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96349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国培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课外上图书馆读书;

  3、晚上7点至9点半上网研修约2个半小时;

  每周必须做的事

  1、写1-2篇投稿;

  2、阅读1至2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书目初步安排

  第一周

  1、《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

  2、《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第二周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潘纪平等

  2、《做教师真难,真好》钱群里

  第三周

  1、《语文要教出语文味》程少堂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好故事》

  第四周

  1、《课例品评一百例》余映潮

  2、《民间语文》(《天涯》杂志)

  第五周

  1、《伊豆舞女》《堂吉诃德》

  2、《十日谈》

  第六周

  1、《教师的20项修炼》郭元祥

  2、《如何做最好的老师》魏书生

  第七周

  1、《93年》雨果

  2、胡兰成的书

  第八周

  1、脂砚斋对《石头记》的点评

  2、《做教师真难真好》钱理群

教师国培计划篇二  从这几天的学习中,了解到其他专家教授都从自己研究的方向直接提出这样的观点:

  1.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

  2.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重在通过训练语言使学生习得方法。

  3.小学语文教学是语言教育,不要与文学教育混为一谈。

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感悟,语言教育重在表达、运用。

因此,小语课堂教学要由重思想内容分析转向重表达运用训练。

  对吴教授讲座的肤浅认识

  比如今天上午,上海师大的吴忠豪教授便从课程的角度说明了以上观点。

吴教授讲座题为《国际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他认为小语教学之所以出现这样令人不满的状况,根本原因不在教师,而在于课程的设置者。

而他所组建的团队正致力于重构小语课程体系的研究。

然后,吴教授列举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来说明,小语教师应该有怎样的课程意识。

  因此,吴教授的讲座中心议题应是:

在科学合理的小语课程未实施之前,教师应该如何以课程意识指导自己的教学。

  吴教授讲得非常朴实、生动,由于我曾经读过王荣生教授的一些著作,所以不再阐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只是想就我们身边平凡教师的事例来帮助消化吴教授的一些观点。

  措毛老师的实践说起

  我虽没有完整地听过赵春战老师的讲座,只跟着听了几次片段,但一斑窥豹,便已经对赵老师的作文教学实践满是崇拜了。

  1.专家观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重在通过训练语言使学生习得方法。

  反思:

  我曾听过赵老师讲《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在指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之后,赵老师便将教学重心放在从作者描写小艇中悟得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运用了。

  比如,对小艇外形描写时所使用的几处比喻,写船夫驾驶技术好时所采用的段落结构与连句方式,都是赵老师教学的着力点。

最后,他指导迁移,引导学生总结写景物的一般方式:

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联想。

  回顾我们的课堂,敢这样坚持着力于一点的几乎没有。

每次下课,似乎总要感慨:

某某知识点我没来得及教。

一篇300字的文章,教师要下功夫去深挖,相信可喋喋不休3-4节课。

而这些知识点都是属于内容的,对训练语言没有多大作用。

  吴教授说:

语文之所以什么都没有教会,是因为什么都想教。

赵老师从写作入手,以训练学生表达为目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明白了写作要领,也就悟得了课文的学习方法,举一隅而三隅反,语文素养的提高指日可待。

  2.专家观点:

  语文课的人文性是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不是把他抽象出来,加以放大、分析。

  听讲座的教师不乏有这样的困惑:

提倡语文工具性,那人文性不是暗淡了吗?

难道教师不该用课文教给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吗?

  吴教授的建议语文课的人文性是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完成的可谓一语警醒梦中人。

我们来看赵老师作文实践的几个要点:

  

(1)写作为表达生活、解决生活问题而来。

  相信听过赵老师讲座的教师,一定对他所列举的引导学生观察操场上的小草、通过写作教育学生公平竞争、以写作教育学生不迷信等事例记忆犹新。

  赵老师的作文教学为什么受学生的喜欢?

很大原因就是他让学生写的都是真实生活。

观察小草、观察梅花,领悟平凡中的坚持和倔强;

作文倾诉,既帮助蒙冤学生以合理方式抒发怨气,又教育作弊学生认识错误,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以写作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荒谬,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盲从,学会独立思考判断。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把教育意图很好地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少能把人文教育巧妙地蕴含于语言训练的,专家常说小语教师爱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就是因为我们把语文中的人文性孤立来说,结果课堂上常出现以下现象:

  1)人文教育变成喊口号。

  所有的课文似乎都能被套在爱祖国、爱自然、爱父母家庭、保护环境(动植物)、思念家乡、舍己为人等概念化的情感之中。

  2)学生的表达练习变成表决心。

  个别教师为了体现课堂中有写的环节(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会要求学生:

写下你想对文中人物说的话。

结果学生写的大都是:

某某,你真如何如何,我赞美你!

某某,我一定要向你学习,学习你怎样怎样的品质。

等相当于入党申请的话来。

  或许,有些学生的光说不干就是受此影响。

  人只能在把情感真正地倾注于关注对象的时候,说出肺腑之言来。

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学《称赞》,与其让他们写对人物说的话,不如指导学习如何得体地称赞别人;

引导学习《月光曲》,与其让学生代盲姑娘向贝多芬表达感激,不如指导学生会用事物﹢联想的方法写作。

  学生在内化语言、表达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思想教育。

  3.专家观点:

  教师教学生表达方法,不能只求教过,不求教会。

学生只有对方法形成迁移,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会运用了,才算真的掌握了。

  我的反思:

  赵老师的学生在上初中、高中之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同龄学生相比,无论口头还是书面表达都显得与众不同。

为什么?

就是因为赵老师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因为他指导学生会观察、会发现、会想象、会迁移、会评改。

你想,会评改他人作文的学生,自己写作的时候不就有了一定的遣词造句、修改润饰的意识了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

怎样学到的才是知识?

他认为,就是伴随着思考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赵老师没有空谈方法,有的只是拉着学生的手伴随他们摸索过一条黑暗的小巷,当最终来到阳光下时,学生已经收获了继续前行的本领与力量。

我想,赵老师最大的骄傲不是获得了多少项国家级奖励,而是社会对他学生强大的生长力的认同与赞赏。

  你现在不理解我的某某做法,因为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见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的某某做法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这些话相信很多人说过。

赵老师没有说,但做到了;

说过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去追访一下自己的教学成果。

我是不敢的,因为参加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感觉自己误人子弟数量之多。

  或许,写到这个地方真的应该来《史记李广列传》里的那句话谚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3.专家观点。

  现在很多教师注重文本解读。

要知道,学生的感悟力与教师提供给他的智力背景有关系,不可能因教师感悟到某种境界,学生就能感悟到某种境界。

因此,我们要从偏重挖掘文本转向偏重训练语言。

  专家所说的很多其中我想应该是包括我的。

专家的观点很对,但是弄错了两点:

  

(1)解读文本贵在有度,不等同与文本深挖。

这一点错误,在逻辑推理上属于概念混淆。

  

(2)文本解读的目的很多,我能想到的有:

一帮助教师形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只有拥有独特感受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独特感受的学生;

二是帮助教师尽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对文本的看法、疑惑作出全面准备。

  因此,文本解读不是为了把教师所想到的最终让学生全部接受,而是让教师能站在离文本稍远的地方,以求再接近学生一些;

而是让教师能站在离文本稍高一些的地方,以求能更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

  4.专家观点。

  小学语文课程形态需要重构。

  这重构是打破重来,还是继承发扬,吴教授没有说。

但他敏锐的洞察,精准的把握令老师们十分敬佩。

  我曾经读过《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其中很多观点与吴教授不谋而合。

不管怎样,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能不再作实验的小白鼠。

  毕竟,童年只有一次。

就算是教师,也只能有那二十来年的黄金时期。

教师国培计划篇三  很用心的把个人测评表勾选一边,结果和自己预测的情况差不多,现在根据测评板块给出的意见,把20XX年的研修计划拟定如下:

  一、个人信息技术能力与课堂运用能力现状分析

  

(一)优势

  1、从我能力测评的红黄绿板块来看,本人技术素养、学习与发展上表现优秀,在其它几方面则表现平平,而在评估与诊断方面不合格。

  2、曾经有过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初级和中级)的经历,而且两次参加过省级计算机能力考试,所以本人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网络的维护比较熟悉,能熟练的应用办公软件服务于教学,可以指导教师进行视屏录制与格式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3、自己喜欢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课件(PPT或Authware),能熟练地在网络上下载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来。

  4、本人有自己的教育博客,坚持撰写教学日记和随笔,和博友探讨课改经验,参加博客评比曾获省三等奖一次,市二等奖两次。

  

(二)不足

  1、本人缺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尤其在课堂评价与诊断上一筹莫展,既没有这种意识,又对评价诊断的相关工具一无所知。

  2、缺乏课堂上协同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虽然经常运用,但是能尽人意的课却不多,往往顾此失彼,留下很对遗憾。

  3、很少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创造的活动,对课堂的评价与诊断就更不用提了。

  4、只注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较少,尤其在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上指导偏少。

  二、参照自评结果和自我剖析,今年的国培研修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严格按照研修流程,结合评价的指导意见,弥补自己的短板。

  要熟悉研修的平台,按照每一板块的要求,积极收看专家的视屏讲座,主动参与群内的讨论话题,潜心研读学习内容,按时完成作业。

对于不懂会不会的知识,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加强合作与分享。

  2、每天安排1-2小时学习研修的课程,要抓住本次研修的好机会,密切联系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研教研学方有成效。

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无论是硬件与软件,都能想办法去克服,保证完成研修任务。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