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9214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视力无忧视力矫正训练仪文档格式.docx

3.远视患者(老花患者)通过在眼前加放高度数凹镜注视近距离光标,使晶状体调节能力增强,近视代偿,快速提升视力。

4.近视患者通过训练使屈光系统更协调,使调节与集合的关系更合理运作,促使调节机能更好,巩固视力,稳定度数。

5.斜视、隐斜视患者通过训练眼位得到及时矫正,保持眼球最佳运动状态和正确的运动轨迹。

6.快速提升视距。

绝大部分人群做完训练后,裸眼视距都有10cm以上的提升,视野范围明显扩大。

视距没有明显提升的人群都会感觉眼睛转动灵活,眼肌得到锻炼,用眼疲劳的现象逐步消失。

三、直线训练操作五要素:

一速度:

以眼球转动可以跟上灯光运动、不放弃为宜。

如果眼球不跟进,则放慢速度;

如可以全程跟进,可逐步适当加快,每次增加一点儿。

速度越快,训练的效果越好!

但对于调节力弱的患者,以慢速的效果比较好。

二训练时间:

10—30分钟;

近视10分钟,弱视30分钟。

由于直线训练的强度非常大,容易视疲劳,因此,把握好合适的时间,时间太长反而会有负面效果。

三视距确认:

近视点――光标由远到近,由看得清楚过渡到模糊之后变双,俗称爆裂点,即近视点;

一般在7-8CM会比较好。

可用笔尖测试,也可以用直线仪灯光测试。

远视点----光标由近到远,由看得清楚过渡到模糊之后变双,俗称爆裂点,即远视点。

越远视力越好。

远视点与近视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视距。

视距越长越好!

四停顿时间:

最慢4秒,最快0秒或不停顿。

眼肌非常好时,用1-2秒停顿。

眼肌根本不能清晰聚散时,用4秒;

作例行保养(和放松),可不停顿。

五选择训练镜片

一般使用的训练用镜为黄底,6-8棱应用较多。

如果镜力过大,也可准备3-9棱镜,棱镜度的大小,根据患者融像功能好不好来确定,融像好的,可选择7-10棱镜;

融像不好的,选择4-7棱。

⏹OUT(负)镜,底朝外,练习内聚,训练10分钟,选低于实际屈光度150—200度开始。

⏹IN(负)镜,底朝内,练习外散用(多用于融像训练),训练10分钟。

前4-5次可不做。

⏹IN(正负)镜,放松用,一般用正球镜。

底朝内,度数500度以上,可用负镜。

做5-6分钟,不做外散时,可多些时间。

高度近视多些放松时间。

弱视患者要做两次放松,即先做一次,再做内聚,后做外散,最后放松。

⏹最后可不戴眼镜再看一会儿,3-5分钟。

⏹近视、棱镜、散光片的放置顺序:

球镜靠外侧,棱镜靠眼球一侧。

四、斜视训练:

注意:

以下训练务必在矫正屈光不正后,且矫正配镜在一个月后进行训练。

显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

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共同性斜视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

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

共同性斜视(直线模式):

训练目的是以恢复眼位偏斜且保持眼球无运动障碍及无复视。

选择底朝内棱镜佩戴训练。

令患者注视视标,先慢速由远到近,观察患者眼球运动,至调节近点停止,重复。

此训练周期不宜过短。

若患者眼位恢复正位,视功能无明显障碍则无需处理。

若出现融像,隐斜量大,集合过强则参照“隐斜量过大”训练即可。

(横线模式)若单眼正位,另一眼偏斜,但眼球运动无障碍,无复视。

应遮盖正位眼,打破融像,偏斜度大可加入底向棱镜增加训练强度,视标运动方向应与眼偏斜方向相反。

麻痹性斜视:

由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

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其典型特点。

训练目的是以消除复视和混淆视及恢复眼球运动。

当眼球运动时,斜视角不断地变化以致所视物体不能稳定。

遮盖一眼后,症状即可消失。

由于突然的眼位偏斜,视觉定位功能被破坏,患者走路时步态不稳,常向某一方向偏斜。

因眼位偏斜角不断变化所以无需棱镜,先远后近,注视调节远点前方视标,最慢速让视标靠近,训练时长建议20分钟,训练周期定制不宜过短。

此训练应配合我司33点训练仪共同训练以增加双眼的协调运动,恢复眼球运动。

间歇性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视轴常常分开,最初是在看远时发生,当看远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全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间歇性外斜视发生之前,先有外隐斜。

训练目的是为了让间歇性斜视固定回隐斜,再通过双眼集合训练,恢复或增强其集合能力。

以间歇性外斜作为例子:

先用三棱镜反复遮盖法确定患者偏斜度,三棱镜反复遮盖不断调整三棱镜角度直至打开遮盖后眼球运动停止,则三棱镜度数与眼球偏斜度中和。

选择相应棱镜与三棱镜所测量角度效果相同的棱镜度,令患者佩戴棱镜做遮盖,此时眼球运动是停止的,若还在运动证明未能中和偏斜度,则需增加棱镜度反复测试。

佩戴能中和偏斜度的棱镜后做增加集合能力(双眼)训练。

反复训练一个月后,眼球运动固定,无偏斜,则取下棱镜。

若融像功能正常,能双眼单视(双眼同时清晰看到某一视标,无重影,无头晕),则成功。

若遮盖法测试眼球运动固定,无偏斜,但不能正常融像,则参考“隐斜量过大”进行训练。

隐斜量过大:

隐斜引起的临床症状绝大部分来自于大脑持续紧张以保持由于不完美的双眼固视引起的视觉干扰。

这些组成眼疲劳的主要症状,把这种疲劳称为肌性眼疲劳。

主要的症状是:

头痛、畏光、近视力下降,有时远视力也下降;

偶然情况下,当融合功能下降,偏斜变为显性,复视就会出现同时伴随明显的间歇性斜视。

前期检查双眼隐斜量并记录,因隐斜量过大所引起上述症状因及时训练,无症状可不理会。

倘若由集合过强引起的内隐斜初期训练应遮盖单眼,后期再进行双眼训练。

若是由集合不足引起的外隐斜应双眼训练,同时可以增加集合能力。

注意事项:

a)小朋友耐心不足,可以先用一副训练用镜,再逐步过渡到2-3付镜训练。

b)视距在1米以下的,先选△4,视距超过1米的,选△6或者更大。

c)低近视度数选用△4,高近视度数选择△6或者更大。

d)单眼屈光参差非常大的,用遮眼板遮住不参加训练的眼睛.

e)融像不好的,先做放松,再练IN-融像。

f)融像好的用△7--△10,融像差的用△4-△6。

在具体的棱镜数选择上,以灯光运动时,眼睛跟得上为宜。

g)弱视都选择50-200度,球镜的正、负及度数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h)远视性弱视,是眼机能不好,应用先视距,再放松的程序,不做融像。

i)检查融像时,把标靶上的两个灯变一个灯,再变成两个灯的距离越长,融像功能越好。

j)高调节时,选镜要比平时戴镜度数高;

低调节比平时戴度数低。

五、操作要领

本直线训练有模式选择、速度选择、视距选择、前后停顿选择、时间选择5个项目,在开机模式下,120秒不动则自动关机。

1.模式分为A、B、C、D、E、F六种,长按为开关机,且开关设备皆伴随长鸣一声,开机时自带系统检测功能(灯全亮)。

A—(近视弱视综合训练)、B—(内聚训练)、C—(外散训练)、D—(内斜视训练)、E—(外斜视训练)、F—(弱视训练)

2.速度分为5个档位,1档最慢,5档最快;

根据患者的调节力,要跟得上光标的移动速度,分别用不同的速度。

每按一次增加一档。

一般情况,选择慢速1档开始训练比较好。

3.视距分为5个档位;

第七灯为最近的视距,约59cm,第19灯为最远视距;

逐步过渡到19灯位。

4.停顿分为0-4秒;

可分别设置为0秒、1秒、2秒、3秒、4秒、。

每按一次,增加一档,近点远点停顿时间一致,长按可恢复出厂设置(启动恢复出厂设置功能时,会伴随长鸣一声,默认设置为:

模式为A,速度1,视距1,停顿0,无声)。

5.时间分为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

每按一次加5分钟,长按控制声音的开关。

直线训练准备:

1)开机,打开屏幕;

包括模式、速度、视距、停顿、训练时间5个选项。

2)双眼靠近训练镜架,眼球与目镜中心平齐。

3)选择合适训练球镜片和棱镜片,插于试镜架。

五、训练技术及训练实例

近视的训练与选镜

近视训练时,选择度数应按欠矫的方式开始训练,直至取消全部近视度数。

即原来是3.0D,则选择2.0D开始训练,每训练十次,再降低50或100度训练,直至完全取消近视镜片。

一 放松训练

目的:

雾视原理,放松睫状肌

时间:

5-8分钟

选镜:

针对假性近视患者,用base-inprism(外散训练镜)△6加凸透镜(+2.00D,比原度数减少2.0D),放松调节训练,让紧张的晶状体得到缓解、恢复

挑选合适的棱镜及近视镜片,作为训练镜

测量顾客的裸眼视距,详细记录

设定近视点和远视点位置。

近视点一般设定在7-8cm处。

戴上训练镜后,把灯光从近视点逐步移远,顾客注视E字,当E字出现模糊的地方,为远视点停留位置(这里指的是灯光停留位置,应调整感应开关位置,令灯光停留准确)

停留时间和速度调整。

速度为中速,近视点不停留,远视点停留3秒。

开启电源开关灯光逐步移远时,指导顾客看十字图的横线,移近时看十字图的竖线,观察顾客的眼睛是否会跟随运动。

灯光来回运动10次后,询问顾客看十字线是否清晰;

如果清晰,再将灯光向远处移动10cm,继续观察,如不清晰,则将灯光退回5cm,往返训练10次,并重复以上提问。

训练完毕后,测试裸眼视距,作好记录。

如果视距提升,则继续同样动作;

如果视距提升不明显,则要改变方法或增加训练强度。

提示:

根据患者近视的度数,从2.0D到6.0D,可从6个棱镜度增加到9-10个棱镜度,要以双眼调节力适应情况确定;

凸透镜的度数,可从+5.0D--15.0D选择患者能够适应的镜片进行训练。

选片原则是以适应和临床经验为主。

二 外散训练

增强眼肌外展能力,锻炼睫状肌,让顾客能用0.8的矫正视力看到1.0视力。

5分钟选镜:

步骤:

1)用顾客矫正视力到0.8视力度数的外散训练镜;

如顾客-2.00D可看到1.0, -1.50D能看到0.8 ,则选用△6-1.50D的外散训练镜,也可以在顾客原近视度数上直接减-0.50D即可。

2)测试顾客的裸眼视力,详细记录。

3)设定近视点和远视点,近视点一般设定在7-8cm ;

远视点的设定须戴上选择好的训练镜,将灯光后移,顾客看十字图出现两图标时,为远视点(如果顾客戴△6的棱镜不会出现重影,可尝试更换为△8训练镜)。

4)停留时间和速度的调整。

速度为中速,近点不停留,远点停留3秒。

5)打开开关,辅导顾客在栽植移远时,看十字图的横线,灯光移近时看十字图的竖线;

观察顾客的眼球是否跟随转动。

6)灯光往返运动10次,询问顾客看十字线是否变成一个,如果没有重影,将灯光视距向后延长10cm,继续训练并观察。

如果此时重影加重,则将视距缩短5cm,每训练10个来回,重复以上观察和提问。

7)训练完毕后,测试裸眼视距,做好记录。

三 内聚训练

训练目的:

增强调节能力、眼肌集合能力,提升弱视者的视觉能力。

训练时间:

5-10分钟

训练步骤:

1)在顾客原有度数基础上加-1.00D,如果顾客-3.00D,就选用△6-4.00D的内聚训练镜,底朝外。

2)测试顾客的裸眼视距,并记录。

3)设定远、近视点,近视点在7-8cm,远视点设定在1米左右。

4)速度为中速,近视点停留3秒,远视点不停留。

5)启动开关,辅导顾客在灯光移动时,看十字图的横线,灯光移近时看竖线,观察顾客的眼球是否跟随转动。

如果未全程转动,则要缩短视距再训练。

6)根据顾客的训练程度,可以逐步递增凹透镜度数,但最高不超过-3.00D,避免调节过度。

棱镜数也可跟随提高1-2个棱。

7)训练完毕,测试裸眼视距,并作好记录。

四 降集合训练

眼睛外散能力和集合能力的整合训练。

5分钟

1)使用插片架,在顾客原来度数基础上加-6.00D至-15.0D。

2)测试顾客的裸眼视距,记录。

3)设定远、近视点,近视点在6cm,远视点设定在1.4米左右。

4)速度设定为稍快,近、远视点都不停留。

5)启动设备,要求顾客注视红灯,以,观察顾客的眼球是否跟随转动。

6)灯光每运行5个往返,每次减少更换训练镜数数-1.00D,重复该步骤,直到度数降到零为止。

7)裸眼训练5次,结束。

8)测试裸眼视距,记录。

这里,视距与今天开始训练前应该明显增加。

近视训练口诀:

两放松一紧张,两紧张一放松,一周一次降集合。

解释:

针对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训练程序是两放松一紧张。

即:

一周3次训练,第一次以放松训练为主,第二次做外散训练,第三次做内聚训练。

近视训练注意事项:

一、棱镜数的递增。

做训练时,要观察顾客的眼球转动,若转动幅度不大,有两种原因:

一是没有认真看,要大声督导顾客用力看灯光;

二是棱镜数度过高,这时需要降低棱镜数后再训练。

若眼球转动灵活,可适当增加棱镜数,加强训练的力量。

二、内聚训练度数的递增,要循序渐进。

顾客第一次训练时,不能直接加-3.00D,这样顾客的眼睛会受不住,可能产生放弃的现象。

应该在顾客已经适应的基础上,按每次-0.50D的量逐步增加。

根据眼睛适应的程度来确定是否增加或增加多少度数。

三、裸眼视距的上升或下降,不能代表度数的增减。

如果顾客视距拉长,证明该次训练有效,有认真做训练;

而视距下降,有可能是训练不合适,也有可能是眼睛过度疲劳、或不认真所致。

度数的改变,都应以验光为准。

远视的训练与选镜

一、静态代偿训练

针对矫正视力达到0.6以上,远视在+4.00D以下的顾客,利用高凹透镜带动晶状体正向调节,令裸眼视力能够达到戴镜的水平。

30分钟

训练步骤:

1)记录顾客的裸眼视力,裸眼视距。

2)分别准备-6.00D-9.00D-12.00D 三组镜片,插上架。

3)设定近视点为7-8cm,远视点先不设。

4)首先戴-6.00D注视十字线10分钟,注视过程中,引导顾客性尽可能看清楚十字图的线条;

十分钟完毕,立即做降集合训练,把度数降到剩下-3.00D后停下。

接着做第二组-9.00D的静态代偿10分钟,注视完毕做降集合训练,把度数降低到-6.00D停下;

再做第三组-12.00D静态代偿5分钟,注视完毕训练降集合,把度数降至-9.00D停下。

5)代偿完毕,用-0.50D检测顾客是否代偿成功,如果顾客明显觉得戴-0.50D眼镜比原来视距有提升,表明训练成功。

6)代偿训练连续做3天,训练期间不能戴原来的远视眼镜,当3天过后,复检裸眼视力,看是否可以提升到0.8以上

训练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1种情况:

训练后裸眼视力达到0.8,不用戴原来的远视眼镜,改配-0.50D的近视眼镜作为生活训练用镜,每天使用2小时,看中距离视物训练;

每周到本中心做2次训练,用△6-1.00内聚训练镜做内聚训练5分钟,再用△6-1.00D外散镜做外散训练5分钟。

第2种情况:

训练后裸眼视力不能达到0.8的,休息两天后重复上述1-6步骤一次,如果能够达到0.8,就按一节第1种方法实施;

如果仍然未能达到,请参照远视训练第二种方法 “动态代偿训练”。

动态代偿训练:

针对远视性弱视顾客,逐步提供调节力

10分钟

训练步骤

1)记录顾客的裸眼视力,裸眼视距

2)测试顾客训练镜度数。

让顾客裸眼注视7CM十字线,首先用-0.50D测试顾客能否适应凹透镜度数,如果用0.50D能够看清楚,则逐步往上增加度数,每次加0.50D,直到不能看清楚的前一个度数,作为训练镜度数(如果-2,00D能够看清楚,则用-1。

50D内聚训练镜)。

另一种情况,如果顾客一加上-0.50D就不能看清,则要从顾客的远视度数开始逐步以+0.50D下降,直到勉强看清十字标为止;

如果顾客远视+6.00D,降至+3.00D还可以勉强看清,就用+3.00D的内聚训练镜做训练。

3)测试好训练镜度数后,开始做内聚训练(参看近视的内聚训练方法)

4)训练完毕,测裸眼视距,做好记录。

a)适合动态代偿训练的顾客,每周训练3次以上,每次训练前都要测试顾客的训练镜度数,一个月验光一次,验光的要求是最低球镜度数最好视力表现,如远视度数减低,应更换镜片后再训练。

b)代偿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一次为10分钟),一般代偿分为3次进行,代偿度数不断加深,但最高凹透镜度数不超过15.00D 

c)因为佩戴凹透镜会带动高调节,调节继而带动集合,做在代偿完毕后,要做降集合训练。

d)视力提升的患者,改作眼睛内外旋训练。

远视眼训练注意事项:

a)静态代偿成功的顾客,改配-0.50D眼镜,该眼镜的使用是中距离使用,即1-0米,佩戴不宜超过2小时,半年后矫正视力稳定,不需要再戴镜。

b)静态代偿成功的顾客,要定期测试裸眼视力,如果发现裸眼视力下降,可以做一次静态代偿训练,巩固晶状体的调节能力。

c)远视性散光的顾客,做训练的时候,将散光的度数折一半为球镜度数即可。

d)每次动态代偿训练之前,都要测试训练度数,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e)动态代偿训练的时间可以根据顾客的适应程度,恰当延长5分钟左右,棱镜度也可以适当增加。

斜视训练方法

一 外斜训练方法 

重新构建眼内肌在视觉活动中正确的活动轨迹,改变眼位偏斜。

针对显性斜视,首先要做解除症状,再做构建正常的用眼轨迹运动,令双眼同步、协调动作。

15分钟

1)测试顾客双眼集合点的位置。

首先由远至近移动灯光,观察眼睛能够在哪个位置上向内转动,该点即为近视点停留位置,远视点一般设定在1.5米左右。

2)用△6底朝内(外散训练镜)+原镜度数,做外散训练5分钟,令眼球外转能力进一步加强。

本次训练变成近视点停留3秒,远视点不停留(做外斜的训练,无论外散还是内聚,都是近视点停留)

3)观察眼球的运动情况,转动是否符合正常生理规则;

如果运动有力,则更换成△6内聚训练镜+原度数,做内聚训练5分钟。

4)选用△8底朝外内聚训练镜+原度数,再做内聚训练5分钟。

5)训练完毕,测试集合点是否有变近。

二 内斜训练方法

调整眼外肌在视觉活动中正确的活动轨迹,改变眼位偏斜。

针对显性斜视,首先要做解除症状训练,再做调整正常用眼轨迹训练,令双眼同步运动、协调动作。

1)测试顾客双眼外散点位置,首先由近至远移动灯光,观察眼球在哪个位置上停止向外转动,该点即为远视点停留位置;

近视点设置在7-8CM处。

2)用△6底朝外(内聚镜)+原镜度数,作内聚训练5分钟,令眼睛内转能力进一步加强。

本次内聚训练,远视点停留3秒钟,近视点不停留。

(做内斜的训练,无论外散还是内聚,都是远点停留,近点不停留)

如果运动有力,则更换△6底朝内+原镜度数,再做外散训练5分钟。

4)使用△8底朝外+原镜度数,继续做外散训练5分钟。

5)训练完毕,测试集合点位置是否有更近。

注意事项

a)单眼斜视的顾客,早期训练时要遮盖好眼,差眼重复上述1-5步骤的训练,做2周后(每周3次),根据双眼同步的情况,再做双眼同时训练。

b)上述训练只针对因屈光引起的斜视。

如果是先天性斜视和眼肌麻痹类斜视,应到医院治疗后,再来本中心训练康复。

c)顾客治疗一段时间后,棱镜度要适当向上递增,令训练力度加大。

三老花眼训练方法 

增强调节力,延缓晶状体老化,适合初戴花镜者

1)测试顾客的近视点,灯光由远向近移动,引导顾客看E字,刚刚出现模糊时停止移动,再将灯光向远移动,直到E字重新变清晰的点,为顾客的近视点(作为训练时的近视点停留位置),记录。

2)测试顾客的训练镜度数。

将灯光停在顾客的近视点位置,戴上试镜架,指导顾客注视十字图,先插片-0.50D的球镜,如顾客不能看清楚十字图,则再增加-0.50D,如此类推,直到顾客看清楚十字图标为止。

以该度数配合内聚训练镜做训练,如果顾客到-1.50D勉强看清楚,就用△6底朝外-1.50D做内聚训练。

3)灯光运动速度为中速,近视点停留3秒,远视点不停留,引导顾客努力看清楚十字图的竖线。

4)训练完毕,重新测试近视点,做好记录。

5)老花训练,每次训练都要测试顾客的训练镜度数。

1)代偿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情况下一次为10分钟),一般代偿分为3次进行,代偿度数不断加深,但最高凹透镜度数不超过15.00D 

2)因为佩戴凹透镜会带动高调节,调节继而带动集合,做在代偿完毕之后,要做降集合训练。

3)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顾客的注视点是否落在十字灯光上,要耐心辅导。

4)代偿完毕,用-0.50D检查顾客是否代偿成功,如果患者戴-0.50D明显感觉眼镜比原来视物清晰,则表明代偿成功。

5)代偿训练一般做3天,每天连续做3次;

当3天过后,复检裸眼视力,看可否提升视力到0.8以上。

6)视力提升的患者,改作眼睛内外旋训练。

7)远视患者每天来做训练时,都要测试一下代偿是否成功。

远视训练务求可以分辨横线和竖线,并给予眼球远点、近点内缩和外展、内外旋的训练。

六、直线训练仪使用注意事项

看得清视力恢复训练仪的操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再开机之前一定要熟悉每一种训练的方法程序,并要分辨每位患者的症状,做好对症训练。

而且需要耐心、细心地为患者指导,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下面是使用直线训练仪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1)看得清直线训练仪的训练力度较强,故在操作时要密切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