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doc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doc(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22《议论文阅读》
【北京市】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共7分)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
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
“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
数学家华罗庚也说:
“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
”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
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
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
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
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
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
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22.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12个字以内)(2分)
23.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
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
24.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
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①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②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答:
22.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23.乙
24.示例一:
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屮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吏加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意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示例二:
我认为第二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在循序渐进的阅读的过程中才可以达成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思考所学习的內容,也就保证了我们的阅读是有收获的,反之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就公囫囵吞枣,导致阅读没有收获,所以我认为第二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甘肃省天水市】
五、课外阅读与理解(15分)
①人贵立志。
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
宋代学者程颢曾说: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
“夫学,莫先于立志。
”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
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
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
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
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
“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
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
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
”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
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
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
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
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
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
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
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
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6.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27.第④段与第⑤段能不能调换?
为什么?
(3分)
28.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
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9.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立志”的理解。
(3分)
25.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分)
26.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分)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责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
(2分)
27.不能调换(1分)因为第④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对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第⑤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
第5段第一句是过度句,承接了第④段内容,引出了第⑤段的论述。
(2分)
28.C(3分)
29.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分)
【广东省深圳市】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
(10分)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
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