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8523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小组建设培训材料Word下载.docx

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组长”方案一:

分组后,组内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

常务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

学习组长则负责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

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由学生自荐后小组同学选举产生。

“组长”方案二:

每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

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学习,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也可正副组长分别负责B、C组的工作。

小组成员间形成紧密的学习利益共同体。

小组长要定期述职和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应及时更换。

“组长”方案三:

小组长分为学科小组长和行政小组长。

学科小组长由本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是老师的助理,是组内的“学习领袖”,组长成绩未必是第一名,但要求其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

小组形式一般是固定的,但各学科的小组长也可依据学科而定。

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既能体验到成员的角色,又能体验到组长的角色,从而达到“团队学习”的效能。

 

行政小组长的设立是由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较强的小组成员担任,是组内的“行政领袖”,其成绩也未必是小组第一,但要有大局观,具有领袖气质和才能。

(四)关于小组分工

小组分工就意味着每名组员都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负有责任。

小组的每名成员都要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

一旦小组成员都有了这种责任心,那么作为小组的一员,学生就会找到一种归属感。

如:

当基础较差的学生成功地为小组完成了某件事情以后,其他组员对他的看法就会改变,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其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就会促使他发自内心的不断为小组尽力,使自己更加热衷于小组的各项活动,也会越来越关注小组各方面的荣辱,这样就会使小组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使自己小组在其他组面前更具有竞争实力。

组长

副组长

记录员

汇报员

作业组长

卫生组长

1.全权负责小组工作。

2.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有序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作操作、合作探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其他临时性工作。

1、协调组长进行组内管理工作,特别是组长的工作较多时要承担部分呢组织工作。

2、收取学校布置的材料。

3、负责小组的纪律。

1、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记录小组成员加减分情况,并汇报班级负责人。

1.积极配合组长及副组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汇总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并在全班进行汇报。

负责各科作业的收交、发放、检查,并将小组完成情况汇报各学科代表。

1、负责安排监督本组的值日,个人卫生及小组的环境保持。

对不认真的同学要及时进行提醒、督促。

2.检查桌椅摆放情况。

(五)小组长培训

小组长关系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这一职务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小组都在努力,尽管所有的小组都不甘落后,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的小组一路遥遥领先,有的小组却步步维艰,其中的差距就在于小组长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差异。

凡是小组长组织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小组,小组活动时不仅积极主动,效果好,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反,如果小组长不负责任,小组活动组织得不好,小组长就得不到小组成员的认可,小组内部松松散散,小组成绩也往往处于下降趋势。

因此,小组长不仅要努力自己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加强我们的责任心。

1.小组长的职责

(1)全权负责小组工作。

(2)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有序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作操作、合作探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其他临时性工作。

强调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要组织本组的学生进行学习。

小组长在组织小组学习时要布置或分配学习任务;

主持各个环节的学习、讨论或展示;

监督小组成员学习并了解成员学习情况;

维持小组学习的纪律。

2.怎样讲题

(1)先讲思路,后讲做法,不单单是把题的答案读给组员听,最后“我的话讲完了,请补充,谢谢合作”。

语言格式是:

这个问题要怎样想?

为什么要这样想?

还有别的思路吗?

最简捷的思路是什么?

(2)小组长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讲。

3.组长的注意事项

(1)组长要学会倾听,组员发言完毕后组长针对发言中暴露的问题予以解决。

找出不同点和不对的地方,不同点说理由,不正确的说出错的原因,并改正。

(2)要及时总结,某类题应该注意些什么,解这些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3)无需讨论直接汇报的问题,要简单叙述题意,再说做题依据。

(4)小组长不要霸占发言的机会。

小组长不能歧视自己的组员。

4.组长用语

小组长的提示语很重要:

现在由( 

)号同学发言,他回答的问题是( 

)。

这样让听者明确学习的方向,能尽快做出处理信息的前期准备。

不能讲这样的话:

你怎么这么笨;

你一点也不会,我们不想要你了……

建议常用以下语言

A、讨论开始时:

“请***发言。

B、组员回答问题支支吾吾:

“不要着急,你可以再想一想。

” 

 

C、组员说话不太完整时:

“谁来补充?

D、看到组员不能主动发言:

“我们是不是请……也来讲一讲。

E、组员表达不太清楚时:

“我没有听明白,请你再讲一讲?

”“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

F、大家争论不休时:

“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不要讨论了,等会儿汇报时请大家帮忙。

学会简单的分工调控。

“嘘!

注意一点”“我们声音低一点,会影响大家的”“我们要节约时间,讲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会适时质疑。

“这个地方你是怎么解决的?

”“你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理由是什么?

”“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想法/思路吗?

(六)组员培训

组员不能满足于听。

明确知识不是听会的。

在合作中,不但要学会知识,更要学组长的思维方法。

在别人讲解了以后要及时的叙述,加以巩固。

1.语言培训

(1)说话声音要指导两人低一点,四人高一点,代表全组发言时声音必须要洪亮;

(2)说话礼貌。

(3)完整方面。

有次序,回答问题或表述问题时要首尾齐全,表达要完整。

2.有七种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1)笔录的习惯。

学生在预习与课堂学习中要有规范的课堂记录,自学有记录,讨论有记录,训练有记录。

使课堂记录成为习惯。

笔录使学生变得专注、沉静、思维。

(2)讨论的习惯。

将学习中的困难与收获带到小组、带到班级,将问题解决,把收获分享——这是讨论的作用。

小组学习中要讨论,班级交流中要讨论,训练过程更要讨论,使讨论变成学习的一个习惯,使学生由此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开放、阳光的心态。

(3)提问的习惯。

“学问”一词的构词方式告诉我们:

问是学习的开始,勤学就应好问,还要不耻下问,把“提问”变成一种习惯。

当然,提问的前提是“自学”、是思考,否则问题就容易“假、大、空、怪”,不仅对学习无益,而且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造成对自己对同学的浪费。

做到:

自学能会的不问,小组讨论解决过的不问,将那些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出来。

学生不仅要学会提问题,而且要“会问”向“善问”“深问”发展。

(4)“倾听”的习惯。

听,是获取课堂信息的重要渠道,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听教师的课堂指令与课堂引领,认真听同学的课堂问答。

听清指令,使课堂学习方向清,目标明,学习更有实效。

听同学问答:

一是听清同学的提问,积极思考,并竞争回答。

二是听清同学的回答,好的地方要学习,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不好的地方及时提出,帮助同学改正。

在很多课堂上,学生不善倾听,有时竟随意打断,甚至对紧张出错的同学讥笑,这很不好,首先打断的是发言人的思路,其次是形成一种浮躁的风气,对学习极为不利。

(5)反思的习惯。

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每堂课的学习都要认真总结:

我感到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学习中的问题是什么?

(既有知识掌握中的问题,也找学习方法、策略、态度等方法的问题)在课下及今后的学习中怎样弥补、矫正与提高?

依此思路、坚持进行,不仅培养了反思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断提高,而且形成了一种好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都大有裨益。

(6)“自学”的习惯。

自主学习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其他形式的学习的前提。

没有好的自学,合作是空话,竞争是虚话。

所以培养学生好的自学习惯将使之受益终生。

好的自学习惯,首先要实现人本对话,其次在对话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第三,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另外,表现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主动、独立、规范的参与训练,以实现自学的效果。

毫无疑问,自学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这种能力或者说习惯,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7)“教学”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自己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让教学成为每个人课堂学习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的不断深化,久之,“为人师”就成了一种习惯。

如果在我们的课堂上“为人师”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一是学生的学习则变得主动、积极,二是使整体课堂效益提高无数倍成为现实。

在这种“为人师”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合作学习要求

(一)组织规范

(1)组员应服从组长安排,学习是做到分工有协作。

(2)遵守课堂纪律。

(3)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自主性。

(4)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

(5)每个组员都要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要鼓励帮助后进同学进行更多的锻炼。

在讨论中,成绩最好的主持讨论,成绩中等的做记录,成绩下等的发言,再由成绩好的补充;

如果题目内容多,组长要分配所有组员均有发言机会;

平常还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在组内划分成理科组和文科讨论组,实施文理互助。

(6)交流一定是在组员各自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受益。

(二)课堂规范

(1)学习规范:

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

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

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2)小组交流程序:

不仅要校对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等。

(3)学生提问内容:

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小组内有疑义,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组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蕴涵思想、方法的问题。

(4)限制机会制:

对特别强势的学生进行发言限制,如每节课发言不超过3次,力争这样的学生选择最能体现自己水平的问题发言,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同学。

当有两个以上同学竞相发言时,学习好的同学要主动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学。

(5)点评争辩制:

同学之间可适时点评别人的发言,倡导就不同意见进行争论和辩论。

(三)学习的任务要求

1.课前合作:

学生分工查找资料,资源共享,共同完成预习作业,在预习的过程中讨论、交流、辩论,相互质疑提问,互相寻求帮助,互相检查批改作业,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课堂合作:

课堂上由发言人汇报小组预习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发言。

讨论、交流、辩论,相互质疑提问,互相寻求帮助,互相检查批改作业、试卷,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课后合作:

对课堂尚未解决的问题课后可以再讨论、再交流,可以利用课间、自习课,有条件的或回到家里进行网上交流、电话咨询,共同查漏补缺。

三、小组合作公约

(一)发言:

1.先准备后发言,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不信口开河。

2.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

3.语言表达力求明白,不罗嗦。

4.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要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5.个人汇报:

声音响亮,使在教室对角线位置的同学也能清楚的听到;

二人讨论:

温文柔和,像说悄悄话时的音量;

组内集体讨论:

声量清晰,让小组内成员听到即可,不影响其他组讨论。

(二)倾听:

(1)聆听别人发言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

(2)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者赞许;

(3)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

(4)边听边分辨出和自己发言相同的内容,自己发言时不重复;

(5)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后再提出。

(6)别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

明时,说话要有礼貌,要用“是否请您”或“您是不是可以”。

(7)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三)求助:

(1)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可向同学请教,要让别人明白你不懂不会的地方。

(2)态度要虚心礼貌,眼睛注视对方。

(3)接受帮助后,应肯定对方对你的帮助并表示感谢。

(四)反思:

(1)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

(2)勇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

(五)自控:

(1)服从组长安排。

(2)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 

(4)服从组内大多数人意见,个人意见可保留,但应到课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换不同意见。

(六)帮助:

(1)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对被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2)帮助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同学说:

“有困难找我,我会尽力而为的。

四、小组评价

参考方案一:

1、加分奖励机制:

考核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面进行,以鼓励C类学生完成任务为导向。

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1、2、3分;

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2、2、3分;

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2、2、4分。

2、扣分惩罚机制:

(1)纪律:

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睡觉,看小说,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积极参加班级和组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推诿,不缺席。

组员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次扣1分。

(2)自主学习:

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组员要按时完成各学科的学案和作业并及时交纳,不抄袭,不打折扣;

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各科目的平时检测。

凡未完成预习等任务的一次扣1分;

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作业、测试抄袭每次扣1分。

(3)合作交流:

组员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认真解答学习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积极参与组员之间互帮互学活动;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一天内不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

一天内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小组长按周真实的统计本组平均分,并以周为单位算出月、半期、期平均分。

(小组长的得分必须得到本组组员认可。

参考方案二:

一、评价机制:

(一)课前准备方面:

课前准备好学习工具、坐姿端正、能安静等待上课,奖励小组1分。

(二)合作学习方面;

1、自学和合作学习时听讲认真,坐姿端正,精神面貌好,点名表扬一次加1分,批评一次减1分。

2、合作过程中能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文明争辩,加1分。

3、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积极展示,表达清晰,加1分。

4、合作汇报时能完成任务加1分,展示时积极大胆,效果好加1分。

(三)作业完成方面;

1、课堂上,组员能全部按时完成各科作业给小组加1分。

2、个人完成质量高加1分.完成质量差减1分。

个人不能按时完成的减1分,当天不能补完再扣1分。

3、家庭作业能认真完成,有家长签字加1分。

(四)考试方面(老师和组长评价)

1、小组成员每次考试全达到优秀加1分。

2、小组成员平均分比班级平均分高两分以上给小组加1分。

3、个人考试得满分,直接加1分,达到目标加1分,超过目标加2分,不达目标者减1分,退步较大减1分。

二、评价说明:

1、日评由小组长每天下午汇总,为组员加小星。

2、周评由班主任每周五汇总,每组得分按日评时小组得分情况按各班组数分四个等级加分,一二三等分别加3颗、2颗、1颗红星,最后两名为2颗黑星,最后两名的小组周一班会后由班主任召开小组会议,每名成员分析本组落后的原因,并商讨出相应的对策;

个人得分以日评累计,以分换星。

3、月评和期评由周评累计评出优秀小组3个、优秀组长3名和先进个人5名学校奖励。

参考方案三:

确定基础分,基础分代表着学生以往测试中的平均能力和学习水平。

如采用以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为每位学生的基础分,然后每半个学期再参照学生的近期成绩情况重新确定基础分,这样可以保证基础分的客观性,同时也可以给那些经常得低分的小组成员一次新的机会,进一步均衡各小组的竞争力,使各小组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悬念。

计算个人提高分。

每位学生为其小组赢得多少分数,取决于他们的提高分,即测验分数超过其基础分的程度。

3、评价结果:

(1)开展小组内的学生互评,评选出本小组的“最佳小组成员” 

、 

“最大进步奖”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到成功,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爱合作、会合作。

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还可设立多个表扬奖励方案:

最佳合作奖、配合默契奖、最准确奖、最快速度奖、最佳书写奖、最具创意奖等。

(2)各班级每周汇总一次,并评出优秀小组长一名。

下周归0,从新计算。

学校每一个教学月汇总一次。

下个教学月归0,从新计算。

每个教学月学校将评出优秀小组长、优秀班集体,并给予适当奖励。

学期末学校将评出年度优秀小组长、年度小组合作优秀班集体。

并给予适当奖励。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规则 

教师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应进行认真观察和积极引导,为每个学习小组及成员进行有效学习提供帮助指导。

1、开始阶段教师要认真仔细的指导学生预习,每节课前都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及预习提纲,以后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自己高质量的完成上述内容。

2、要保证学生必要的自主学习时间(15-20分钟),做到:

自主学习不充分不交流,小组交流不充分不展示。

3、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制止或点拨。

使小组讨论能顺利健康的开展,不在无意义环节上浪费时间。

4、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养成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出现混乱时,教师应及时干预与纠正。

5、小组提前完成作业任务时,教师应认真检查他们是否按要求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并布置扩展提升类的学习任务。

6、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情况,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实践证明:

初始阶段,通过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

7、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