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在辨析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德育”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几个特点。
提出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应该主要在人格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两个领域开展工作,并强调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操作层面上应该注意现实性、生活性和客观性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工作素质教育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历史的昨天,才能更好的认识今天和展望未来。
身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昨天,热爱祖国的今天。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邓小平同志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青少年的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民族国家的发展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代的青少年呈现出与他们的父辈迥然不同的精神面貌。
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拥有更加优越的生存发展条件。
但是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继续滑坡,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过分崇尚自我,缺乏团队精神,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知行脱节,责任心不强等方面。
对于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社会各方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都应该在青少年的德育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
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意见》中将历史教育列为德育任务第一条,是很有深意的。
历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美国实用主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要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特点
既然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对青少年完成德育的任务,那么德育究竟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很多误解。
比如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摆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外延也有很多,如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以至很多人一听到德育这个词,马上就与爱国主义等同起来。
德育内涵外延的无限扩大,容易使德育工作陷入“大象无形”般的空洞。
德,顾名思义,就是道德,品德。
从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左丘明的“德,国家之基也”到王充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和司马光的“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德”,并未包涵思想政治之意。
延续至今天,德应该指的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德育应该指的是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在很多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文件中都被解释成为“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是一种明显的误读。
德育不包涵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指德育的过程中不允许有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指在德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与道德教育并列的目标。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注意到其蕴含性、渐进性、评判性等特点。
(一)蕴含性。
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蕴含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德育必须有所依附。
历史教学有其固有的知识载体,论从史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与其他学科中的有着明显的区别。
“寓教于史”,德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另一方面,知识能力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也必须反映德育的内容。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准确的把握史料,寻找适合的德育切入口,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重要舞台。
(二)渐进性。
德育的目标宏大而艰巨,一个完善的人,绝对不是一节课一句话就可以造就的。
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不少的教学目标动不动就定位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守法知礼诚信,这样的目标看似无比正确,但是却明显缺乏可操作性,大而无当。
过大过难的目标更加增加了实施和实行的难度。
德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德育的目标应该有清晰的层次性,每一个层次内部又应该细化为哪些内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协作,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
虽然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但是在学术层面还属薄弱,在实践层面就更少引起关注。
德育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对这一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必将是无法承受之重。
(三)评判性。
不论是对历史人物是褒是贬,对历史事件是颂是斥,所谓鉴古知今,都是在一定的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评判,因而在将历史引申出其蕴含的事理时,必须明确自己所站的立场。
如在评价秦桧时,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曾经是坚定的抗金派,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可谓不成功。
但是从人民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与人民的需要背道而弛,以致遗臭万年,汪精卫,蔡京等人皆是如此。
由此可以看出“有才无德是小人”之言非虚。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每一个时代都会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过往的历史进行重述。
作为历史工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对过往的历史进行客观的评述,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传统永远不应该是忘却的对象。
三、人格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渗透的核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第一是人格教育,第二是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于培养中学生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
其中自信又是人格健全的基石。
自信心态的培养,从大处着眼,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一个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缺乏热爱的人,会成为无根的人。
”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建立完善人格的重要的手段与方法。
自信心态的培养,从中学生个体本身出发,则应注重从中外古今的历史中选择合适的史料,加强理想教育,情感教育、及意志毅力教育。
先辈们的历史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理想教育方面,《左传》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这一思想虽然发端于古代,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作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益借鉴。
青少年一味追求个性张显,甚至犯罪行为日益严重,自私自利的观念和行为随处可见,究其根源,都来源于信仰的缺失,没有树立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
没有认识到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存在的意义,自然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
古代历史名人中树立起崇高理想而青史留名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学生们很喜欢也很熟悉的岳飞,在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谱出了一首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又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又如“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通过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精彩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大多数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他的人生才是会得到他人认同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应该成为广大中学生为人处世的标杆。
在情感教育方面,应该将生命价值推到新的高度。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
“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的发展。
”提高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中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也就成为我们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历史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之时,永远都不要忘记提醒学生注意“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意志与毅力培养方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讲述吴越之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讲述西楚霸王旷世壮举,自然少不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还有诸如司马迁受宫刑后,在狱中写出伟大著作《史记》;孔子读书“韦编三绝”等等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语文课中的某些素材,如,孟子曰: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也可助一臂之力。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定是一个意志坚定,积极乐观进取的人。
深刻挖掘这类史料背后深藏的意义,将有助于纠正现代中学生怕吃苦,只是贪图玩乐的心态。
其次,传统美德的养成在于使中学生的言行举止合乎于“礼”,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但是在近几十年,中国人在国内外的公共场合“失礼”的报道不绝于耳。
在中学生群体当中,言语粗鲁,顶撞父母,不尊敬师长等现象屡见
不鲜,很难想象这一代人按这种情形成长下去,能够与他们未来强大中国的主人翁身份相符。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列举名人的成长故事、言行举止、名言警句、感人故事等等,去教育感化青少年,陶冶青少年的性情,锻炼青少年的意志。
培养青少年从小做起,从小处做起,明是非、辨好坏、善与丑,讲文明、讲礼貌,讲道理,树诚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知法守法,真正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和谐社会。
四、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操作原则
经过长期的努力,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失于空泛。
在操作层面上,也缺乏系统深刻的总结。
德育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却又无从下手。
陶行知说: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必须注重现实性、生活性原则。
例如有教师在讲到赵州桥屹立一千三百多年而不倒时,一方面注意提醒学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另一方面又与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桥梁坍塌事件作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坍塌事故在建筑技术先进的现代发生,也体现出来某些人责任心的丧失。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还需注重客观性原则。
不少老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开始讲起。
一味报喜不报忧。
事实上,地大物博也好,文明辉煌灿烂也罢,都是相对的。
对于祖国的感情不应该只是来源于对祖国的辉煌和灿烂,还要告诉他们祖国不足的地方,若不然,他们走出校门,或者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发现老师教给他的,与事实并不相符,这样学生就会抛弃老师教给他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他们觉得上当受骗了,进而否定他们认为的骗子教给他们的所有一切,包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长大成人之后,也许历史老师讲给他们的精彩故事,他们已经忘记大半了,但是历史教师故事背后的人生道理,却永远的保留下来,并且成为他们立足于人世间的支柱。
这才是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真正应该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锡君.利用家校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J].甘肃教育.2006.3.
[4]邓学东.宽容:
新课程观点下的育人理念[J].甘肃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