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5054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速证菩提道》戴树增Word文档格式.docx

找到这种感觉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把所有看到的、听到的,包括我们自己的念头,都回归到自己平安的平台上,回到这种非常舒服、轻安的状态上,时间长了,能量就会加强。

当我们能量强的时候,我们的分辨意识,就是我们的念头会慢慢褪去,就会用能量来感知生活,而不用念头生活了,这就是见色见心主要的修行方法。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心就是佛,可是多数的时候我们做不了主。

为什么?

我们的习性、念头,会让我们从事物当中勾起烦恼。

我们的分辨也会障碍我们找到轻安的感觉。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通过简单的训练方式,来找到并加强我们自己内在的心体感受。

实际上心体感受是最重要的。

从佛法上来讲,人的念头感知到的信息,不如心体感知到的万分之一。

但是,我们被染的业念遮住了心体,我们的感知就少了,其实,我们的心没有被污染的时候就是最圆满的。

所以佛法里心就叫作圆满。

就像我们的心,我们的空性,我们这个世界,也可以说这个房间就是空性,就是我们的心体。

那么我们都在心体当中,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这个心都不会遗漏,就是说我们都是圆满的这种感觉。

我们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感觉。

当感觉加强的时候,我们的识心就会褪去;

识心褪去,我们的真心就会现前,可以说在这个状态下就完成了我们的觉知。

觉知不是用念头,而是我们心体感知到的,就是佛所说的正遍知。

我们要通过“相”来锻炼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生活就是相,所以佛法最初开始就以立相为准。

佛也是立相,告诉你有佛,给你立个相。

当年佛在讲《弥陀经》的时候,天空显相西方极乐世界,佛用他的神通让大家看到这个相,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世界。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你有佛、有解脱、有快乐、有极乐。

那么我们也是通过生活当中的各种相,知道是我心体看到的。

如果没有心,这个相就没有用。

我们看到所有的相都是我们的心,一切相皆为心服务。

那么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回收,原来我们是看到相就跟着相跑了,念头跟着相跑就被感染了。

比方说当我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念头一出就已经跟着相跑了,这就叫执着、着相,我们的烦恼就会被勾起来。

可是我们看到相的时候是回到心体的,看到所有的相先回到心体,我们身体内在的能量就会加强,外在的念头会慢慢地褪去,越来越少。

所以说从见色见心的原理上来讲,回收是实修的一个主要方法。

现在有很多人试图去理解佛所说的,看了很多经,学了很多法门。

但是他们忽略了我们的意识,实际上我们的意识是很强大的。

在修行当中,每个人都经过这个阶段,都不断地去找寻自己所认为对的,或者是认为究竟的法,跟随这些去学习。

当我们明白真正的法就是我们自己这颗心的时候,就简单了。

一切现象、法性统统回归到这个心体,心的能量大了,我们的感知强了,定力强了,我们的烦恼也就少了,真正做到自己能做得了主。

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法。

见色见心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回收。

回收道理很简单,就是刚才我说的:

如果我们在心轻安的状态下,先让自己放松,肩膀放松,腰放松,腿放松,当你放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观察自己是不是手也放松了,当你完全放松的时候,再用眼睛来看我,感受这个眼睛背后有一个心,是心在看,不是眼睛在看。

是心支配你用眼睛在看的时候,会发现这种轻安的感受遍布到你的全身。

会有一种非常放松、非常柔软的感觉,这是前期的修行。

那么遇到所有的事情、见到所有的相,统统都回到这个状态上,这个就叫平台。

实际上回收是需要有平台的,也就是佛家说的安心。

当年二祖向达摩求法,说他找不到心,达摩说“你把心拿来”,二祖说“即使这样,我也找不到我的心。

”达摩说“我把你的心安好了”。

达摩一说安心,二祖立刻心安了,马上找到一种放松、心安的放松。

他知道原来是我们的心都是在企图、造作,找不到我们的平安。

可是我们遇到所有的事情,能把事情转化成平安的时候,我们内在的能量就会加强。

所以说真正的修行就是从回收开始,所以佛家给它定了个名字叫“老衲”。

“老衲”就是所有的事情统统回收,一点儿不让它浪费。

速证菩提道

(2)

我们前一段时间分享过一个电影叫《色戒》,电影里有一句话:

“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枯”。

它是做这个比方,就是说如果这一滴水回到大海里就不会干枯,如果不回到大海里就会干枯掉。

那么我们的念头如果回到我们的心体,回到我们的心海,心海就是我们的菩提,将来就会成就我们解脱之道。

那么我们的能量就会很强,它不会干枯。

我们从生下来到现在这几十年,我们的念头从来没有停止过,时时动念,能量就会被慢慢消耗掉。

念头,有一个功能,就是耗尽我们的精气神。

大家都小看了这个念头,因为现在我们身体都很好,忽视了念头,可是我们再往后看,有些老年人,他们的念头都已经把他们的精气神耗干了,到最后他们走的时候,连灵魂都散了,完全是迷了。

实际上,人这一生真正消耗我们最大的能量就是念头,它把体内的精气神全部都耗掉了。

包括我们说的喜怒哀乐,全部都是念头的展现。

比方说烦恼来了,就因为那一念,我们身体的一些能量就会消耗殆尽。

又比方说起心动念,我们的烦恼、痛苦也是消耗我们的能量。

如果我们把念头回归心体,念头就是我的心,它来自于我的心,又回归我的心的时候,后面的烦恼就不见了。

我们可以有意地试一试,你现在动一念,有一个声音告诉你,就是内在的声音“这个念就是心,这个念就是我的心”,就会发现那个念头不往外发展了,马上截止了。

这个就是修行的第一步,我们每一个动作,每个念头都要回归这样的状态时候,用不了多久,你的能量就会加强。

也就是说你的精气神不会再损耗,只会增长不会减少。

从修行角度来讲,我们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只要精气神不往外散乱,回到内在就会转成一体。

我们现在面对的法门很多,各种讲法也很多,有讲中脉、三脉七轮等等,利用这些身体的能量使我们的精气神获得统一。

这里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传统文化来讲,我们每个人有三魂七魄。

三魂是什么?

三魂是过去世带来的,也叫灵魂,不是我们这一世生成的。

我们从来没有死过,灵魂是轮回的,知道我们有灵魂的时候,这个灵魂就叫三魂。

三魂,它是过去世延续到我们今天,所以它里面有记忆。

佛法讲有八识,八识里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过去的记忆识,它里面储存了我们所有的信息。

包括烦恼、惯性、业力、执着,都在八识里储存。

八识在哪?

在我们的中脉当中。

我们有先天的,有这一世的,还有过去世的,它由多世组合的现世之身。

佛法讲我们有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我们这一世肉身带来的。

可是我们的三魂是过去世的,三魂在哪?

就在中脉当中储存。

中脉里面有一个叫命气脉,就是我们的生命力,这一世带的生命力。

又有一个业力脉,就是业力。

还有一个智慧脉,就是我们说的心。

这三个脉象在中脉当中储存。

中脉当中,智慧脉是在中间,两边是业力脉和命气脉,这三个组合成中脉。

从三脉七轮上就能看出修行的角度,三个脉叫三精,就是精气神。

那么怎样修炼呢?

通过每一个念头往回收,产生的能量,不往外跑了,不被烦恼左右,不浪费我们能量的时候,精气神往一块开始凝聚。

当它凝聚成一体的时候,就把我们说的阴性(五阴就指的是五蕴),把阴性转成阳性,变成了一体,不再分散,转成光明。

我们轮回的过程,就是因为我们三魂七魄是散乱的。

可是通过回收,不断地回收,使我们的精气神凝成一体,它就不会再散乱了。

这个不散乱就是今后我们解脱的唯一方式。

只要我们活着一天,我们就可以让我们念头回归心体,不让它散乱。

如果我们到走的时候不散乱,精气神聚集在一起,就是我们说的三魂变成一个本体,我们直接就走了,不会再轮回。

像老百姓没有经过修行,三魂是分开走的,就会散乱。

到最后他走哪个道都不知道,因为他平常的精气神被耗掉了。

可是我们今天通过回收练习,就会使我们的精气神三脉变成一个脉象。

你看三脉七轮就标得很清楚,是三个头开始旋转变成一,从海底轮一直到梵穴轮,就算完成了。

精气神再也不会散乱了,不散乱的人就叫解脱。

我们可以这么说,不散乱的人就是解脱,散乱的人就是轮回。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不散乱的人一定还要转黑暗为光明,就是由阴转阳。

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是识,识蕴里所产生的念头还不叫究竟。

最多成就的是仙道,就是我们说的天人合一。

因为他还是用识在运作。

所以佛在《楞严经》里就把识叫五十种阴魔,阴魔就指的是识,识就是代表阴魔。

可是如果你要转了以后,就变成阳体了,变成光了,那就叫解脱了,就叫法身。

那我们怎样达到这种状态?

我们知道所有的道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回归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找到切实对自己适合的一种修行方式。

《金刚经解义》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体会“如是心”。

走路的时候就是“是了”,干活做事的时候就是“在了”,用“在了、是了”回收会很快。

比方你现在坐着,你知道这个坐就“是了”,是不是很轻安、很舒服?

你再没有杂念。

我们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修行,这个就叫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落实在我们回归心体的每一个念头上。

你知道佛说的三藏十二部种种经典,那个只是知道,不是修行,那个是学问,毫无益处。

所以我的观点是通过练习见色见心回收,使我们大家真正受益,那么我们这一世就没有白来。

另外我们一旦能量具足,感知力就会比一般人要强。

从佛法上讲,释迦牟尼佛在证悟以后,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佛法,只有靠他来讲,所以他就给大家讲了好多相法。

实际上佛陀是以相来步入修行的。

告诉你有佛这么一件事情,有修行这么一件事情,所以从六度觉行开始。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样开始,告诉我们有这一条修行之路。

但这一条修行之路,对我们今天来说,可能还是有些差距的。

因为过去比我们现在要苦多了,我们现在的物质非常发达。

现在是你想见几千里外的人,手机一打开就看到了,非常发达。

可是我们的物质越发达,人更容易迷,也就迷的更深。

过去世虽然物质很贫乏,人很苦,但是他的精神很纯洁。

所以过去用持戒、布施、忍辱,很容易能够得证。

找到一种自己无相的感觉,进入到无相的感觉,就是刚才我说的,已经不用识了,而是用根性,用我们五蕴本身的功能解脱。

可是我们今天不行,今天物质太发达,而且每天的事物又很多,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一种对我们现在人最适合的修行方法,那就是回收。

在回收当中,体会忍辱,体会布施,体会持戒,体会般若。

这样修行才是最有益处的。

速证菩提道(3)

最近在整理一部书《楞严经》的缘起,我们大家都知道,《楞严经》是阿难被摩登伽女迷失以后,文殊菩萨持楞严咒把阿难解救回来。

经书上是这么讲,但是他前期有几个因缘,我把前期的这些因缘做一个总结,大家就会知道佛法真正的几个过程。

那就是阿难前后一共离开佛三次,佛最初的时候是以小乘,就是苦集灭道步入。

告诉大家,从善因、善缘、戒律等等,通过这种方法修行。

那么阿难就了解佛所说的相的功能。

通过相就会使自己觉悟。

按现在来讲,我们也是通过相来使自己觉悟。

为什么呢,见色见心就是通过相,当我看到你了,我知道是我的心看到的,那是不是通过相来觉悟我们自己,是不是这个道理?

可是当年阿难就把这相作为主要,忘了相背后的那颗心,就像我们现在好多人对佛经,对很多法理都很执着,就认为那个理就是真的。

殊不知道他还是着了相,不知道相背后自己的这颗心。

所以我们明白所有的一切相的后面,一定是我们这颗心。

比方说我们现在遇到了什么法师、活佛,我们都不会去着他什么相。

他说的法我们都会回归到心体,因为我们就是佛,我们的心就是佛。

你要是迷信外面的佛,那是你着了相了。

那你自己的佛就会不见了,这就是真正的佛法的道理。

但是阿难那时候,他不知道相背后就是这颗心。

所以他第一次出去化缘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问题,他回来问佛,佛就给他讲识的功能。

第二次听到识的功能以后,阿难又觉得识好像是对的,又把这个识当真。

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是,有很多修行人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当真。

也就是说只从理上去理解,现在有很多人学了这个课程、学那个课程,天天在学,可是他学完以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事物来了还照样烦恼,习气来了照样没有办法。

这就是说它只是建立在识上,改变不了自己的那种惯性和业力。

小的问题他可能因为了解道理了,可能不会在乎,但大的问题他根本解决不了,更解决不了生死的问题,修法无益。

那么第三次就是阿难知道识以后,把识当真了,出去化缘的时候遇到摩登伽女,摩登伽女给他施一个咒语。

因为识本身就是念头,只要一起心动念就会被识所感染,就会被识所附。

也就是《楞严经》佛所说的五十种阴魔。

就是因为我们五蕴产生的识,这个识就会有一个相对应的魔性附着,这种魔性附着就是我们说的五十种阴魔。

我们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修行都有可能步入到这个状态。

实际上阿难是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个识是不究竟的。

识的后面还有一个真正的东西,就是佛在《楞严经》里讲的根性。

所以我们的修行一定要从根性上入手,根性是什么?

就是我们五蕴本身的功能。

比方眼睛,支配你眼睛看,支配你眼睛的那个识,我们把这个叫做根,就是我们的根性。

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包括我们的身根,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几个蕴都是有根性。

我们就会通过我们的根性来回归,这样修行是最正确的。

所以从密法上来讲,把根性修行统称为密法。

就是说不管你是用哪一个根性,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根性,当你进入到根性的时候,你一定是无念的,你的感知会很强。

这里面根性要配合什么?

要配合我们的定力(能量)。

比方大家都能听到,《楞严经》里,佛讲法的时候,让他儿子罗睺罗敲钟,“梆”一响,问大家听到没?

“听到了”。

他又比划来敲一下,没响,问他们“听见了吗”?

“没听见”。

实际上没听见还是你的根性在听。

你的根性告诉你听到响了和没听到声响,你的根性都一直存在。

也就是告诉我们,你有这个肉身,你的肉身往这一坐,肉身当下就已经是你的根性了。

只要能够控制住,让你的识心不起,那么你的根性就会现前。

也就是说你的心就会现前。

那么一般人还做不到,当下我们找到身根,知道身根在,可是我们的识还在动,这就是少了一种定力,就是能量。

能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能量通过坐禅、呼吸、打坐,包括我们说的生活,因为生活就是道场。

通过生活当中提高我们内在回收的能量,所以见色见心含这个密法。

就是在回收能量,当它能量强了,我们的根性自然就显现了。

所以我们的修行也就事半功倍了。

前后所有的状态说的都是道理,《楞严经》也是把它这个状态告诉大家。

但是根性后面还有,根性后面就是我们说的心。

所以佛法是以立相为主。

相的背后就是我们说的识,识的背后就是我们说的根性,根性的背后就是这颗心。

所以我们对佛法就已经完全了解了。

我们也不用再去追求什么,只要落实在当下的每一个事物当中,每一个念头不断地回收,我们这一世一定会解脱的。

实际上就像有很多人说:

戴老师,我们能解脱吗?

我说“你只要下定决心,你想解脱一定能解脱。

当你真下决心每一个念头都回归,每一件事情都回到心体,就能回归空性。

能量、定力就会现前,这就是解脱了。

有人说年龄大了没有机会了,实际上我认为那是胡说。

道家有一位王重阳,80岁才听闻佛法,才开始学道,人家不也照样修成了吗?

是不是?

这个就是说我们坚信自己能够修成就一定能够解脱的,这是我们应该坚信的。

《金刚经》唯一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打破所有的规律。

只要精勤当下即是如是,悟时当下就是佛。

但是我们修行还有很多要放下。

只要有念所修就是小乘,所谓的大小乘,就是放下得干净还是不干净,干净就是大乘,不干净就是小乘。

真正完全干净了就回到如是心上了。

如是心即是佛之心,佛的心即是一无所得。

如是心当下即是。

——摘自《金刚经解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