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inancialassets;
Application;
Problem;
Suggestion
目录
…………………………………………………………………(Ⅰ)
………………………………………………………………(Ⅱ)
一、谨慎性原则与金融资产的概述……………………………………(3)
(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述………………………………………(3)
(二)金融资产的基本概念…………………………………………(4)
(三)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发展阶段…………………(5)
(四)金融资产计量中谨慎性原则应用的依据……………………(6)
(五)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中应用的本质………………………(7)
(六)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中应用的优势………………………(8)
二、新旧法则中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差异………………(9)
(一)案例阐述………………………………………………………(9)
(二)金融资产计量中谨慎性原则在新制度中的规定…………(12)
三、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缺陷…………………………(14)
(一)条款不明确增加操作的随意性………………………………(15)
(二)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主观性……………………(15)
(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问题………………………………(16)
(四)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矛盾…………………………(16)
(五)外部环境的制约……………………………………………(17)
四、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应用中需改进的建议…………………(18)
(一)加强谨慎性原则应用时的约束……………………………(18)
(二)加强诚信,提高会计人员素质……………………………(18)
(三)进一步优化企业评价体系…………………………………(19)
(四)减少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的冲突………………………(19)
(五)内外结合,完善企业环境…………………………………(20)
五、结论………………………………………………………………(21)
参考文献…………………………………………………………(23)
致谢……………………………………………………………………(24)
一、谨慎性原则与金融资产的概述
(一)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述
1、谨慎性原则的基本概念
在西方的很多会计的文献中,会计学者经常用来conservatism和prudence这两个词来表达“面对不确定性所持有的态度”,在我们国家,大部分会计学者通常会用“稳健,谨慎”这两个词语来解释。
虽然这两个词在在词义上有微小的差别,但在早期的会计文献中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区分。
对待会计中金融资产计量的存在的不确定性,应当持小心且谨慎的态度,也就是在会计处理时,认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大于它们不发生的可能性。
谨慎性原则,又称审慎原则,稳健性的原则和保守主义。
当金融资产存在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会计环境的时候或者识别和测量会计要素的精确度受到影响的时候,会计人员应该使用审慎的专业判断和保守的会计方法,金融资产的计量中应该充分预计可能的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以免在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里存在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的情况。
换句话说,所有的损失和费用凡是在计量金融资产中能够预计到的都应该记录和确认,没有足够的把握的收入不应该记录和确认。
谨慎性原则是在保守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
由于保守的信条是确保所有可能造成的损失,但避免任何可能的收益预期。
被认为是足够的可能造成的损失,不顾可能带来的好处。
终端是一致的,故意的计费和损失,提供资产,甚至建立秘密准备,人为操纵的资产,造成误导性的资料。
此外,谨慎的原则不是对客观性原则的否认。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工作者公平和客观,公正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审慎的原则,奉行保守的会计处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审慎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它们会有一些矛盾,但这并不表明它们是对立的。
因为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为准确确认和计量问题,我们必须要使用谨慎性原则。
如果它们之间的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根据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的程度,在使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保持客观的原则。
因此,审慎的原则,可以说其实是一个客观的原则的规定的补充,它是保持客观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程度日益加剧,金融资产计量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愈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披露,所以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的应用也成为必然。
2、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如果要追溯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应用的源头,那还得回到中世纪财产托管人为了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当时它还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其主要变现为低估资产。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收益的确认核对会计报表的披露也增加至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也跟着发生改变。
会计的目标也主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不是过去单纯的报告经管责任。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企业应当将谨慎性原则应用在会计核算中,不可以少计费用和负债,更不得多计资产和收益,而且企业不得进行秘密计提。
在金融资产计量中,谨慎性原则也逐步成为修订性原则在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时候。
在我国,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谨慎性原则有以下要求:
(1)谨慎性原则所处理的是那这些在未来有潜在可能的,但是它不一定会真的发生。
(2)对金融资产计量中各种有潜在产生的,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
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在金融资产计量中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二)金融资产的基本概念
金融资产(FinancialAssets),经营资产的对称。
单位或个人所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
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无形的权利。
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
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
尽管金融市场的存在并不是金融资产创造与交易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国家经济中金融资产还是在相应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其初始价值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其后续计量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初始价值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部分。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按其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公允价值下降幅度较大或非暂时性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三)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发展阶段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金融资产中的应用开始于1992年,在最近十年的应用中可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四个阶段:
1、1992年到1997年
1992年发布,并从第二年的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第一次明确了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将谨慎性原则合理的运用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
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对发出材料进行计量的时候,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时候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体现。
2、1998年到2000年
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得到进一步的运用自从1998年陆续颁布了《投资》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在之前的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
同时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也进一步完善,跟之前相比更加的灵活。
对固定资产折旧上,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也缩小了之前的一些限制。
无形资产中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也作了修订。
将原制度中的无形资产的最低不得少于十年,开办费的最低不得少于五年,分别调整为不得超过十年,不超过五年。
3、2001年
2001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三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包括《无形资产》,并同时修订了五项准则包括《投资》。
同年次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的应用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体现为:
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在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要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也被规定在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中。
为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金融资产计量中固定资产价值虚计,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以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
把“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此外还限制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
改变了确认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方法。
新的法规规定“租赁开始日,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由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和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的两者中较低的决定”。
因此,这就改变了过去将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
此外,当期损益中不再包括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
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的管理部门谨慎地对各种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因素做出估计,由此来判断是否有可能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4、2004年到2007年
为了更好地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目前财政部规定,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暂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实施。
新准则中则更充分运用了谨慎性原则:
其主要体现在或有事项计量上,资产的后续计量,资产的期末计价,收益的确认和或有事项计量等等。
(四)金融资产计量中谨慎性原则应用的依据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量中的产生和应用,其最根本的依据是其存在的不确定性。
这里的不确定性除了指企业经济活动具有的内在的不确定性,即各种风险外,还包括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
首先是由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性。
我们知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即使这是必须并且合理的,但其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比如货币计量假设,它是在币值恒定这一基本前下运用的,但实际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只是为了方便计量。
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也存在不确定性。
会计工作者不可避免地会大量地运用会计估计在会计核算中,但是为了保证他们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预期依据,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及净残值就不是确定的,但是在会计工作中,我们假定它是合理并且确定的,并按这种方法进行计提折旧。
因此可见谨慎性原则,是处理这些不确定性的一个约束因素。
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应用的第二个依据是,为了消除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的过分乐观,谨慎性原则是不可缺少的。
这种观念的起源于19世纪,当时的会计工作者采用稳健主义的观念,是因为管理层对自己的企业总是持乐观态度,并且有可能将这种乐观态度反映于财务报表中。
迫于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的需要,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会计工作者采用稳健主义去抵消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一些乐观情绪。
一般来说,会计工作者可以得到的会计信息比他们可以传递给报表使用者的信息要多。
因此,会计工作者应当试图权衡这些信息和存在的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适当的估价来提供信息,从而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地预计到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样会减少盲目的乐观。
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再一个依据是,对于企业来说,高估资产比低估它更加危险。
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实,虚盈实亏,使管理者做出错误而不是稳健的经营决策,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以后的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缩小生产规模,严重的则是破产。
从这个角度来看,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为了资本维持,即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以后才能确认收益。
相对于、货币资本维护,谨慎性原则更强调实物资本维护,也就是只有当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得到补偿后,才可以确认收益。
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以重置成本计量而不是历史成本来计量。
这种概念强调应当维护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
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五)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中应用的本质
企业之所以乐于在金融资产计量中接受谨慎性原则,是因为它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的。
谨慎性原则有两个本质:
1、以保护企业为主旨
谨慎的会计处理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避免风险和损失,按谨慎的会计处理可能会与某些企业的厂长经理的短期利益发生冲突。
在实行承包经营和企业中,某些厂长经理总希望在自已的任期内完成承包指标,出现了少计费用,多计利润的现象。
但谨慎性原则是从风险上考虑保护企业的,在时间上尽可能快地将资产转化成费用,从收益中获得补偿。
2、收入和费用的时间性分布
谨慎性会计处理原则并非从性质上否定某些收入和费用的发生和存在,而是通过谨慎的会计处理方法改变这些收入和费用计入各个会计期间的时间金额分布。
例如:
在折旧问题上,采用加速折旧法并非是对过去直线折旧法的否定,而是改变了每期折旧的金额分布,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分布以较大的折旧额,后期以较少的折旧。
(六)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中应用的优势
我们应该努力强化企业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因为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
企业在金融资产计量中运用谨慎性原则,即对那些未来可能发生的资产和收益,应该少计或者不计,这将在一些程度上避免会计人员随意操作企业利润的发生,有利于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的客观公正真实。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金融资产计量中,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有利于避免管理层过分乐观,多计资产少计负责,粉饰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
而从大的角度,就一国来说,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加全面,审慎的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从而能够把握好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实现和谐社会。
为了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地预计到企业面临的风险,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的计量的应用中有以下几点作用:
1、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谨慎性原则的核心思想在金融资产计量中是:
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时候,以谨慎可靠为根本,对损失费用的计量要相对偏高,而对资产的计量要相对偏低,用这样的方法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我国,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保护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避免了由于错误处理相关会计信息而产生的经营风险。
2、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失真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各项经济活动中相当严重的问题,而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的应用中对于企业会计工作者进行利润操控的行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防范作用,从而能够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以保障。
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得到的会计信息便更加客观真实,因此维护了我国正常的经济次序。
3、有效地避免了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的计量中的根本思想,能够促使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本着谨慎可靠的原则预估还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这有助于企业的经营状况被更客观的体现,而一些经营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能被更好的反映出来。
企业管理者根据客观现状,能够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规避和处理,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新旧法则中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差异
(一)案例阐述
假设上市公司——红星公司于2000年2月8日以一台设备对外进行投资。
该设备原值1,000,000元,已经计提折旧250,000元,评估的确认价值900,000元。
2000年12月1日,红星公司预计该项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700,000元。
2001年4月1日,红星公司因为财务有困难,原欠银河公司货款950,000元无力偿还。
经过双方的沟通,红星公司决定以该项投资清偿债务。
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为920,000元,这里不考虑税金。
案例分析和会计处理:
由于该案例涉及了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准则,而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应用在修订前后的上述准则中是有明显区别的,为了更好的比较有关准则修订前后的内容及其对谨慎性原则在金融资产计量中要求的变化,在这里对红星公司分别进行会计处理以便前后比较。
1、按修订前有关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000年2月18日,以固定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我们知道以固定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仅是属于投资业务,而且还属于非货币性交易业务。
如果按照修订之前的投资准则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那么:
投资成本应该以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
而公允价值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公允价值大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
对于不同类的非货币性交易,则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而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据此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借: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900,000
累计折旧250,000
贷:
固定资产1,000,000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50,000
2000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修订之前的投资准则规定,如果长期投资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一些原因而导致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首先冲抵该项投资的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不足冲抵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所以: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50,000
投资收益50,000
贷: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00,000
2001年4月1日,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
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现金资产,红星公司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的行为,既是属于投资处置,也属于债务重组。
根据修订前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如果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那么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首先恢复已冲抵的资本公积,然后剩下的部分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据此:
应付账款950,000
投资收益70,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300,000
同时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150,000
2、按修订准则规定进行的会计处理
新颁布的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不再严格区分同类与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都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再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把这个结果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750,000(1,000,000—250,00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