教,听听他的意见。
李老师同意我的想法,同时还给了我一些修改意见。
于是我连夜把课件重新修改,第三次的试讲果然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我看到很多听课老师都满意地笑了。
课后,同事们又指出我的另外一些问题,如语言表达很随便,口头禅太多,还有板书不到位,让我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
最后一次试讲刘校长和杨校长都来听了课,听完后都给出非常好的建议,让我利用最后两天再修改,包括与学生的交流、自己的教态等等。
此次比赛对我而言收获最大的并不是比赛的结果,而是在整个准备过程中的磨练。
每次的试讲,每次反复地修改,每晚深夜的伏案,历历在目。
比赛的确很辛苦,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一切又变得如此欣慰。
各方面都有收获,大到教学理念和策略,小到教学细节都收获颇丰,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很大,在不断地尝试中,汲取了营养,完善了自我,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果不是这次比赛,我不可能把一节课的内容那么详细地研读;
如果不是这次比赛,我不可能把相关的课标内容倒背如流;
如果不是这次比赛,我不可能同样的授课内容反复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
如果不是这次比赛,我不可能做出如此精美课件;
如果不是这次比赛,我不可能一举手一投足,每句话每个字,都精心审查,细心雕琢。
“园丁杯”比赛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心理素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能经过这样优质课比赛的磨练,也算是我教师生涯中的一笔丰厚财富。
回顾整个历程,我得到太多人无私的帮助,我心怀感恩:
感谢精心安排试讲一直陪伴我的余达峰组长;
感谢一直为我出谋划策的李巧莉组长;
感谢在国外也为我提出宝贵意见的李仲华老师;
感谢深夜为我修改课件的刘燕老师;
感谢都已经睡觉了还被我深夜打电话吵醒的涂义华老师;
感谢为我提出要用准确精炼的数学语言建议的淦平老师;
感谢我们数学组所有为我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
更要感谢刘校长、杨校长以及所有的校领导。
我们行走在路上,即使还没有走到那个彼岸,一路的风景也会成为我们宝贵的收获。
不管是欣慰,还是遗憾,或是一路走来的痛苦与煎熬,我都觉得是幸福的!
经历了,就足够了……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3
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使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学得牢固,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我从实践中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备课备学生。
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前提是师生要配合好,参与率要高,学习氛围要浓,这种局面是建立在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的。
而教师在上课时,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来说,在分析了知识的重难点之后,要充分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找出突破知识重难点的方法。
课堂内容根据学情而定。
作为教师,我认为不要刻意去追求课堂教学内容与备课内容的完整性,重点还是要追求课堂的实效性。
在一节课时间里,有70%—80%的学生接受不了3个以上的知识点。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只有量力而行,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解决。
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在很多公开课和基层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有60%以上的教师在一堂课的最后15分钟之内,为完成当堂备课内容,教师大讲特讲,只达到了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却达不到课堂内容的实效性。
这就是所谓的“有的老师上课不咋样,但学生考试成绩好,有的老师上课很精彩,可学生考试成绩却不好”的症结所在了。
只要出发点在于学生,哪怕一节课只学一个知识点,也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得到了想要的高效课堂。
学生动才是关键。
有的课堂,老师不用去维持纪律,因为学生有事做,没有偷懒的空闲或发呆的空隙。
我想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去掉了传统课型中的辅助环节,一上课就直接点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整节课的内容不追求速度,只追求质量。
一堂高效的课堂学生纯听的时间应该很短,绝大多数时间要留给学生动着手、动着脑、动着口地学习。
要求到位是手段。
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应该是言出必行,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老师的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行为的形成。
当老师能提高效率了,你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上也就修正了,学习质量也就上去了。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4
4月20日和21日,南通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在海门市通源小学举行,我认为这次活动中所展示的数学课的的最大亮点是“有效的小组合作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以往的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为了追求合作形式而合作,或者一个问题学生无人举手,赶紧小组合作,把合作学习当成了课堂的“避难所”。
这次展示的.几堂课不仅仅是几人围坐在一起上课这种形式上的小组合作,而是老师们都注意把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真正需要合作学习的时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如何把握时机,让学生合作学习更恰当,更有效呢?
下面我想以几节观摩课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时,巧妙地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认识几分之一》这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两个以上的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丁冬梅老师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引导学生认识4个桃的之后,为了引导学生认识8个、12个桃的,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要求分一分;
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的方法、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桃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
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桃子的总数不同,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数都占总数的?
通过组内操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应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来分,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占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帮助学生克服了难点,为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8个桃的、12个桃的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
再比如曹晓丹老师在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这一课中,对“人民币可以怎样分类”这一问题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思考、讨论、操作发现可以有三种分法:
按材料分成硬币和纸币;
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元币、角币和分币;
按数字分,把数字相同的分为一类。
三、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圆的周长》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学习的。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利用旧知识,自主推导出新知识。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徐凤坤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虽然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预习单进行了预习,但在课堂上还是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展示、交流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并且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中一些“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而一个学生的思想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刘耀兵老师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
“蓝花的朵数是1份,但朵数未知,红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刘老师先让学生猜猜蓝花是几朵,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圈一圈;
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注意收集不同的想法;
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蓝花的朵数可以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红花的朵数依次是蓝花的12倍、6倍、4倍、3倍、2倍、1倍;
再比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上,教师设计了“如果有6个桃子,可以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这一开放性的问题,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发现有3种不同的分法:
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学习中共享智慧、互相启迪,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篇5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仍是基本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统一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如一些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将审题分析与例题解答等一一“包办”,如此的教学使学生接受的信息过于繁杂,且学生往往以听为主,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官单一,易于疲劳,致使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题美术教学,应突出关键,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描述特征、体验生活的方法和群体合作、积极参与的能力,要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手、脑、耳、眼、口交替使用。
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上课疲劳,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下面谈谈个人在教学中对”互动”教学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互动方式
从学校开展的“互助互动”过程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实施“互助互动”必须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进行。
⒈低年级—引导互动
低年级的功课是基础教学之基础,教学生画画、写字都得从一笔一画开始,学生表达一句比较完整的话都有困难。
不可能让学生对一幅画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此,低年级的美术课选择一些活泼的方式启发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
再说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差生”、“好生”,让“好”帮“差”进行互助互动,这样会形成定势,会让一个智力开发晚或不善言词的孩子承担“差生”的“压力”。
因此,我觉得低年级实施的“互助互动”在选择的方式上要慎重,教师正确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要。
首先不能分出“好生”和“差生”;
其次在选择的内容上要适合低年级学生。
我在组织低年级学生互助互动时,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每位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一定的角色,让每位学生觉得自己在小组中是不可缺少的,小组的组长也要轮流替换。
在内容上一般选择容易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并列式内容。
如小组集体创作《走进大自然》,“你看到过哪些美丽的花,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呢?
比一比哪一小组看到的多,画得多。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