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1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竞赛试卷(集广度、深度于一体).doc

九年级化学试题

说明: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分两部分,共29小题,满分10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

23O:

16H:

1Ca:

40N:

14C:

12Cu:

64Zn:

65Cl:

35.5Fe:

56S:

32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C.石油分馏D.海水晒盐

2.下图中所示操作中错误的是()

3.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加热物质时,试管爆裂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珠

C.将带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4.人体必须摄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症状,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充。

已知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化学式是C12H22O14Zn。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9

B.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大约是14.3%

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感好,可以大量服用

D.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5

5.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于2013年底发射成功,执行任务的长征三号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C2H8N2和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X+4H2O。

X的化学式是()

A.COB.CH4C.CO2D.CH2O

6.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B.一个金原子的质量为197g

C.金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27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要除去氧化铜固体中少量的氯化铜粉末,只需加水溶解和过滤操作

C.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就是纯水

D.将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后溶液仍然饱和

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B.用磁铁区分四氧化三铁和铁粉

C.用硝酸银溶液鉴别食盐溶液和蒸馏水D.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蒸馏水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0.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NO3、NaCl、HClB.FeCl3、Na2SO4、KCl

C.CuSO4、K2SO4、NaClD.MgCl2、KCl、NaOH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说明瓶内的气体一定是CO2

C.用无色酚酞溶液区分NaCl溶液和稀盐酸。

D.不用另外加试剂就可以把Na2SO4、HCl、k2CO3、Ba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的

12.关于溶液和乳化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3.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 C.Y>Z>XD.Y>X>Z

14.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5.除去下表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或措施错误的()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或措施

A

铜粉

铁粉

稀盐酸溶液

B

氢气

水蒸气

浓硫酸

C

硝酸

硫酸

硝酸钡溶液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两项正确,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1分;错选,多选不给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6.现有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9ml,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体积减少了1ml,再通过NaOH溶液后又减少了5ml。

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比可能是()

A.4:

2:

3B.5:

1:

3C.1:

3:

5D.2:

4:

3

17.现有等质量的铁和锌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耗硫酸的质量:

铁﹥锌B.消耗硫酸的质量:

铁=锌

C.生成氢气的质量:

铁>锌D.生成氢气的质量:

铁=锌

18.要使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加入7.5gNaOH固体B.加入12gNaOH固体

C.蒸发40g水.D.蒸发30g水

19.向下列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色的是()

A.硫酸溶液B.澄清石灰水C.蔗糖溶液D.纯碱溶液

20A、B、C、D各代表一种离子化合物,若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A+B=C+D↓,该反应可能是()

A.酸和碱的反应。

B.盐和盐的反应

C.碱和盐的反应D.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与简答(共27分)。

21.(4分)用正确的化学式或化学语言完成下列填空

(1)2个氦原子

(2)3个铵根离子(3)4个葡萄糖分子

(4)SO42-中“2”的含义

22.(3分)化学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化学知识。

(1)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作用。

(2)食醋含有(填一种酸的名称)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3)用嘴吹灭蜡烛,应用了灭火的原理:

23.(5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3)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4)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7分)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相同。

(2)表中9号元素氟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则镁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同一纵行元素原子的相同,它们都属于同一个族。

它们的化学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