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勤智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B班试题无答案Word下载.docx
《贵州省黔西南州勤智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B班试题无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西南州勤智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B班试题无答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
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怀古伤今潮迅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你看她矫揉造作的样子,令人作呕。
B.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C.由于保护不力,古墓被疯狂盗掘,墓中文物荡然无存。
D.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难以挽回。
做事忌随心所欲,做人须严谨慎重。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新区民工子弟校努力参与创建省二级示范学校,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已经阶段性的取得了成果。
B.《战狼2》票房之所以持续火爆,是因为在题材上讲述了中国军人到海外保护侨民的原因,毕竟以往的爱国主义影片多是在家园里抵抗侵略。
C.人心向背,是否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D.深受人们喜爱的川剧表演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
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
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D.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
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威尼斯商人》等。
C.鲁迅的作品,语言有的凝重,有的泼辣,有的清新;
主题通常都是深刻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小说,将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底层的苦人儿。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泊桑,他与欧·
亨利和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二.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行路难》中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3.《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
4.《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谏鲁庄公的原因是:
5.在全市中学生篮球联赛中,你校篮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
三.名著阅读(5分,每空一分)
1.“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
次日,黛玉又看
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作者是,这个情节可概括为
2.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文段节选自紧接文段的情节是:
鲁达找到(人名),要他亲自切了十斤精肉臊子和十斤肥肉臊子。
四.古诗赏析(6分)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上属于这一题材的和本诗作者同朝代的代表诗人还有(2分)
2.末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
五.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曹刿论战》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甲】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条件有“天时、地利、人和”。
你认为【乙】文中鲁国战胜齐国的先决条件是这三个条件中的哪一个?
【乙】文中哪一句话能体现这一观点?
(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文中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并做简要分析(4分)
六.现代文阅读
(一)以读书“索道于世”(14分)
①读书,能润泽心灵,能提升本领,能纯洁操守。
有了书香的浸润,人的精神世界才能丰盈起来。
②十六年前,我从海军某雷达旅政治部调往一海岛雷达站任指导员。
一项重要工作,就
是把政治教育课讲好、讲生动,让大家有所收获。
胸无点墨,何以感染他人?
于是,伴着小岛的婆娑树影,听着隐约涛声,每晚在那盏微黄的灯光下,我循前人之迹、探历史之幽、思古今之变,在收获一份恬静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备足了养料。
有了书香的浸润,所讲的
课程,很快便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也扭转了大家对政治教育课的刻板印象。
③从那时起,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不管是穿军装还是着税服,读书慢慢成了自己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主色调。
这样一份习惯,可谓受益终身。
因为,自己在书香中,能体味到读书之美、读书之获、读书之乐。
④读书之美,美在润泽心灵。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
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确实,读一部好书,尤其读一部经典,就是为灵魂打开一扇窗户。
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散发着思想光芒的经典,不仅能让我们与先哲对话,聆听教诲,更能涵养心灵,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片洁净
之所。
如今,碎片化阅读渐趋流行,人们往往一看到大部头的书就头疼,殊不知,“索物于
夜室者,莫良于火;
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
”从我自身的经验看,啃下一部厚重的书卷,虽然路程漫漫,却能磨练心性,让人撇去浮躁,收获宁静。
等攻克后,掩卷沉思,往往仍有
回甘。
⑤读书之获,获在提升本领。
如今,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
有一条流行的“知识折旧律”,说的是一年不学习,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致使不少人都有本领恐慌。
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人们对手机和搜索引擎的依赖:
一旦碰到难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开搜索引擎找答案;
而一旦手机电量不足时,又开始到处找插座,给手机充电。
其实,如果没有足够的积累,即便搜索出来了答案,我们又是否有辨别答案真伪的能力呢?
要想克服本领恐慌,要想让自己有两把刷子,不读书、不学习,恐怕是不行的。
书中或许不会给出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法,却有着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
而这,恰恰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不可或缺的本领。
⑥读书之乐,乐在纯洁操守。
晚唐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从一个侧面告诫我们,自律是一场终身修行。
在我看来,读书正是增强自律的最好方法。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的怡然自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廉洁意识,这些都是精神生命的营养剂。
工作之余,少些觥筹交错,多些手不释卷,于字里行间潜心思考,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才能不断增强心有所畏、言有所止、行有所戒的定力,在精读、深思、笃行中描摹出人的精神底色。
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以书为伴,含英咀华,我们才能洗涤心灵、涵养浩然之气,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盈起来。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3.选文④⑤⑥段能否调换顺序?
为什么?
4.选文第⑦段有何作用?
(二)父亲的院落(15分)
①父亲的院落在乡下,依然是矮墙,上面杂生着枯草;
依然是三间瓦房,在夕阳下,扯出一缕袅袅的炊烟。
②父亲坐在院落里,抽着烟,烤着火,间或咳嗽两声。
父亲住不惯城里的房子,以他的话说:
“这哪是人住的啊,还不把人憋死?
”父亲到城里来,几天之后,就腰酸腿痛,就唉声叹气,就走了。
③父亲永远留恋着自己那三间瓦房,还有一个院子。
④在乡下的院子里,父亲才算找回了真实的自己,才会粗声武气地大笑,才会大声喊叫邻居来喝茶,才会找年龄相当的人谈今年的雨水和收成,才会打开鸡笼,大声吆喝着鸡,才会对母亲高声说着今天要吃什么饭,放点地里长的大白菜,或者豆角。
⑤在小院里,父亲永远是个主人,而不是客人。
⑥春天来了,雨水一落,父亲就会在墙角空地上用棍子插些小洞,放进豆种,然后,沿墙一周插上篱笆。
不久,几场春雨飘落下来,父亲那些豆子,就会一颗颗破土而出,长出肥嫩的芽儿,顺着风长高。
父亲从坡上回来,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些豆秧一根根顺着篱芭而上,伸长了身子,舒展着叶子,就会高兴得哈哈大笑,摸着胡茬:
那种得意,就如面对自己的孙子一样。
⑦夏天之后,院子里,丝瓜拉成架,豆荚顺着篱笆爬上墙头。
做饭时,父亲会踩着凳子去摘,然后洗净了,交给母亲,放在锅里炒着。
在放了油的烧红了的锅里,豆角发出“咝啦咝啦”的响声,父亲坐在院子里,坐在豆棚瓜架下,轻轻地摇着蒲扇,摇出一脸的幸福。
⑧这两年,父母都老了,不养猪了。
父亲就将院外的猪圈改造成了一个荷花池。
田田的荷叶碧绿如洗,轻灵水嫩。
翠绿的莲叶间,一朵朵荷花洁净地生长着,有含苞欲放的,有半开的,也有全开的,一片热闹气象。
间或,有一只蜻蜓飞来,在荷花上歇着,风一吹,又飘走了,只有花儿袅娜洁白。
⑨到了秋天,院中的葡萄熟了,父亲会很认真地照看着,不许鸟雀啄食,让一颗颗葡萄珠圆玉润地鼓胀着,晶莹着,由小变大,由绿变紫,变灰,一弹一出水。
这时,往往,父亲会打电话告诉我们,让回来吃葡萄。
等不及了,父亲就进城来,拿着袋子,里面装着葡萄,一颗一颗,水灵而饱满。
父亲一串一串拿出来摆在桌上,摆得很慢,很细致,摆出一脸的成就感。
⑩冬天,没有了瓜菜豆秧陪伴的父亲,坐在院子里,显得无奈和无聊。
这时,他会拢起火,坐在火堆前编起背篓,还有竹筐。
竹篾是山上自栽的竹子织成的,父亲剖开竹子,划成竹丝。
竹丝在父亲的手上跳跃着,翻动着,仿佛有生命的精灵一样。
父亲编的竹器并不美,相反,还很难看,但耐用。
这些竹器,就成了家用的东西,但更多的则送给了同村的人。
父亲喜欢别人讨用这些东西,每到这时,他的脸上会露出感激的笑,用他的话说:
“人家要,是给咱长脸。
”父亲从别人的需求中得到满足,得到快乐。
院落里的一切,父亲侍弄得很细致,对他来说,如小学生做作业一样,认真,一丝不苟。
父亲永远都在做着他的作业,没一刻安闲,一直到老去,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1.文末“父亲永远都在做着他的作业”,请结合全文概括“他的作业”具体指什么?
(3分)
2.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在小院里,父亲永远是个主人,而不是客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1.音乐是无字的诗歌,诗歌是有形的音乐,音乐与诗歌是相通的。
你班同学搜集了下列歌
词,并把它刊登在黑板报上。
歌词一: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童丽《烟花三月》)
歌词二: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片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毛宁《涛声依旧》)
歌词三:
碧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邓丽君《在水一方》)
(1)请你写出这些歌词化用的古诗词的题目、作者、名句。
(2)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到的结论。
对音乐
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喜欢
不喜欢
流行
民族古典
94.51%
5.49%
80.11%
19.89%
对乐器
对学校组织的艺术团
民族
西洋
想参加
不想参加
7.77%
25.55%
42.22%
24.44%
(3)学校将举办“红心向党”歌咏比赛,学生会将在全校选聘歌咏比赛的主持人。
请陈
述两条你竞选的理由。
八.作文
(一)“让”是一种美德,“让”是一种修养,“让”是一种“智慧”。
有时候,“让”是退让、忍让;
有时候,“让”是谦让、礼让。
“孔融让梨”,让出了亲情友爱;
“负荆请罪”,让出了宽容大度;
“斑羚飞渡”,让出了生存机会。
其实,“让”是一种策略——以退为进、避其锋芒,更是一种勇气——迎难而上、当仁不让。
请以“让”为话题作文
(二)命题作文:
你在对岸等我
要求:
①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
勤智学校2018—2019学年期末测试卷
1
2
3
4
5
6
1.
2.
3.
4.
5.
1.
2.
1.(只写出一人该空不得分)
2.
1.
a.
b.
2.
3.
六.
(一)以读书“索道于世”(14分)
1.
4.
六.
(二)父亲的院落(15分)
1.歌词一:
歌词二:
歌词三:
八.作文。
(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