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心理仰视Word下载.docx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仰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中的心理仰视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
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上述现象具有普遍性,且皆与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也需要转变观念,家长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要转换视角,不仅变“俯视”为“平视”,更要去“仰视”自己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仰视”是对生命体的敬重。
玛丽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说:
“父母对他们子女的生命有什么贡献呢?
事实上,父亲提供了一个看不见的细胞;
母亲除了提供另一个细胞外,还给这个受精卵提供了一个生活环境,以便是他能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小孩。
说父母创造了他们的小孩,那是不对的,相反地,我们应该说:
‘儿童是成人之父。
’”她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依据就是孩子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内核,这个内核的力量非常神秘,能够指引着孩子自己走出成功幸福的道路。
只有这个神秘的内核才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只有站在生命的角度仰视孩子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1】。
2.情景展示
【案例1】
一位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个学生的书写极其糟糕,字迹大小不一,歪歪倒倒。
老师非常生气,想给他的作业定最低等。
就在老师准备挥毫而就之际,他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个字写得还不错。
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将那个字用红笔圈了起来,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评语:
这个字写得真好!
孩子回到家,将老师批改的作业交给她的妈妈检查。
在看到孩子作业的第一眼,这位母亲也和老师一样感到非常愤怒,脸绷得紧紧的。
但当看到老师圈出的字和给的评语后,她转怒为喜,亲切地对孩子说:
“女儿真棒!
要是所有的字都像那个字该多好!
”就是这么一句简短的话语,却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不良习惯,甚至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人生。
之后,老师和家长都惊奇地发现,孩子爱上了习字。
两年后,这位在班上字写得最烂的学生,竟获得了市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
【案例2】
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
凯勒”周婷婷获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硕士学位,后同时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现定居美国。
周婷婷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双耳全聋的小女孩。
富有爱心的父亲周弘不忍女儿一生生活在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之中,他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病,一边对女儿进行语言基础训练。
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辛与努力终于创造了奇迹,聋哑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而且与正常儿童一样走进了学校。
周婷婷6岁已认识2000个汉字;
8岁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10岁时,她与爸爸共同完成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
16岁她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
她的毕业论文《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被指导教授称赞为“可以成为载册的精品”。
大学毕业后,周婷婷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托福考试,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加劳德特大学“推荐”自己,最终接到校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
3.问题分析
在【案例1】中,面对一个孩子如此大的变化,我们在唏嘘感叹的同时,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师和家长以仰视心理,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孩子的教育方式。
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及时给予孩子赞美的语言,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轻抚的鼓励,孩子常常会因此创造出一个奇迹。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有与生俱来的内驱动力,一旦被激发,被释放,便无所不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
对待孩子总是喜欢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对孩子不当的行为总是喜欢横加指责,挖苦讽刺。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
“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
”“笨得像猪一样,整天就知道吃和玩。
”“你看你的同学某某,人家的学习成绩多好啊!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天天都受到老师的表扬,哪儿像你现在,把我的面子都丢尽了。
”……家长这样想,是在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是从功利的角度衡量孩子,而当我们用成人的观念去套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在俯视他们,这样我们永远都只会看到孩子让我们不满意的那一面。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优秀,出类拔萃,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愿望终归是愿望,多数的孩子都很平凡,身上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得接受这个现实。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又何况是孩子呢?
孩子身上有些毛病和不足,这很正常,我们家长不要大惊小怪,要以平常心对待。
俗话说: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再优秀的孩子身上也有缺点,相反再顽皮的孩子身上也会有优点。
我们家长一定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将这个闪光点放大,逐步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缺陷,使之积极健康地成长。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孩子身上也不缺少优点,而是我们家长不善于发现。
如果站在生命的角度仰视孩子,兴许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也很棒。
【案例2】所述的是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成功家庭教育的范例。
一个听力残障的女孩在一位伟大父亲的呵护与引导下,二十来岁的生命之花竟然绽放的如此绚烂。
这其中给我们多少钦羡、回味和启示。
周泓在他的《赏识你的孩子》中提出孩子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怎样发现孩子的潜力,怎样去释放孩子的潜力等令人深思的问题。
在周泓的教育观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强大的生命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一种内驱力,即潜力。
为父为母者的责任就是要站在生命的角度仰视孩子,坚信孩子一定能行,并设法发现、释放孩子的潜力,让生命的力量去指引孩子自己走出成功幸福的道路。
这应该就是赏识教育的本质。
周泓固然是成功者,其实每一位父母何尝没有过这种成功的体验?
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
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宝藏,即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
正确心态。
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
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能承认差异。
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
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
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不会会遭到家长的斥责。
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
所有的孩子在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中,学会了走路,在大人营造的宽松的环境中,幸福成长。
家长允许失败的态度也缘于家长坚信一个“行”字。
坚信孩子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坚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坚定地迈出第一步、第二步。
家长的坚信反映在行动中、笑容里。
孩子被感染着,汲取着这种心理养分,轻松舒展地成长。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孩子在享受失败。
正是这种允许失败,不怕失败,使孩子走向了成功。
为什么家长觉得小时候孩子“行”,长大后就觉得孩子“不行”呢?
原因在于家长的心态失衡了!
孩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家长的眼光也变了,逐渐遗失了曾经拥有的宝藏,取而代之的是望子成龙心态下的贪。
贪婪导致家长急功近利,采取违反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不行”也让你“行”,强求一律;
或者看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失去信心,在如此心态下,家长逐步扼杀了孩子无形生命的根——看不见的精神生命的根!
这个根是每个孩子生命中最宝贵的自尊和自信。
【2】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仰视赏识的态度,会帮助孩子不断保存这份积极的生命内核,慢慢找到自信。
仰视孩子是一种习惯,不尊重孩子也是一种习惯,而父母对孩子长期的不尊重,会让孩子生命内核中非常积极的一面变形。
这种压抑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会不断地积累、加强,最后会通过种种形式爆发,比如自暴自弃、懦弱等。
4.方法指导
给孩子被仰视的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北师大实验中学教师张超建议我们要这样做:
释放——创建——自省。
【4】
释放是什么?
就是顺从人本性的需求,敢于面对自己真实的人性。
创建是什么?
就是知道外在的规则。
把坦诚的自己加外在的规则结合成信仰,就是自省。
只有达到了自省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自省得到的东西才能成为一个人内心的支柱。
一个孩子喜欢涂鸦,父母为他提供纸笔颜料,孩子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他沉浸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身心愉悦,乐此不疲。
父母请老师教孩子,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孩子绘画的水平飞速提高,更重要的是孩子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把绘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例子中,父母顺从孩子对绘画喜爱的天性,这就是释放;
父母请老师教孩子画画,教给孩子艺术创作的规则和方法,孩子从中获得艺术创作的乐趣,这就是创建;
热爱绘画的天性加上后天正确的培养与引导,使孩子把绘画当作生活,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这就是自省的过程。
再比如,孩子自卑。
那么什么叫自信?
什么叫自卑?
一个人整天很阳光、很灿烂,一天24小时都在这种自信的状态中吗?
不是的。
一个看起来自信十足的人也一定有自卑的一面,可能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自卑中度过的。
要是一个人一直是自信满满的,那一定是装出来的,也一定很压抑。
如果我们承认这种自卑,深入理解并接纳自己的自卑,这就是释放,是面对真实的自己。
释放之后,内心觉得确实想改变这种现状,这就需要具体做些事情让自己回到自信的状态,获得能够支撑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而这个过程是什么?
是创建。
创建靠什么?
一是靠自己。
但只有前面有自我释放的过程,才有机会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二是靠外力。
比如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我们会非常在乎别人的赞赏。
这个赞赏从哪里来?
首先当然是父母。
再比如说,孩子没有充分的经验,需要一些切实的方法和规则,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首先当然还是父母!
最终找到自己最想要、最适合的方法和规则,形成一种让自己舒服顺畅的处事方法,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这就是自省了。
而自省靠谁?
只能靠孩子自己。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以什么方式去做事,完全是个性化的选择,靠孩子自己去悟!
在我们看来,释放指向人性,创建指向方法和规则,自省指向信仰。
如果把孩子比成一棵树,释放是帮助树根不断扎深,创建是让树长出树枝和树叶,自省是这棵树经历风吹雨打后最终成长的样子。
张超老师还说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天,一个男生找他谈话。
这个男生如果从传统观念上看,就是一个坏孩子:
打架、骂人、抽烟、喝酒、泡妞,全都干,学习成绩也差。
要用好孩子的标准看他,那基本上就找不出一个优点,浑身都是毛病,所有人都觉得他无可救药。
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问了他一个特别深刻的问题:
如果要想办成一件事儿,是目标重要,还是措施重要?
下面是两人的对话:
我说:
“你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
”他说:
“这个事儿我想了很久很久,一直也没想明白,听说你挺爽,所以想问问你。
”我接着问:
“那你自己觉得是什么重要?
”孩子摇头:
“我真不知道。
我跟很多人聊过,大部分人都说目标重要,还有一部分人说,目标和措施都重要。
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还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因为我对这个问题是非常在意的,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想了一下说:
“这两点都不重要,目标不重要,措施也不重要。
”孩子一听就不高兴了:
“那你说什么重要?
”我说:
“你能想这个问题,这一点最重要。
你能想到这个事儿,能这么去琢磨,还找不同的人问,听完别人说的,还自己分析,没有随便找个答案就凑合过去了,这个思考的过程本身最重要。
你能想到这两个问题,就是你在有意识地去探索,你还去找很多人问,还会自己去考虑,可见你探索得很认真。
这个问题即使你今天没有得到答案,但是这些思考对你的帮助会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所以,我相信你不需要答案,这就是我的想法。
”孩子听完,想了一会儿,说:
“你的话是我听过的答案里最滑头的,是我最不满意的,也是我最服的。
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想知道答案。
“这个问题真的没标准答案,为什么?
因为张超说的答案是张超的,别人说的是别人的。
不管别人怎么想,那答案都不是你的。
”这孩子琢磨了一下,没说话。
这个孩子第一年参加高考,分数非常不理想,连普通高校都没上成。
高中毕业后,他就自己在家学音乐,只学了一年,就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很震惊,而孩子自己却很平静。
他给张超发来短信告诉张超他被录取了,同时也特别感谢张老师给他的那个与众不同的答案。
这一切在张超看来,既有些出人意料又有些意料之中。
这个孩子,就是因为他的自由,因为他的不羁,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很多人也许会因为他高考取得了一个这么好的成绩,就认为他改变了,变成人们希望的“好孩子”了。
但很可能他根本就没变,他原来就有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个积极的内核,只不过我们人为地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而已。
张老师的谈话对这个孩子的内心是一次“释放”,接下来的时间,这个孩子对人生一定有过深刻的思考,有复杂的“创建”过程,最终“自省”,找到内心的信仰和支柱。
近些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有许多专家和家长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在这其中,尤其以周泓首倡的“赏识教育”影响较大。
赏识教育把操作原则和方法概括为“六大原则”和“十二个学会”。
“六大原则”是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激励、提醒。
每个原则下面提出两个学会。
原则一:
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赏识教育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孩子,首先体现在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想法,述说自己的心里话,从而知道他们的心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不仅了解孩子,而且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原则二:
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既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前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要给孩子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
原则三:
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有许多问题,本来想不同的,通过换位之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是理解的作用。
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是理解孩子的试金石。
经常和孩子交谈沟通思想,能够加深亲子间的关系。
原则四:
包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包容不等于放任,首先要营造包容和谐的环境,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其次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所以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创造适合自己孩子的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使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快乐。
原则五:
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
赏识教育以正激励为主,告诉孩子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
而负激励只是禁止孩子不许做什么,孩子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原则六:
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当孩子犯错误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批评孩子是要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前提下进行,比如:
故事性批评,通过讲一个故事,让孩子领悟到其中的对错,克服身上的缺点。
幽默性批评,在说笑话的过程中达到提醒孩子的目的。
尊重、信任、理解三大原则关系到教育的态度,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对人不对事。
不管是怎样的孩子,尊重、信任、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
这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
我们都知道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同事的态度,对领导的态度,我们不能不知道更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这是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包容、激励、提醒三大原则是关系到教育的方法,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对事不对人。
这三个原则告诉家长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怎样对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3】
除此以外,赏识教育还归纳出简单易学的“赏识三字经”等操作方法。
这些原则和方法无不凝聚了实践者的心血,闪烁着教育智慧的光芒。
无论是张超老师的“释放——创建——自省”三步法,还是周泓老师“六大原则”,就其本质来看都是相同的,一致的,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即从人性的基础出发,以追求幸福人生为目的的教育。
“幸福感”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孩子有了自认为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东西,在释放过程中自然会激发自己内核非常积极的一面,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或者是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即使一时实现不了,也会有一个方向。
说白了,“幸福感”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追寻的东西,有了它,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所有父母最大的希望是孩子能够幸福,那么幸福感来源于哪儿呢?
它来源于一颗强大的心灵。
张超之所以提出释放、创建和自省,就是因为他觉得,人只有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才有机会真正成长起来、强大起来。
不同人对幸福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理解的幸福就是淡定,一种平和的状态,那有些人觉得金钱能给他带来幸福感,这都无所谓。
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跟你的想法一样,是没有价值的。
同样,要求孩子在这一点上和家长的想法一样,也没有价值。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没想法?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
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找到内心深处能够真正让自己幸福的东西。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们从来没有释放过内心真正的需求,人性的根还没有扎下,父母就着急去给他们做创建:
告诉孩子,做个钢琴家挺好的,做个工程师很不错。
最终孩子没有自己的方向,所以他不快乐、不幸福。
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充分释放自己的需求,在辅助孩子创建的过程中帮孩子找到能够获得幸福的合理方式,让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找到属于他的幸福感。
幸福感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这个幸福感是孩子真心想要的,可以成为孩子内心支柱的东西,那就是最好的。
要做到这些,你必须站在生命的角度,仰视你的孩子。
注:
【1】参考《种豆如何能得瓜——北师大实验中学名师超哥的教育心得》作者:
张超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参考《赏识你的孩子》作者:
周泓
【3】参考《赏识教育网》
【4】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