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4282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工业顺序控制文档格式.docx

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内容要求可参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

打印时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打印。

4.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装订顺序为:

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定表、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五、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在说明书中要有设计原理、硬件电路接线图、设计的程序及必要注释、程序流程图等。

六、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5天

查阅资料及程序设计

2

2.5天

上机调试程序

3

0.5天

成绩评定

4

书写报告

七、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

自动化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评价

内容

具体要求

权重

评分

加权分

调研

论证

能独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能制定课程设计方案和日程安排。

0.1

5

工作能力

态度

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否良好,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0.2

工作量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适宜。

说明书的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0.5

指导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12)

加权分合计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审意见

查阅

文献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

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

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

0.3

评阅教师评审成绩

(加权分合计乘以8)

评阅教师签名: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摘要

在工业控制过程,如冲压、注塑、轻纺、制瓶等生产过程,都是一些断续生产过程,按某种程序有规律地完成预定的动作,对这类断续生产过程的控制称顺序控制,例如注塑机工艺过程大致按“合模→注射→延时→开模→产伸→产退”顺序动作,用单片机最容易实现这类过程的控制。

我们所设计的共有五道工序,通过单片机P1.0-P1.4模拟控制五道工序,并由五只发光二极管显示五道工序的,每只二极管的发光间隔时间为10秒,即每10秒完成一道工序,依次循环。

P3.3用作外故障输入模拟端口,再P3.3口送“0”时,能不断发出告警,P1.7口作为报警声音输出,经功放驱动扬声器。

故障排除时,程序应从刚才报警的那道工序继续执行。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生产制造的工厂应接不暇,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显得极为重要,于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工业顺序控制在应时代需要被设计出来。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工业顺序控制,具有方向性,控制简单,节约人力,节省时间,为生产制造提供了许多方便,减少了工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材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单片微型计算机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领域,它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单片微型计算机就是将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和多种接口都集成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因此一块芯片就构成了一台计算机。

它已成为工业控制领域、智能仪器仪表、尖端武器、日常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计算机。

它作为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主体与核心,代替了传统的控制系统的常规电子线路。

同时楼宇智能化的发展与成熟,也为基于单片机的照明控制系统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设计目的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顺序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要求

1.分别用五个发光二极管代替五道工序。

2.每个发光二极管随工序的开始和结束亮和灭。

3.正常工作时,工序轮流循环。

4.用一个开关模拟顺序控制出现故障,此时送出告警信号,红灯闪亮,一旦故障解决,恢复原工序。

三设计使用的元器件及功能

1.【方案设计】

硬件:

单片机可以实现时序控制、时间控制等,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因此选择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

软件:

单片机晶振为12MHZ,一个单指令周期为12个机器周期,以此写出延时1~7秒的汇编程序。

图-1系统框图

2.【器件选择】

8031单片机、74LS240、9012晶体管、数码管、扬声器

图-274LS240管脚图

74LS240是一种芯片,对发光二极管起缓冲反相器的作用。

图-38051管脚图

8051系列单片机是国际上流行多年的代表机型,是国内高校教学和初学者入门首选的主流机型,也是在各种技术期刊和专业书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经典机型。

本文以标准80C51为模型,并适当兼顾8051系列的共性和常用型号的特性。

内容主要包括:

硬件架构、ROM、RAM、指令系统、汇编程序基础和汇编语言工具链、并行端口、定时器、中断逻辑、复位逻辑、时钟电路、电源电路等功能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片内程序存储器编程原理。

图18051的时序图

下面按其引脚功能分为四部分叙述这40条引脚的功能。

1)、主电源引脚VCC和VSS

VCC——(40脚)接+5V电压;

VSS——(20脚)接地。

2)、外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

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

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

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此引脚应接地;

对CHMOS单片机,此引脚作为驱动端。

XTAL2(18脚)接外晶体的另一端。

在单片机内部,接至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外部振荡器的信号,即把外部振荡器的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对XHMOS,此引脚应悬浮。

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PROG、PSEN和EA/VPP

①RST/VPD(9脚)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推荐在此引脚与VSS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8.2k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10μF的电容,以保证可靠地复位。

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证内部RAM的数据不丢失。

当VCC主电源下掉到低于规定的电平,而VPD在其规定的电压范围(5±

0.5V)内,VPD就向内部RAM提供备用电源。

②ALE/PROG(30脚):

当访问外部存贮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ALE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8个LS型的TTL输入电路。

对于EPROM单片机(如8751),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

③PSEN(29脚):

此脚的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此期间,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PSEN同样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8个LS型的TTL输入。

④EA/VPP(引脚):

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但在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0FFFH(对851/8751/80C51)或1FFFH(对8052)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常用的8031来说,无内部程序存储器,所以EA脚必须常接地,这样才能只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EPROM型的单片机(如8751),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21V的编程电源(VPP)。

4)、输入/输出(I/O)引脚P0、P1、P2、P3(共32根)

①P0口(39脚至32脚):

是双向8位三态I/O口,在外接存储器时,与地址总线的低8位及数据总线复用,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LS型的TTL负载。

②P1口(1脚至8脚):

是准双向8位I/O口。

由于这种接口输出没有高阻状态,输入也不能锁存,故不是真正的双向I/O口。

P1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对8052、8032,P1.0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定时/计数器的

个LED的同时显示。

外部输入,P1.1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EX捕捉、重装触发,即T2的外部控制端。

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收低8位地址。

③P2口(21脚至28脚):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可以作为扩展电路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

在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期间,它接收高8位地址。

P2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④P3口(10脚至17脚):

是准双向8位I/O口,在MCS-51中,这8个引脚还用于专门功能,是复用双功能口。

P3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就作为普通I/O口用,功能和操作方法与P1口相同。

作为第二功能使用时,各引脚的定义如表所示。

值得强调的是,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定义为第一功能的输入输出或第二功能。

表P3各口线的第二功能定义

口线引脚第二功能

P3.010RXD(串行输入口)

P3.111TXD(串行输出口)

P3.212INT0(外部中断0)

P3.313INT1(外部中断1)

P3.41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1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1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

P3.71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脉冲)

3.【软件设计】

1).实验流程图

图-3程序框图

2).实验源程序

org0000h

Limpha2s

ORG0013H

LJMPHA2S3

ORG0580H

HA2S:

MOVP1,#07FH

ORLP3,#00H

HA2S1:

JNBP3.4,HA2S1

ORLIE,#84H

ORLIP,#04H

MOVPSW,#00H

MOVSP,#53H

HA2S2:

MOVP1,#01H

ACALLDELAY1

MOVP1,#02H

ACALLDELAY2

MOVP1,#04H

ACALLDELAY3

MOVP1,#08H

ACALLDELAY4

MOVP1,#10H

ACALLDELAY5

MOVP1,#20H

ACALLDELAY6

MOVP1,#40H

ACALLDELAY7

SJMPHA2S2

HA2S3:

MOVB,R2

HA2S4:

MOV20H,#0A0H

HA2S5:

SETBP1.7

ACALLHA2S6

CLRP1.7

DJNZ20H,HA2S5

JNBP3.2,HA2S4

MOVR2,B

RETI

HA2S6:

MOVR2,#10

D0:

MOVR5,#125

D1:

MOVR6,#2

D2:

DJNZR6,D2

DJNZR5,D1

DJNZR4,D0

RET

DELAY1:

MOVR4,#20

D10:

D11:

MOVR6,#200

D12:

DJNZR6,#D12

DJNZR5,D11

DJNZR4,D10

DELAY2:

MOVR4,#40

D20:

D21:

D22:

DJNZR6,D22

DJNZR5,D21

DJNZR4,D20

DELAY3:

MOVR4,#60

D30:

D31:

D32:

DJNZR6,D32

DJNZR5,D31

DJNZR4,D30

DELAY4:

MOVR4,#80

D40:

D41:

D42:

DJNZR6,D42

DJNZR5,D41

DJNZR4,D40

DELAY5:

MOVR4,#100

D50:

D51:

D52:

DJNZR6,D52

DJNZR5,D51

DJNZR4,D50

DELAY6:

MOVR4,#120

D60:

D61:

D62:

DJNZR6,D62

DJNZR5,D61

DJNZR4,D60

DELAY7:

MOVR4,#140

D70:

D71:

D72:

DJNZR6,D72

DJNZR5,D71

DJNZR4,D70

END

3)程序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采用8051芯片和8255拓展,P1.0-P1.4模拟控制五道工序,由74LS240控制五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P3.3用作外故障输入模拟端口,再P3.3口送“0”时,能不断发出告警,P1.7口作为报警声音输出,经功放驱动扬声器。

4.【安装调试】

1、按实验电路图接好连线。

2、执行程序前,把SW1(总开关)、SW2(故障模拟开关)置于高电平。

汇编、运行程序,SW1置于低电平启动程序,发光二极管依次点亮,工序正常。

把SW2置于低电平,所有工序停止运行,蜂鸣器报警。

恢复中断,报警停止,程序从报警时那道工序执行下去。

3、可用单步、单步跟踪、非全速断点、全速断点、连续执行功能调试软件,直到符合自己程序设计要求为止。

【电路安装】

图-4系统电路图

5.【系统调试】

调试环境(仪器)

实验箱,计算机,导线若干。

调试方法

按图连接好线路,K1拨至下面(显低电平),各道工序应正常运行,可以看到VL1~VL5依次按照1~5秒分别亮起后熄灭,循环反复。

若K2拨至下面(低电平),应有声音报警(人为设置故障)。

K2拨至上面(高电平),即排除故障,程序应从刚才报警的那道工序继续,则设计实验成功。

6.【结果分析】

实验中延时的时间的计算为:

DELAY1t=20*125*200*12*2/12000000=1S;

分别代表的含义为:

20、125、200是循环的次数相乘,12代表一个指令周期为12个机器周期,2代表该指令周期为双指令周期,12000000表示晶振的频率,也是机器周期。

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VL1~VL5依次按照1~5秒间隔循环亮起。

在故障出现时能够保护现场,待故障消除后从现场又开始循环。

设计总结

经过将近一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工业顺序控制的设计,本次设计过程,真的让我长进了很多,同时,这是一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尝试。

要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懂得如何去应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或要求上的东西。

我们还要努力创新。

在完成基本任务的情况下,有所突破。

我们今天的学习不单单是只要会课本上的东西,我们要根据所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学会的。

才是以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单片机课程设计重点就在于软件算法的设计,需要有很巧妙的程序算法,此次在软件上是花费时间最多的,我们上网找资料,上图书馆,尽可能的了解有关于工业顺序控制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得到了一次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

使我在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以及在常用编程设计思路技巧(特别是汇编语言)的掌握方面都能向前迈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张大明.单片微机控制应用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杭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