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主题讨论意见 谱写质量强校新篇章文档格式.docx
《贯彻落实主题讨论意见 谱写质量强校新篇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落实主题讨论意见 谱写质量强校新篇章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了使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有序,我校制定和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育科研考核与评估办法》等,我校将教师的教科研业绩纳入了教师的年终考核,年终的评优评先实行“教科研一票否决制”,调动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每学期初结合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计划,坚持周三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生辅导等常规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督促对问题的整改,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扎实高效进行。
同时,为了有效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论文撰写能力,要求每位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写成教育教学论文,每学期上交学校一篇,每学年上交参评论文一篇。
二、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争取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目标,我校的教育教学十分注重正确处理两种关系。
1.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
第一,切实转化低差学生。
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学困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转化学困生。
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的自信心。
其次,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学困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
另外,我们还采取暂时降低某些较高要求来转化学困生,先只要求他们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上全体同学的学习步伐。
第二,我们鼓励优等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首先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通过对他们提出较高学习要求,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经常给他们适当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学习才能。
这样的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标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以此实现素质教育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客观要求。
2.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第一、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小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我们尽可能做到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尤其是低差学生,对他们更是少批评多鼓励。
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第二、相信学生,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中,我们对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
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此一方面让他们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
第三、引导学生,获取高效的求知策略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能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教、学、做”三合一,促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教育的责任是育人,是培养既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教师不仅仅是培养今天的合格学生,更是培养未来德才兼备的合格公氏。
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于教师而言,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
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孩子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学校内涵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真正“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成才的途径和机遇。
让每个接受过教育的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挺起胸做人,有理想、有自信、有个性、有创造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抓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们要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
①文明习惯: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礼貌、语言文明等。
学校将充分利用好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表彰品学兼优的典型,树楷模、扬正气,树立起良好的校园新风,唱响主旋律,使学生自主改变课间在走廊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走路你推我搡,随手乱扔废物等恶习,从而自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②学习习惯:
学生能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前养成预习的习惯;
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
课后能自觉完成巩固练习,并做到态度端正,讲究质量与速度。
为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教师首先就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在宽松、和谐、友爱的环境下巧定目标,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感到自己有可能实现;
巧造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议;
巧造气氛,鼓励每一个微小的成功;
巧用评价,展现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③卫生习惯:
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班级卫生及卫生区的卫生进行检查,实行“卫生流动红旗”制度,每周对各班卫生情况进行汇总,全体班级排名,前三名的班级获得“卫生流动红旗”。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争做“环保小卫生”的活动。
学校成立由环保小卫士组成的环保小组,随时检查清理卫生区出现的问题。
从而对各班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以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自我管理意识,逐步实现卫生清扫与保洁同步,内化学生良好行为。
2、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①环境育人。
大力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环境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
“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寸土都育人”。
开学时学校克服种种困难,改造了校园环境,走廊上、教室里悬挂的警言名句,爱校爱家、保护环境、语言文明等警示牌,无时无刻不让学生感到环境文明,从而奋发向上,自觉守纪。
②教学育人。
加强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习字训练,名言警句的积累等,让他们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例如:
通过习字训练,培养学生高度认真的精神和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也可以克服学生浮躁、懒散的作风,起到修心养性的作用。
名言警句的积累、优美的词汇、唐诗宋词的熏陶等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学校通过经常性的组织书法比赛、唐诗宋词知多少、手抄报比赛等激励学生的学习。
通过文学的熏陶,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学科教学中渗透“三主”。
教师要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做一名教师首先要当好“人师”,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再当好“经师”,即教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渗透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不歧视打击学生,充分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教师做好人师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学习小主人。
如:
在科学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做试验,使学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在带有“天窗”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凸显预设,彰显学生的生成,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丰富多采的课内外活动中,学生更是活跃在课堂、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学生切切实实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3、以“创建特色班级”为实施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管理、领导风格,不同的班主任带出风格各异的班集体。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特色班级”的评选活动。
首先我们组织特色班风的征集活动,班主任发动学生群策群力找出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自行设计形成每班自己的特色。
学校创设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让每个班级都有施展自己特色的机会。
可以组织师生演讲“我有这样的班级体”、“特色大家庭”、“班级你、我、他”等,或者通过校园广播站对班级的特色进行广泛的宣传。
这样做的目的是:
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向心力;
另一方面可以内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为班级增光添彩。
同时可以起到强化特色班级形成的作用。
4、以活动为载体,实现育人功能。
为了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选择好国旗下的讲话内容,做到时效性、文学性、政治性并重,起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组织开展重大节目的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
利用雷锋月、植树节、清明节、七一党的生日、教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目组织的纪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开展志愿者活动。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道德品质。
法制教育,针对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是呈低龄趋势,突发性强、暴力犯罪突出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邀请干警进行知识讲座、观看法制教育片、开展专题讨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这生了解有关法律的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护法,做合格的小学生。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每一个教师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
我们是教师,担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也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为了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培名师、育优生、出高质、创名校”活动主题内容讨论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我就关于如何出高质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必须先要有一桶水。
然而现在这一桶水也未必能给学生解渴。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增长新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丰富了自身的知识,才会让学生相信你,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1)积极参加培训,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
(2)向有能力的教师请教,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3)提高自学能力,巩固业务水平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师魅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这对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会很有帮助。
二、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
向40分钟要质量"
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
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
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并且要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
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二是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积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绝不能把问题留到下一节课,以免出现问题的累计而不利于下一步的教学。
三是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
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绝对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
(2)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提高学习成绩;
(3)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4)帮助学生自我提升。
开展“一帮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5)积极取得家庭协助。
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在补困的同时也应当做好培优工作。
四是把疑问交给反思。
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没问题,老师没问题,那么这堂课就有问题了。
每一次课结束后,我们都应当对自己还有学生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做一下反思,或多或少都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有针对性的解决它,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落实科研实践工作
我们常常会说:
“搞科研是好,但就是没时间搞,工作太忙。
”这既是一种托词又是一种短视。
作为教师,我们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打基础的艰巨任务,工作是十分繁忙,但我们也不能忘了教育改革。
要想搞好改革,就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总结工作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对教育时间和改革中出现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规律,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家校沟通桥梁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是称职的,教育方法是独特的,教育效果是显著的。
但也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使为了使各位家长能够取长补短,相互提高,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为家长们提供沟通的平台,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在交流会中,他们介绍自己的育子方法,共同讨论学生存在的问题,在集思广益中会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丰富他们的教育方法。
我们老师也会在其中受益不浅。
这样就把学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了,达到了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有了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