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228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南方版).doc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课题

第一课问题“它”解决——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理解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学会算法描述。

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算法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对信息技术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程序设计语言及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难点:

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一个问题的算法。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第1课问题“它”解决

一、程序与软件

二、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

三、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四、流程图描述算法

五、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计算机基础知识。

硬件准备:

计算机一台。

软件准备:

已经编写好的纸牌小游戏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时间

一、课前导入,任务介绍

要想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如撰写研究性学习方案时要用Word,统计学校运动会比赛成绩时常用到Excel。

但是有些问题不一定找得到合适的软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程序设计语言及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

认真听讲,发挥想象。

引入任务,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2’

二、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1.程序与软件

计算机程序是一组能让计算机识别的工作指令的集合,计算机执行完这组指令后便能够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

软件一般是指计算机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资料的综合,习惯上不对程序和软件进行区分。

请思考:

我们平时用到了哪些程序或软件呢?

执行程序指令后我们能完成什么具体工作呢?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仅可以使用别人开发的软件,还可以自己编写程序,满足特定的需要。

那么,我们有哪些实际问题找不到合适的软件呢?

如何编写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计算机程序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学习及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如利用Word工具可以撰写论文等。

这些工具都是通过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来的。

2.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

用计算机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最后用程序设计语言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表达出来。

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得到结果。

其中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是这几个步骤中的重点。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语言吗?

自然语言有什么特点?

如何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个算法呢?

例子:

输入三个数,找到并输出其中最大的数。

步骤1:

输入三个数a,b,c。

步骤2:

假设a最大,Max=a。

步骤3:

将b与Max比较,若b>Max,则Max=b。

步骤4:

将c与Max比较,若c>Max,则Max=c。

步骤5:

输出最大数Max。

自然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其通俗易懂,但是缺乏直观性,不简洁,且容易引起歧义。

4.流程图描述算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流程图?

流程图中各个图形代表什么意思?

流程图有什么特点?

如何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

在流程图中,椭圆表示开始或结束框,平行四边形表示输入或输出框,矩形表示处理框,菱形表示判断框,箭头表示流程线。

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时,形象、直观且容易理解。

教师根据上面例子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5.程序设计语言

要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将设计好的算法表达出来。

用程序设计语言表达算法的过程就是编写程序。

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有BASIC、Pascal、C、Java和VisualBasic等。

各程序设计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

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来的内容就称为程序代码。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编写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

认真听讲,思考教师提问,并回答教师问题。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各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讲解程序与软件,使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有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有个初步的理解。

讲解自然语言,并让学生掌握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讲解流程图,使学生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让学生对各种程序设计语言有所了解。

6’

6’

6’

6’

6’

三、课堂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描述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根据体验与建构中的问题分别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关于“计算圆的周长”及“当用水量在30吨以内(包括30吨)和超过30吨时的水费”的算法。

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快,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

按要求完成作业。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8’

四、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讲解了程序与软件,初步了解了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学会了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算法,同时也对各种程序设计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5’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课题

第二课认识新伙伴——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

知识与技能:

熟悉VisualBasic界面,能通过控件添加对象及运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学生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主动探求知识的态度。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认识VisualBasic界面,通过工具箱控件创建对象。

难点:

熟悉常用控件及其主要功能,在代码编辑窗口编写代码。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第二课认识新伙伴

六、VisualBasic界面

七、对象及控件

八、常用控件

九、VB中的代码窗口

十、在VB中运行程序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

硬件准备:

计算机一台。

软件准备:

安装好VisualBasic6.0,一个已经编辑好的VB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时间

一、课前导入,任务介绍

那些开发好的小程序都是通过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开发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VB程序设计语言,熟悉它是由哪些窗口组成,各个窗口都有什么功能,并了解它是如何进行程序的设计开发。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引入课堂,让学生完成过渡。

3’

二、熟悉VisualBasic界面,学会添加对象及在VB中运行程序

1.VisualBasic界面

【操作演示】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VisualBasic6.0中文版”→“MicrosoftVisualBasic6.0中文版”命令,启动VB6.0,弹出“新建工程”对话框。

在“新建工程”对话框中,选择“标准EXE”,单击“打开”按钮,VB便新建了一个工程文件,创建了一个窗体并进入VB主界面。

整个界面主要由工具箱、窗体、工程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及属性窗口组成。

2.对象及控件

VB工具箱中的工具称为“控件”,单击控件,在窗体中拖动鼠标便能够创建一个“对象”。

选中对象,进行拖曳操作可改变其位置和大小,按“Delete”键可将其删除。

3.常用控件

工具箱中的标签、文本框、图片框、图像和命令按钮等都是常用的控件。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

标签用来显示文字信息,但显示的文字不能编辑;文本框用来输入和输出文字信息;图片框用来绘制图形和显示图像;图像只能用来显示图像;命令按钮用来产生命令动作。

4.VB中的代码窗口

设计状态下,双击窗口中的对象便可打开代码编辑窗口,该窗口左上部是对象列表,右上部是对象能响应的事件列表,中间是代码编辑区。

5.在VB中运行程序

【操作演示】双击源程序文件夹中的工程文件,或者在VB中执行“文件”→“打开工程”命令,找到并打开相应的工程文件。

执行“运行”→“启动”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启动”按钮便可运行程序,执行“运行”→“结束”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上的“结束”按钮便可结束程序的运行。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技巧和方法。

认真听讲,并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技巧和方法。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做好笔记。

观看教师讲解,自己动手操作。

观看教师演示,并自己动手操作。

指导学生进入VB并熟悉VB程序界面。

指导学生认识VB工具箱及控件,并在窗体上创建“对象”。

让学生了解工具箱中各个控件的功能。

让学生熟悉代码编辑窗口。

学会运行及结束运行程序。

6’

6’

5’

5’

5’

三、课堂练习

完成体验与建构中的练习,进一步熟悉VB界面;新建工程,利用各种控件在窗体上创建对象,并尝试为其中的对象添加程序代码。

添加完代码后尝试运行程序及结束程序的运行。

完成后,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

按要求完成作业。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10’

四、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熟悉了VisualBasic界面,学会了利用控件来创建对象和编辑对象,并且学会了如何进入代码编辑窗口,对代码编辑窗口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掌握了在VB中运行程序。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5’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课题

第三课小试身手——编写“求圆面积”的程序

知识与技能:

添加对象并进行属性设置,添加对象代码及调试修改程序。

过程与方法:

每人设计完成一个“求圆面积”的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主动探求知识的态度。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对添加的对象进行属性的设置。

难点:

输入程序代码及对程序进行调试、修改及保存。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第三课小试身手

十一、提出和分析问题

十二、确定算法

十三、编写程序

十四、调试、运行及保存程序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计算机基础知识。

硬件准备:

计算机一台。

软件准备:

安装好VisualBasic6.0。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时间

一、课前导入,任务介绍

只要知道一个圆的半径,我们就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

那么怎样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只要输入圆的半径,就能够轻易地求出圆的面积呢?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VB来编写程序解决这个问题吧!

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

引入课堂,让学生完成过渡。

3’

二、编写“求圆面积”的程序

1.提出和分析问题

请大家思考:

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呢?

计算圆面积的基本思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