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467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doc

十二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

2014年12月22日9:

10

会议地点:

东厂区第九会议室

参加人员:

张志伟芮胜波刘晓威刘乐利梁雪梅王冬青甘利民赵爱东张光明戴彬岳海滨周清曹君国贺伟刘继党谭伟郭向东李慧李峥于海水孔令涛何闯高宝山栗铭严小松付边江丁平亮刘继党刘彬姜广冉王莹江在成

主持人:

张志伟

安全监察处通报前期隐患治理情况,生产调度室对2014年12月份新排查的隐患进行汇报,随后各单位汇报了本单位11月份隐患治理情况及12月份隐患排查情况。

各相关专业部处室及公司领导芮胜波、张志伟对各单位反映的问题给予答复,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会议形成纪要如下:

1、深刻吸取兄弟单位的事故教训,各单位近期隐患排查工作的重点是要针对性的对防泄漏、防冻、防滑、防坠落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重要工艺指标加强监控,加大巡检频次。

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生产技术员要高度重视生产区域气味和粉尘的治理工作,对产品充装、产品储槽的放空有味气体治理可以借鉴石化系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工艺路线,采取吸收、回收等措施切实减少现场有毒、有味气体的排放。

2、变压吸附塔存在的裂纹隐患,对正在制作的4台新吸附塔,经营部、醋酸乙酯车间、机电管理部要严格过程控制,建立监控档案,完善保存好档案资料,确保制作质量,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醋酸乙酯车间本月新排查出来的小解析气压缩机运行隐患问题,对运行的压缩机加强监控,严密监控设备运行数据,加大现场巡检频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车间要制定完善的故障应急处置预案,发放至控制室和现场岗位,并组织各班组人员进行学习。

3、关于西厂区A#气化炉激冷室裂纹问题,气化二车间要加强监控,机电管理部、气化二车间要多与厂家进行交流,制定完善的裂纹修复方案,确保修复后不存有裂纹。

4、酸酐联产装置,车间与承包团队要对试运行以来暴露的问题进行排查梳理,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逐项落实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加强系统优化改造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监督。

同时要重视醋酸产品质量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试生产方案,优化试车工艺参数,使生产逐步正常化。

5、甲醇二车间氨制冷设备精馏塔腐蚀问题,检修公司在制造新设备过程中,机电管理部要派专人进行全程跟踪。

车间要加强监控运行,进出口氨水量、蒸汽量等加减要缓慢,确保精馏塔操作压力和温度的稳定。

6、供水车间西厂区CO酸性气污染水质问题,目前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中间水池CO含量有所降低,冷凝液水质也逐渐好转,但泄漏情况仍然存在。

车间岗位人员要进一步加强监控,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供水车间和甲醇二车间要按照隐患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严格按照监控方案定期组织班组人员进行学习。

7、聚甲醛装置尾气和粉尘的治理,目前几家专门治理现场通风系统等方面的厂家已到聚甲醛车间了解实际情况,正在进一步制订治理方案,要从中选择最好的厂家来彻底治理现场的尾气和粉尘问题,实现达标排放。

8、各单位要对隐患排查情况、治理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今后公司每季度、每年末从各单位对隐患排查情况、隐患治理情况和安全事故隐患总结情况等方面进行总体排名,根据排名情况进行奖罚。

一、已治理完成的隐患

1﹑丁酯反应精馏塔温度保护套管泄漏(一般事故隐患C级)

隐患描述:

10月2日20:

05,丁酯控制室反应精馏塔釜顶温度远传TT_3102E突然从119℃掉到-6℃,仪表人员排查后发现是保护套管破损造成漏液,需停车处理。

10月10日6:

40发生同样类似问题,丁酯反应精馏塔温度远传TT_3102B从128.5℃掉到113.8℃,问题同样是保护套管破损需停车处理。

丁酯反应釜总共有4个温度点,E点温度远传已坏,最为关键的B点温度虽然现在已恢复正常,但仍存在再次波动的可能,现控制室人员通过温度调节反应釜组分的难度大大增加,严重时会造成精馏系统紊乱,影响成品质量。

隐患治理措施:

(1)控制室人员及仪表巡检人员密切监控B点温度,确保精馏系统稳定。

(2)工艺人员对C点和D点温度做好记录,以防止B点温度出现问题时通过其他两个温度点调整反应釜组分。

(3)工艺车间等待停车机会对反应精馏塔进行导液,仪表车间随后更换温度远传保护套管。

(4)仪表车间提报计划对数据表材质进行确认,将316L套管更换成超级双相钢2507,经营部需紧急采购。

责任单位:

仪表车间醋酸乙酯车间机电管理部经营部

责任人:

张国栋赵文胡云杨开明

督促单位:

安全监察处

要求治理完成时间:

2015年7月31日

治理进展情况:

利用11月份系统停车机会整改完毕。

11月22日经分管总工及职能部室人员验收合格,该隐患消除。

二、需继续治理的隐患

1、气化二车间A#气化炉激冷室(6、7楼)内部裂纹问题(一般事故隐患A级)

隐患描述:

气化二车间A#气化炉激冷室筒体段内称复合板处存在裂纹,一旦裂纹发展会造成设备腐蚀、损坏,导致该炉长时间停车。

A#气化炉于2005年8月投入使用,2014年8月14日枣庄特种设备检验院人员对该设备进行检测,对外部纵横焊缝和管件接口经过超声波、磁粉、测厚检测未发现缺陷部位,但对激冷室七楼和六楼内部及人孔盖进行PT检测后,发现存在大面积网状裂纹,在对人孔盖表面裂纹进行消除,发现内部裂纹较深、越来越大,打磨深坑用深度卡尺测量发现已达到8mm。

8月16日,经公司批准后,工程公司压力容器制造厂专业人员对七楼内部一处肉眼可见的裂纹进行了竖向切割,并对周围区域进行打磨,经PT复检,发现切割处裂纹较深同时变长,周围区域细纹更加明显,目前只对竖向切割处补焊,其余细裂纹暂停处理。

隐患治理措施:

(1)控制室人员严密监控气化炉压力、温度各项指标,保证在指标范围内。

(2)确保系统压力稳定,避免出现系统负荷和压力大幅度波动情况。

(3)现场巡检时,如发现气化炉出现异响或漏点立即通知控制室进行紧急停车。

(4)车间管理人员保证每天至少不低于2次对该气化炉进行巡检。

(5)车间编制好应急处置预案并放置岗位,并组织班组人员加强学习,熟知应急处置步骤、演练。

(6)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示,禁止参观人员进入该区域。

(7)每半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测,重点检查缺陷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8)与大连金重研究制订方案,做好维简计划的提报及设备的修复。

责任单位:

气化二车间机电管理部

责任人:

徐开峰胡云

督促单位:

安全监察处

要求治理完成时间:

2015年9月30日

治理进展情况:

修复方案已联系大连金重、工程公司等单位制订和完善,待方案确定,该设备计划2015年上半年换砖时进行修复。

目前A号气化炉生产运行各项工艺指标均正常。

2、醋酐车间酸酐联产改造项目建设和装置生产交叉进行(一般事故隐患C级)

隐患描述:

酸酐联产改造项目是在原有醋酐装置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在公用工程介质和原料方面依托醋酐装置现有资源,新建框架与原有框架连接在一起,在新建框架内安装大部分设备,在原有框架上安装一部分设备,计划在8月醋酐装置系统停车,全部工艺交出后,新安装的设备与原醋酐装置进行连接,形成酸酐联产。

目前该项目新建的框架部分已基本完成,部分设备正在安装,醋酐装置正常生产,施工与生产交叉进行,施工难度较大,同时对生产装置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隐患治理措施:

(1)严格执行全员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工艺人员安全监护责任心,严格执行安全票证制度;保障施工安全;

(2)严格编制各种施工方案,确保审批流程完整,确保方案齐全可靠;

(3)编制投料试车和试生产方案,严格审批、安全确认等工作程序。

(4)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5)积极向公司申请,补充岗位人员缺口;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操作人员业务熟练程度。

(6)制订相应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演练,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7)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对试建设、试车和开车各阶段进行安全和技术评估。

(8)试车过程需要的各类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警示标识齐备。

(9)严格执行系统吹扫清洗和水联动试车方案,以加强内部现场培训的效果,保证化工投料试车的安全。

责任单位:

醋酐车间机电管理部六化建

责任人:

李志远胡云罗建明

督促单位:

安全监察处

要求治理完成时间:

延续申请至2014年12月31日

治理进展情况:

(1)目前车间对联产装置试运行以来暴露的问题进行排查梳理,逐项落实责任人进行整改。

(2)车间每天安排专人对醋酸系统优化改造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3、甲醇二车间氨制冷精馏塔腐蚀问题(一般事故隐患C级)

隐患描述:

甲醇二车间氨制冷设备精馏塔,在2013年3月份系统检修期间拆检该设备,发现人孔法兰焊缝处出现严重腐蚀缺陷,内部筒体环焊缝及人孔对面接管焊缝出现严重的腐蚀减薄,经打磨堆焊修复后使用。

2014年7月份系统检修期间再次拆检该设备,检查发现浓氨水入口分布管出现严重腐蚀,8根DN80分布管上的出液孔全部腐蚀坏掉。

拆检填料发现填料内有大量铁锈等杂物造成填料严重堵塞,拆下分布器后,发现分布管以下至分布器环筒体出现严重的冲刷腐蚀,筒体严重减薄,局部筒体出现漏点,已采取内部减薄处打磨堆焊修复,筒体漏点处进行外部包焊部分塔体。

若该设备问题继续恶化将造成氨制冷系统停车,进而影响整个西厂区系统稳定运行。

隐患治理措施:

(1)目前重点监控运行,稳定精馏塔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进出口氨水量、蒸汽量减缓慢加减。

(2)提报计划购买新设备,对该设备进行更换。

责任单位:

甲醇二车间机电管理部经营部计划财务部

责任人:

秦显军胡云杨开明田建设

督促单位:

安全监察处

要求治理完成时间:

2015年7月31日

治理进展情况:

目前该设备已经列入2015维简计划,工程公司图纸已经准备完毕、塔体材料已经到货,塔内件厂家已经选定。

现场精馏塔基础已经制作完毕。

4、含CO酸性气污染冷凝液水质(一般事故隐患C级)

隐患描述:

2014年9月4日,西厂区回收至脱盐水冷凝液监控分析检测出冷凝液水质异常(PH值下降至酸性6.7,电导率升高至15-30us/cm,铁离子含量升高至1.0mg/l,脱盐水中间水池CO含量456ppm,新脱盐水中间水池CO含量647ppm),正常冷凝液水质品质较好(PH值为8.8以上,电导率小于1.0us/cm,铁含量小于0.02mg/l,CO含量检测为零)。

经过对全厂冷凝液系统进行排查,初步确定为甲醇二车间废锅E2001发生泄漏,酸性气漏进蒸汽中,蒸汽污染导致冷凝液污染。

被污染的冷凝液品质较差,严重污染脱盐水树脂,同时CO含量超标给岗位人员操作带来安全隐患,整个冷凝液管网酸性会产生腐蚀加重恶化,严重影响着脱盐水站及系统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隐患治理措施:

(1)供水车间中间水池周围拉警戒线,张贴警告标语。

(2)供水车间脱盐水岗位两人巡检,佩戴CO报警仪。

再生混床设备佩戴CO防毒面具。

(3)供水车间监控冷凝液水质。

(4)供水车间跟踪阳床、混床周期制水量变化。

(5)各车间监控蒸汽管网,注意蒸汽内CO含量,使用及检修时做好防护。

(6)对泄漏源头E2001进行隔离。

让污染的蒸汽在车间界区内循环使用,避免对整个冷凝液管网的污染。

(7)利用停车检修机会对E2001泄漏点进行消除。

责任单位:

供水车间甲醇二车间生产调度室机电管理部

责任人:

刘杰秦显军张岭胡云

督促单位:

安全监察处

要求治理完成时间:

2014年12月31日

治理进展情况:

本月监测脱盐水现场CO含量情况:

对蒸汽流程进行调整,现测老脱中间水池CO9ppm,新脱中间水池CO18ppm,冷凝液PH恢复至8.3左右,铁含量有少量下降达0.7-0.9mg/L,泄漏情况有缓解但仍存在。

5、醋酸乙酯车间PSAⅡ段15#、PSAⅠ段20#吸附塔塔体焊缝漏点(一般事故隐患C级)

隐患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