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1377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12地下车库挖土专项施工方案

兴化市雄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西子御园一期工程1#、2#地下室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公司

兴化市西子御园工程项目部

2010年8月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及质量目标

第三节、设计部署

第四节、土层情况

第五节、施工方案

第六节、现场管理

第七节、监测

第八节、应急措施

第九节、安全防护

第一十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一十一节、基坑放坡剖面图

分层挖土示意图

挖土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西子御园一期工程

2、建设单位:

兴化市雄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

浙江中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

兴化市星星监理有限公司

5、勘察单位:

兴化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

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地处兴化市直港河东、杭州路西地块。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4647.23㎡,整个工程分为12栋多层、4栋18层高层和2个地下室。

多层建筑物檐高最高为18.4米,高层最大檐高为53.75m.

二、施工进度计划及质量目标

1#、2#地下室地下构筑物垫层施工在挖土阶段边挖边施工,地下室自然地面标高为1.68m(黄海标高),2#地下室土方开挖施工完成至承台底-0.35m,1#地下室土方开挖施工完成至-0.8m,(±0.00为3.5m)在进行人工开挖基础梁土方,待1#、2#地下室立壁砼施工完成后在对相临的2#、4#、12#、13#、14#、15#楼进行土方开挖,完成快速流水作业,做好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思想,质量目标为:

一次性合格。

三、设计部署

本工程1#、2#地下室基础垫层的挖土深度为2.13m与2.48m,根据现场实际土质情况,因挖土深度较浅,基坑周边与建筑物相邻的还有放坡空间,故基坑围护采取放坡处理。

四、土层情况

根据兴化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野外钻探鉴别、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评价,场地内土层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层表土:

灰色~灰黄色,以软塑状粉质粘土为主组成。

陆地上部富含大量植物根茎等有机质。

该层土平均厚度为1.16m。

该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压缩性高,工程性质差,不宜作为建筑物持力层。

②层粉土夹粉质粘土(或互层):

灰色~灰黄色。

粉土湿~很湿,稍~中密,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中偏低干强度中偏低韧性;粉质粘土可塑,摇震反应轻微,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偏低韧性。

粉土与粉质粘土厚度比在1/3左右。

该层土平均厚度为3.25m。

该土层为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工程性质差。

五、施工方案

(一)、施工程序

1、1#、2#地下车库开挖至基础底板垫层底标高再采用人工开挖至基础梁大片垫层底,基坑边坡开挖后,马上将坡面用砼硬化处理;

2、设地表、坡面砼面层,并设好地表排水明沟及集水井;

3、施工基础地梁及底板等;

(二)、基本要求

1、按设计要求挖除坑外土层到设计标高,并设好砼面层。

2、开挖基坑土体,要求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大于1.5m,至底板底标高后及时设垫层。

3、挖地槽至地梁垫层底标高,边挖边设垫层及砖模。

挖土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挖土为辅,底板底以下土体必须用人工开挖,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人工修土和设垫层,并且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

4、在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不得损坏工程桩,避免扰动开挖以下的土体,挖土机械不得撞击围护结构。

5、坑内挖土不得留陡坡,以免基坑内土体滑移而引起工程桩偏位。

挖出土体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基坑四周,基坑外侧施工挖出土方也需及时外运。

6、基坑挖土施工应做到“五边”施工,即:

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以保证基坑土体不长期暴露,确保基坑稳定。

(三)、施工方法

1、本工程地质较复杂,根据实际打桩情况。

故在挖土之前需收集打桩资料,把该区域内的所有桩顶标高标注在该区域的桩位图上。

挖土时对所挖位置的土方桩情况做到心中有底,防止挖机对桩身的破坏。

2、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一般应“分层开挖、先撑后挖”,撑锚与挖土配合,严禁超挖,在软土层及变形要求较严格时,应采用“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快挖快撑,先形成中间支撑,限时对称平衡形成端头支撑、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等方式开挖。

3、限制坑顶周围振动荷载作用。

该土方开挖工程确定为三个出土口,设在2#楼至4#楼之间、14#楼至15#楼之间、13#楼至14#楼之间靠东面的临时场地道路边处。

在确定了出土口后应作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工作。

4、本工程开挖方式采用中心岛(墩)式挖土。

中心岛式挖土,中间土墩的留土高度、边坡的坡度、挖土层次与高差都要经过仔细研究确定。

挖土亦分层开挖,多数是先全面挖去第一层,然后中间部分留置土墩,围周部分分层开挖。

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用向上传递方式进行装车外运。

整个的土方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严格一致。

要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挖土时,挖机严禁碰撞工程桩,分层挖土,层高不宜过大,以免土方侧压力过大使工程桩变形倾斜。

5、由于除了表层填土透水性较好外,基坑开挖深度内其它土层均为透水性差的粘土及淤泥,因此基坑内采用明沟排水。

坑内明沟距离基坑底边线2m以上。

基坑外四周高300×宽300的排水沟,以排除地表水及基坑内抽取的水。

在基坑四周每隔20m设置一个800×800×900的集水井,用砖砌护壁。

6、施工中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撑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计算确定。

7、采用本工程采用120型挖土机开挖土方时,需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应在基坑底及坑壁留150~3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在所有预应力管桩未打到设计标高而高出的区域部位,也需进行人工修土。

8、因本工程承台采用240厚的砖胎模,以利于挡土,保证结构断面尺寸的精确性。

六、现场管理

1、严格施工程序,把每道施工环节,按图纸及要求进行施工。

2、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特别是水泥、砂石等质量应符合要求。

3、加强监督,每进行一道工艺都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施工过程中严禁基坑周边地面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局部地段须另加固(如车道、砼泵车停放位置)。

5、土方开挖后,应对基坑的位移定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七、监测

为了确保围护结构的安全施工,必须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回筑过程进行施工监测。

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综合监测非常重要;可以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基坑放坡的施工或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一)、监测内容

1、基坑边坡土体水平、垂直位移观测

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的目的是通过对设置在场地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和高程的变化量,为基坑边坡和地基土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数据。

2、周边道路、管线监测

开挖前做好邻近建筑的鉴定工作,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基坑周边道路、地下管线的沉降及变形监测。

(二)、监测要求

1、首次观测成果是各周期观测的初始值,应具有比各周期观测成果更准确可靠的观测精度,宜采取适当增加测回数的措施。

2、应定期对使用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检测,点位稳定后,检测周期可适当延长,当对变形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检核。

3、观测前,对所有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并规定进行检校,并作好记录。

4、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5、尽可能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三)、监测安排

位移观测:

在基坑开挖以前,观测2〜3次,其观测结果作为各周期观测的初始值。

在基坑开始开挖到底板浇筑完毕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当达到监测警值时,增加观测次数。

在浇筑完底板至±0.000m期间,可以每2天或更长观测一次。

八、应急措施

当基坑位移达到报警值,有破坏迹象时等现象时,需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在基坑边坡底部打入木桩挡土。

2、在基坑外卸土或坑底设围檩,编织袋装碎石在坑内快速回填。

施工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编织袋、钢丝绳等应急备用材料。

九、安全防护

基坑顶周边设置围护栏杆。

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围护桩顶的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围护栏杆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十、文明施工措施

1、每天指定人员对道路施工后清扫,保持道路清洁。

2、出现场运土车要用高压水枪清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