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4163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质量评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纬线圈相切,A地的地方时为3时。

读图,完成3~5题。

3.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时B.8时

C.20时D.22时

4.此时,太阳直射在(  )

A.22°

NB.22°

S

C.0°

D.12°

5.此日过后的几天(  )

A.莫斯科正值隆冬季节

B.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第3题,由“A地的地方时为3时”可以判断,图中经度90°

附近的晨昏线为晨线,进而判断该半球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图示极点为南极点,图中的90°

为90°

W,时间为6时,从而可以求得北京时间为20时。

第4题,从上题的判断可知,南纬68°

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由此可以推断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22°

S,B项正确。

第5题,由于此时太阳直射22°

S,所以,此时是在冬至日前后,莫斯科正值隆冬季节是正确的。

3.C 4.B 5.A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此时北半球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7.此季节甲地(  )

A.有太阳直射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到了30°

N以北地区,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

第7题,此时甲地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6.B 7.C

读下图,完成8、9题。

8.给北京带来秋高气爽好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甲B.乙

C.丙D.丁

9.秋末冬初,给北京带来降温和寒潮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由图可知,甲为冷锋,乙为暖锋,丙为气旋,丁为反气旋。

北京秋高气爽的天气是由反气旋造成的,寒潮是由冷锋造成的。

8.D 9.A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0~14题。

10.图示水循环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1.形成甲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

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

12.乙处地表形态及其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冲积平原—风力沉积

B.丘陵—冰川侵蚀

C.三角洲—流水沉积

D.盆地一海水侵蚀

13.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温增湿B.增温增湿

C.降温减湿D.增温减湿

14.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第10题,图中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D项正确。

第11题,甲处为断块山,其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A项正确。

第12题,乙处为三角洲地貌,它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

第13题,图中洋流向北流,在北半球中纬度向北流的洋流应为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项正确。

第14题,图中的植被类型,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C项正确。

10.D 11.A 12.C 13.B 14.C

读下面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南半球B.乙位于北半球

C.甲图洋流为寒流D.乙图洋流为寒流

16.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太平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  )

A.甲为秘鲁寒流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C.甲为日本暖流D.乙为本格拉寒流

本题以海水等温线为切入点,考查洋流与海水等温线的关系,以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解答时可按如下思路进行:

15.C 16.B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读图,完成17~19题。

17.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形成早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G晚于BB.A早于D

C.B晚于DD.C早于F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第17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先经过沉积作用,再受到内力挤压形成了褶皱,褶皱之后又出现了岩浆活动,导致B岩层发生了变质作用,后岩层下沉,又出现了沉积物。

第18题,岩层最老的是G,最新的是C。

D是侵入A中形成的岩浆岩,晚于A。

G、B、F均为沉积岩,C为沉积物,在最上面,因此C最新。

第19题,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岩层向上拱起的背斜构造;

只有沉积岩中才可能找到化石;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

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根据沙丘特点可以判断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17.D 18.B 19.C

下图为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读图完成20、21题。

20.河流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山麓冲积扇B.冲积平原

C.沙洲D.三角洲

21.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

A.①B.④

C.③D.②

第20题,河流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山麓冲积扇。

第21题,在河流的弯曲处,凹岸(图中③处)侵蚀,凸岸(图中的②处)堆积,河中的沙金是因流水堆积而形成的,故②处可能有沙金,是淘金的好地方。

20.A 21.D

下面的图1为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图2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导致自然带由A→B→C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

C.地形D.洋流

23.有关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纬度低,自然带比北坡复杂

B.北坡热量较少,高寒荒漠带分布宽度大

C.南坡为阳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高

D.南坡为迎风坡,雪线比北坡低

第22题,甲图中A为热带雨林带,B为热带草原带,C为热带荒漠带,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第23题,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自然带分布较复杂。

22.B 23.D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由图中四座山峰的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谱最多的山峰位于(  )

A.aB.f

C.cD.d

25.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

A.bB.c  

C.d  D.e

第24题,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多少取决于纬度和海拔,a地山峰所处纬度低,海拔较高,可出现从热带到寒带的垂直带谱。

第25题,b地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均有分布。

24.A 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图为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分)

(1)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

(1分)

(2)南半球是________________(季节)。

(1分)

(3)图中AB线是________________(填“晨”或“昏”)线。

(4)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时;

D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____小时。

(2分)

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根据晨昏线的移动规律,AB线将迎来黎明,为晨线。

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注意不要与昼夜长短相混,从昼夜长短来看,整个北半球达到昼最长、夜最短。

图中太阳直射120°

W,由此推知C点为2时;

D点所在纬线昼弧只占到1/6,昼长为4小时。

(1)23°

26′N

(2)冬季

(3)晨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昼最长、夜最短

(5)2 4

27.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比较图中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B地年降水量多或少的原因。

(5分)

(2)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而从D地到C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4分)

(3)简要分析①地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

(1)题,由图分析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原因。

(2)题,结合不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流向和盛行风向分析原因。

第(3)题,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海域,①处寒暖流交汇。

(1)B地年降水量多于A地(或B地多,A地少)。

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东侧为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

沿岸有暖流经过。

(2)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顺西风带,速度较快。

从D地到C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顺洋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航行,顺东北信风,速度较快。

(3)①地为寒暖流(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28.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1)写出左图中甲处的风带名称并在图中用“→”绘出甲处的风向。

(2)写出右图中④处的气候类型,概述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说明右图中⑧处的主要植被类型,试分析其在大陆西岸分布位置较大陆东岸位置偏北的主要原因。

(4)简述右图中⑦处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分别说明右图中①—②—③—④和⑦—⑤—④两种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

(1)题,甲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

(2)题,④处常年受西风带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纬度40°

~60°

的大陆西岸。

第(3)题,⑧处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贯穿大陆东西两岸,其大陆西岸位置偏北主要是受北大西洋暖洋的影响。

第(4)题,⑦处为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和成因结合气候类型分析。

第(5)题,①—②—③—④和⑦—⑤—④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分别是由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热量和水分。

(1)(盛行)西风带 绘图如下图。

(2)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纬度40°

(3)亚寒带针叶林。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季风环流的影响)。

(5)热量;

水分。

29.读甲(北半球某地区地质、地貌略图)、乙(甲图中①②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1)甲图中A处为________________(地貌),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中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m、n两条流量变化曲线,最有可能在②水文站测得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被从A到C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如果这些植被遭受严重破坏,会对该河下游的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图中信息,该流域所属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下图中的(2分)(  )

(1)题,A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B处岩层断裂错动形成断层。

(2)题,②处有湖泊的调节作用,使径流量变化平缓。

第(3)题,A、D处海拔不同,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若植被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第(4)题,该地区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且位于大陆东岸,故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C项符合。

(1)冲积扇 流水沉积 断层

(2)n 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径流量变化平缓

(3)垂直 含沙量增大;

径流量变化增大

(4)C

30.读我国亚热带某地区地质图,完成下列各题。

(6分)

(1)图中所示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_,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村中,_____________村可成为旅游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示_____________村不可能找到化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题,判断背斜和向斜最重要的依据是看岩层的新老关系。

(2)题,图示三种岩石中,石灰岩所在地区最容易形成溶洞、地下暗河等喀斯特地貌,成为旅游区。

甲、乙、丙三个村中,丙村正好处于石灰岩分布区。

第(3)题,化石主要分布在沉积岩中,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其中不可能有化石,图中的甲村分布于岩浆岩地区,故在甲村不可能找到化石。

(1)向斜 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2)丙 石灰岩地区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3)甲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而甲村分布于花岗岩地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