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1809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评估检测四.docx

世纪金榜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四)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解析】选B。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所以为了确定题干中的推测,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的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2.(2016·长沙模拟)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上述基因突变一定可以传给子代个体

【解析】选B。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能称为等位基因;由图可知,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图示中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可能传给下一代个体。

3.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解析】选C。

据图分析可知,a→b→c表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A错误;图中显示,基因中的碱基G被C替代,即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误;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即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正确;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D错误。

4.大龄父亲容易生出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小孩。

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

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

B.患病基因多在有丝分裂时产生

C.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D.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选B。

该病由基因突变导致,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A正确;由于该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所以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B错误;突变基因影响Z受体蛋白的结构,C正确;大龄父亲容易生出患该病的孩子,由此可推知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5.如图是蝗虫细胞中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此种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C.观察材料可能取自昆虫的肌细胞

D.若A2正常,则A1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颠倒

【解析】选B。

图中所示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染色体用龙胆紫或者醋酸洋红染色进而观察,则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正确;昆虫的肌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减数分裂的联会,C错误;若A2正常,则A1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重复,D错误。

6.(2016·广州模拟)下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材料

B.AB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的定向诱导使害虫抗药性增加

【解析】选D。

种群中由于突变的存在,使种群中有许多变异类型,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A项正确;施用农药后,通过生存斗争使种群的数量下降,故B项正确;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淘汰抗药性弱的个体,剩下抗药性强的个体并不断积累,使种群的数量增多,故C项正确,D项错误。

7.(2016·武汉模拟)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可能导

致遗传病的发生。

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数目改变而引起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B.白化病

C.猫叫综合征D.红绿色盲

【解析】选A。

21三体综合征是多了1条21号染色体导致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A正确。

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故B错误。

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C错误。

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故D错误。

8.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试剂及作用分别为:

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解离

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

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原理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D.如果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

【解析】选D。

D项中,只是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故错误。

9.(2016·邯郸模拟)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  )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解析】选C。

A项是对基因组进行研究,紧扣了遗传因素这一要点,故符合研究要求;双胞胎有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两种,一般同卵双生的双胞胎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的部分是由相同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表现型不同的部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故B中通过研究双胞胎是否共同发病来判断该病的发生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是合理的;C中调查患者的血型,血型直接取决于红细胞表面凝集原的种类,因此调查血型不能推知患者相应的遗传因素;D中调查患者家系,了解其发病情况,再与整个人群中发病情况作比较,可以判断该病是否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

10.某高等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

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下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则(  )

A.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B.②与④基因分离体现了分离定律

C.图中基因位点①②③④可能分别是A、b、B、b

D.该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中②和③所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解析】选C。

由题意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A错误;②与④是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②与④基因一般为相同基因,其分离不体现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指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错误;该高等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②、③为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①、④为非等位基因,②、④基因属相同基因,C正确;由基因型知,该生物为二倍体,该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但②和③所在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不能组成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

11.下图为某对夫妇的一对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①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该夫妇所生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2

③该夫妇所生子女中不患病的概率为1/2

④甲、乙、丙三种病都可能在幼年期致死

⑤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一定低于甲病

A.一项       B.两项

C.三项D.都不正确

【解析】选C。

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错误;该夫妇所生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4+1/4=1/2,②正确;该夫妇所生子女中不患病的概率为1/4,③错误;单独的致病基因可能使个体在幼年期死亡,④正确;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不一定比甲病低,⑤错误。

12.研究显示,该图示长尾巴恐龙是目前已知体形最大的窃蛋龙,与鸟类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恐龙的化石不可以作为研究该种生物进化的依据

B.窃蛋龙的基因库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窃蛋龙构成一个种群

D.在窃蛋龙的进化历程中,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

【解析】选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A错误;因“窃蛋龙与鸟类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且该恐龙的前肢和尾巴都有羽毛,头顶有冠,所以窃蛋龙的基因库和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B正确;种群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不同种类的窃蛋龙不能构成一个种群,C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13.(2013·海南高考)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中心法则以及减数分裂相关知识。

A项,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故正确。

B项,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所以可能出现不同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故正确。

C项,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故正确。

D项,B1和B2为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配子中只能含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故错误。

14.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

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D。

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说明B基因肯定来自母亲,b基因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

若来自母亲,则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BXb没有分开,③错误、④正确;若来自父亲,则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bY没有分开,①错误、②正确,故选D。

15.(2016·烟台模拟)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纯合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

C.隐性品种可从子二代中选出,经隔离选育后,显性品种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解析】选C。

根据所需,若新品种为隐性纯合子,则在F2中即可找到,若新品种为显性个体,在F2中即可出现该性状的个体,但不一定为纯合子,经隔离选育后在F3中才能确定是否为纯合子。

16.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人类的一种伴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该病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在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亦发现其他各种不同的体征异常,他们的X染色体均存在如图所示的小片段缺失,分别以Ⅰ~Ⅵ表示患病男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5区域最可能含DMD基因

B.除DMD外,还伴有其他体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DMD基因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

C.X染色体小片段缺失导致基因排列顺序改变,而基因数目保持不变

D.DMD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

【解析】选C。

由分析可知Ⅰ~Ⅵ都缺失了5片段,因此5片段最可能含DMD基因,A正确;由题图可知,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的X染色体5片段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除了DMD外,还伴有其他体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DMD基因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B正确;X染色体片段缺失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基因的排列顺序不发生改变,C错误;由题意知,该病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该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D正确。

17.如图为白色棉N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的优点是突变率高和目的性强

B.图中改变基因数量的过程是“处理”这一步

C.粉红棉M自交产生的后代中不可能出现深红棉

D.题图涉及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解析】选B。

太空育种的优点是突变率高,但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目的性不强,A错误;图中“处理”这一步涉及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导致基因数量减少,B正确;粉红棉M自交产生的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4深红棉S、1/2粉红棉M、1/4白色棉N,C错误;题图中的4种棉仍属于同一物种,因此,题图只涉及基因多样性,没有涉及物种多样性,D错误。

18.下列有关图示过程中所发生变异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初级精母细胞

         

形成

       次级精母细胞

A.是生物体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

B.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

C.图示过程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变异类型

【解析】选A。

题图所示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型;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图示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19.(2016·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以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或a2基因不可以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解析】选B。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1或a2也可以突变为A,A错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DNA上的生物技术是DNA分子重组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突变导致的,突变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20.(2016·合肥模拟)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四倍体西瓜(4N)及四倍体产生花粉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其中秋水仙素作用于后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②表示减数分裂产生花粉,③表示花粉经过有丝分裂产生花粉的过程

C.①②③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图中①和②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选C。

图中①表示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四倍体(4N)时所进行的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其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A项错误;花粉不会经过有丝分裂产生,所以②和③分别表示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花粉的过程,B项错误;①表示二倍体有丝分裂的过程,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②和③表示四倍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细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①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而②过程是减数分裂的过程,没有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项错误。

21.下列关于遗传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  )

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B.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细胞含

5个染色体组

C.一个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数为2n-2

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Y、Y

【解析】选D。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

等位基因,A错误;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B错误;一个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数为2n,C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A和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Y、Y,D正确。

22.如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致病基因(A、a)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Ⅲ-2的有关基因组成最可能是图乙中的(  )

【解析】选D。

由Ⅲ-3表现正常而其父母患病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且

Ⅲ-3的基因型为XaXa,其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XAXa和XaYA,而Ⅲ-2(表现为患病)的基因型应为XAYA或XaYA;又由于人的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故有关基因组成应为

,D项正确。

23.(2016·西安模拟)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存在一种被称为“脂肪控制开关”的基因,这个基因一旦开启,就能提高对脂肪的消耗并产生“抗疲劳”肌肉,帮助心脏和神经系统保持持久耐力。

美国科学家公布研究报告说,他们通过向实验老鼠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成功培育出“马拉松”老鼠,比正常老鼠多跑出一倍距

离,速度也快一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有效方法是向实验老鼠肌肉中注入含“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重组DNA

B.“脂肪控制开关”基因中存在起始密码

C.“马拉松”老鼠在改善机体耐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

D.可以向“马拉松”老鼠转入其他的基因兴奋剂,如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培育“超级运动员”

【解析】选B。

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有效方法是向实验老鼠肌肉中注入含“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重组DNA,A正确;“脂肪控制开关”基因转录的mRNA中存在起始密码,B错误;“马拉松”老鼠在改善机体耐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C正确;转入基因兴奋剂,如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可培育“超级运动员”,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4分)

24.(12分)(2016·青岛模拟)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2)在

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解析】种群b和种群c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因此

植物a在不同的环境中进化,形成了不同的植物b和c。

b和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

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物种。

根据计算可知b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并没有改变,所以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

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25.(10分)如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为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________。

(2)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________的形成。

(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________(填编号)过程。

(4)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__________。

(5)植株C属于单倍体是因为______________,其培育成功说明花药细胞具有__________。

【解析】

(1)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最多,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共4个染色体组。

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

(2)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得到

多倍体细胞。

(3)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即②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4)利用幼苗2培育出植株B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最后得到的都是纯合子。

(5)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

花粉培养成单倍体幼苗,说明花药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

(1)4 前期和中期 

(2)纺锤体

(3)② (4)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00%

(5)其发育起点为配子(答其体细胞含玉米配子染色体数目也可) 全能性(答控制玉米性状的全套遗传信息也可)

26.(15分)(2016·太原模拟)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

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

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2。

据图2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据此可推测,位点_________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

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Ⅰ.植株甲:

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

Ⅱ.植株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

________维持“常绿”;植株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测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子叶中叶绿素降解能力较强。

分析图1,B从第6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因此B代表野生型豌豆,则A代表突变型豌豆。

(2)据图2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