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85687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第21课新文化运动岳麓版必修三1文档格式.docx

指科学精神和科技知识,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

③目的:

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

④评价:

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有些偏激。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打到孔家店”)

①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历代统治者以此为护身符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②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③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原因:

第一是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第二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④实质:

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⑤典型人物:

鲁迅,局限:

对中西文化存在过激观点。

⑥影响:

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

是新文化、新思想的载体)

①原因:

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②标志:

在《新青年》上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③内容: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④代表: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激烈,代表作《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

⑤影响:

第一,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

第二,出现了最早的一大批白话文新文学作家和作品;

第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力量,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4、文化平民化——新文化渐渐扩展到社会下层。

①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社会教育和平民教育蓬勃发展(教育的内容是民主、科学、新道德。

传播的形式是白话文,这实际上是新文化运动向社会群众普及的过程。

②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

白话文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③曲艺界的文化平民化:

京剧的市民化趋势不断加强。

注:

各内容之间的关系(目的都是为破除中国封建思想,促进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是核心——用民主反对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②“打到孔家店”是前提——如果不破除中国传统专制思想,民主和科学就无法真正实现。

③提倡白话文是手段载体——白话文既是新文化的一种表现,又是宣传新文化的载体。

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评价:

(1)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

②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③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④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⑥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推动了近代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平民化。

(2)评价:

①实质: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

②进步性: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大贡献);

B促进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C促进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考点概述】: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与《新青年》

1.背景:

(既要政治革命,更须思想革命。

(1)社会因素:

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者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找新的出路。

(2)经济政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

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直接原因)

2.兴起:

(1)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2)主要阵地: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北京,攻人旧文化的中心堡垒。

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人相继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工作,形成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3)指导思想:

(4)宣传的核心思想:

民主、科学。

(5)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锐意改革,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阿、刘半农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北京大学从“官僚养成所”一变而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新青年》的带动作用:

《新青年》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猛烈地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新潮》《少年中国》《国民》等刊物都受到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

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德先生”与“赛先生”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

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

科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

(1)民主的含义:

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

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2)科学的含义:

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3)影响:

①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的精神;

②有力地打击了民国初年社会上仍大量存在的迷信现象;

③随着科学影响的扩大,科学知识也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对科学的重要性已不再怀疑,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礼教)。

——“打到孔家店”

(1)新文化运动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儒家学说被历代儒学家不断发展,其基本内容就是维护封建专制。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本身就是为了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

③新文化运动要对文化专制发起的猛烈抨击,其焦点就是批判三纲五常,反对尊孔复古。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旧道德: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

指资产阶级的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评价: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这场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但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在文中借“狂人”之口,道出了“吃人的礼教”。

(4)对贞节观念的批判:

①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②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

(5)批判旧礼教、旧道德的意义:

实质:

影响: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文学革命:

①必要性: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革命的锋芒必然同时指向作为旧文化“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开始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②内容:

1917年1月,标志是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③意义:

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对白话文的评价:

文学革命

②作用:

A、以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

B、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C、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使延续了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2)文化平民化:

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在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影响,特别是在中下层深入的具体表现。

②表现:

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A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

B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的批判封建思想。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四、全面认识、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其直接目的是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它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白话文为主要形式,对封建伦理道德发动了猛烈攻击,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

所以说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仍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

(1)积极性:

(2)局限性:

①在实践中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网络结构】:

①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背景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主要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

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前期指导思想:

民主和科学

文概况主要思想阵地:

《新青年》

化主要活动基地: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运主要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

动后期: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

③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影响④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局限:

【重点突破】:

1、中国近代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除“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开展了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它以西方民主和科学作为指导思想。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试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但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

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激化矛盾。

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的观念不断深入,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

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来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3、新文化运动概况、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

主要思想阵地:

(2)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的新文学;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

3、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主要内容:

①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②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

③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2)相互关系:

①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于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

③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的载体。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5、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

(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4)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5)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6、分析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导致这一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领导者是资产阶级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忽视、轻视人民群众,把运动只限制在少数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没有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没有和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这就减少了它的实际效果。

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还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只会形而上学、机械地看待问题,而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这种阶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提不出切合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因而不能给中国人民指出正确的道路。

7、比较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1)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

(2)新文化运动运动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对被封建统治改造过的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对孔子和儒学进行了绝对否定,以期彻底扫除旧制度。

8、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一直延续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时七年之久。

通常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期。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哪里:

(1)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

新文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的情况兴起的。

新文化运动领导人认为中国要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他们用欧洲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陈独秀第一个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个口号。

《新青年》明确宣告: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在当时这个口号不仅新鲜,而且反对专制,反对愚昧迷信的进步性理是显而易见的,对科学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在一个大国内变为现实,它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鼓舞和启发。

他们抛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迫切地期待以俄国为榜样来改造中国。

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宣传成为思潮主潮,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新的指导思想。

(2)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内容新。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性质的斗争,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但主张上各有侧重。

维新变法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机;

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无论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是要建立民主政治的表层结构。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要建立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

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明确提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