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6237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Word下载.docx

[例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2B.Cl2C.Br2D.I2

(2)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

(3)若无上表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

(2)吗?

A;

氯气;

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

在HX中,HCl最稳定。

考察利用化合键的合成和拆开所需要的能量进行判断。

[例3]硝化甘油(C3H5N3O9)分解时产物为N2、CO2、O2和H2O,已知20℃时,2.27g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热量15.4KJ,则每生成1mol常温下气体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324

考察信息问题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能量的计算。

[例4]已知化学反应2C(s)+O2(g)

2CO(g)、2CO(g)+O2(g)

2CO2(g)都是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考察一个反应的分步判断和综合判断比较。

[例5]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

D

将放热过程和放热反应区分开。

[例6]如图,把试管小心的放入盛有(20℃)碳酸饮料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加5mL浓醋酸于试管中。

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

镁片上有大量气泡冒出,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度加快;

醋酸与镁反应是放热反应,碳酸饮料中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烧杯中的液体放出气泡的速度加快。

考察实验的连锁现象。

[例7]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下列变化中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

A.酒精溶于水B.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C.氯化钠受热熔化D.CaO作为干燥剂吸水

掌握化学键的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例8]已知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石墨可转化为金刚石,并吸收1.9KJ/mol的热量。

(1)石墨和金刚石哪种单质更稳定____;

(2)试推测石墨与金刚石各1mol在相同条件下燃烧,____放出的热量多。

石墨;

金刚石

用热量的放出或吸收推断物质的性质。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20分钟)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B.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伴随能量的变化

D.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热量释放出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3.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

4.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硫分别在纯氧和空气中完全燃烧,设前者放热为Q1,后者放热为Q2,则关于Q1和Q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是()

A.Q1=Q2B.Q1>Q2C.Q1<Q2D.无法判断

5.吸收能量的反应一定是()

A.贮存能量

B.释放能量

C.反应物的稳定性大于生成物的稳定性

D.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6.下列能源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是()

A.太阳能B.潮汐能C.风能D.生物能

7.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Al+稀HCl

B.

·

8H2O+NH4Cl(固体)

C.KClO3受热分解

D.CaO+H2O

8.1.00L1.00mol/L的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有人由此得出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KJ,这种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9.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化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为:

2NH4ClO4

N2↑+4H2O+Cl2↑+2O2↑+Q,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到氧化剂作用

10.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

A.H+H→H2B.H+Cl→HClC.I2→I+ID.C+O2→CO2

11.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二级能源B.石油是二级能源

C.电能是一级能源D.水力是一级能源

12.有人预言:

H2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其根据不正确的是()

A.生产H2的原料来源广阔

B.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H2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最多

C.H2易液化,携带方便

D.燃烧时无污染【试题答案】

1.AC2.D3.D4.A5.AC6.D7.AD

8.不对。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应为114.6KJ/mol÷

2=57.3KJ/mol。

9.D10.C11.D12.C

【试题解析】

1.B中像原子弹、氢弹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但不属于化学变化;

D中不一定都是释放,还可能吸收。

2.A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与加热没有必然的联系;

B有的以光能形式表现;

C燃烧的放热反应不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3.一般的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但有特殊的反例;

分子拆成原子需要吸收热量,原子组成分子需要放出热量。

4.同质量的硫在空气和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热应相同,仅是燃烧的速率和空气、O2的温度升高的不同。

5.掌握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和吸收、放出能量的关系,稳定性强的物质不容易变化,则需要吸收能量才能变化。

6.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只有生物能。

7.掌握基本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9.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A、B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C拆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D断开O——O键需吸收能量,形成C—O键要放出能量,计算其差判断是吸收还是放出,而我们知道燃烧是放出能量。

11.考察能源类型的区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典型例题及课时练习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化学能与电能

1.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2.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3.难点在于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介绍能源的分类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多种发电模式

2.火电原理

3.火电的能量转化方式

4.火电的缺点

5.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6.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7.有关原电池原理的课本实验

8.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

9.原电池的定义

10.原电池两极的判断

11.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12.原电池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3.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2.充电电池

3.燃料电池

(三)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2.比较金属活动的强弱

3.原电池与金属的腐蚀

[例1]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该题考查原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例2]有4种金属A、B、C、D,当它们两两组成原电池时,金属A都是正极;

在这4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使金属B和C溶解;

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C离子形成的沉淀。

由此可知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可能是下列中的()

A.A、C、B、DB.C、B、D、A

C.B、C、D、AD.A、B、C、D

BC

根据原电池的原理加以应用,判断金属活动顺序。

[例3]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吊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

小心的向烧杯中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况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D

区别金属和盐的置换与原电池的不同。

[例4]科学工作者为心脏病人设计的心脏起搏器的电池是以Pt和Zn为电极材料,依靠人体内液体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和Zn2+进行工作。

(1)正极材料____,电极反应____;

(2)负极材料___,电极反应______。

Pt;

O2+2H2O+4e-→4OH-;

Zn;

2Zn-4e-→2Zn2+

考察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的判断。

[例5]氢镍电池是今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

Ni(OH)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CD

学会分析电池充电放电的过程分析。

[例6]燃料电池是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液为强碱溶液。

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CH4+10OH-→CO32-+7H2O+8e-

B.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随着放电进行,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随着放电进行,溶液的PH不变

AC

对于其他类型的电池的原理进行分析。

[例7]某高二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偏向Cu

3

Al、C(石墨)

偏向石墨

4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铝为___极,电极反应______;

石墨为___极,电极反应_____;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___,铝电极的电极反应______。

否;

负;

2Al—6e-=2Al3+;

正;

6H++6e-=3H2↑;

Al—3e-+4OH-=AlO2-+2H2O

对于多种原电池进行判断。

[例8]100mL2mol·

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

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B

考虑量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0分钟)

1.在体积相同、浓度同为4.0mol·

L-1的盐酸中,一份加入纯锌,另一份加入含有杂质铜的金属锌,哪个反应产生的氢气速率快?

简述其原因。

2.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干燥、质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3.有A、B、C、D四块金属片,用导线两两相连插入稀硫酸中,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和B相连时,A为负极;

C与D相连时,C溶解,D上有氢气生成;

A与C相连时,C为正极;

B与D相连时,电子由D极经导线流向B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DB.ACDBC.CADBD.BDCA

4.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数比乙多

B.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氧化性强

C.甲能与盐酸反应放出H2而乙不能

D.将甲、乙与H2SO4溶液形成原电池,乙上冒气泡

5.对化学电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电源比火力发电对化学能的利用率高

B.化学电源所提供的电能居于人类社会现阶段总耗电量的首位

C.化学电源均是安全、无污染的

D.化学电源即为充电电池

6.人造地球卫星使用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Zn+2OH-→ZnO+H2O+2e-;

Ag2O+H2O+2e-→2Ag+2OH-,根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7.在化学电源中,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动能B.热能C.光能D.化学能

8.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B.甲、乙氢氧化物溶液碱性:

甲>乙

C.甲能与盐酸反应放出H2,而乙不能

D.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9.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

10.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

4Al+3O2+6H2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11.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制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12.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第一组正极、第二组负极分别为()

A.Al和CuB.Cu和Al

C.Al和AlD.Cu和Cu

【试题答案】

1.含杂质铜的锌,因为形成原电池,所以反应速率快。

2.C3.B4.CD5.A6.B7.D8.BC9.BC10.B

11.D12.A

2.形成原电池的几个条件中,消灭其一个条件就可减弱金属的腐蚀。

3.AB时,A为负极,说明A>B;

CD时,C溶解,说明活泼性C>D;

AC时,C为正极,说明A>C;

BD时,电子由D到B,说明D>B。

4.A中失电子的多少不是比较的根据,是难易;

B中阳离子氧化性强,其单质的还原性就弱;

C中说明金属性为甲>H>乙;

D正极上应冒气泡,而不活泼金属做正极。

5.化学电源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率高;

但目前最广泛的发电还是火力;

化学电池有污染;

化学电源分为一次性和可充电两大类。

6.得电子的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8.A中失电子多少不是原因;

判断金属性的强弱的依据有碱性的强弱、与酸的置换反应;

原电池中做正极的是金属性比较弱的。

9.Li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0.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而电流和电子的流向相反。

11.ABC都是构成原电池,A中锌反应而铜不反应,而D中纯净物,变暗是因为被氧气氧化。

12.第一组中浓硝酸使铝钝化,所以铜反应做负极,则铝为正极;

第二组中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做负极。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涵义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因素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3.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

2.实验

3.结论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定义

2.可逆反应特点

3.可逆反应的普遍性

4.化学反应的限度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基本思路

2.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讨论

3.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和意义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CaCl2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B.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H2SO4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C.在相同的酸性环境下,生铁(合金)比不锈钢(合金)腐蚀得快

D.将铝片加到3mol/L的HCl(溶液)中并观察现象,有产生气体越来越快的现象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其他知识的结合解题。

[例2]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

2B(g)+C(g),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

L-1降到0.06mol·

L-1需20s,那么由0.06mol·

L-1降到0.024mol·

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A.等于18sB.等于12sC.大于18sD.小于18s

C

了解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考察方式。

[例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的关系为:

B=3A,3C=2B,C=2A。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A+B

CB.2A+2B

3CC.3A+B

CD.A+3B

2C

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解题。

[例4]在一定条件下,当单独改变可逆反应N2+3H2

2NH3(放热反应)的下列条件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都会生成更多NH3),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催化剂,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增大压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C.降低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减小的倍数

D.加入氩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掌握各种影响因素的大小关系。

[例5]对于反应2SO2+O2

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掌握条件对于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的影响。

[例6]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mol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生成

B.1mol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C.1mol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H—H键断裂

D.1mol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H—H键生成

A

掌握化学平衡的状态分析。

[例7]对于可逆反应2A(g)+3B(g)

3C(g),在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A和B气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的关系是()

A.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A):

c(B):

c(C)=2:

3:

B.平衡混合物体积是反应开始前的3/5

C.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amolA物质,则同时也消耗了1.5amolC物质

要区别反应进行过程中的现象和达到平衡时的特征。

[例8]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