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文档格式.docx
《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期2年,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期间完成项目土建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调试等项工程,预计2014年2月工程全部竣工。
1.8项目编制依据
(1)《印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7号);
(2)《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陕政发〔2005〕44号);
(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其他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及项目的有关基础资料;
(6)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
(7)《陕西省建筑工程预(决)算定额》(2000);
(8)《陕西省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2000)。
1.9项目效益
现代物流是一个多元发展的复合型新兴产业,是一个生产性的服务行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对提速合阳县新型城市化进程,推动产业、物流、商贸三大中心全面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项目通过运用全新现代服务业管理信息理念,对货运物流过程进行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将运输、仓储、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率、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服务,有利于产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沟通,促使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名优和适销产品的生产供应,对于建立、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规范交易、公平竞争的物资流通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的建设,是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一项有利措施,是支持物流市场机制建立的需要,对有效带动项目区域商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10研究范围
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的有关方针、政策,依据现行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和重点问题如下:
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市场分析;
建设条件及项目选址分析;
功能定位及建设方案;
公用设施;
节能、消防与劳动安全;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安排;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经济评价;
风险分析;
结论与建议;
项目招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项目区基本概况
2.1.1合阳县基本概况
合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渭北黄土台塬,位于东经109°
58′33—110°
27′00″,北纬34°
59′16″—35°
26′07″,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相望,西隔大峪河与澄城县相连,南与大荔县接壤,北与黄龙县、韩城市毗邻。
全县东西宽35.6公里,南北长41.3公里,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
合阳县辖12镇353个行政村,至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12.6万户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万人,占10.2%,农业人口40.4万人,占89.8%。
全县人口密度336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密度302人/平方公里。
农村劳动力总数21.3万人,占总人口的48.5%。
2.1.2资源条件
①地质、地貌
地质:
合阳县地质构造形迹多为中生代燕山运动所形成,地形自南而北依次发育,有奥陶系下中统及石灰系上统至三叠系上统的全部,地表广泛覆盖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基岩以奥陶纪石灰岩为主,岩石种类一般为石灰岩、页岩、沙岩和砾岩。
其中砾岩的构造胶结程度较差,有孔隙,风化较强,主要分布于皇甫庄镇、防虏寨乡、甘井镇、杨家庄乡,面积205.33km²
。
沙岩构造疏松多孔,胶结程度差,风化性强,主要分布于百良镇、坊镇、洽川镇、新池镇、黑池镇、马家庄乡,面积230.44km²
页岩的共性为抗蚀性较差。
加之地表层第四纪覆盖物疏松,因而流失较为严重。
地貌:
地势北部高而南部低,海拔最高点1543.8m,最低点342m,高差1201.8m,呈阶梯形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
主要包括河台阶地,黄土台塬(一级、二级、三级)和低中山三种地貌类型。
在总面积中,原面占65.7%,沟壑(包括山地、滩地)27.8%,水面占6.5%。
原高沟深,原面胡同纵横,地形复杂,山、原、沟、滩兼有。
②土壤、植被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由于地形复杂,成土条件不一,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合阳县地表土壤主要分为垆土、半垆土、绵土、姜石土、沙土、盐碱土等六种类型,成土母质为风积母质。
其状况是:
垆土面积260.24km²
,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m的地区;
半垆土面积152.45km²
,主要分布在海拔550—800m的地区;
绵土包括绵盖垆土壤,面积320.63km²
,主要分布在海拔450—700m的地区;
姜石土面积18.37km²
,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100m的地区;
沙土面积4.52km²
,主要分布在黄河川道。
土壤养分及酸碱度:
据合阳县农技中心资料,平均PH值为7.5,有机质含量为1.093%,全N为0.073%,全P为0.1396%,速效N为29.60ppm(折每hm²
纯N为83kg)速效P为12ppm,速效K为148.60ppm。
由于长期治理程度差,受自然侵蚀的影响,肥力低,团粒结构差,故易受侵蚀。
植被:
合阳县植被覆盖度为9.5%,林地面积4605.4hm2,占植被总面积的36.1%,林地面积8109.6hm2,占植被总面积的63.5%,人工种草面积51.7hm2,占植被总面积的0.4%。
沟坡45°
以上的面积(约占沟壑面积的8%)有少量品质低劣的野草和次生林(侧柏群落)。
较缓沟坡有少量人工营造的经济林,树种主要有柿树、核桃、杏等及乔木林(树种主要有刺槐、杨树等)。
③气候
合阳县属半干旱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干湿季分明,气候多变,灾害频繁等特征。
四季分明是合阳县气候的显著特点,春季因海洋暖气团势力较强,气温渐高,少雨干旱,时冷时热而风霜多现;
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气温最高,多有暴雨,酷暑炎夏而常见伏旱;
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气温凉爽多变,夜凉昼热而为连绵阴雨;
冬季受内蒙古一带冷气团控制,气温低,雨雪少,晴冷干旱而常现严寒。
冬夏期长,春秋期短。
县内年平均降水量553mm,东北高而西南低,最大8l6.3mm,最小322mm,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的54.7%。
最大日降水80mm,强度l—2mm/min。
干旱最严重的是l985年的l0月22日至l986年的5月l3日,未有一次有效降水(≥5mm),粮食减产50%。
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力可达l0级。
夏秋季多有暴雨,间乎有冰雹等灾害天气出现,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多年平均气温11.5°
C,极端最高气温40.1°
C,最低气温-20.1°
C,≥l0℃的有效积温3878.9°
C,湿度80%,年蒸发量达1804mm,年平均日照时数2528.3小时,无霜期172天。
④水文
合阳县的主要河流有黄河及黄河一级支流的金水河、徐水河、太枣河,另外,还有大浴河。
大浴河属北洛河一级支流。
黄河是该县与山西省的界河,过境流长42km。
金水河、徐水河、太枣河和大浴河均发源于北部黄龙山地,常流量分别为0.15、0.35、0.03和0.30m³
/s,枯水流量0.48m³
/s。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664万m³
,平均径流深38.0mm,年离差系数值在0.48—0.51之间。
汛期地表径流量占全年的70%左右,在非汛期多数支河干枯断流,仅有的沟道常流水由地下水补给而成。
平均泥沙含量1.4%左右,洪水期泥沙含量高达26%以上(其中悬移质16%,推移质10%以上)。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加强治理,水土流失已有减弱,但大部分地区仍在加剧。
地下水径流量为6411.70万方/a,至2007年底已开采利用1895.60万方/a。
⑤自然资源
合阳县自然资源丰富。
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位于洽川镇的洽川风景名胜区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风景名胜区。
区内水草丰腴,芦苇茂密,有堪称华夏绝境的处女泉、王村瀵、马瀵等天然瀵泉7眼,日出水量达7.3万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9—31°
C,区内有丹顶鹤、黑鹳、白天鹅等珍稀鸟类70余种常年在此栖息觅食。
洽川历史文化悠久,古称“有莘国”,夏、商、周、汉文化遗风犹存,遗迹丰富。
县境内文庙尊经阁建筑群、王村青石殿、福山古建筑群等文物历史悠久,保护完好,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⑥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总土地面积为1341.46km²
,其中农用地77583.6hm²
,占57.8%,林地12715.0hm²
,占9.5%,草地51.7hm²
,占0.04%,荒地20848.3hm²
,占15.5%,其它用地22947.4hm²
(其中非农业用地11587.4hm²
,水域8650.3hm²
,难利用地2709.7hm²
),占17.1%。
农、林、牧用地比列为1:
0.86:
0.14。
⑦交通、电力、通讯等现状
合阳交通、电力、通讯条件较好。
交通方面,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和侯西铁路穿境而过,108国道贯通南北。
全县现有公路1420公里,其中部颁三级公路71公里,二级油路30公里。
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59公里/百平方公里,已有160个村通油路,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
通讯方面,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61441户,县城用户达21915户,县城与各乡镇实现通讯程控化。
360个农村中的39526户村民安装了电话。
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年用电量10896万度,用电线路2358公里,基本形成了村村通电的用电格局。
2.1.3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合阳县辖12镇353个村民委员会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万人,占总人口的89.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开放开发和项目带动战略,县域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粮食、苹果、奶畜、水产、香菇等产业水平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能源、建材、机构、包装、化工等产业在基础薄弱的起点上发展壮大;
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势头喜人;
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开放开发工作不断向宽领域、高层次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2010年底,全县GDP值达到40.2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61元。
合阳县已成为渭南发展速度较快的县份之一。
由于我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素质仍然较差。
至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8.6万人,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2项目单位概况
合阳县阳光汽贸有限公司位于县城金水路中段,是一家以经营货运配载,汽车销售,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产品、五金钢材、摩托车、汽车摩托车配件的销售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时间:
2010年5月,注册资本:
伍佰万元人民币。
注册号:
610524100001010。
现有500余辆运输车辆,从事服务人员900余人,是合阳县汽贸运输行业的龙头企业。
5年来,阳光汽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建平同志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围绕“创文明城市、塑合阳形象;
创阳光品牌、做文明使者”的服务宗旨,实施精品战略。
陆续推出了“青年文明号”、“共产党员之车”、“达标车”、“绿色环保车”等四大阳光汽贸品牌,组建“爱心服务车队”,制订“阳光驾驶员公约”和八条优质服务措施,树立公司形象。
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运营的要求进行管理,使企业逐步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项目的由来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后工业化社会对通过资源、劳动生产率获取利益的能力和潜力得到极大挖掘后,对流通环节利益的获得既有动力,也是现实的途径。
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律分析,其发展的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企业物流能力的培养需要、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和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等几个方面。
在经济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企业除注重技术、产品、市场和客户开发能力的培植外,更为注重维持稳定而有效的供应链、使产品的服务更贴近用户、建立即时供应系统、实现零库存等物流战略的建立。
当前,物流业已成为世界现代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益的重要环节。
合阳县阳光汽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货物配载、汽车销售等为主业的专业运输企业,是合阳县境内运输规模最大,线路覆盖面最广,管理服务较为完善的大型专业运输企业。
鉴于以上因素,该公司为利用现有的运输规模,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物流体系,拟在合阳县轻工业集中区建设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并配套建设信息系统系统,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化配套设施,集交易、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仓储和物流基地,对于建立、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规范交易、公平竞争的物资流通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引导和转化合阳县潜在物流需求的需要
物流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需要在供、需两个方面不断地相互适应、相互满足。
虽然合阳县及其区域内当前存在着巨大的物流需求,但相当的物流需求是一种低水平的物流需求,表现为相当部分传统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仍保持着以自我为中心、“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组织模式,尚未认识到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体系改善目前的生产供应与产品销售;
企业在生产、销售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跨企业、跨行业的联合重视不够,在推行各自的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时尚未意识到建立共同的物流标准的重要性,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需求难以形成。
随着合阳县煤炭和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种初步意义上的物流需求将必然向现代高水平的物流需求转化,在这一转化的进程中,提高合阳县在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方面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地加强现有铁、公、水、航的设施衔接以及交通运输设施与库、场设施的衔接,使现有物流资源得以合理整合,基础设施及其技术装备的运作水平得以提高。
(2)项目建设是支持有效的物流市场机制建立的需要
物流的市场化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同时也与市场开放、管制相关联。
有效的物流市场机制建立要求市场更加开放,管制更加合理和科学,物流活动具有网络化的特点,物流中心只是其网络上的一个结点,需要网络上各个结点之间相互开放彼此的物流服务市场,便于企业在较大的市场范围内进行兼并、重组以资本运作为手段的企业经营网络建设,并为开展网络化物流经营活动提供与商流相适应的高效物流服务。
同时,物流服务活动存在着一系列委托与被委托。
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
服务的无形化特点、各种复杂的费率协商、服务的标准和衔接、物权的转移、控制和结算的主体等,往往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执行机制,包括市场准入与淘汰退出机制、市场保障机制及商业信用机制等等。
建立集中服务运作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信用体系的欠缺,降低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提供有益的尝试与实践,有助于改善当前商业信用不健全的情况,支持和强化货主对物流服务需求的积极态度,减少自营物流,扩大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不足。
因此,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对合阳县与省内和周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实现市场管制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对物流服务企业活动的良性规范与积极引导,具有十分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3)项目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物流业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物流业是推进城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物流业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消费,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加快发展物流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有助于推动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有助于改善发展环境,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有助于实现集约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及城市在经济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促进合阳县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培育,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成长支持,为合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环境。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物流发展
在国家层面上,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
根据意见的要求,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13个政府部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组成了“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此举标志着我国推动物流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在中央政府层面开始形成。
同时还出台了取消国际货代企业经营资格审批、扩大设立保税物流基地、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启用新版联运发票、放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准入门槛、允许跨国采购集团以独资形式开展出口业务等举措。
200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开始实施,全国各地全面开展了联合“治超”工作。
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和工作的开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合阳县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更加务实具体。
《渭南市现代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把渭南市建成全国物流区域中心城市、一级物流节点城市,其中合阳县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也是整个渭南市物流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交通优势有利于现代物流产业的加速发展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轻工业集中区经二路与纬六路十字东南角,距西禹高速公路出口不足一公里,东邻108国道,距西韩铁路王村站不足五公里路程,交通位置极为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3)物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2010年,合阳县经济总量占全市总量的5%,而货运量只占全省的2.6%;
全市每亿元GDP货运量5.1万吨,而合阳县只有3.2万吨。
合阳县货运周转量占全市的3.8%;
全市每亿元GDP货运周转量536.2万吨公里,而合阳县仅为348.5万吨公里。
近几年,合阳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761元。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个人消费日趋旺盛,消费结构升级。
合阳县作为陕西东大门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有着独特的消费需求环境:
从2010年货运数据看,合阳县人口地域间流动日趋频繁,而且这种居民自发行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可持续性;
居民消费升级也必然会带动居民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加速地域间消费品的流动,进而推动合阳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第四章市场分析
4.1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概况
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问题的提出,是由于现代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本身决定的,也是由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企业物流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及网络等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和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断走向深化的产物。
自1998年以来,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全国被唤醒,工业、商业及物流企业运用物流技术的领域不断扩展,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良好势头,物流集散中心(或物流基地)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出现并开始大力发展的。
4.1.1物流集散中心的产生
物流集散中心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传统储运业向市场化及现代物流业方向的发展转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宏观政策,一些发达地区和省份也纷纷开始筹建物流园区。
然而,对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我们还缺乏经验,尚未有完善、有效的做法可以借鉴。
随着物流产业的兴起,原来相互分割、缺乏合作的仓储、运输等传统企业逐渐走向联合,专业性的物流配送经营实体及园区一货物配送转运中心应运而生。
伴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各个企业都逐渐意识到配送转运中心分散建设。
各自为战带来的资源浪费,各级政府也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日本。
德国等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
物流集散中心在日本称为物流园区(DistributionPark),在德国被称为货运村reightVillage人虽然名称不同,各国的定义表述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它们的建设目的、服务功能是基本相同的。
4.1.2国内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情况
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目前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通过市场解决,物资流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过去从事物资流通的企业已经脱离了计划体制的束缚,大步走向市场经济,初步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
2、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
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
中国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流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低。
据有关资料介绍,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
在货物运输中,中国现行运输管理体制也制约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一定程度上也减缓了物流速度。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因各部门产品对运输的依赖程度不同,其所占比重也不同。
3、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
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
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
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中央政府有关部,如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4.2合阳县物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