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437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杨惠萍Word格式.docx

2.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比较少的,在数数目比较多的。

交流展示: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课题:

数豆子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一碗豆子(可以是黄豆、绿豆等)

(1)你估计有()粒;

其他同学估计有()、()、()粒呢?

(2)先数出10粒,比较一下碗里剩下的和数出的10粒个数上有什么不同?

(3)你采用()粒几粒数的方法来数碗里的豆子?

(4)你的估计正确吗?

()

活动二:

数位的意义

(1)小组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另一个同学读出计数器上的数;

(2)请第三个同学在计数器上拨数:

28、32、14、56;

(3)8表示()个一,2表示()个十,读作();

(4)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表示几个(),第二位是(),表示()个十。

活动三:

100以内数的写法。

(1)计数器的十位上有3颗珠子,是3个();

个位上有6颗珠子,是()个一,读作()。

活动四:

35、23、93、59、73、56、58、63、83

请帮我把十位上是5的数填到这里()

请帮我把个位上是3的数填到这里()

活动五: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多3,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你能写出来吗?

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六:

给小动物编序号,小动物的号码是由3,8,7,0组成的两位数,快来写一写吧!

小猫(),小狗(),小兔(),小马(),小鹿(),小熊(),小鸭(),小猪()。

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会写100以内的数。

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预习、质疑,看书数豆子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六,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1.

2.

3.

4.

完善导学案2分钟。

教学反思

教学这部分内容,最大的问题出现在估计上面,孩子总是认为估计值和准确值一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平,所以纠正起来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究其原因在于孩子们还没有真正懂得估计的实际意义,方法掌握得还不牢固,所以我暂时告诉孩子,估计的意思就是“猜测”,猜测不可能那么准确,这个问题多少有所缓解。

动物餐厅

一、仔细阅读第28页上面条件和问题。

(分清条件和问题)

二、情境图中上两幅可以用小棒代替摆一摆。

三、用学具中的计数器分别拨出21和18。

填空:

21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1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四、完成图下练习。

五、独立完成填一填。

小组交流,注意订正错误。

六、小组交流完成:

1.最小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2.两个数比较大小:

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

试举例说明。

如果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相比首先比较()位,()位上大的数就大,高位(什么叫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七、独立完成练一练1.后小组内交流订正。

有错误的要讲讲是怎样错的。

八、独立完成第29页第二题组内交流讨论最小能填几,最大能填几。

指名汇报。

九、独立完成第29页第三题后组内交流,相互批改。

十、独立完成第29页第4题小组内交流。

十一、以小组为单位课下完成小调查。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一、巡视指导,解决文字障碍。

二、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小组交流时老师注意巡视指导。

最后指名汇报。

四、小结:

比较大小的方法。

五、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时指名汇报。

重点是第7页的第二题及第四题

六、小调查给出一定的时间范围鼓励学生去做。

小小养殖场

学案

教案

一、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

二、自己找到问题,谁多谁少?

小组内相互交流。

三、小组讨论:

鸡比鹅多得多,鸭比鹅多一些的含义。

四、再次交流还可以怎么说。

五、独立完成想一想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为什么问题中要用可能两个字。

六、独立完成第九页练一练的第一题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七、独立完成第九页练一练的第二题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八、独立完成第九页练一练的第三题题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九、学生两个人一组完成猜数游戏。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数量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数感,体“多些”“少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重点:

根据题意学会选择。

难点:

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

投影仪。

一、指名讲一讲图中的数学信息。

二、指名汇报交流结果。

三、小结:

多得多,多一些的含义。

四、小结:

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

五、指名汇报想一想的结果,集体订正。

注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六、指名汇报交流成果集体订正注意反过来怎么说。

七、指名汇报交流成果集体订正注意理解差不多的含义。

八、指名汇报交流成果集体订正。

注意要讲出理由。

九、指导学生如何完成猜数游戏,找一名学生跟教师演示。

十、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猜数游戏。

第三单元反思:

数铅笔

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几点。

1.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

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数豆子”是“生活中的数”的第二节课。

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用一个透明的杯子装进22粒豆子,让学生去猜有多少,因为最初学生是无意识、无根据地去想,所以我用了一个词“猜一猜”;

然后我又取了10粒放入另外一个杯子,通过学生对这10粒豆子数量的感知,对第一个杯子中物体的多少有了大致的认识,然后通过推理去进行判断,因而这个过程我又巧妙地将“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让学生学会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计,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有益的。

为了进一步结合实际正确地去估计,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数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代替,采取一个“抓小棒”的游戏,使学生对数形成感性的体验,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数感。

此外,整节课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数一数、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让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本课中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几个小组合作的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自己能做、会做、要做的事,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思考、表达、交流及尝试。

本课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数游戏”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问题:

“究竟谁拿得多?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试图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

学生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并在“猜数”活动中体会到数学“区间套”的思想。

2.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构建活泼、富有个性的课堂。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经历了具体情境、利用计数器、抽象地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是在原有认知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在丰富的感知积累上,体会到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

本节课虽然较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又有些囿于教材编写的程序,教学设计上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更有利于课堂的学习活动。

小小养殖场

来源:

(-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反思:

1、2单元(北师大版)_静远_新浪博客

“小小养殖场”一节的内容,涉及的概念比较多,有“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等概念。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再加上教材没有从数量上给这些概念界定,而直接从具体的数量引入,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本节课的开始设计了第一关:

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杯水,然后用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多一些说一句话。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再学习“小小养殖场”,通过具体数量理解、感悟这些概念,自然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教材只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素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导学案

认识图形

自学导航

复习旧知识:

1、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2、正方体的特征:

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3、圆柱的特征:

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大小相同。

认图形、找图形

1、观察教室,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观察老师带来的物品,想一想哪些物品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小组内互相交流找到的数学信息。

4、选学生代表说一说各种图形的特点。

玩图形、摆图形

学生用小棒摆出4种图形以及自己喜欢的图形。

想图形、画图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各种图形。

教师小结

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

形、正方形、三角型、圆,体会“面在体上”。

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这四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

1、各种实物,如饼干盒、茶叶盒等。

2、小棒10根。

3、课件

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

拓展应用

动手做

(一)

折一折、剪一剪,把一个图形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

(1)(教材附页1中图1)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2)你们想出了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规律?

我们发现了只要沿着正方形的()对折就可以折成()个一样的图形。

(4)如何换成圆形呢?

怎么做?

把剪下来的图形拼成不同的图形。

(1)利用活动一剪出的图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够拼出什么图形?

(2)你的图形是什么?

还有其他拼法吗?

综合

(1)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剪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

(2)动手剪,想想有几种不同的剪法?

(3)还剩几个角?

(1)观察图形,有()个长方形。

(2)观察图形,有()个长方形。

(3)说出你的数法。

(1)把三张正方形的纸分别剪一刀,使它变成三个角、四个角、五个角,你能办到吗?

(2)组内讨论。

(3)制订方案,开始操作。

(4)总结规律。

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图形的拼组,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一、预习、质疑,看书数豆子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五,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五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动手做

(二)

一、小组交流对七巧板的认识并且思考下列问题:

1、认真观察,回答问题:

七巧板中有几个正方形?

几个三角形?

2、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

3、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4、几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二、独立完成40页拼一拼后小组交流。

三、独立完成41页练一练的第一题后小组交流。

四、小组合作完成41页练一练的第二题。

五、独立完成41页练一练的第三题。

小组内充分交流。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操纵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教具准备:

七巧板

一、板书课题后指名简介七巧板,如果学生不会则由教师完成。

二、指名汇报小组交流的成果。

三、指名汇报各种拼法并且小结每种图案

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拼出的。

四、指名汇报交流成果,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五、可以先让学生介绍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完成学案第四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展示成果。

七、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动手做(三)

一、自学导航

课前,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图形,你最喜欢和印象深刻的图形有哪些。

二、探讨交流

4、小组内交流介绍准备的有关知识。

5、选择2-3名同学全班介绍。

欣赏美丽的图案,找出图案中所包含的各种平面图形。

找一找、涂一涂

先小组内讨论,后学生独立完成。

在各幅图中分别找出若干个给定的图形(见图的左上角给出的三角形、六边形、梯形、菱形),并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以组成图案。

想一想、画一画

用各种图形拼成美丽的图案。

拼一拼、摆一摆

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从图案中找出图形,培养从复杂图形中辨认简单图形的能力。

通过拼、摆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和一定的创造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

1、认识各种平面图形。

2、利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组合图形。

3、创新拼图。

1.欣赏图案,激发兴趣。

2.动手操作,快乐学习。

3.创新思维,开拓进取。

第四单元反思:

4.1认识图形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

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

第二个活动:

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第三个活动:

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

第四个活动:

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4.2动手做

(一)

我在设计本课时,按照递进的层次安排“折一折”“拼一拼”“说一说”“猜一猜”“叠一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过程、从设想到实际创作的过程、由个人创作到观赏以及描述他人作品的过程、由拼组平面图形到折叠立体图形的过程,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切感悟到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过渡,我采用激发兴趣、启发诱导、悬念引领等方式,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

本节课中有些地方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足。

如:

“拼一拼”这一环节,为了便于展示和欣赏,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16开白纸,并且在教室里拉上线绳,要求学生先拼好一幅图,再粘到白纸上,最后用彩笔装扮好,挂在绳子上。

可是在课堂中我发现这“粘——画——挂”的过程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因为把拼好的图案粘在白纸上挂起来,使还想拼一拼的学生没有拼图材料了,这等于告诉学生:

“你只能创作一幅图”。

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还可以拼出一些更精彩的图案。

所以,在课后,我想:

如果这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既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充分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4.2动手做

(二)

1.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司空见惯的玩具中发现、探索新的知识,从而使得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活动活而不乱,是我在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课堂上给七巧板——这个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朋友“说话”的机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使得他们重新认识七巧板,发现七巧板与所学图形的关系,并通过独立思考及与人合作,完成各种图形的拼、摆,教师只是在其中起了协调、引导的作用。

当学生个人的拼、摆活动无法独立完成时,他们自然会主动去与人合作,自然能体会到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从而自动放弃或改掉封闭、固执、不善合作等性格上的弱点。

2.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发展。

新的学科理念是:

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

本节课中学生对于七巧板组成的叙述、问题的解答、各自想法的交流、说故事拼图形,以及对于个人或小组作品意义的阐述讲解等等,都是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已经完全突破了数学学科的范畴。

3.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教材上简单的模仿拼图:

鱼、蜡烛、小船,设计为“出题拼图”,因为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拼出来。

结果正是如此,学生所拼出的图形比教材上所列出的还要形象、生动,并且种类很多。

在最后的自由拼图活动中,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令人惊叹。

于是,这节课便像学生想像的翅膀,无限地伸展……

4.3动手做(三)

本节课我联系“美丽的图案”这一生活中的实例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节课通过开展欣赏、找图形、摆图形、设计图案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兴趣最浓的是最后一个环节,用所学的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出许多用几何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觉得不足之处是面向全体做得不够好,由于时间的原因,没能给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展示的机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每一位学生,给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

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导学案

小兔请客

二、自学导航

1、加减法的含义。

把两个数合并起来。

2、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

自主学习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49页的图片,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

6、小组内互相交流找到的数学信息。

7、选学生代表说一说。

实践操作整十数加法

1、用小棒摆一摆。

10个10个数。

2、用计数器拨一拨。

先拨2个10,再拨3个10,一共是5个10。

整十数减法

5捆小棒就是5个10,拿走一捆就是1个10,还剩4个10。

先在十位上拨5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拨去1颗珠子,还剩下4颗珠子,就是40。

教师小结:

介绍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

活动三:

巩固提高独立完成书中50页的题目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观察能力和多动脑筋、敢于探索的精神。

掌握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4、计数器。

5、10根一捆的小棒6捆。

6、课件

情景引入,情景设疑,

操作探知,实践应用,

归纳总结。

采松果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观察主题图,自编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解答;

(2)思考25+4=?

的算法。

(3)如果用小棒如何计算?

结果是()?

(4)如果用计数器如何计算?

(5)那么思考4+25=?

(6)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法计算?

(2)用小棒如何计算?

(3)用计数器如何计算?

(4)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我会算

25-2=48-7=76-5=45+4=60+9=36-5=67-4=26-4=58-4=69-8=35+3=54+4=62+7=87-6=34+5=

(2)说出算法,结果如何?

(1)先计算

39=30+()62=65-()

90+()=9972+()=78

43+()=4862+3=()

(2)讲算法

自编数学问题1~2道,尝试自己列式解答,并思考计算过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