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83770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60个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2.2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氧剂,已知25.0mL0.100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为()

A、S2-B、SC、SO32-D、SO42-

2.3有一种生产碘的方法是用亚硫酸氢钠还原碘酸盐(IO3-),每还原出1mol碘分子,理论上需用去亚硫酸氢钠()

A、1molB、2molC、2.5molD、5mol

2.4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则n的值是()

A、1B、2C、3D、4

专题突破(3)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拓展练习

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专题突破(4)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4.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一VIIA族的为最大B、在周期表中零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

C、IA、I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最高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4.3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类似C60的物质N60,试推断该物质不可能具有的发生是()

A、N60易溶于水B、稳定性:

N60<N2

C、熔点:

N60<N2D、同物质的量时,N60完全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大于N2

4.4在40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K时,人们成功地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干冰熔沸点很低B、原子晶体干冰易气化,可用于人工降雨

C、原子晶体干冰硬度大,可用于耐磨材料D、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有2NA个C-O键

专题突破(5)

5.关于ⅠA族和Ⅱ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周期中,ⅠA族单质的熔点比ⅡA族高

B、0.01mol/L氢氧化钾的pH比0.01mol/L氢氧化钡溶液的小

C、氧化钠的熔点比氧化镁的高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易分解

5.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5.2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XO4B、X是第二周期VA族元素

C、X是第二周期VIA族元素D、X的最高化合价为+4

5.3对于原子序数为85的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VIIA族B、常温下它的单质是有颜色的固体

C、它的原子半径比84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D、它的阴离子具有还原性,在酸性环境下能被Fe3+氧化为单质

5.4.下列关于碱金属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氢氧化铷是弱碱

专题突破(6)

6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A2B3,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2B3是三氧化铝B、A3+和B2-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C、A是第二周期第IIIA族的元素D、B是第三周期第VIA族的元素

6.1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

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

Y>

ZB、Y>

X>

ZC、Z>

YD、Z>

X

6.2原子序数小于18的X、Y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属于何种情况时,则X、Y必属于同一周期。

A、X-和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X-比Y2-少一个电子层

C、X、Y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X-比Y+多一个电子层

6.3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2+的离子半径比N2-小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6.4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

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专题突破(7)

7若短周期中两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

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的是()

A、1B、3C、5D、6

7.1、X和Y是短周期元素,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Y4,已知X的原子叙述为m,Y的原子序数为n,则m和n的关系不可能是

A、m-n=5B、m-n=13C、n-m=8D、n-m=11

7.2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6和8B、16和8C、12和9D、11和6

7.3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数之比为1:

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可能是()

①a=b+5②a+b=8③a+b=30④a=b+8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③④

(3)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3,周期数相差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为1:

2。

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

专题突破(8)

8、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8.1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I2O3B、I2O4C、I4O7D、I4O9

8.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金属元素都有+1价化合物B、氢元素有+1、-1价化合物

C、卤族元素都有-1、+7价化合物D、氮族元素都有+3、+5价化合物

8.3金属M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Ma(SO4)b,则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A、MCla/bB、MCl2b/aC、MClb/aD、MClb/2a

8.4已知硼化物BxHyz-与B10C2H12的电子总数相同,则BxHyz-的正确表达式为

A、B9H152-B、B10H142-C、B11H132-D、B12H122-

专题突破(9)

9、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少量过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值增大,有氧气放出。

B、溶液的PH值不变,有氧气放出。

C、溶液的c(Na+)增大,有氧气放出。

D、溶液的c(Na+)减小,有氧气放出。

解题思路:

9.1在25OC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饱和Na2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gNa2SO4•10H2O析出,若温度不变,则此时剩余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71/161)×

100%B、[71W/(W+36a)]×

100%

C、[71W/161(W+18a)]×

100%D、[71W/(W+12a)]×

100%

9.2.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硫酸铜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D.溶液中Cu2+的数目

9.3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

化的曲线如图。

现分别在50gA和80gB中各加水

150g,加热溶解后并都蒸发掉水50g,冷却到t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溶液中A、B的质量分数相等

B.t1℃时溶液中A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C.t1℃时析出固体BD.t1℃时两者均无固体析出

专题突破(10)

10.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

zC(g),到达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x+y>z

C.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大D.物质B的转化率增大

10.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

b

10.2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和3mol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到达平衡后,Y的转化率为a%,然后再向容器中通入2molZ,保持在恒温恒压下反应,当达到新的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b%。

则a与b的关系是

A.a=bB.a>bC.a<bD.不能确定

10.3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

C.减少D.无法判断

专题突破(11)

11.常温时,纯水电离的c(H+)=a,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b,0.2mol/L的盐酸与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的c(H+)=c,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B、a﹥c﹥bC、c﹥a﹥bD、b﹥c﹥a

11.1常温下,0.1mol·

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

=1×

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mol·

L-1B.溶液中c(H+)+c(A-)=0.1mol·

L-1

C.与0.05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A-)>c(Na+)>c(OH-)>c(H+)

D.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H3COONa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的c(OH-)均增大

11.2在pH=9的氢氧化钠溶液和pH=9的醋酸钠溶液中,假设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和Bmol/L,则A和B的关系是

A、A=BB、A>

BC、A=1×

10-4BD、B=1×

10-4A

11.325℃时,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

10-amol·

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aD.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专题突破(12)

12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铍分子中有2对共用电子对B、铍原子半径小于硼原子半径

C、单质铍跟冷水反应放出氢气D、氢氧化铍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2.1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又已知AlCl3熔沸点较低,易升华。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2的离子方程式:

(2)Be(OH)2与Mg(OH)2可用试剂鉴别,其离子方程式为:

(3)BeCl2是化合物。

(填“离子”或“共价”)

(4)Li与Mg根据对角线规则,性质也相似,则Li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的化学式是。

12.2下表中给出了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NaCl

MgCl2

AlCl3

SiCl4

熔点/0C

801

714

190

-70

沸点/0C

1413

1412

182.9

57.57

(1)AlCl3加热时能升华;

(2)SiCl3在晶态时是分子晶体;

(3)NaCl晶体中微粒之间以范德瓦尔斯力结合;

(4)AlCl3是典型的离子晶体

有关表中四种氯化物的性质有以上叙述,其中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是()

A.

(1)

(2)B

(2)  C

(1)

(2)(3)    D

(2)(4)

专题突破(13)

13.AB3是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已知B原子比A原子多一个电子层,且AB3分子中所有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3是三氧化硫B、A是IIIA族元素

C、B原子比A原子多10个电子D、B的氢化物和A的氢化物都易溶于水

13.1A和B是第二或第三周期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以在不同周期,两者可形成AmBn型离子化合物,若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m–n+16B.x–m–n+8C.x+m+n–8D.x–m–n

13.2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l、6、6,Z位于Y的上一周期,则X、Y、Z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2YZ4BXY2Z3CX3YZ4DX3YZ3

13.351123X是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则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A、第四周期VA族B、第四周期VIIA族

C、第五周期VIA族D、第五周期VA族

13.4x、y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y>

x,它们能形成xy2型化合物。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y可能在同一周期B、x在y的前一周期

C、x一定是金属元素D、x只能在第二周期

专题突破(14)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NH4++OH-=NH3↑+H2O

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3Fe3++S2-=2Fe2++S↓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2H2O+2CO2=Ca(HCO3)2↓+2HClO

D、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

2Fe2++2Br-+2Cl2=2Fe3++4Cl-+2Br2

14.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Fe2++H2O2+2H+=Fe2++2H2O

B、氯气通入饱和KHCO3溶液中:

Cl2+HCO3-=Cl-+HClO+CO2

C、铝片加入NaOH溶液中;

2Al+2OH-+2H2O=2AlO2-+3H2↑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和NaHSO3溶液相混合

Ba2++SO32-=BaSO3↓

14.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铵溶液和盐酸反应:

CH3COONH4+H+=CH3COOH+NH4+

B、硫化钠水解:

S2-+2H2O

H2S+2OH-

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Ca2++2ClO-+SO2+H2O=CaSO3

D、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NH3.H2O+H+=NH4++H2O

14.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于水中CO32-+2H2O

H2CO3+2OH-

B.少量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2H2O

C.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Fe2++Cl2=Fe3++2Cl-

D、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Fe2++Cl2=Fe3++2Cl-

专题突破(15)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多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一定断裂

D、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高

15.1、下列物质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单质C、金属氧化物D、含氧酸

15.2、某物质在固态和熔融状态时均能导电,熔点较高,该固态物质可能是()

A、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C、分子晶体D、金属晶体

15.3、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距离B、分子间作用力C、聚集状态D、分子内共价键

15.4某晶体结构如图所示,X(●表示)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表示)位于立方体的中心。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A.XY2B.X2YC.X4YD.XY3

专题突破(16)

16.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后配成1L溶液,已知溶液中的c(CH3COO—)>c(Na+),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H+)>c(OH—)B、c(CH3COOH)>c(CH3COO-)

C、c(CH3COOH)+c(CH3COO-)=0.1mol/LD、c(CH3COOH)+c(CH3COO-)=0.2mol/L

16.1对于Na2S溶液,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①C(Na+)+c(H+)=2c(S2-)+c(HS-)+c(OH-)②c(Na+)=2c(S2-)+2c(HS-)+2c(H2S)

③c(OH-)=c(HS-)+2c(H2S)+c(H+)④c(Na+)>

C(S2-)>

c(OH-)>

c(HS-)>

c(H+)

⑤c(Na+)>

c(S2-)>

c(H+)>

c(HS-)

A、只有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③⑤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①②

16.2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后配成1L溶液,已知溶液中的

c(H+)<c(OH-),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CN-)>c(Na+)B.c(HCN)<c(CN-)

C.c(CN-)+c(OH-)=0.1mol·

L-1D.c(HCN)+c(CN-)=0.2mol·

16.3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

在0.1mol·

L-1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1mol·

L-1

Cc(C2O42-)>c(H2C2O4)

Dc(K+)=c(H2C2O4)+c(HC2O4-)+c(C2O42-)

专题突破(17)

17.在热的稀硫酸中溶解了11.4克FeSO4。

当加入50毫升0.5mol/LKNO3溶液后,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