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531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答案】D

【解题指要】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融为一体后形成的艺术形式。

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著名宋词作品,不应在本题中考虑选择。

6.【答案】A

【解题指要】明朝的政治制度内容很广泛,应该记清。

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威胁皇权的丞相制度,将自秦朝以来形成的丞相掌握的中央行政权力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避免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从明朝开始,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其他三项都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应当作为问答题去准备。

7.【答案】B

【解题指要】八旗制度与满族兴起和壮大直接关联,其创建者是统一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

满族自称满洲,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发展来的。

明朝后期,努尔哈赤把女真人编成八旗,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立政权,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国号金,史称后金。

后来把都城迁到沈阳。

这是有关努尔哈赤的全部知识要点。

清朝初年的历史重点在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人。

顺治正式成为入关后的第一个清朝皇帝,努尔哈赤被追尊为太祖皇帝。

与此相关联的知识要点是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名后金为清等,也是经常出现的考试题目。

另外,要知道八旗制度是军政合一的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极大地加强了女真(满洲)的军事力量,在统一各部落、建立国家以及入关以后统治全国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8.【答案】B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简单的知识记忆题。

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英法联军野蛮洗劫并焚毁。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圆明园再次遭到破坏。

9.【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太平天国同以往农民起义的不同点,也就是它的新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肩负起了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历史使命,二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主张。

10.【答案】D

【解题指要】这是一个能力考查题,要求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概括、提炼。

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涉及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等历史内容,可提炼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具备的历史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课本上涉及内容较少,容易漏选。

11.【答案】C

【解题指要】中共二大准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因此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也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奋斗目标是: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是党的最低纲领,也就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题,读懂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

12.【答案】B

【解题指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具体来说: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推动下,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开始北伐。

13.【答案】B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知识记忆题,解题的关键要读懂史料。

相关的知识点包括:

1947年春天,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国民党军队被迫放弃全面进攻的计划,改为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我军的战略就是两翼牵制、中央突破:

山东、陕北牵制敌军主力;

刘伯承、邓小平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像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

随后,陈赓、谢富治所部南渡黄河,陈毅、粟裕率部进攻豫皖苏地区,三军呈品字阵势,逐鹿中原。

14.【答案】C

【解题指要】这是一道分析思考题,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比较多,要注意理解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答案】A

【解题指要】新航路开辟实际上是一场社会根本变革的外在表现,而推动历史上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所催生的新的生产关系。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B项中一本书的流传可能会成为引起人们对东方的兴趣与热情的因素,C项说的商业危机是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D项属于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它们都不能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原因。

本题只要领会了“最根本原因”的真实含义就可以轻松作答了。

16.【答案】C

【解题指要】这四位君主,在讲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史时都曾涉及。

判断正确选项的关键在于:

查理一世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君主,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推翻;

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八虽然都是法国波旁王朝君主;

但前者在1715年去世,后者在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才上台。

17.【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一个划时代事件。

如果说此前阶段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基本上还是处在自发的、分散斗争阶段,那么此后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无产阶级的政治与经济斗争更加有组织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了。

因此B项是正确的。

A项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C项当时还未出现,因为马克思主义还要经历一个逐渐被工人运动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D项是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其经验之后提出的论断,而它的实践则是到十月革命时期了。

18.【答案】D

【解题指要】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经济危机所说明的问题的认识,也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洞察历史发展趋势与规律的能力。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从美国爆发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它对欧洲特别是对德国的扶植,以及各国之间经济金融联系的加强都有关系。

战后欧洲地位的衰落和美国成为头号强国,尤其是通过战争借款使美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债权国,使欧洲更加仰仗美国的帮助与扶植;

美国借助扶植战败的德国与欧洲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国由此成为“美国一伤风就马上打喷嚏”的国家;

而德国的“喷嚏”又通过赔款、借款等多种渠道直接“传染”给包括法、英在内的欧洲很多国家,从而引起连锁反应。

这都说明美欧经济一体化程度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要高了很多。

美欧经济一体化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D项是正确选项。

A项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有矛盾,与题意不符;

B项表明的现象还不是当时美国能够做到的,美国当时还没有绝对实力可以左右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C项虽然是事实,但不是本题历史现象说明的问题。

19.【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的认识,以及怎样正确看待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题干中所指的是1943年12月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

前者发表在反法西斯盟国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前夕,后者则发表于欧洲战场战事结束,盟国准备对日做最后的打击之际。

而作为牵制日军兵力最多的中国战场,在这两个关键时刻的作用尤为凸显出来:

前一个时刻需要中国战场能够更多地吸引住日军兵力,使它不能抽出更多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区,这样美国可以从那里抽调更多舰只支援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

后一个时刻,盟国需要中国抗日力量全力配合,以尽快结束战争。

同时,从中国方面说,与盟国协调战略,配合行动并得到盟国的援助,也是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必需的。

C项表明的正是这个意思。

A项表示的事件不正确,英美从很早时候就开始关注日本的侵华问题了,只是没有做出积极反应。

B项不是事实,因为与英美共同发表这两个文件,还不能表明中国取得了和英美同等的国际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战场上,中国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英美的主要对手还是德国,击败纳粹德国是英美首要的战略目标,因此D项不正确。

20.【答案】D

【解题指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政治军事集团,不会使用通用的货币;

“经互会”存在时期还没有欧元;

欧洲共同体的一体化程度还没有发展到统一货币的程度。

21.【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埃及地理环境特征,主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类型。

首先应由“狮身人面像”推知该地为北非的埃及,大部分属于干旱的沙漠环境,这种环境中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作用。

故B选项正确。

22.【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断。

在等值线图中,判定高、低值的方法可以依据“凸低为脊,凸高为谷”的原理,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的地区,地形为山脊,反之为山谷。

故选B项。

23.【答案】C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对两点之间的方位关系作出判断的地理能力。

解题时,要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经纬网中的东、西经线和南、北纬线,然后对两点的经纬度位置作出判断,图中甲在450W、赤道;

乙在135°

W、30°

N。

确定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

24.【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了运用经纬网定位的能力,以及我国陆地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这一知识点。

考生应熟记北京的经纬度位置为40°

N,116°

E,由此可知题目中的地点位于北京东南方向不远处,仍属于华北地区的范围,植被同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选项正确。

25.【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能源供应类型。

广西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

地形属丘陵山区,河流落差明显,水能资源丰富。

26.【答案】D

【解题指要】本题旨在考查热带雨林带分布地区的熟悉程度。

热带雨林带分布的纬度位置较低,欧洲和南极洲是没有热带气候的大洲。

27.【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和特殊现象。

其中A项为错误表述,因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纬度均接近或超过40°

N,副热带高压难以影响到这一地区。

B项提到的伏旱天气出现在7、8月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题意不符。

D项所说的寒潮,多发生于秋末和初春时节,9月底还不常见。

故答案选C。

28.【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以及我国河湖的分类。

“参与海陆间循环”可解读为分类属于外流河湖。

洞庭湖与长江相连,属于太平洋水系;

雅鲁藏布江属于印度洋水系;

额尔齐斯河属于北冰洋水系;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属于内陆湖,未参与海陆间循环,因此C选项正确。

29.【答案】A

【解题指要】本题实际考查的是考生对世界海陆分布图中各大洲、大洋的位置的理解。

虽未出现地图,但考生应该做到“心中有图”。

B项错在亚洲不直接濒临大西洋,C项遗漏了南极洲,D项符合条件的大洲应有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四个。

故选A项。

30.【答案】D

【解题指要】本题实际考查的是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大势。

大兴安岭、太行山均为东北一西南走向,横断山脉在第一级阶地,只有贺兰山符合设题要求。

故D项正确。

31.【答案】D

【解题指要】该题考查世界七大洲所处地理纬度的基础知识。

七大洲中欧洲、北美洲大部分处于中、高纬地区,赤道不可能穿过它们。

南极洲位置更明显,不必解释。

而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均不在极圈范围。

唯有亚洲既有地处赤道的地区,即为赤道所穿过,又有部分地区在极圈之内,故D是正确选项。

32.【答案】C

【解题指要】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使城市各功能区间的联

系便捷。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绿化都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的措施,建宽敞的道路不是解决拥挤的根本措施。

33.【答案】D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气候在我国空间分布的能力。

根据附图中水热组合状况,可以确定A为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温带季风气候,B为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分布于西北内陆的干旱气候,D为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高原气候,夏季气温在20。

C以下,符合拉萨气候特点。

故D选项正确。

34.【答案】A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三江平原属于我国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大规模垦荒,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已发现我国已经不再适合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农业产出,而是应当提高科技投入,走生态农业之路。

三江平原的生态价值远高于它的生产价值,停止垦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原则。

故A项正确。

35.【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有关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

在我国西北地区,水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之一,一些灌溉农业区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发展,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依赖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及地下水灌溉;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农业生产是引黄河水灌溉生产,故应选C。

36.【答案】C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有关南亚次大陆的知识。

“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亚欧大陆的南延部分,包括大陆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等国,不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岛国。

37.【答案】A

【解题指要】西北地区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导致一些自然现象的递变。

但在新疆西部、北部地区,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惠泽,降水量又较多,故选A项。

38.【答案】D

【解题指要】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地形坦荡;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地表崎岖不平;

四川盆地内部水热资源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林;

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因此D为正确选项。

39.【答案】B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中低纬度的洋流模式及相关知识。

首先应确定图示地区为大西洋中部海域,①~④洋流分别是本格拉寒流、巴西暖流、加那利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

从成因分类均属于补偿流,图示范围内没有世界性大渔场。

②④均为暖流。

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

40.【答案】B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所列四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及判断能力。

其中对市场依赖性最大的是食品工业。

其主要原因是工厂距市场近利于食品保鲜不霉变。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41.【参考答案】

(1)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它体现了“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民主原则。

(2)①主要内容包括: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②影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解题指要】回答此题应联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联系革命派发动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它主要体现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

理解了这些,就能回答出它的内容及影响(意义)。

42.【参考答案】

(1)“邻邦”是指德国,“小国”是指捷克斯洛伐克;

牺牲“小国”以使英国避免战争,但并没有达到目的,英国最终卷入战争。

(2)1939年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和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成立傀儡政权。

英法对德政策总想使自己远离战火,但最终害人害己;

在侵略势力面前,只有团结抵抗才能制止侵略。

【解题指要】本题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关系,反映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纵容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史实。

材料一选取了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的一次讲话,从时间上能看出这是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而张伯伦正是在为英国的政策进行辩护,他的一个主要说辞,就是无论如何要使英国避免战争,为此牺牲一个小国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这只是张伯伦的一厢情愿,希特勒并没有按照张伯伦希望的那样行事。

在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又进攻英法的盟国波兰,英国也由此卷入了战争。

回答问题

(1)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看清楚这里所说的“邻国”指的是谁的邻国,这里不是指英国的邻国,而是接下来说的那个“小国”的邻国。

其次,这个小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这就要从发表演说的时间上进行判断了。

1938年9月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英法德意的慕尼黑会议,会议的主要“成果”就是英法把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德国。

和与会的四个大国相比,捷克斯洛伐克是个小国。

张伯伦最有可能说的就是它。

最后,张伯伦为这种出卖找出了“理由”,那就是为了使英国避免战争。

本问中的最后一问实际上是一个跳跃,从1938年9月跳到了1939年9月之后,要通过联想那时的史实来分析张伯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材料二选取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次谈话。

这是一个反思性的谈话,回顾了两年以来的事件,总结出了其中的教训,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能对纳粹德国姑息退让。

回答问题

(2),首先从时间上界定“姑息纳粹”“彻底投降”发生的范围。

材料中提到的“过去两年”是一个关键。

1939年和1940年两年中,姑息纳粹最典型的事例就是1939年3月德国终于扯下遮羞布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40年法国在德国的打击下迅速败亡。

前者使英法此前的一切推脱责任的说辞彻底破产,对希特勒的侥幸心理彻底破灭;

后者更是让法国尝到了自酿的苦酒。

而这也给了后人很多方面的启迪。

43.【参考答案】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的珍妮纺纱机,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这三个发明提高了纺纱的速度和质量;

1785年工程师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把织布速度提高了40倍。

1785年,徒工出身的机械师瓦特发明了复动式蒸汽机,为纺织机器提供了方便、实用、大功率的动力;

蒸汽动力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新的运输工具也被发明出来,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提高了水上运输能力;

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试车成功,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

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也已出现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解题指要】本题要点有四个:

一是要牢记英国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这样就可以很顺畅地把这个行业中出现的一系列发明创造都罗列出来了;

二是要全面准确地答出这些发明创造的内容,从纺纱到织布,从工作机到动力机,从生产到运输;

三是要点出这些发明创造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成就是蒸汽动力的使用;

四是要说明这些发明创造的意义——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44.【参考答案】

(1)A.乌鲁木齐B.兰州C.青海湖D.柴达木E.天山F.黄河

(2)兰新连云港

(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多风

(4)陇海一兰新沿线本区发展纺织工业是因为地处牧区、且有棉花种植的传统,故接近纺织工业原料产地;

发展石油工业则由于区内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区。

【解题指要】该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与交通、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工业布局)等,也考查了考生根据区域图提供的信息正确定位的能力。

图中给出的山河大势、指向标、城市和交通线等信息为确定位置提供了充足的提示。

(1)题,可首先根据指向标确定常规视图角度,再依据“贺兰山”和“阿尔金山”进一步明确这是我国西北部地区,从而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

(2)题,西北区深处内陆,交通运输主要依赖陆路,所以铁路线几乎就是区域内的“生命线”,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都与铁路线有密切联系。

横穿亚欧大陆的两条国际性铁路都是复习时需要多加关注的。

第(3)题,区域的位置决定了区域的特征,这在气候形成上表现明显,远离海洋的中纬度大陆内部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描述气候特征则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基本角度出发。

第(4)题,考查的是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我国工业的地区分布。

在题目中明确给出了工业门类,对于分析成因有很大帮助,但纺织工业还可细分为毛纺和棉纺等类别是容易被考生忽略的。

45.【参考答案】

(1)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2)C位于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

(3)东日本多优良港湾,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气候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设,此题考查亚欧大陆的气温、降水等相关知识,结合图中所给的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大陆的内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而使当地降水量少。

(2)题,根据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可计算出各地的气温年较差,得出C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小,其影响因素是C地位于大陆西岸,在40°

N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大陆西岸受海洋上温暖湿润的水汽影响,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小。

第(3)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20°

W以东至160°

E为东半球,C地在此范围内。

据经纬度可判断B地属于日本,日本是亚欧大陆东岸的岛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是多优良海港,技术先进,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46.【参考答案】

(1)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物种灭绝)

(2)长江以南或南部湖南广西(或重庆、上海,答对两个即可)

(3)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使用的燃料中硫的含量高。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4)采用脱硫技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或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解题指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