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98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troop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Stroop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Stroop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Stroop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Stroop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troop实验报告.doc

《Stroop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troop实验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troop实验报告.doc

实验编号

032107201325*

实验名称

Stroop效应

实验类型

验证性

实验时间

2012-2-29

实验地点

北6-528

小组成员

倪安品、诸葛一朔

Stroop效应

10应用心理学倪安品诸葛一朔

摘要:

采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以两名大二本科生为被试进行注意分配的测试。

测验结果发现:

字色一致时被试的反应速度最快;字色矛盾时被试的反应速度最慢。

由此验证了Stroop效应的存在。

关键词:

字色关系认知过程反应时

1引言

测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其反应速度是不同的。

这一现象由J.R.Stroop在1935年首先提出,称为Stroop效应。

他使用刺激字与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

例如用蓝颜色写成“红”字,让被试说出这个字是用什么颜色写的。

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大大增加了。

这说明字色矛盾时认知过程受到了干扰,即说字的颜色时受到了字的意义的干扰。

有研究表明,这是因为所呈现的刺激包含着两种信息,对这两种信息加工是不同的。

如蓝色写的“红”字,既包含该字所表述的颜色,又包含写该字所用的颜色。

因为对字的加工快,所以先形成对字用语言反应的准备,但实验又不允许作这种反应。

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要受到字义的干扰。

Stroop效应提出后,心理学家对它表现出浓厚兴趣,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如:

研究催眠状态对Stroop效应是否有影响;研究不同的语言种类(如汉字、日文、英文等)产生的Stroop效应;另外,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可利用Stroop效应研究注意的机制,探讨正常人大脑两半球言语功能一侧化等。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什么是Stroop效应,以及比较四类字色组合条件的反应时,揭示在念字和命名的认知过程中的干扰作用。

2方法

2.1被试

两名在校大学生,女,21岁,应用心理学专业

2.2仪器、材料

仪器:

计算机与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材料:

共16张卡片,实验时随机呈现

   A套(字色一致):

红色的“红”字(A1),黄色的“黄”字(A2),蓝色的“蓝”字(A3),绿色的“绿”字(A4),共4张。

   B套(字色矛盾):

绿色的“红”字(B1),蓝色的“黄”字(B2),黄色的“蓝”字(B3),红色的“绿”字(B4),共4张。

   C套(字色无关):

红色的“我”字(C1),黄色的“爱”字(C2),蓝色的“中”字(C3),绿色的“华”字(C4),共4张。

   D套(字色语义无关而音义有关):

绿色的“洪”字(D1),蓝色的“皇”字(D2),黄色的“拦”字(D3),红色的“滤”字(D4),共4张。

2.3实验程序

2.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Srtoop”效应。

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或使用默认值),然后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

可先进行练习实验,也可以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2第一次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

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

汉字是什么颜色,你就用优势手按2号反应盒上相应的颜色键,而不要管那个字的内容是什么。

反应越快越好。

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然后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第二次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测反应时的实验,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系列汉字。

请你使用2号反应盒对呈现的汉字准备反应。

汉字一旦出现,你就大声念出这个字,同时根据汉字的颜色用优势手按相对应的颜色键。

反应越快越好。

在你明白了实验步骤后,可以按反应盒上任意键,实验就可以继续。

2.3第一次指导语后,被试根据要求对呈现的汉字作出相应反应,直至弹出休息对话框。

倒计时3分钟休息结束,第二次出现指导语,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后按任意键,实验即继续。

被试按指导语要求反应,程序记录第二次实验时的反应时。

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实验无效,程序自动补足。

2.4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

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3结果

3.1分别计算两位被试两次实验A、B、C、D组各自的反应时平均数,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

被试一的两次实验反应时平均数(ms)

A组B组C组D组

第一次实验反应时651729558686

平均数

第一次实验标准差24613265191

第二次实验反应时649745656698

平均数

第二次实验标准差15116210964

表2:

被试二的两次实验反应时平均数(ms)

A组B组C组D组

第一次实验反应时589461754501

平均数

第一次实验标准差74318404118

第二次实验反应时652676701580

平均数

第二次实验标准差1416411461

3.2

表3:

第一次实验A、B、D组与C组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成对样本检验

成对差分

t

df

Sig.(双侧)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对1

A1–C1

-36.000

182.434

129.000

-1675.100

1603.100

-.279

1

.827

对1

B1–C1

-61.000

328.098

232.000

-3008.839

2886.839

-.043

1

.836

对1

D1-C1

-62.500

269.408

190.500

-2483.032

2358.032

-.328

1

.798

表4:

第二次实验A、B、D组与C组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成对样本检验

成对差分

t

df

Sig.(双侧)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对1

A2-C2

-28.000

29.698

21.000

-294.830

238.830

-1.333

1

.410

对1

B2-C2

32.000

80.610

57.000

-692.254

756.254

.561

1

.674

对1

A2-C2

-39.500

115.258

81.500

-1075.056

996.056

-.485

1

.713

3.3表5:

第一次与第二次实验的差异检验

成对样本检验

成对差分

t

df

Sig.(双侧)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对1

A1–A2

-30.500

45.962

32.500

-443.452

382.452

-.938

1

.520

对1

B1–B2

-115.500

140.714

99.500

-1379.767

1148.767

-1.161

1

.453

对1

A2-C2

-45.500

47.376

33.500

-471.158

380.158

-1.358

1

.404

4讨论

4.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字色一致的条件下明显比字色矛盾的条件下的反应时短,可见字义对颜色的判断是有明显的干扰作用的,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人大声的读出所看到的文字的时候,也激活了对应字义的脑区,从而影响对文字颜色判断的反应时,也可以证明干扰现象的存在,但经显著性差异检验,表明与理论上的预计结果不一致。

可能是被试没有按要求进行实验。

4.2通过表可以看出在字色矛盾的条件下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一些被试反应较快,也存在反应时稍长的被试,这是允许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对B型刺激的反应时一定是最长的,这说明stroop效应是存在的,个体差异基本没有影响。

4.3一方面这种注意的选择方式是在潜意思层面的,并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另一方面,有相关的研究显示人具有潜意思学习的能力,在stroop效应上表现为启动效应,所以初步假设练习可能对干扰作用长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也就是说习练的作用到底能够扩大stroop效应还是减小stroop效应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验证。

而从本实验被试的实验结果看由于是初次进行此实验且并没有进行多次联系,所以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

5结论

5.1字色矛盾时念字与唱色速度都较另外3种实验条件下速度慢,与stroop经典实验结果一致。

5.2字色一致条件下和字色矛盾条件下被试的读色和念字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

5.3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6参考文献

杨治良.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印制,2006年,144-145

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55-359

实验成绩:

教师签字:

批改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