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41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及答案.docx

郸城县第二实验中学2016——2017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人生是一次远航。

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bān)_____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lào)_____进你的心底。

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xiào)_____的浪花间争斗,从心底(bèng)_____发的潜力便支撑你的肌骨。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晴天霹雳

B、慷慨淋漓马革裹尸九曲连环鞠躬尽瘁

C、变换多姿铤而走险杂乱无章迥然不同

D、深恶痛绝不以为然大庭广众目不窥园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是扑朔迷离。

B、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得,一向鲜为人知的他一下子成为了焦点人物。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本文写作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6、名著阅读。

(2分)

他有些胆怯了。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

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以上选文出自_____(作家)的小说,文中的“他”是_____(人名)。

7、默写。

(6分)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5)《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激烈残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实践题。

(8分)

目前,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据专家们估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万亿吨,工业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

(1)俗语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这是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着以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可以看出黄河又多了什么伤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出一条广告词向全世界呼吁保护黄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彻底改变黄河这种现状,请你提出几种有力的措施来。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最后一课(节选)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

“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这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新老师明天就到。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

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

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9、读第1段和第2段,看这两段交代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韩麦尔先生今天的穿戴和往常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为什么会这样?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最后一段表达了小弗朗士怎样的心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弗朗士的学校为什么不教法语了?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后一堂课上小弗朗士都学到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6分)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

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

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

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

“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

我急着上医院呢!

”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

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

“孩子病了?

⑤“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

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⑥“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车夫说。

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

“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

”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⑦车夫想了想,说:

“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

”“咦,你这不是宰人吗?

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⑧“别啰嗦,上不上?

”车夫不耐烦了。

“太贵了,能不能少点?

”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

“一分钱都不能少!

”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

“喂,20块钱,你坐不坐?

”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

“20就20。

”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

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⑨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

她问车夫:

“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

”“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

”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

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⑩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

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11)“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

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

”“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

”“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

”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12)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选自《青年博览》作者陈大俭有改动)14、第①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分)

(1)“一分钱都不能少!

”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

“20就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有合乎情理。

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