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5789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2)在困境中顽强奋斗,不向命运低头。

【解析】【分析】《名人传》写的是名人在困境中顽强奋斗,不向命运低头。

【点评】学生要熟悉名著内容。

3.学校组织学生去首都博物馆开展“走近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语文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活动前,同学们查找到下面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①今年时逢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为我国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的人民艺术家,由老舍纪念馆等单位牵头承办的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系列纪念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

我们不仅能集中欣赏到充满老舍元素的艺术展览,还能聆听围绕老舍作品展开的专家讲座。

②老舍的作品,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老舍说:

“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

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

”因此,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提炼过的北京白话。

其作品语言的“俗白”,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基础上的妥tiē,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

有人这样评论老舍先生:

他使语言脱去自然形态的粗拙与随意,炼成金子,________,如同一件精雕细刻的瓷器。

①文段中加下划线字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对“赏”字笔顺描述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拙(zhuó

) 

妥贴 

“赏”的第一笔是“丨”

B.粗拙(zhuó

妥帖 

“赏”的第一笔是“丶”

C.粗拙(zhuō) 

D.粗拙(zhuō) 

②给文段①横线内容依次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号 

引号 

B.引号 

书名号

C.书名号 

书名号 

D.书名号 

引号

③文段②结尾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

B.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

C.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

D.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

(2)进入展馆,同学们来到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巨幅图画前,围绕作品展开讨论。

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①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图画排序。

甲 

乙 

②下面语句均出自小说《骆驼祥子》,对这些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及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语境:

祥子通过努力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分析:

这句话运用比喻,把车比作武士的徽章,表明了这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荣誉的象征。

B.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

祥子被大兵抓到军营,有了逃跑的计划。

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祥子当时又惊又喜、又怕又累的复杂心理。

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

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祥子在烈日下出去拉车。

这句话运用拟人,写出了柳树失去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天气的炎热,让祥子苦不堪言。

D.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一场暴雨,给大杂院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这句话运用拟人,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却能要了底层百姓的命,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3)观看展览时,同学们发现,老舍先生在踏上文学道路之初曾写下一副自勉联,表达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追求。

①将“著”“尊”“李杜”“春秋”填入对联的适当位置,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的方格中。

上联:

报国文章________

下联:

攘夷大义________

②对联中的“春秋”让我们联想到了儒家“五经”中的《春秋》。

孔子编订的《春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_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编年体历史巨著。

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劝学》就选自这部书。

(4)艺术是相通的,老舍先生不仅文学造诣极深,书法也很有特点。

对下列四幅老舍的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丙 

A.甲为楷书,笔画平直,方正端庄。

B.乙为行书,行云流水,潇洒飘逸。

C.丙为篆书,因形立意,笔画圆转。

D.丁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5)看过展览后,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留言。

阅读甲乙两位同学的感受,完成各题。

学生甲: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以京味文化为母体文化,作品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充实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

学生乙:

老舍的作品于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命运中,透出人间的底色和冷暖;

于曲折故事里,折射出深刻的人性。

老舍写百姓的生活,一面是对于弱小者的同情,一面是鲁迅式的批判。

他的思想隐含在结构与细节中,能经得住长久的内心咀嚼。

①学生甲在自己的感受中运用了成语“独树一帜”。

下面语句对此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擅长书法,他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B.苏轼擅长书法,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独树一帜,并称宋代四大家。

②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老舍作品在学生乙心中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忧心忡忡 

B.家喻户晓 

C.诲人不倦 

D.耐人寻味

【答案】

(1)C;

A;

C;

(2)乙丙甲;

B;

(3)尊李杜;

著春秋;

北宋(宋);

司马光;

(4)C

(5)A;

D;

【解析】【分析】

(1)①“粗拙”读音为“zhuō”,“妥tiē”的书写应为“帖”,“赏”的第一笔应为“|”。

故选C。

②“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和“老舍元素”都表示特殊强调,所以用引号。

故选A。

③首先从句式来说,上文的“使语言脱去自然形态的粗拙与随意”,暗示我们接下来应该是“使……”,结合下文“精雕细刻”,应该是“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

(2)①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来:

甲——孙侦探敲诈(准备第二次买车时),乙——大兵抢车(第一辆车的遭遇),丙——祥子卖骆驼(车被抢之后)。

所以应排序为:

大兵抢车——祥子卖骆驼——孙侦探敲诈。

故排序为:

乙丙甲。

②B:

“运用比喻,”表述有误,“四肢像散了似的”应该是夸张。

故选B。

(3)①“攘夷”的意思是抗拒异族入侵扩张诸侯领土的意思,而《春秋》的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

所以下联应该是“著春秋”,那上联就是“尊李杜”。

据此作答。

②《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司马光。

(4)隶书的特点:

字形扁阔左舒右展,横平竖直笔画匀称,内紧外松自然茂密。

楷书的特点:

四平八稳、形体完整、疏密有致、形态均美。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草书:

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图丙不是篆书。

(5)①“独树一帜”的意思是“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

”B句中“与蔡襄、黄庭坚、米芾”,由于不是一个人,不能用“独树一帜”。

所以A句运用恰当。

②由“透出人间的底色和冷暖”,“折射出深刻的人性”“他的思想隐含在结构与细节中,能经得住长久的内心咀嚼”可以判断老舍的作品给乙同学的感受是“耐人寻味”。

故选D。

故答案为:

⑴C;

⑵乙丙甲;

⑶尊李杜;

⑷C;

⑸A;

【点评】⑴本题考查了字音、笔顺、标点符号和句子的衔接等知识点。

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梳理能力。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必须多下功夫,对名著情节进行梳理,熟悉相关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⑶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

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⑷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各书法字体的代表人物及其书写的特色。

明确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⑸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审读题干,找到答题范围,把文本内容和成语结合,即可做出解答。

4.(专题阅读感悟形象)

《创业史》节选

“还疼呢……”拴拴说,抿着嘴,难受地哭着。

“甭难受!

”生宝一边收拾药物,一边安慰,“黄堡区卫生所的先生说,破伤五六天就能好!

”生宝非常肯定地说。

生宝负着这番责任,他心里更难受!

但他可以同拴拴和冯有义一块掉眼泪吗?

他没有权利和群众一样,随意表现自己的软弱性。

他必须表现得十分坚强,用他的坚强来感染拴拴,使拴拴也坚强起来。

他感到这是领导人的责任。

但是,满脸尘土的生宝,无论怎样也不能掩饰他的灰败情绪。

他和坡下边满脸尘土的大伙商议:

怎样把他和拴拴两人的竹子,分开拉下营地呢?

他自己背拴拴下坡!

大伙要轮流背,他不同意。

他最年轻力壮。

他要注意在下坡时不让创口重新出血。

要背高点,膝盖以下向上弯起来。

这样背着就很吃力。

他说他不放心旁人背,大伙才同意了。

……

“生宝同志啊!

”每逢个人的情绪和共产党员的理智在他精神上冲突起来的时候,王书记的熟悉的声音,就回到他的耳边了。

“生宝同志啊!

要把落后的农民领到社会主义的路上,可得有耐心呀!

不然,你就是革命革到十里堡,也进不了城哩!

许多同志从县上开会回到村里,决心蛮大;

但到农忙天碰几鼻子灰,心就凉了。

你要知道,这对你是个磨啊……”

(1)小组同学认为《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是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人物,所以他们设置了以下专题,请你关注选段,并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图。

(2)(专题阅读探究时代背景与人物命运)祥子和梁生宝都是有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人,可结局却大相庭径。

小希从《语文作业本》的对比表格中得到启发,认为对比祥子与梁生宝所处的时代,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探究人物命运,你能和他们一起来完成吗?

作品、人物

《创业史》——梁生宝

《骆驼祥子》——祥子

时代背景

①________

1920年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旧北京黑暗、失衡,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

人物结局

克服困难,通过合作社等形式成功带领贫困乡民脱贫致富

(结合人物经历)

②________

我的发现

(分析时代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③________

【答案】

(1)①组织贫困户进山割竹,心系贫困农户。

②进山割竹,栓栓受伤。

③(为栓栓的受伤内疚不已)坚持自己把栓栓背下山,真诚,有担当。

(2)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开始,中共中央出台诸多农业优惠政策。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国广大农村开展起来。

经历三起三落(或三得三失),祥子从一个勤劳、善良、纯朴的人,堕落成一个自暴自弃、吃喝嫖赌、唯利是图的“城市垃圾”。

旧中国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贫苦人民饱受剥削和压榨,且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让祥子的梦想一次次破碎,最终由人堕落为“兽”。

而梁生宝是新中国的农民,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有万和王书记等人的支持和鼓励,更要归功于中共中央的农业合作运动及相关的惠农政策。

(1)事件二中,活跃贷款受阻,梁生宝没有气馁仍然积极工作,组织贫困户进山割竹,表现出了他心系贫困农户的责任和担当。

结合材料内容,可知在进山割竹过程中,栓栓受伤了,此为第三个事件。

梁生宝为组织进山割竹而导致栓栓的受伤内疚不已,在大家提议轮流背栓栓下山时,他坚持自己把栓栓背下山,表现出了真诚,有担当的优秀品质。

据此回答即可。

(2)①柳青的《创业史》描绘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从事农业的公民,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砸碎了压在农村乡民身上的反动政治机器,使农村乡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开始,中国农村和农民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观念被彻底打破,农村乡民和农村被组织进现代工业化的时间体系中。

据此作答即可。

②《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祥子来自乡间,为生活来到城市,最后选中拉洋车。

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

”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

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

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祥子依旧没有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变成了一个贪婪、无赖的社会败类。

据此作答即可.③《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

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在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的压榨之下,使一个原来老实善良,想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的人,最终变成了一个自暴自弃、吃喝嫖赌、唯利是图的“怪物”;

《创业史》中梁生宝梁生宝是先进阶级中具有高等觉悟的人,是那个时代需要的理想农民形象,他善于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发现政治意义的觉悟。

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国广大农村全面开展起来,中共中央出台诸多具体的农业优惠政策,这都为梁生宝取得成功做了最大的铺垫。

⑴①组织贫困户进山割竹,心系贫困农户。

③(为栓栓的受伤内疚不已)坚持自己把栓栓背下山,真诚,有担当;

⑵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开始,中共中央出台诸多农业优惠政策。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国广大农村开展起来;

经历三起三落(或三得三失),祥子从一个勤劳、善良、纯朴的人,堕落成一个自暴自弃、吃喝嫖赌、唯利是图的“城市垃圾”;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梳理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⑵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图书推介

【出版信息】

书名:

群体性孤独

作者:

【美】雪莉·

特克尔著

周逵、刘箐荆译

定价:

66.90元

ISBN∶9787213059841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03-01

印次:

开本:

16

字数:

37.2万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

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

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

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

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

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

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

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本书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人身上。

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

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作者简介】

雪莉·

特克尔(SherryTurkl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

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

【作品目录】

(节选)

引言 

技术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吗?

第一部分 

机器人时代:

孤独中的新型亲密关系

第1章 

最亲密的伙伴“拓麻歌子”:

有生命的电子宠物

第2章 

栩栩如生的“菲比”:

涉足情感地带

第3章 

一起长大的“爱宝”:

我们都有美好童年

……

第二部分 

网络化生存:

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

第8章 

永远在线:

网络自我的三种新状态

第9章 

网络技术改变成长历程:

“分开”和“独处”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第13章 

焦虑:

科技提供便利,也带来焦虑

【书评】

①《群体性孤独》一书将人与计算机、人与互联网互动时产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的最新发展,以及特克尔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呈现给了读者。

可以说,要了解人类的未来,就必须要了解人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关系,尤其是情感关系。

这一切,可以从这本著作开始!

(王煜全海银资本合伙创始人,互联时代未来趋势专家)

②关于我们是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创造虚拟“自我”的,雪莉·

特克尔说得最清楚。

她是我们技术界的“弗洛伊德”,远在我们洞察自己的内心之前,她就阐明了我们内心的转变。

《群体性孤独》是一本令人回味的书,是洞悉未来自我的一次深度之旅。

(凯文·

凯利《连线》创始主编,畅销书《失控》《科技想要什么》作者)

③有一天,我们将习惯用文字而非声音,用数据而非抚摸,来传递感情。

有一天,我们将依赖技术,超过依赖彼此。

这就是真正的“机器人时代”。

对于这种所谓的“机器的美好和技术的美好”,我有一种由衷的恐惧与憎恶。

(周涛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

【精彩片段】

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

而我们的确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种。

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

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

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同时也可以互相隐身。

比起面对面交谈,我们更习惯于发短信交流。

当我们和机器人谈情说爱、和智能手机难舍难分时,我们通过机器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当人类寂寞难耐时,网络正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商品评论】

商品评论(2873)

好评率99.8% 

好评(2866) 

中评(7)

差评(0) 

晒图(0)

买过的人觉得

整体感觉不错(67) 

包装不错哦(55) 

性价比很高(29) 

印刷很正(16)

排版不错(15) 

纸质好(14) 

纸质一般(3) 

包装一般(3)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面图案既指计算机中核心元件集成线路,又寓指现代人们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迷失,与本书内容契合。

B.这本书写作是基于实践研究的,从大量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和规律,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著作。

C.这本书指出现代人矛盾的生活状态——信息技术使我们享受便利又导致孤独,而解决的方法还有待研究。

D.这本书呈现了人与信息技术的全新发展,阐明了人们内心的转变,是深度了解未来自我的著作之一。

(2)第三则书评与前两则有所不同,请探究编者将其选入的原因。

(3)你认为这篇推介能吸引人们购买《群体性孤独》这本书吗?

请结合推介简述理由。

【答案】

(1)C

(2)评论①,②是从主要内容出发,评价该书的研究范围、研究价值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但评论③另辟蹊径,以阅读的心理感受为切口,从未来的视角,用抒情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对书中所描述时代的恐惧和憎恶,写出了本书对读者产生的心灵冲击,是对其他书评的重要补充,也丰富了整篇推介的内容和风格。

(3)示例一:

我认为可以。

理由:

①推介内容翔实,多角度地介绍了《群体性孤独》的情况,使读者能较全面地了解;

②推介中列举了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写的书评,全面地评价该书的内容和价值。

可信度高,也提高了知名度;

③推介中选取了本书最为精彩的片段,可以吸引读者;

④推介中的客户评价用具体的数据介绍了读者购买后的反馈,使想要购买的读者有更客观的了解和参照。

示例二:

我认为不可以。

①推介未能提供书中具体的案例,仅从主要内容和目录不能对这本书有更直观的了解;

②这本书的主题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比较适合相关研究者阅读;

③从目录和主要内容来看,本书的专业性很强,需要较多的背景知识。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解答时,应先通读全文,理清文意;

然后细读相关语段,提取关键信息;

最后结合题干要求,筛选并整合其提取到的关键信息来进行概括作答即可。

具体分析本题:

“信息技术使我们享受便利又导致孤独,而解决的方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

(2)可从内容,方法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评论①,②是从主要内容出发,评价该书的研究范围、研究价值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