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C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语文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C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C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
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
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
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下列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斯石英是苏联科学家S.M斯季绍夫发现的。
B.在高温状态下斯石英会变成普通沙子。
C.巨大的撞击可能产生斯石英。
D.斯石英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2)选文第⑦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3)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列数字)
B.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做诠释)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D.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
(举例子)
(4)下列对选文行文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语言准确,思维活跃
C.说明透彻,通俗易懂
D.热情洋溢,风趣幽默
2.(12分)(2019·
鹤岗模拟)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读书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
①如今,在人人都离不开网络的社会中,手机似乎成了人们的必需品。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当刷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
②可惜的是,由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很多人没有时间去仔细探究信息的内涵,甚至连辨别真假的功夫都没有,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
渐渐地,有些人发觉自己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陷入了思维碎片化的困境。
③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或许,读书能够破解。
④读书使人专注。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沉醉其中,在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花轿快到家时,忽然发现新郎不见踪影,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只见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早已忘却了今日是自己的大喜之日。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可见,读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力。
当你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你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眼下的文字在这安定思绪的作用下与记忆中的事物结合碰撞,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
此时、此刻、此地,只有你与书。
⑤读书促人思考。
尼尔·
波茨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谈道:
“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
”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视觉性强的图片、有趣的视频来说,书籍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
为了使整个故事脉络变得清晰,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
读者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
⑥耐心的思索、独立的思考、清晰的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读书是一种情怀,更是这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良药,尤其对于长期居于网络世界中的年轻人而言,十分需要读书这一份情怀,这一剂良药。
(选自2018年9月4日《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③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两个分论点?
3.(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上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3)“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②“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5)“暴风雨!
”这句话使用反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6)“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古井的春天
麦子
春天到了,四处一派盎然,一派生机,但这一切对于一口荒废的古井来说却毫无意义。
“伙计,春天到了。
”一位流浪汉高兴地对古井嚷道。
在刚刚过去的整个寒冬里,他就住在古井旁的那栋快要坍塌的小石屋里。
“是啊,春天来了,可是我的冬天却依然存在。
”古井在水面上画了一圈涟漪,那是它的叹息。
“你不是已经解冻了吗?
覆盖你的冰雪不是已经融化了吗?
难道你不能嗅到远处飘来的花香,听见鸟儿的歌唱吗?
”流浪汉不明白古井在说什么。
“你说得没错,可是我的。
却仍停留在冬天。
”古井又在水面上画了一圈涟漪。
那涟漪继而一圈一圈地不断荡漾开去。
这次,流浪汉听懂了古井的话。
“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吗?
”年迈的流浪汉问。
“不,我想你无法帮助我。
”
流浪汉离开了古井,春天来了,他可不想再待在那栋快要坍塌的小屋里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古井始终生活在冬天里。
它的心日渐苍老,它的身体里淤泥递增,井水滞流。
可就在那些荆棘快要遮蔽整口古井时,却来了一位年轻人,。
“你好,古井。
”凶猛的荆棘划破了年轻人的手,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全力站在古井的面前。
“你好。
“我是一位旅行者。
途中,我遇到了一位老者。
在我遇见他时,他已经行动不便了。
不过,他听说我要走这条路时,却让我为你捎来这个。
”年轻人摊开掌心,那里有一粒红色的种子。
“那位大发善。
的人是谁?
为什么要给我带来它?
“他说自己曾经在你的身边度过了整个冬天。
”年轻人说,“他还说,也许有了它,你的春天就会来。
“哦,我知道他是谁了。
”除了那位年迈的流浪汉,古井记不起还有谁曾停留在它的身边,和它聊起过春天。
年轻人将那粒种子放进了古井。
“好吧,也许它真能让我寻到春天。
”古井让那粒种子停留在了自己长满青苔的井壁上。
种子长得很慢很慢,经过三个严冬和三个春天,才冒出了一点点红色的小芽。
但是,一旦开始生长,它便噌噌噌地不可遏制地向上,向上。
一开始,古井很不适应种子的飞速生长。
不过,还好,它知道该如何让小苗紧紧地抓牢自己,也知道该怎样引导小苗的根努力向下汲取自己体内的营养。
有时,它也担心那株幼苗一不小。
就掉入水中,或是被呼啦啦钻进井里的风刮跑。
但不知为什么,虽然如此地紧张,它的心里却满怀淡淡的欢喜。
还好,还好,一切都顺利。
小树很快冒出了井沿,高过了荆棘。
它的根、它的茎往古井的深处不停蔓延。
它感受到古井将它紧紧地拥抱在怀,感受到古井在不停地冒出一串又一串欢快的气泡。
“亲爱的井,我觉得在你的怀里好暖和。
”小树对古井说。
“是的,我也觉得好暖和。
”古井说。
在风的吹拂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野草们惊诧的目光中,在那栋已经坍塌的石屋的静默中,小树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
它全身绯红,像燃烧的火焰,像高擎着的巨大火炬,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能望见,方圆几百里的鸟儿都能看见。
人们手挽着手来到古井边,成群的鸟儿纷纷结伴飞了过来。
“好绚烂的树啊!
”诗人们赞叹。
“好奇特的树啊!
”鸟儿们歌唱。
一股又一股的暖流从树干、树叶、树茎哗啦啦地涌向了古井。
好温暖好温暖,古井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温暖过。
难道这就是春天?
“田野的尽头有一只小鹿在奔跑,山坡的尽头有一只兔子在跳舞,小河里有一条金色的鱼正在寻找它的伴侣……”无论外界如何喧嚣,红树总会微微低下头,轻轻对古井说着话。
“是吗?
那现在一定是春天了。
”古井说,然后它为红树哼唱起一首从前的从前听来的歌谣。
在哼唱中,它们彼此都看见了翠绿的草、鲜红的花,还有一幅又一幅绚丽无比的春天的画。
(有删改)
(1)文章标题为“古井的春天”,作者却在前半部分写古井经年累月生活在冬天里,其作用是什么?
(2)“哦,我知道他是准了”,“他”指的是谁?
从哪些地方可以判断出来?
(3)“但不知为什么,虽然如此地紧张,它的心里却满怀淡淡的欢喜”一句中的“如此地紧张”与“满怀淡淡的欢喜”是否矛盾,为什么?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它全身绯红,像燃烧的火焰像高擎着的巨大火炬。
(5)你认为古井迎来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答。
5.(15分)(2019·
包头模拟)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弹簧床垫告诉你“左侧现象”
1878年,席梦思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弹簧床垫,从此人们就与弹簧床垫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130多年后的今天,弹簧床垫在为人们带来舒服睡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
最初,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床垫会成为健康的杀手之一。
只是在对科学界的一个奇怪的“左侧现象”进行研究时,偶然发现床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所谓“左侧现象”,即指人们身体左侧患癌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右侧,如左侧胸部患乳腺癌的几率高于右侧10%,左侧身体患黑素瘤的几率也高于右侧。
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重视,来自瑞典的研究者赫伯特和约翰森在近期的《病理生理学》杂志上都认同了这个观点。
此外,他们还表示,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实跟我们日常的睡觉习惯有很大的联系。
在过去的30年中,乳腺癌和黑素瘤的发病率都呈稳步上涨的趋势,然而医学界对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仍然不甚明了。
有人指出,经常在太阳下暴晒会增加黑素瘤的发病率;
可是经过科学家的观测研究,太阳的强度在近30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更重要的是,黑素瘤生长的地方往往是臀部、大腿和躯干部分,而这些地方恰好是被衣服遮住了,不可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增加了这类癌症的发病率呢?
一条来自日本的线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日本,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仅仅占瑞典的3%,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只有美国和英国的10%,而且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左侧现象”。
于是研究者就开始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他们发现,日本人睡觉的地方和其他国家的明显不同:
比如日本人的床垫通常是直接铺在房间的地板上,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将弹簧床垫铺在床架上。
因此,房间内的家具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也就浮出水面了。
话锋转到另一边,在2007年瑞典就有研究指出,生活在被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塔覆盖地区的人们患黑素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地方。
流行病学家也表示,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的电磁辐射波会削弱免疫系统,从而提高癌症的发病率。
试想一下,当金属弹簧床遇到电磁辐射波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美国,床架和床垫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床的长度刚好是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波的一半,而一半的传输波刚好可以与金属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波。
在弹簧床垫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其实是暴露在电磁辐射下。
想想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如果长期受电磁辐射的侵害,寿命也会因此缩短三分之一。
而在日本,绝大多数的床都不是用金属做成的,且调频广播和电视的传输波也不是其他国家经常用的87-108赫兹,因此日本的癌症率相对较低。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左侧现象”,答案也明朗化了。
此前有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都更倾向于靠右侧睡觉,尽管有关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右侧睡觉可以减轻心脏的重量压力,此外,心跳声也比往左侧睡觉低。
因此,当我们侧右睡觉时,身体的左侧就会暴露在强磁辐射下,并且这种强度会放大两倍。
这就是“左侧现象”在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表现明显的原因。
(节选自《读者》)
(1)简要概括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根据文意,简要解释“左侧现象”产生的原理。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4)根据文意,请提出两条能够有助于消除“左侧现象”,保持健康的措施。
6.(25分)(2019七下·
邹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心守一事
①人生在世,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②三月份的时候,我随朋友去普洱澜沧,专程采访做了一辈子茶的茶妈妈。
第一眼见到茶妈妈,觉得她真年轻,完全看不出她已经六十多岁了。
茶妈妈穿戴着布朗族的传统服饰,站在茶树林小路旁的一棵树下,双手交叠在身前,面带笑容,欢迎每一个前来参加茶祖祭祀的客人。
③祭茶祖仪式那一整天,茶妈妈都很忙,我只有短暂的机会与她面对面聊天。
从十六岁开始,她就在景迈山上学习制茶,一做就是四十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做到古茶公司的老总。
她把这片高原深山上的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浑然不觉劳累寂寞。
她清楚地记得景迈山有多少棵古茶树,也清楚地知道,熟茶发酵时,应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
直至现在,她年纪大了,依旧会亲自去茶园采摘茶叶、制茶。
她不是茶商,而是茶人。
我问她:
“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梦想?
毕生追求?
”她看着我,笑着摆了摆手:
“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喜欢茶。
④我还认识几个一辈子坚守一件事的人,他们都鲜为人知。
⑤老鲁,他在街上摆一个水果摊,就养活了全家老少,儿子还是研究生毕业。
平时,像老鲁这样的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你根本不会发现他这人有啥不平凡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有绝技在身。
正月里的一天,老鲁邀我上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模仿马在奔跑,受惊、疲惫时的不同叫声,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叫绝。
老鲁说他还会模仿虎啸猿啼、虫鸣鸟叫、雨打风吹等各种声音,这是他从小开始独自一人在山上练成的。
我问老鲁:
“你的口技这么好,为啥不去《星光大道》表演?
”他嘿嘿一笑说:
“没啥意思没啥意思,我也就是找个乐。
⑥老朱是个能在米粒上刻字的人。
他用一把小钳子夹住一粒大米,用一支缝衣针大小的特制刻字笔,几分钟就能把“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刻在了米粒上,当然,要用放大镜看。
老朱是十多年前练就这个绝活的,我建议他用这门绝活去挣点钱,他笑着说:
“我这活,是用来养心的。
”我曾经想找他学学,老朱摆摆手对我说:
“这活可不容易练,要耐得住寂寞。
⑦老柏是一个诗人,早年写了很多诗,但名声不大。
过了六十岁,他开始惜墨如金,一年也就写十多首,读他诗的人更少。
有一年秋天,他一个人在巫峡,满山红叶如霞,他在诗里写道:
“黄昏时分热烈的峡谷,像为人布置的新房,而我只在幽暗处,静静守望……”他的诗句,仿佛在沸水里滚煮过,拎出来却又平和冷静,像是自言自语。
我看见平时的老柏,大多是紧闭嘴唇,有时刚一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了,让你感觉是早期无声黑白电影里的一个人物。
在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像他这样追求精神享受的诗人是稀缺的,也注定是寂寞的。
⑧还有我认识的纺棉花的吴大爷、做传统老秤的张胡子、在屋顶上顶一锅盖唱京剧的宋二宝……我偶尔与这样的寂寞高手相处,感觉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涌动着热烈的人间烟火。
⑨心守一事,一生专注。
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生命中心甘情愿的必须时,你就能忍受寂寞和艰辛;
有了这样的态度,在任何领域,不管做什么事,都可能成为高手。
(1)第③段中划线词“茶人”的特点是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人物
坚守何事
坚守原因
茶妈妈
制茶
只是喜欢茶
老鲁
口技
①________
老朱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老柏
④________
追求精神享受
(3)请分别说明第①段和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4)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我曾经想找他学学,老朱摆摆手对我说: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黄昏时分热烈的峡谷,像为人布置的新房,而我只在幽暗处,静静守望……(从修辞方法运用的角度)
(5)对选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B.不必追求梦想,只要自己喜欢,人生就有意义。
C.一生只需做一件事,不要因贪多而事事无成。
D.专注一事,甘于忍受寂寞艰辛,才能成为高手。
7.(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
大的唾液腺有三对: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
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1:
2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
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
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柬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
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茵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
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
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
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
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
“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意思是,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
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助力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唾液作用”的一项是()
A.抗菌和凝血
B.润滑口腔
C.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
D.使人永远年轻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了说明对象,简洁明了,“奇妙”二字是对唾液特点的概括,也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B.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唾液的作用。
C.第④段中的划线词“几乎”表示十分接近.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唾液及其作用,让读者从几个方面了解到了唾液的奇妙之处。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人,一昼夜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B.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功能,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所以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