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6824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企业文化理念落地+让工作责任上肩Word下载.docx

人们认识一个企业不是从他的销售收入和产量上认识的,而是从企业的精神、企业独具个性的理念认识的。

我们现在企业的招聘启事,第一条就是认同本企业的文化理念,这就说明,企业文化不是空的,而是企业培养人才、薪火相传的模版,是企业发展的准绳。

我们河南煤化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两年多来,进行过多次的宣传策划,比如说“企业重组600天,资产增加600亿”、“河南第一家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企业等等。

但是真正让社会记住河南煤化、上级认可河南煤化、舆论推崇河南煤化的是河南煤化集团的安全零理念,是不要一两带血的煤这样的庄严承偌,是河南煤化不下达死亡指标的做法。

这就是河南煤化集团的企业文化特色,有了这个特色,我们的董事长荣升河南省副省长,我们河南煤化的干部到其他的省内重要的工业企业担任了领导职务,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传播。

文化又是管理的最高形式,体罚、制度的管理都是管理学上的低层次管理,最高的管理就是文化的管理。

文化产生习惯,习惯形成文化,如果我们把规范操作当作工作的习惯,我们还需要规程的检查和监督吗?

中国人到了五月端午就要吃粽子,到了八月十五就要吃月饼,到了除夕就要放鞭炮,谁强迫过?

谁下过文件?

到了清明节都要去祭祖,不放假想法也要去,最后国家做出了放假的规定深得民心。

外国人正是从这些约定俗成的节日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中华民族。

那一天,我们的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不用下文件,不用处罚,大家都能实现安全生产,我们还要安监局干什么?

但是,现在在没有形成习惯以前,我们不能靠体罚,我们只能靠制度的制约,靠监督来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

只能靠经济处罚和组织处理相结合,来规范大家的作业行为,这就是现阶段我们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

二、河南煤化安全理念的先进性是什么?

河南煤化集团安全零理念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它尊重人的生存权,是符合以人为本这个管理学的出发点的;

陈雪枫董事长提出,要带着感情抓安全,是与中国共产党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一致的,是与我们党提高执政水平,升华执政理念的现阶段任务是完全一致的,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试想,我们宣传我们党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要优越,我们党的执政水平比轮流执政的资本主义国家要高,但在煤炭生产死亡率上一直居高不下,能说明这一切吗?

我们最初接触到的安全零理念就是陈雪枫董事长在焦煤中层干部上的讲话,他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抓安全,企业绝不要一两带血的煤,不下死亡指标,严厉追查造成死亡事故的领导人责任,这些成了过去的永煤,今天的河南煤化的一大管理特色,也是我们作为煤炭生产企业的一大亮点。

“安全零理念”我们感到这样的提法很超前,很新鲜,但是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相信,甚至认为根本做不到。

这就是我们屡次发生死亡事故的根本所在,俗话说“谋上求其中”,我们按照高标准去管理,去安排、去监督检查,我们可能得到的“中”等的效果。

现在是,我们并没有按照高标准,而是在“不相信”的思维下,按照自己心里的老经验,老办法,去监督检查,或者是容忍管理粗放的存在,容忍事故隐患的存在,这样做,我们两年出现两起死亡事故就不是偶然现象了。

我们在回顾实施战略重组两年多的工作中,对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赞不绝口,认为,我们创造了焦煤百年发展史上的奇迹,我们真正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但是一提起两年发生两起死亡事故,总认为是“点乏”,对事故的总结不到位,总是抱怨个别单位管理疏忽、管理不到位,偶然现象影响了全局。

现在看来,首先我们对安全零理念就存在认识上的差距,认为“干煤矿不死人做不到”的旧的思维一直占有市场,对安全零理念不相信,认为做不到是我们管理不到位,执行力不坚决,甚至是渎职指挥的根源。

焦煤出现的死亡事故是两种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的结果。

旧的思维方式、旧的思维习惯、旧的传统做法不彻底的抛弃,我们就不可能在安全上狠下心来,用刮骨疗毒的办法克服就的习惯。

张延明董事长在9月7日总经理办公(扩大)会议上指出:

“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转变理念、转变作风、转变习惯,用先进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瓦斯治理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学习安全管理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保持头脑清醒,认清形势,破除陈旧的习惯和做法,彻底‘洗脑’。

”洗脑就是要在理念上进行一场革命,充分认清河南煤化集团安全理念的先进性,充分认识旧的习惯思维的落后性,真正的、心悦诚服的接受安全零理念,不但是组织形式上融入了河南煤化集团,在思想和心灵上也要融入河南煤化集团。

要站在河南煤化的高度和社会形象上去考虑问题,去开展工作,不能再留恋原有的企业文化的安逸和小步慢跑。

张延明在9月11日九里山焦煤安全警示教育大会上在谈到原有文化时说:

“而实质上从现在看来,不仅仅是理念的守旧,因为我们理念的守旧;

因为干部作风转变的不到位;

因为我们习惯在作祟,这个习惯以及习惯性的思维、习惯性的做法太可怕了!

而且,这种阻力是十分的巨大。

如果我们不下大力气、不动真格,不能让大家从思想心灵深处真正的产生一次震撼,我们恐怕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王洪海总经理在这次办公会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焦煤员工要特别会战斗”,他说:

“以往我们提倡“特别能战斗”精神,因为它反映了几代焦煤人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不仅要特别“能”战斗,更要特别“会”战斗。

我觉得,的讲话提出了“特别能战斗”精神也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过去特别能战斗体现了奉献精神、体现了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与帝国主义斗、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需要这种精神。

现在,我们已经夺去了国家政权,我们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人的生存权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要会战斗,而且要特别会战斗,就要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把对生命的漠视,违背客观规律理解为特别能战斗,就是对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歪曲和亵渎,“特别会战斗”应该是焦作煤矿“特别能战斗”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讲了,河南煤化的安全理念是一个符合党和国家政策要求,能够体现社会制度优越的先进理念,我们为什么不能心悦诚服的接纳它呢?

我们依然留恋百万吨死亡指标还有市场吗?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就是要把人的生存权和员工的幸福指数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河南煤化的安全零理念恰恰符合了国家科学发展的要求,让我们把员工当作兄弟,当作家里的亲人,就是让我们的干部把心操到,把责任尽到。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这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红线,这一点必须永远铭记。

我们非常不情愿看到,焦煤最大的问题还是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不落地,在基层形成了“棚架”,理念上了街、上了墙,但是不入心。

处理了处长,大家认为不要紧;

处理了其他矿的区队干部,大家认为不要紧。

真是处理到自己了,大呼冤枉不觉得太迟了吗?

陈祥恩董事长认为“部分干部作风不够扎实,没有真正做到‘用心做事,追求卓越’、‘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主要原因,甘愿当‘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的现象。

”现在,干部安全工作的责任不落实,员工对收入期望值过高,相互攀比,怨气太多是个普遍的现象。

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形象焦煤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扭曲干群关系,危及安全生产大计,为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我们从这件事上应该吸取什么样教训

确实矿上的工作十分辛苦,特别是区队干部,没日没夜,周而复始,连休息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也感到同情,也感到佩服,大家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

但是一旦出了事,挨板子、受处分的还是我们的区队管理干部,我们为什么工作总干不到点上呢?

我想有几个方面值得认真总结:

1.我们是否真正认可了河南煤化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

河南煤化集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用心做事,追求卓越”,这八个字我们都认识,是否真正的理解了?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整个河南煤化集团20万员工应该共同遵守的标准,以此为标准判定你工作的好坏,业绩的优劣。

“用心做事,追求卓越”。

这是每一个河南煤化的员工时刻牢记价值取向。

我的理解,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中“用心”是我们对待企业、对待工作的态度,“卓越”是做人做事的标准。

“用心”,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具有相当的困难。

“用心”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在河南煤化的每一个瞬间,对任何事,用心还是不用心,其效果大不相同。

用心了,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劣势为优势,反之,稍有懈怠,就会事倍功半。

“卓越”是河南煤化员工做人做事的标准,要打造行业一流、国际领先的企业,靠什么?

靠的就是20万员工做事的高标准。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领导在与不在,都能自觉的把工作的标准定位于“卓越”之上,就能创造更多的新纪录。

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企业就能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卓越就是创造一流业绩,创造一流管理,才能打造出一流企业,雄踞于行业领先的地位。

我们必须清楚这一点,作为世界企业500强的河南煤化集团的员工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需要比别人投入更大的精力,需要比别人做出更大的奉献,焦煤集团两年多的变化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区队长的文化理念宣贯的力度,做实对区队长的责任考核,淘汰不合格的区队长,把区队自治落到实处。

要大力推广赵固一矿综采一队区队自治的经验,激活去对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自律性,打造一支群众可以信任的中层干部队伍。

对企业文化理念在区队层面的“棚架”现象,区队干部要补上这一课,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从思想到行动上,要对得起企业,对得起员工,对得起自己,在心里的认可比会背要强的很多。

2.不安全不生产是煤炭企业不变的生存准则

煤炭企业是为社会提供煤炭产品的,不出煤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发不了工资这个道理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

但是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炭行业来说,所有的效益、所有的财富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淮南的经验就是在安全上要“万无一失”,否则就会“一失万无”,在安全问题上“功不抵过”,这些先进的理念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示。

作为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60多年来一直把煤矿的安全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把工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是我们与建国前几十年的旧煤矿最大的区别,是共产党执政与国民党执政最大的区别。

从这个意义上看,煤炭企业把出煤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是个政治问题,绝不是个管理理念问题。

这两年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和仪器,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使安全装备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多层次的员工培训使员工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我们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从上到下各级干部都需要重新摆正产量与安全的关系,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员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才是焦煤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鼓励员工抵制“违章指挥”

在“三违”中,违章指挥的危害最为严重。

要营造一种氛围,大张旗鼓的鼓励员工抵制违章指挥,让违章指挥失去权威性,让违章指挥行为没有市场,这样我们就不会重蹈覆辙。

员工抵制违章指挥首先要有底气,这个底气从哪里来?

从国家的政策中来,从安全规程中来,从领导者的决心中来。

我们要把国家的政策、安全规程和企业领导尊重员工生存权的决心,让员工们牢记在心,要把他当作尚方宝剑,自觉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员工抵制违章指挥要有依据。

这个依据就是安全生产的各种规定,他知道什么事违章指挥?

什么是冒险作业?

知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这样才能理直气壮的抵制违章指挥。

员工抵制违章指挥要有激励机制。

要鼓励员工自觉抵制违章指挥,对于表现突出的要表扬,要奖励,要让他谈体会。

领导干部要当这些员工的后台,旗帜鲜明的支持员工的行为,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强势,是违章指挥没有市场,发挥不了作用。

4.我们要强化安全责任的落实

安全责任的落实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性措施,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矿长、区队长、班组长、员工的责任都是一致的,都是要保证实现安全生产,保证矿井的长治久安。

因此,没有发生矛盾冲突的可能,如果发生了冲突,就要查一下是谁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王洪海总经理在安全警示教育会上谈到了干部的责任,他说:

“德是啥?

德是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的最基本东西是什么?

诚信。

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都是要诚信,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做人的底线就没有了。

我们的干部在这个岗位上,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水平,组织上给你这个机会,分管一块工作,是对你责任心的一种放心,也是员工群众对你的一种放心。

给你这个岗位了,给你这个权利了,你没有发挥作用,就是失信于民,就是不讲诚信。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高压态势,我们脚底下都是隐患,不管瓦斯也好,底板水也好。

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在火山口上做工作,就应该战战兢兢,如履破冰,这种情况下做不到,还不指挥别人去做,这就是责任心的严重缺失。

我们抓住区队这个环节,推广先进的区队管理经验,向赵固一矿综采一队那样由少数人抓安全变成人人把好安全关,把“用心做事,追求卓越”这八个字变成每一位员工自觉的工作态度,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标准人。

对忽视工作质量,工作作风浮漂,造成事故或隐患的的区队干部要层层追究责任,公开处理曝光,不姑息,不留情。

有计划的把有知识、有专业技能、有热情、有群众威信的大学生充实到区队干部岗位上去,逐步改善区队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这是创建高产高效矿井的长久之计。

要坚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企业,用先进的技术控制事故隐患,用高素质的员工掌握装备,实现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良性循环,逐步改变煤矿工人的形象和煤炭企业的形象。

四、认清煤炭发展形势,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会议上,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宣布,“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的产量有了明确的上限——37亿吨,这是国家第一次首次公开煤炭产量的上限数值,意味着未来5年只有5亿吨的增长空间。

同时在这次会议上,明确给出了煤炭企业重组的具体方向,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千万吨级的煤矿达到60处,全国煤炭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这就是对煤炭工业企业的重新“洗牌”,河南煤化集团要挺进亿吨级大型企业集团,焦煤也应该保证在“十二五”期间达到和保持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实现的前提,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这个就是我们工作的原则,我们经常讲,心中要有全局意识,这个全局意识就是科学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在今年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定下的五个方面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与我们当干部息息相关。

;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

焦煤在企业管理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只有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管理,推动精细化管理,向精细化要观念转变、要作风转变、要安全、要发展、要效益、要管理,才能逐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过去的两年间,我们的煤炭生产成本下降了36%,这对于焦煤地质灾害齐全这样的老煤矿来说,是历史性突破,支撑这个突破的就是管理水平的提升。

我们的内部市场化、标煤计量、双基考核等载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移植的经验,但是它实实在在在焦煤取得了成效。

这是我们敢于大胆扬弃自我,认识自己的差距,走出自我陶醉的怪圈,才有了今天的进步。

——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转变领导方式首先要转变领导观念。

切实把领导方式转到抢抓机遇、顺势而谋,始终紧紧扭住发展上;

转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始终坚持不断调整上;

转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始终加强执行力建设上;

转到情系员工、心系员工,始终着力和谐矿区上。

我们的干部是企业发展的骨干,也是责任的承担者。

责任意识是我们干部做好工作的立足点,我们十分遗憾的看到在过去的一年,有一些干部因为责任的缺失,工作的失职,而受到了处分,很多人为他们算收入帐,感到很痛心、很惋惜。

这怨谁呢?

没有你的责任缺失,会有今天的局面吗?

——用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一号工程”,直接影响到焦煤的发展和全体员工的工资收入,去年“4.18”事故使焦煤损失超过3个亿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安全工作使我们焦煤的软肋,我们的收入与兄弟单位相比有差距,就在于我们在安全问题上涨不开嘴。

做好安全工作关键在各级干部工作作风转变、责任的落实。

特别是区队干部更是站在风口浪尖上,每天都在检验你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稍有浮躁,就会遗憾终身。

这就要求我们的区队干部充分了解员工的思想情绪,了解家庭的困难,了解员工之间的关系,保证大家不带着情绪上岗,这是安全上最基本的一点。

其次,就是在工作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发现问题,发现隐患,带领员工们去处理隐患,最终达到当班的安全。

我们每年的365天就是在一班一班安全中度过的。

——做实大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坚实基础。

培训工作要求做到范围大,培训要确保深入到基层区队(车间)的每名员工、每个岗位;

工作真,改变过去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式的培训模式,而是实打实的有所进步,有所长进,真正在工作中能够用得上;

内容实,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培训什么;

效果显,这点最为重要,要真正把培训成果快速的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

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发挥我们基层干部的作用,保证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上装备提升机械化水平。

焦煤的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主要是由于赵固一矿、赵固二矿的整体拉动。

因此,今年要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多上装备少上人”,这也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高产高效,就会减少下井的人数,也就会避免了伤人事故的发生。

五、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

我们在融入大集团后,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企业的领导还是没有感到满意,这就说明安逸与进取两种环境下产生的思维习惯,要想转变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全新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

第一、要树立敢为人先的信心,适应工作的快节奏。

过去我们羡慕永煤的工资高,在我们十分艰难的时候,有的技术人员跳槽以后,在永煤干了一段以后,就又回来了。

为什么?

适应不了永煤工作的快节奏。

我们刚组建到河南煤化以后,我们也感到了很多的不适应,工作节奏快就让人感到了压力。

过去,我们发展速度不是特别快,工作节奏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现在就不行了。

比如说,压煤村庄的搬迁问题,过去二八板去干,扯皮完了再扯。

现在,我们的这项工作就明显滞后,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今年,按照原来的计划,辉县境内就要达到1000万吨的产量,要搬迁多少村庄?

你再用二八板去工作,黄瓜菜也凉了。

这就要求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要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一切都要紧张起来,需要企业付出的就要付出,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是不激化工农关系,不造成社会事件。

比如安全问题,这不是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河南煤化集团的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能源企业,在安全上不能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怎么能够站在全国的前列?

所以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和大集团在思想上同心,在工作上同步,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实现跨越的发展。

第二、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

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的骨干就是各级干部,一级对一级负责才能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整体,产生巨大的战斗力。

应该说,目前干部的工资待遇比起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为什么工作仍然会产生棚架现象呢?

我认为,还是攀比待遇在作祟。

机关干部看着一线干部,一线干部看着区队干部,区队干部看着矿级干部。

看什么?

不是看工作的责任,看工作能力,而是看工资待遇,看来看去,得到的是怨气,不服气。

这就造成了工资待遇提高了,人们的情绪不如过去,干劲不如过去,责任心不如过去。

我们要加强执行力的建设,上级对下级就是要求,下级对上级就是责任,我们需要的是河南煤化集团提倡的“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克服困难不讲级别,完成任务不讲过程,荣誉面前不讲资历”的工作氛围,一级要对上一级负责,只有形成了这样的梯次管理,企业才能成为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才能克艰克难,无往而不胜。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我们企业的目标是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企业,这仅仅是企业的外壳,支撑这个外壳的就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首先是我们的干部要保持干到老,学到老的上进心,不满足于现状,虚心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管理上保持创新精神,而不能是一本黄历用一辈子,靠老经验去指挥生产。

一个企业它的发展活力就在于它永不满足现状的创新精神,我们充分尊重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同时我们更要尊重从书本和新鲜人才那里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

要不耻下问,拜能者为师,不管他的年龄和阅历,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要虚心学习。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个文化不是专家学者在书屋里策划出来的,而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岁月的磨砺,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理念系统,这些理念系统最终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

这种文化是不能复制、照搬、移植的,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广大员工的遵循、探讨、升华,才能形成,这里包含了企业的历史、企业员工的素质和企业的价值观等着多的因素,它是企业独有的,蕴含了企业的所有文化积淀。

六、对河南煤化集团企业文化理念的再学习

河南煤化的核心理念包括企业哲学内涵、企业哲学、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七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先熟悉一下这七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企业的哲学内涵是:

“科学发展善行成器”;

这个内涵强调了科学发展,勇于承担起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

作为一个以资源为主的企业,科学发展的善行具体体现在四个“善待”上:

一是善待自然,要保护好环境,建立环境友好型企业,高效利用资源,延长产品的链条,把过去单纯向社会提供燃料,变成提供材料,提供能源、提供产品,这就要求千方百计的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坚持煤炭生产过程中所有采出物的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洁净生产的路子。

现在我们集团的煤化工行业许多是掌握了核心生产技术,很多技术是在国际同领域是领先的。

二是要善待社会,要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选择节能环保的技术,改变煤矿过去的形象,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