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论文.d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谈家乡文化—豫剧
摘要: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而豫剧则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字:
中原文化、豫剧、艺术、河南梆子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原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
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圣贤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
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
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中原文化特点鲜明、作用独特
中原文化具有五个主要特点:
一是根源性,二是原创性,三是包容性,四是开放性,五是基础性。
中原文化的显著特性,决定了中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河南人,从小就被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包围,使我深深的迷上了这魅力无穷的中原文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我姥姥是一个戏迷,所以豫剧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中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豫剧
豫剧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鼎盛时期,除河南外,全国包括京、津、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辽、吉、黑以及贵州、青海、西藏、新疆、台湾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近400年的历史。
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北曲、弦索、罗卷戏、昆曲、秦腔等其它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
豫剧诞生在七朝古都,东京汴梁城开封。
据20世纪的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
据艺人相传,河南梆子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
而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历经明、清两代。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
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因豫剧强大的艺术魅力,使京剧败下阵来,退出茶社,1916年12月29日出版的《嵩岳日报》载:
“汴省簧戏屡演屡辍,惟梆戏颇持久”。
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同乐、永乐和国民四个戏院,各地豫剧演员荟萃开封,广受欢迎。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由河南省教育厅在开封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审编剧目,对数百名演员进行“高台教化”、“服务社会”的教育,被名家称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
1935年河南省教育厅推广部主任樊粹庭在开封组建豫声戏剧学社,对戏剧的科白、词句、腔调、做工、化装、行头进行改革,对豫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改革因行政力量的介入,戏剧改革形成了一定的声势;镶入时代思想,提高了剧目、唱词的文学品位,发挥了唱念做舞的综合优势,改革了旧曲,合流了唱调,创立了新腔新韵。
樊粹庭还将同乐戏院改为豫声剧院,邀请陈素真、赵义庭等人组成强大的演出班子在豫声剧院售票演出,改编后的豫剧颇受欢迎,1935年5月4日出版的《河南民报》载:
“每晚座无隙地”。
1936年,常香玉随周海水的豫西调戏班到开封演出,一举成名。
常香玉在梆子泰斗王镇南的帮助和指导下,于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致力于豫剧改革,编演新戏。
常香玉与当时永安舞台的马双枝,豫声剧院的陈素真,三足鼎立,各展风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樊粹庭将原豫声剧院的部分人员组织起来成立狮吼剧团,宣传抗日、募捐演出,支援抗日战士,被称为热心救国之模范。
1938年,开封沦陷,国民党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大提,黄河泛滥,民众流离失所。
有不少豫剧团体进入西安,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的香玉剧社,崔兰田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等,西安成为豫剧的演出的重要阵地。
还有一些演员进入安徽界首演出,如毛兰花、马金凤、阎立品等。
在抗战中,各流派的演员为了谋生而到处流动,他们打破门户之见,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剧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
豫剧以唱见长,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
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它又恢宏大气故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剧。
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中原文化艺术魅力。
音乐结构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主要声腔板式有四种,即二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
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
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
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乐器与曲牌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
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先生节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为主弦。
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
有的增加坠胡、古筝等。
还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
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
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
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
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
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
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
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
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
二八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
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
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
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
角色行当
豫剧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
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
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的结构组成。
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马上红脸)、小生;四旦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
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
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
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严,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
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
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
旦行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
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
青衣中闺门旦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
彩旦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
小旦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
小生表演要诀是“清、净、冲”。
“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豫剧四大声腔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
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开封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
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又把豫东调细分为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
这一划分得到广泛认同,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
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多用上五音,豫西调多用下五音。
早期的豫剧演员在一起合作演戏过程中,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逐渐被赋予一个雅号,如祥符五朵云、杞县三亭、豫东五杆旗等清末民初组合,而更早期的演员组合已无从查证。
从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中国戏曲界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象徵着个人表演风格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
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都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
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
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以宋朝为背景的戏如杨家将和岳家将等题材,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对花枪》、《三上轿》、《三拂袖》、《涤耻血》、《宇宙锋》、《地塘板》、《提寇准》、《铡美案》、《跑汴京》、(《对绣鞋》)、《劈山救母》、《春秋配》、《女贞花》、《必正与妙常》等。
参考文献:
中国戏曲网、《河南图书馆学刊》、《戏剧文学》、《东方艺术》、《豫剧大师常香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