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8545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7世纪,通过卡文迪许和拉瓦锡等许多化学家的工作,发现了水可分解为氧和氢两种元素;

空气是由氧、氢和氮等元素混合而成的,燃烧只不过是元素和氧起激烈反应等等。

随着几十种元素的发现,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新的原子学说。

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种类不同的元素所组成,元素又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不能毁灭又不能创生的原子所组成。

同种元素的原子大小、性质等都相同,异种元素的原子是不相同的。

道尔顿用他的学说说明了化学中的物质不灭定律、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等。

道尔顿的原子说是根据事实概括的结果,能够用来研究和发现新的现象,因此比古代原子说更进一步。

  19世纪后半期,分子运动论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步建立起近代的原子分子学说。

但是原子分子是否存在,一直没有用实验证实。

1905年,爱因斯坦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从理论上解释布朗运动获得成功,他还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

1908年,法国物理学家佩林按爱因斯坦的方法,用实验测定了分子的大小,结果跟爱因斯坦预言的一致,终于在科学界确认了现代分子原子学说。

  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证明了电子是各种元素的基本组成部分。

1903年卢瑟福和化学家索迪合作,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种物质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提出了原子自然衰变的理论。

这些事实打破了道尔顿以来人们认为原子不可再分割的观念。

  带负电的电子的发现,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原子内部有许多电子,但原子又是电中性的,说明原子内部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那么,这些物质在原子内部是怎样分布的呢?

  1903年汤姆逊在爱尔兰大学讲课时,以元素进化说为基础,提出了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球内,一些电子等间隔地排列在与球同心的圆周上。

他还计算了在正电球库仑力以及电子相互间库仑力的作用下,使这种原子结构保持稳定状态的条件。

在计算中汤姆逊发现,为了不使电子都集中到球心,电子必需分布在几个同心圆环上,如果尽量减少圆环数,对应正电球里各种数目电子的稳定分布就出现了周期性。

汤姆逊的模型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他的这些研究为后人建立原子模型提供了不少启示。

  汤姆逊(1856~1940年)英国物理学家,1856年生于曼彻斯特的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书商家庭。

由于父亲的职业关系,汤姆逊从小就结识了一些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受学者的影响,汤姆逊学习很认真,14岁便进了曼彻斯特大学。

1876年21岁的汤姆逊便被保送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此后,他一直在剑桥教书和研究。

  1884年,瑞利从卡文迪许实验室退休时,推荐27岁的汤姆逊接任该实验室主任之职。

此后,汤姆逊领导这个机构达34年之久。

汤姆逊对自己的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他要求学生在开始做研究之前,必须学习好所需要的实验技术,实验仪器全要自己动手制造。

他要求学生成为会思考、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成为不仅是实验的观察者,更是实验的创造者。

  1906年汤姆逊因发现电子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奖。

  1940年8月30日他在剑桥逝世。

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他的骨灰与牛顿、达尔文、开尔文等伟大科学家的骨灰放在一起。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否定了汤姆逊的原子模型,提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

认为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和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体积相当小的原子核内,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

  卢瑟福模型在当时并不被物理学家们所普遍接受。

按经典电磁理论,绕核旋转的电子,因作加速运动,要向外辐射电磁波,这将消耗电子的绕核运动的能量,使它最终落到原子核上。

说明这样的原子结构极不稳定,而通常所见的原子是极稳定的。

再有电子绕核运转最后落到原子核的过程中辐射出的电磁波或光波应成连续光谱。

而原子处于炽热状态时所发射的光,不是连续光谱而是线光谱。

  卢瑟福(1871~1937年)是英国的原子核物理学家。

1871年出生在新西兰一个英国移民的后裔家庭,幼时家境较贫困,逆境使他奋发,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靠助学金完成学业。

艰苦的求学经历培养了卢瑟福有一种一旦认准了目标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

后来他的学生在剑桥皇家学会蒙得实验室的大门右边的墙上,刻了一条鳄鱼,来赞誉他们的老师,因为鳄鱼也是从不回头,勇往直前的。

  1895年卢瑟福来到英国,师从汤姆逊教授。

从此他开始了研究原子核物理的生涯。

卢瑟福在原子核物理学方面有许多建树。

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就是在他领导下完成的。

  1905年,卢瑟福因"

在元素蜕变及其放射化学方面的研究"

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在得奖演说中;

他风趣地说:

"

我一生中,曾经历过各种不同的变化,但最大的变化要算这一次了。

我竟从物理学家一下子变成了化学家。

  卢瑟福也是培养青年的良师。

许多有名的科学家例如玻尔、莫塞莱、查德威克和盖革等都是他的学生。

  1913年,丹麦的物理学家玻尔为了克服核式模型和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提出经典电磁理论只适合于宏观现象,但不适合于微观现象,原子内部的运动遵守另外的规律。

他大胆地引进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提出了两个假设。

玻尔认为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存在一些特定的电子绕核运转的轨道,在这些轨道中运动的电子虽然有加速度,但不会向外发射电磁波。

对应于每一稳定轨道,原子具有一定的能量。

  电子能够从一个稳定轨道跃迁到另一稳定轨道,在这个跃迁中原子将吸收或放出一定频率的单色光。

单色光的能量等于两个稳定轨道对应的原子状态的能量差。

  玻尔按这两个假设,定量地计算出了氢原子的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它们对应的原子稳定状态的能量,导出了光谱学中的巴耳末系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玻尔的理论不仅使人们确信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而且还使长期积累的光谱资料理出了清晰而有条理的系统。

从此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成了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的有力工具。

  玻尔理论后经索末菲等人的改进。

索末菲从实验事实出发,将电子绕核轨道从单一的圆轨道,推广到椭圆轨道。

并且他还发现轨道在空间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从而引入了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的概念。

索末菲的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在强电场下,氢原子光谱出现分裂的斯塔克效应和处在强磁场中的光源发射的谱线,会分裂的塞曼效应。

1920年索末菲又引入了第四个量子数。

这第四个量子数直到1925年才被科学家弄清楚,原来是绕核旋转的电子的自旋量子数。

  1925年泡利在研究四个量子数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时,发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内,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的电子只能有一个。

利用玻尔、索末菲理论加上泡利不相容原理可以成功地解释核外电子的排布。

至此经典的原子物理学完全建立了起来。

  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是和19世纪末以来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

自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铀盐的放射性之后,一些科学家着手寻找其他新的放射性元素。

其中最有成就的数居里夫妇了,通过他俩的艰苦努力,发现了镭和钋。

另一些科学家着重研究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性质以及射线和物质本身的关系。

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卢瑟福弄清了放射性物质放出射线含有三种成分,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并弄清了α射线带正电;

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

卢瑟福和化学家索迪合作弄清了放射性物质放出射线后自身变成了新物质,于1903年提出了原子自然衰变的理论:

  

(1)放射线是随着放射性物质变化为另外的新物质时放出来的。

  

(2)放射线是由带电物质粒子所组成的。

这种粒子的放出,本身就是放射性变化。

  (3)在放射性变化中,化学原子被破坏了。

  (4)根据放射性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导得放射性变化的规律。

  1913年由索迪正确地归纳出放射性物质衰变时的位移法则:

放出α射线时,生成的元素在周期表里原子序数减少2。

放出β射线时,原子序数增加1。

  同年,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通过对各种元素X射线特征谱的研究,指出原子序数就是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这一发现对元素周期表构造理论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建立位移法则之后,科学家把几种放射性蜕变生成物归放到周期表中去,发现在周期表的同一位置处出现了除原子量和放射性的性质有所不同之外,在化学性质上完全相同的几种物质。

由此索迪在1910年暗示了同位素的存在。

到1912年汤姆逊和他的学生阿斯顿利用当时发明的质谱仪测定氖的原子量时,他们发现氖离子束通过磁场时分裂为三束。

经研究,原来氖气由三种质量不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氛原子组成。

这样,索迪就把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仅放射性和质量不同的元素叫做"

同位素"

  1919年卢瑟福在研究α粒子在氮气中射程时,偶然发现α粒子打入氮核能使它发生反应,放出新的粒子。

这种新粒子的射程远比α粒子长。

经研究这种新粒子带正电,经测定后被命名为质子。

卢瑟福的这个发现,为研究原子核物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用高速粒子去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起变化,同时产生新粒子的方法。

运用卢瑟福开创的方法,1930年科学家发现,用放射性元素钋所放射的α粒子去轰击铍时,产生了一种穿透本领极大的射线。

1932年约里奥一居里夫妇发现,这种射线通过石蜡时会从石蜡板中轰击出高速的质子来。

英国物理学查德威克研究这些现象后指出,这是质量几乎跟质子完全相等的中性粒子,取名中子。

中子发现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苏联物理学家伊凡宁柯分别同时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核结构模型。

至此,人们对经典原子的结构有了一个完整的新的认识。

也使以前发现的一些规律得到了完满解释。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不同的非放射性元素,发现了人造的放射性同位素。

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开辟了放射性同位素在科学技术方面应用的广阔领域。

  质子、中子和电子后来被科学家称为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目前已发现基本粒子有三百多种,其中包括正电子、反质子、介子和中微子等等。

  带正电的质子聚集在这么小的原子核中,而不被强大的库仑力拆散,这使科学家发现了核力。

通过核力和基本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物理学家普遍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力:

万有引力、库仑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

  20世纪在原子核物理方面的一项巨大成就是原子核能的应用。

  1903年皮埃尔·

居里夫妇发现每克镭每小时要放出400焦耳以上的热量。

经研究,这是因为镭放出的射线中的粒子有很大的动能,动能的一小部分在放射过程中转变为热能造成的。

但经计算1克镭能放出的热能十分巨大,竟比相应的化学能大几百万倍。

由于放射性现象是由原子核的变化产生的,原子核内可能蕴藏如此巨大的能量吗?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质能关系式E=mc2,给出了这种可能性。

1925年科学家们又发现各种原子核的质量略小于构成它们的核子即中子、质子的质量之和,出现了"

质量亏损"

结合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科学家们想到这是中子、质子在构成原子核时有一部分质量转化为结合能放出了。

科学家们又研究了周期表中各元素原子核内单个核子的"

平均结合能"

,发现原子序数较小的和原子序数大的原子的平均结合能较小,处于中间的元素原子的平均结合能特别大。

这就提示科学家,如果有可能把原子序数大的元素原子打碎成几块(裂变),或把几个轻核合并起来(聚合),在这样的反应过程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后来科学家果然找到了铀核打碎,得到巨大能量的方法,制成了原子弹和原子能发电站。

科学家也找到了把几个轻核聚合起来的办法,制成了氢弹。

但如何使聚合反应也能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并利用反应过程中放出的巨大能量发电的办法至今还未完全找到。

一旦这方面有所突破,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将大大缓解。

 

心理学现象(来自心理学学习网)

介绍了10多个著名的心理学现象,我把它放在一起了,其中一些对于教学十分有益,在我看来。

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

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

成25公里路程。

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

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

里;

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

现象。

----------------------------------

社会惰化现象实验

法国人瑞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分别在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

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

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

八个人

时是31公斤。

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后来在其他人的实验中也得到证实。

这些现象不仅在实验室里看

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

根据有关研究和统计,在前苏联,私有土地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是农业总产量的27%;

在匈牙利,农民则曾

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产品;

在中国,自1978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里

平均增幅的两倍半。

在东西方的很多国家里,社会惰化现象十分普遍。

------------------------------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

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梅奥主持。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

为找出

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

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一、照明实验。

时间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

提高照明

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

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

具体结果是:

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

,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

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

直至照明

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

从1927年起,以梅奥教授为首的一批哈佛

大学心理学工作者将实验工作接管下来,继续进行。

二、福利实验。

时间是从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

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参加实验的光荣感。

实验开始时6名参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

,她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

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

三、访谈实验。

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

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

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

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

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

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

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

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

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

四、群体实验。

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

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

实验者原来

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

但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

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

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

他们约定,谁也

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

谁也不能干的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

,重则拳打脚踢。

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

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

由此提出"

非正式群体"

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

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神奇的"

莫扎特效应"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

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

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欣赏音乐等传统上被视为"

休闲"

的活动在脑的潜力开

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音乐:

神奇的力量。

科学家们发现,当人听到欧洲18世纪的巴洛克音乐时,心跳、脑电波、脉搏等会逐渐与音乐的节奏同步,从而变得缓慢和协调;

血压也会相应

地下降--这时,整个人会有一种轻松舒畅的感受。

同时,实验证据也表明,如果经常聆听巴洛克音乐,还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特别

是对一些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在戈登教授发现了"

以后,他们又对小学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让一组小学生在进行钢琴训练后玩一个有关比例和分数的数学电子

游戏;

另一组小学生则在英语训练后再玩游戏,结果发现,进行钢琴训练的小学生的游戏成绩比进行英语训练的高出了15%。

如今,研究者们发

现,音乐不仅对小学生分数、百分比运算能力、空间-时间推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阅读理解、言语记忆等心理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众实验

证明从众现象,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线条判断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

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

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

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

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一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

还是从众。

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做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

是相信多数人的判

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

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

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

知识背景对学习的影响实验

皮连生等曾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利用生成表象策略记忆配对词组。

这些配对词组被分为两组,A组由被试所熟悉的动物组成,B组

则由被试不熟悉的动物组成。

A组例子 

B组例子

大象-强壮 

松鼠-灵巧 

猞猁-敏捷伯劳-凶猛

狗熊-愚蠢 

乌龟-长寿 

树獭-迟缓考拉-可爱

研究发现,当被试记忆熟悉动物的配对词组时,能较好地利用生成表象策略,记忆成绩也较好。

而当他们记忆陌生动物的配对词组时,策

略应用明显存在困难,记忆效果也较差。

由此可见,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是策略学习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

服从实验

[日期:

2005-1-3]来源:

作者:

[字体:

大中小] 

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

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

实验之一。

米尔格拉姆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以每小的4.5美元的价格招聘到40名自愿参加者,他们包括教师、工程师,职员、工人和商人,

平均年龄在25—50岁之间。

实验者告诉被试,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

生,另一人当教师.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关联词,学生的任务是记住这些词,然后教师呈现这些词,让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二个正确的

答案,如果选错了,教师就通过按电钮给学生以电击作为惩罚。

事实上,研究者事先已经安排了每次抽签的结果总是真正的被试作为教师,而

作为学生的却是实验者的助手。

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的假被试和当教师的真被试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

学生的胳膊上绑土电极;

被绑在椅子

上,以便在记忆词汇发生错误时被教师惩罚。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通过声讯的方式进行联系的。

教师的操作台上每个电键都标明了电击的严重程

度,从15V的"

轻微"

到450V的"

致命"

这些电击实际上都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 

在实验中,每当学生出错,主试就命令教师施与电击,而且要加大强度;

随着电击强度的蹭加,学生也由呻岭、叫喊、怒骂逐渐到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